仁波切可以結婚生子,因為是密宗嗎,宗薩仁波切,主修的是哪種法?

2021-02-08 扎西達通菩提洲


仁波切可以結婚生子,因為是密宗嗎,宗薩仁波切,主修的是哪種法?

答:能否結婚生子,是依據戒律。
佛教傳承下來有很多種戒律,有大家熟知的居士戒、比丘戒、比丘尼戒、沙彌戒,也有大家不太熟悉的菩薩戒、瑜伽士戒、三昧耶戒等。

像皈依佛、法、僧,且受居士戒,則稱為居士,居士戒全部只有5條(殺、盜、邪淫、妄語、酒),禁止邪淫(在正確的時間,正確的地方,和正確的對象,正確的方式,則為正淫,是沒有問題的),所以居士是可以結婚生孩子的。

比丘、比丘尼也就是俗稱的和尚、尼姑,他們的戒律有250條以上,禁止一切淫。因此不能結婚、生子。

瑜伽士戒,重在心戒,並不禁止淫行,可以結婚、生子。

瑜伽士戒,漢地斷了傳承,主要在藏傳佛教中傳承了下來,所以藏傳佛教中很多瑜伽士。很多活佛都是瑜伽士,也有的活佛受持的是居士戒,有的活佛則受持的是比丘戒(例如現在的十七世噶瑪巴)。

因此不能一概而論,活佛能不能結婚——那得看人家受的什麼戒。

看起來瑜伽士戒很簡單,條目也沒有比丘戒那麼多。但事實上,瑜伽士的戒律,其要求都在境界上面。例如類似「不能生起分別念」——這樣的戒律。如果生起一次,就算犯戒一次。像這樣的戒律,不是凡夫可以守的住的。瑜伽士戒(具體不清楚,因為沒有受戒就不能隨便閱讀瑜伽士戒的具體內容),似乎要求一直安住在淨觀裡面,即:一切顯現成為佛的壇城,一切眾生顯現為佛。這都是非常困難的事情。所以瑜伽士的戒律,雖然條目不多,但每一條,都能含攝大量的凡夫戒律。


宗薩欽哲仁波切關於「女友、戀愛中態度」等問題的回覆


有人問:仁波切您在最近《南方人物周刊》對提到你有女朋友,這件事讓許多人感到困惑、不解,甚至難過,請問您是出家人嗎? 

仁波切答:首先,有一點很重要,大家應該知道持守出家戒律並不是修行的唯一方法。很多傳統的社會讓你相信,做一個好的佛教徒,就一定要是個出家人,不是嗎?很多人似乎受到這樣的影響而這麼認為。大家應該知道這不是真的,這一點非常重要。「出家戒」只是佛陀許許多多教法中的其中一個,只是八萬四千法門中的其中一個,我們還有很多其他的教法可以遵循。 

即使在聲聞乘這樣非常重視出家戒律的傳承裡,在家眾也從來沒有被排除在外。佛陀傳授了在家眾如何證悟的道路,而了解這一點是絕對重要的。否則佛陀的教法會變得非常片面,變得只是為某種類型的人而傳授,那問題就大了,佛法會變得像另一種階級制度。 

而另外一種極端的想法是人們因為誤導而相信密乘就是沒有戒律。你知道我的意思嗎?我這樣說對不對?一般人會想:「噢,如果你是金剛乘或密乘的修行人,你就不用受戒,你可以有女人、喝酒啊等等東西。」這也不是真的。有非常多的密乘修行者是修持出家戒的。 

所有佛陀的方便法門都是如此,當它們慢慢地進入人的意識,遇到了人的習性、傳統、禁忌、心理障礙、假設和堅持的原則,這種種因素就可能影響佛陀教法被修習的方法。 

譬如說,在西藏,像大寶法王、甘丹赤巴之類的寺院,如果它們的傳承上師突然有了女朋友或結了婚,一般人,甚至我自己,都可能會感到非常驚訝。雖然這樣的事情以前也發生過,例如第六世的達賴喇嘛,他雖然沒有被逐出寺院,但他的作風就沒有被當時的社會大眾所認同,但現在當我們回顧他的一生時,人們反而很浪漫地說他是位偉大的瑜珈士等諸如此類的事。 

其實你是否要做出家人,這完全是你個人的選擇。佛陀所傳授的修道,從來都不是由階級、信條或職業所決定的。這是一條非常個人的道路。雖然說修行的方法不應該被傳統或文化所左右,但它的確被人的局限所決定。我不是說這樣好或不好,但人心就是這樣作用與表現的。 

好,現在說說我的傳承。我所屬的傳承對於我應該出家或當瑜珈士並沒有特定的期待,完全沒有。例如蔣揚‧欽哲‧旺波,對外從來沒有佛母,但是蔣揚‧欽哲‧確吉‧洛卓有。你知道「佛母」是密乘的語言吧! 

在我成長的過程中,事實上即使到現在,一直有一群人因為種種不同的原因,希望我會受完整的出家戒,尤其是我年輕的時候,現在比較少了。就我個人而言,我必須說我從來沒有很想出家的渴望,而這有很多的原因,其中一個主要的原因是我的個性,這是真的。而且,長大後我所處的環境,你也知道,尤其是這個現代社會,要作一名出家人真的很困難。我所謂「我所處的環境」指的是我身邊總會圍繞很多人,彼此之間就會因此而生起很多的情緒。 

你知道嗎,如果你是一個隱居深山,生活簡單的出家人,那沒有問題,你沒名,也沒有人會來看你,那麼你成為一個好的出家人的機會就很高了。但是當你頂著某個傳承的頭銜,加上各種的宣傳,你就被放到了一種處境,一種被社會設計來吸引很多的人處境。而當人與人之間有了吸引力,那就會有各種各樣的吸引力,不單只是所謂的虔誠心而已。我越了解這一點,越清楚我自己的個性,越覺得虛偽假裝其實並不好。再加上我認為出家戒律的現況在所有佛教傳統都不太樂觀,所以我從來沒有很想成為一名出家人,雖然我的確認真地思考過很多次。 

同樣地,也有另外一群人,可能比之前那一群人還要多,他們因為我身為敦珠傳承長孫的身份,很希望我可以結婚,生下傳承的繼承人。我用我非常奇怪的邏輯來想這件事情,做出家人或是做父親,對我個人和我的性格而言,問題是一樣的。我會是一個好的父親,好的丈夫,有美滿家庭生活的人嗎?我得說從我的個性來看,我想應該不會。 

而且我同樣會有現在的責任,吸引很多人的責任,在這種情況下,我不能有分別心,而且你知道嗎,我不能說女性不準靠近,我只教男性(雖然說現在的男人也有不同的性取向),因此你可以預見作我的太太會吃多少苦。只有一件事我會跟所有的女孩子說,那就是不要覺得喇嘛們、仁波切們好吸引人,不要掉到那個陷阱裡,因為那會是一個非常悲慘的生活。 

問:但是你為什麼有女朋友? 

仁波切答:因為以上種種的原因,還有因為我不是聖人,我還沒有戰勝自己因為不安全感、希望有人陪伴與享樂的需要,你知道就是那些所有和輪迴綁在一起的需要,所以,對,我有女朋友。如果你問我,我是不是一個好的男朋友,我想不是,而且以目前的情形來看,我絕對不會是一個好的丈夫。 



問:談戀愛的時候,你會用什麼樣的態度去看待愛情? 

仁波切的回答:什麼樣的態度?恩,談戀愛的時候,會出現兩個我:我的大腦和我的心。 

我的大腦裡會有各種訊息跟我說世間沒有任何事情會真的成功,尤其是男女關係,尤其是當兩個執著的自我相遇的時候。你說對不對?光光是一個我執,和它用各種表現和行動所付出的努力都難以成功,那麼,當兩個我執、兩個充滿不安全感的人相遇的時候,他們沒有任何成功的可能。然後,你也知道,我們這樣的人聽過也讀過很多關於無常,關於情緒的把戲,關於人的種種不安全感的事。……但可能我聽的還不夠多。 

不過,從佛法的角度來看,我得說知道這些事情真的是一種加持。雖然我不是一個很好的修行人,雖然我沒有真的在實踐我所認識的修道,但至少我的大腦裡會不斷地出現這些訊息來提醒我自己……當你愛上另一個人的時候,你會變得盲目,你不會想到這些事情,你的理性不見了。當然如果你遇到一個對的人,在某種對的狀況下,在某種程度或在某段有限的時間裡,你可能會如願以償。但我還是要說,就因為我腦海中有這些珍貴教法的加持,讓我不至於被衝昏了頭。 

當然,有時候我的心會勝過我的理智,或差一點就贏過它,或真的贏了幾天到幾個月的時間,但結果我大腦中那些佛法的訊息又會重新取得它們的領導地位。所以,我想即使是一般人,都應該有這種大腦與心之間的平衡作用,這麼做只會對他們自己有好處。 

因為我自己親眼看過許多人在遇到感情問題的時候,完全失去大腦的理智,全憑心的感覺做事。我會覺得他們好可憐,好盲目。但我也遇過有些人,他們對感情的態度是完全負面而悲觀的,或是非常害怕被自己的心帶走,他們非常理性,講求邏輯,很怕愛上別人,我覺得那樣也不好。 

問:為什麼? 

仁波切答:不然人生就沒有什麼意思啦!你懂嗎!(笑)你為什麼要問這個問題? 

問:因為我想大部分中國人會覺得這些事是你應該要捨棄的,為什麼還要在人生裡追尋這些東西? 

仁波切答:喔,不對,如果你能夠捨棄,那麼捨棄它們。但是光光只是對情感感到悲觀,並不是捨棄。你只是感到悲觀,那也是另外一種苦受。你也應該練習勇敢。 

問:那你為什麼穿僧袍? 

仁波切答:你說的沒有錯,大家可能很困惑我穿的衣服為什麼和一般出家眾的僧袍很類似,尤其是對那些不了解的人來說。其實我穿的衣服,大部分的衣服,並不是出家眾的僧袍,但希望大部分的人能分辨兩者之間的差異並不公平。 

其實我應該留長髮(根據在家修行的瑜珈士傳統),但是我真的沒有什麼頭髮,我的這個特徵還被我的一個學生靜蕊大肆宣傳,他叫我「禿頭」!你覺得呢? 

但是有一點我想要澄清一下。在藏傳佛教裡有一個傳承是即使修行人自己有伴侶,他們還是會穿僧袍。蔣揚‧欽哲‧確吉‧洛卓就是如此,頂果欽哲仁波切也是如此。我現在絕對不是說我有權利效法他們,西藏話裡有個諺語:「老虎跳得過的地方,狐狸最好不要嘗試,不然的話它只會摔斷骨頭。」所以我絕對不是想模仿他們。但就如同上一世的噶瑪恰美仁波切所說:我們正處在一個「踏(tak)」(藏文)的年代,「符號」的年代。 

我們所相信的是,在佛陀進入涅盤後,佛陀所制訂的「戒律」將經歷四個年代。在爭議的年代過去之後,就是符號的年代。而代表佛陀的符號就是僧袍,僧袍據說能讓人深深生起對佛法的虔誠心,這也就是為什麼噶瑪恰美仁波切與許多過去和現在的寧瑪、噶舉派上師們都遵循這個修行的方法,而我個人也很仰慕這個作法。因為,如果我們連僧袍都失去了,那就什麼都沒有了。 

不過有件事我一定要說,我永遠不知道將來事情會怎麼發展,我可能在某一天、某個時間、某一年就出家了,但我也有可能結婚,那也是可能的。


傳播佛法知識功德無量!

三大布施:財布施,法布施,無畏布施!

任何布施都可以使你消災起運 增加福報積累資糧獲得幸福!

傳播佛法知識乃法布施!

共同搭建一個沒界的精神樂園

Let us work together to build a spiritual paradise without borders.

澤仁羅卜仁波切微信號:dabeileilama


關注二維碼後點擊,法學連載,獲得更多精彩內容!


相關焦點

  • 宗薩欽哲仁波切 我是眾生的僕人
    2006年,在印度的比爾有個盛大的法會,長達3個半月。每天從早上5點到下午5點半,12個小時。午餐時間也不可以走開。法會的內容是宗薩仁波切口傳八萬四千法門的所有佛經,每天十來個小時,就他自己在讀。口傳佛經的教法從佛陀那兒傳下來,要求學生跟老師學,老師跟他的老師學,一直上溯到佛陀。現在很少有仁波切做這件事,因為太困難了。
  • 每個人都是罪魁禍首——專訪宗薩欽哲仁波切
    專訪 | 宗薩欽哲仁波切  特約作者 | 維地亞  70多天的時間,在宗薩欽哲仁波切於北印度宗薩佛學院的《訣竅藏》灌頂法會上,我潛心覓食仁波切傳授的金剛乘竅訣的食糧,也不時抬頭仰望坐在高高法座上
  • 宗薩欽哲仁波切:他們都很悲傷
    宗薩欽哲仁波切是來自不丹的利美運動即無教派運動喇嘛,也是當今世界公認最具創意的年輕一代藏傳佛教導師之一。不久前,他在其主要駐錫地印度Bir的宗薩佛學院授予了《訣竅藏》灌頂,儘管這是一次主要針對出家眾的灌頂,但來接受灌頂的外國學生卻絡繹不絕。
  • 宗薩仁波切 | 文化沙文主義
    有些西方人比西藏人及不丹人對喇嘛更有虔敬心,因為他們比較不受習俗或傳統的影響。對他們而言,虔敬心不是一種義務。某個從俄亥俄州來的人,在法會中可能不知道腳要擺在哪裡才對,因為他不是不丹人,不是在法會、佛塔、祈願幡的環境中長大的。然而,他會從舒適的工作中離開,旅行遠離家鄉,學習奇怪的語言,適應奇怪的習俗及食物,而且全心全意追隨上師與佛法。
  • [顯微鏡]宗薩仁波切:活佛也可以談戀愛
    那麼,這些修佛之人是否可以談戀愛?他們的生活又是怎樣的?小編就以跟娛樂圈有著諸多關係的藏傳佛教導師宗薩欽哲仁波切為例來講一講吧。  什麼是仁波切?  仁波切是對藏族地區的一些轉世修行者的稱謂,漢族人習稱「活佛」,其實是不大準確的,應譯稱「轉世尊者」。
  • 宗薩仁波切:不戀愛,不結婚,有錯嗎?
    宗薩欽哲仁波切閱讀了數千封來信,對於大家許下的「浪漫」願望,他說:「加持已經給予!」
  • 專訪宗薩仁波切:欲望不是我們的敵人,虛偽才是
    曾有人概括佛教與基督教世界觀的不同:基督教認為,作惡是因為壞(罪);而佛教認為,作惡是因為蠢(無明)。破除虛偽:真實,自有萬鈞之力如果一定要問:如何修行才是正確的道路?宗薩仁波切的回答是「真」。在所有關於修行的爭議之中,都是因為這些修行之人不夠真,或對人,或對己。「從根本上來說,佛教的目標是證悟真理。」
  • 宗薩欽哲仁波切:我也是精英 希望不要變成女人
    我坐在法座上,就是在神壇上,人們對我的期望會越來越高,到最後我可能就滿足不了他們的期望。有的時候我就跟大家說,「我不是一個偉大的人,我也是一個很普通的人」,但是亞洲人會覺得我很謙虛。實際上,我做這樣的事,是為了讓人們的期望值下降。但有的年輕的仁波切的導師告訴他們,「你們可以做任何你們想做的事情,只要不像宗薩欽哲仁波切那樣,我就很高興了。」
  • 宗薩欽哲仁波切:如何看待死亡?
    ▲ 點擊圖片即可觀看《生命·覺者》宗薩蔣揚欽哲仁波切紀錄片如果我有一個宏大的見地,我會去思考,我如何購物、如何衣食住行這樣的問題,然後落實到每一個細節上,把生命以恰當的方式管理起來。——宗薩欽哲仁波切歡迎留言分享「 仁波切說要把生命以恰當的方式管理起來。你是如何恰當地在管理自己的生命的?」
  • 宗薩仁波切:欲望不是我們的敵人,虛偽才是
    曾有人概括佛教與基督教世界觀的不同:基督教認為,作惡是因為壞(罪);而佛教認為,作惡是因為蠢(無明)。破除虛偽:真實,自有萬鈞之力如果一定要問:如何修行才是正確的道路?宗薩仁波切的回答是「真」。在所有關於修行的爭議之中,都是因為這些修行之人不夠真,或對人,或對己。「從根本上來說,佛教的目標是證悟真理。」
  • 宗薩仁波切:什麼是正見?
    任何接受這四法印的人,即使沒有接受過佛陀的教法,甚至從未聽聞釋迦牟尼佛的名字,也可以與佛同道。然而,當我試圖將所有這些為飛機上鄰座的人解釋時,我開始聽到輕微的鼾聲,原來他已沉沉入睡。顯然我們的談話沒有能夠為他解悶。
  • 我也有很多恐懼、失敗和期望——對話宗薩欽哲仁波切
    去英國之前,我經常被看成是一個特殊的人,但是在英國,我刻意想做一個普通人,因為這樣對我來說會有很多幫助,這對我來說是特別好的一個挑戰。  人物周刊:不管是看視頻,還是這兩天在法會現場,我發現,你的弟子中似乎是女士居多,事實是這樣嗎?宗薩仁波切:這個問題經常被人問到,好像只有我的女學生多一樣。
  • 「宗薩仁波切北大行」專題演講將於3月中旬舉行
    小息 11:15am-12 noon   宗薩欽哲仁波切《四法印》 ﹝第二節﹞ 12:00pm- 12:30pm  問答 12:30pm-2:00pm  午膳 2:00pm-2:15pm 北大王守常教授或哲學系代表致歡迎辭 2:15pm-3:15 pm  沙爾夫教授《傳佛法到西方與傳佛法到中國:有什麼可以互相參照的地方》﹝第一節﹞
  • 將淨土做成3D動畫能幫助禪修嗎? 宗薩仁波切給我思考了十二年的題目
    當時剛好巧遇宗薩仁波切難得回來寺院(礙於國籍與弘法因素,他總是每隔五、六年才可能會回來一次),我便抓準機會向仁波切報告上述那些偉大的菩薩志願,希望能在西藏好好學習,然後把佛法應用在科技上。讓藏人驚豔的寫實油畫版「21度母」仁波切在驚豔到藏人之前,間接地給我參了一個話頭,仁波切在2004年那時不是對我說過他認為那些太寫實的淨土、佛像會影響修行嗎?怎麼突然找畫師畫出了寫實版的菩薩像?
  • 宗薩仁波切 | 壞上師的檢視清單
    >吉美林巴對聖者的定義你可能會遇見不為世間八法所動的人,這種人絕對是在成為聖者的道路上邁進,你也可能遇見完全牽扯於世間八法的人至心頂禮尊敬的宗薩蔣揚欽哲仁波切!祈願您法體安康!長久駐世!弘法利生事業廣大圓滿無礙!本文摘自宗薩蔣揚欽哲仁波切的著作《上師也喝酒?》,全書字字珍貴,推薦給想要走進或已經走進金剛乘的行者們,書籍可以在網上訂購。 《上師也喝酒?》
  • 宗薩仁波切:中國人將來會是佛教的護法
    【核心提示】宗薩欽哲仁波切是當今世界公認的最具創意的、最有影響力的心靈大師,他是不丹的藏傳佛教薩迦派的喇嘛,第三世欽哲傳承的主要持有人,通常被稱為宗薩蔣揚欽哲仁波切,或是三世宗薩蔣揚欽哲仁波切他,宗薩欽哲仁波切所著《正見》一書由胡因夢與李連杰連袂推薦,在中國精英群體中引發熱潮。他的新書《人間是劇場》、《朝聖》獲得讀者好評。
  • 宗薩欽哲仁波切
    我們找來了一本好書,一本深入淺出、精簡而全面的佛教通論,它既適合初學者,也能使資深的佛教學者感到驚心動魄、充滿挑戰,非佛教徒的讀者,看了也可以激蕩腦力。如果你想好好地看一本佛教入門的書,請考慮選擇本書,你是不會失望的。如果你認為自己對佛教已經有一定成見,說不定本書會讓你對佛教的認識完全改觀。如果你是佛教徒,請以本書印證你的修行。
  • 宗薩蔣揚欽哲仁波切:現代教育的核心問題就是不夠現代
    ▲ 點擊圖片即可觀看《生命·覺者》宗薩蔣揚欽哲仁波切紀錄片現代教育的核心問題就是不夠現代,因為我們被傳統的價值觀卡住了,現代教育過於關注物質,你擁有什麼,貌似比你是什麼更重要。歡迎留言分享「 你最想傳達給下一代的核心價值觀是什麼?」將有機會獲得宗薩蔣揚欽哲仁波切的著作《正見》一本。
  • 宗薩欽哲仁波切:婚姻是一間公司,丈夫和妻子是公司股東
    這就是為什麼我總認為佛教不會有很大的發展。佛教是關於真理或實相,而實相是人們一般不太感興趣的東西。佛教談論無常、幻相等東西,也沒有太多人對那些感興趣。如果我們閱讀佛經或釋論,其中沒有提到有關結婚儀式,這就是為什麼佛教徒沒有結婚儀式。這是真的!有很多傳統的佛教徒正轉變成基督徒,例如在韓國、日本等地,就是因為佛教沒有一個好的結婚儀式。
  • 為什麼朝陽區盛產仁波切? 因為那是中產階級的「私人訂製」
    近日,有網友從各種細節扒出「臺灣藝人阿雅的老公居然是活佛,是竹慶本樂仁波切」。13日晚,阿雅接受臺灣媒體專訪時承認,老公確實是轉世仁波切,並說:「他是我人生最好的伴侶。因為彼此背景特殊,我不希望輿論打擾我們平靜的生活。」這位竹慶本樂仁波切確實不簡單,包括阿雅在內,王菲、梁朝偉等人都是他的信徒。 如今,仁波切在大陸同樣極受尊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