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沒有這樣的時候?面對難得的職場晉升機會,你很想去爭取;對美好的愛情充滿渴望,你也很想擁有;羨慕別人嫻熟的業務技能,你很想去學習。
但大腦中有無數個聲音告訴自己「我不敢」、「我不會」、「我做不到」,並困在這樣那樣的標籤中不能自拔。
《無限可能》作者吉姆·奎克,用親身經歷告訴我們:不設限的人生,擁有無限可能。
具體怎麼做呢?作者建議練習FASTER(快速)學習法。幫助我們踏上旅程,邁向無極限的境界。
FASTER(快速)學習法,具體分為以下6個步驟。
1、移除和忘記以下三件事情,保持注意力的高度集中。
01、你已經知道的內容;
我們常說,學習要保持「空杯心態」。因為很多事情,我們以為自己已經知道了,但事實上只是一知半解,或者知道得並不多,這也許會妨礙我們吸收新的信息。
相反,像小孩一樣,「一張白紙」更容易學會新技能,你說是不是這個道理?
02、並不緊急的事情;
這個很好理解,大腦不能同時處理多項任務。要保持注意力的高度集中,必須先將不緊急的事情放一放。
03、你的極限。
每個人,都可能對自己有個先入為主的認知。比如:認為自己記憶力不好,認為自己學習能力差,把這些都拋之腦後,保持開放的心態。
學習的世界裡,一切皆有可能。
2、行動
至少暫時忘記以上三件事情後,現在著手行動。拿出你的紙和筆,準備記筆記。
關於做筆記,可以藉助螢光筆等學習工具標註重點,但不要痴迷其中。因為滿是重點,就沒有重點了。
學習不是一項觀賞性的運動。相反,它應該是個主動、積極的過程。大腦也不是被動地吸收和消化,而是創造性的行為。
學習越主動,速度越快;學習越積極,效率越高。
3、狀態
改變你的姿勢或呼吸,有意識地選擇快樂、入迷和好奇的狀態。
比如:讀書,請找一個安靜的去處,保持閱讀的姿勢,頭微傾,左手按住書的一角,右手翻書。
再比如:寫作,請坐在電腦前,試著敲出第一個字,想像你平時和一個知己好友聊天的愉悅 ,寫作,便是你和內在的自己在對話。
4、教授
帶著獲取信息,並能把知識傳授給他人的目的去學習。
有一個詞叫「現學現賣」,其實這是一種很好的學習方法。要給別人一杯水,自己得有一桶水。
想要把自己學到的知識賣出去,那麼一定要先將學到的知識充分吸收,並內化為自己的東西。
不妨與他人共同學習,相互討論和監督,這樣的學習過程是快樂和有趣的。
5、輸入
如果說前面4個小環節都是準備動作,那麼這個環節就是「見真章」了。拿出你的日程表,圈出你用來提升自己的時間段,樹立目標,養成習慣。
哪怕你每天只能安排10-15分鐘,記得堅持下去。
事實上,微目標、微習慣更容易踐行下去,你也可以試試。
6、複習
間隔複習、每日反思。
艾賓洛斯遺忘曲線告訴我們:對於新事物,20分鐘後人們就會忘記42%,一小時後會忘記54%,一天後會忘記74%,而一周會差不多會忘記79%。
雖然每個人的記憶力和遺忘速度不同,但大概1-7天後,新事物都會被我們忘得差不多了、
所以,鞏固記憶的最好方法,就是及時複習,並每日復盤總結。
無獨有偶,《高分讀書法》的作者西岡一誠先生,在書中也提出了相似的觀點,他認為,「讀書,要像記者一樣去閱讀」,即採訪式閱讀法。
像記者一樣擺好姿勢,拿出話筒,對書籍進行採訪;像記者一樣,對書籍進行提問,並做好記錄;像記者一樣,寫出稿件,並報導給其他人。
這種快速學習法,不僅適合閱讀,也適合學習其它技能。
練就FASTER(快速)學習法,新世界的大門就已經朝我們打開了。讓我們一起步入無限可能的境界,你做好準備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