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麼一個系列的文字冒險遊戲,憑藉著其精美的作畫、會動的CG、惹人憐愛的角色,以及跌宕起伏的劇情,廣受眾人愛戴,而這個系列便是《美少女萬華鏡》。
其中會動的CG就是這系列作品最大的看點,談到動態CG,或說摻有動畫的遊戲,一般會先想到O貓Nekopara、萬華鏡、再來是炎孕系列、對魔忍、誠哥的奇妙冒險、竹子社、軟房子的作品等等都是。而這類比較「實用」的遊戲,在ACG界常被玩家們戲稱為「拔作」,而《美少女萬華鏡》,正是拔作中的佼佼者。
這次我要跟大家談的正是此系列的完結之作《理與迷宮的少女》,在遊戲剛發售不久的時候,我給大家大致介紹了此作的劇情主線,而這篇文章,我將會從作品中的人物著手,更透徹地分析此作。
和萬華鏡1~4相比,《美少女萬華鏡5》拉伸了劇情長度,將以往借實用性場景推動劇情的手法丟到了後頭,且有別於前幾作透過萬華鏡「看故事」的敘事角度,此次運用的手法更加引人入勝。ωstar選擇擲出懸疑,追根究柢,撥開雲翳,解開謎底,更精簡的說,就是推理。
或許有人會說,從《萬華鏡4》就可以見到推理的蹤影,不過《萬華鏡4》屬劇中劇的方式呈現,且主角是有cv的,整體的代入感不夠強烈,但其跌宕起伏的劇情是最值得細品的,說懸疑或許會更恰當些。相較於《萬華鏡4》,《萬華鏡5》將舞臺搬到了主角深見夏彥所處的現實,且故事中的人物的各有其特點,致使劇情與角色相互呼應。因此,藉由推理這一要素,此次的劇情更加側重於人物的行動,與謎團之間的描繪。而當中各人物的作用,則是最值得談論的犖犖大端。
設定最為有趣的角色——皇公曉
暢銷書作家兼名偵探——皇公曉的角色塑造與定位在《萬華鏡5》中是最為有趣的。第一,他生來穩重,且凡事以理性、科學的角度看待周遭,這與身為怪異作家,相信另一個世界的主角深見夏彥是相對立的存在。不過皇並沒有全盤不相信妖怪鬼魂那類的存在,反倒是關於靈異事件之類的事情頗感興趣。因為沒有親眼見識過(這也是與夏彥相對立的一點),所以想藉此次事件一瞧詛咒的真貌。因此與其說他不相信怪異,不如說他對此存留懷疑態度。皇憑藉著發自內心的好奇心理,想一窺靈異事件的真面目,並想以自己的所學的知識推理一切,這樣鮮明的角色塑造,為《萬華鏡5》增添了些許繽紛的色彩。
第二,是他作為裡主角的人物設計。換個說法,皇的存在相當於玩家與現實中的寫照。他一直站在旁觀者的角度與夏彥蓮華等人互動著,雖說是旁觀者,卻也時時刻刻參與著解謎行動,就和在屏幕前的我們一樣,只知其一,不知其二。雖然對比起主角夏彥來說,皇的出場次數略少些,但更多時候會覺得他相比夏彥會更接近玩家些。與觀眾玩家一同解開各種事件的謎底(一開始的松茸事件也算在其中),這個角色所帶來的親近感是如此深植人心,這也是為什麼前面會說《萬華鏡5》的代入感會比《萬華鏡4》來得更為強烈。
還有一點很有趣的是,在菜菜山線和月丘線的最後,主角一行人都會因為蓮華的推託離開旅館所在的「藥罐鄉」,而當中皇在離去時所說的「總覺得好像忘記什麼了」,這種如鯁在喉的不安感,也展現出了皇先生在這齣戲中與眾不同的一面。雖說《萬華鏡5》的推理沒有到IG社那般爐火純青,但有著皇公曉這類設定有趣的角色存在,也算是為了整部作品加了許多分數。
最可惜的角色,沒有之一——菜菜山
在《萬華鏡5》中,菜菜山是劇情最核心的人物:在初期,她的出現帶來了莫可名狀的疑雲;中期,開始猜忌她詭秘莫測的行徑;直至後期,解開她適情任欲的衣襟,和古恨今愁的心境。這樣一個極其重要的人物,從出現到結尾,都被劇情的謎團包裹著,而暗藏於她身後的秘密,也隨著劇情逐步的推演,漸漸被主角一行人所揭露。
詛咒的真相、寺廟的謎團、牆上的塗鴉,與學生怪異的行徑等等都圍繞在菜菜山身邊。我們越是接近她,以及和她相處,會發現離真相似乎越來越近,但同時,在這當中叢生的問題也與日俱增,本該明朗的事件,又驟然地蒙上一層薄霧。
直至最後,劇情再藉由與夏彥蓮華等人所擦出的火花,將真相點明。事實上,這樣的敘事架構,是在無形中帶領觀眾,隨劇情的演進進行推理,從而一步步揭開真相。如此循序漸進的手法,也常運用於多數作品之中──隨著劇中角色懷疑,玩家的心境也在潛移默化下逐漸轉變,這也是劇情代入感很強烈的原因之一。可惜的是,ωstar並沒有好好把握菜菜山的角色特質。
會說這個角色可惜,是因為《萬華鏡5》對於菜菜山地描繪僅點到為止。從劇情中可以得知,她時不時和以往大相逕庭的行為,與白狐氏有關、能不能進旅館需要蓮華的同意等,詛咒的發源也因她而起。另外,受詛咒的人若沒遵照指示身上會倏忽地起火、菜菜山的家人亡於祝融肆虐、寺廟又是因火災而燒毀,這些看似有關聯的事物,以及上述提到的詛咒,也都彰顯了她的不平凡。但是,劇本對於這些也只是解釋而已,並沒有多加著墨。
還記得嗎?開頭迷之少女步行於神社臺階上,吟唱歌謠,並用顫抖的聲音許下祈願。相信通關的玩家們心裡都能明白,那位迷之少女就是菜菜山,那麼她許下了什麼願望,以及在這之後被妖狐附身後的種種行事動機,也令人費解。《萬華鏡5》在很多地方埋了伏筆卻不拆線,吊人胃口更使人心癢難撓啊。
《萬華鏡5》所遺落的,諸如白狐氏與菜菜山更深層的聯繫、她悲慘的過去,以及過去事件的後續、其線路的結局等等,都是值得期待一看,卻沒有演繹出來的喟然長嘆與遺憾。因此將遊戲通關後,你會發現問題很多、邏輯上或說動機上,也似乎不是那麼明確,不免俗地讓人覺得缺少了些什麼。總的來說,菜菜山如此有吸引力的人物特性,卻敗於她故事的不完整性,只能說實在是太可惜了。
全篇最浪漫的男人——夏彥
《美少女萬華鏡》對於愛的意象一直很強烈,這從1~4代的情節都可以感受得出來,所訴說的是不同形態的愛情故事。而於萬華鏡所投射出的,正是主角想見識的真愛。夏彥與蓮華深沉的愛意也體現於此。
說到這,不得不提及我們主角夏彥,他的個性和蓮華一樣是到了本作才逐漸鮮明並愈趨完整。夏彥是個很浪漫的男人,會寫文,題材還是有關妖魔鬼怪魑魅魍魎這類超脫現實的事,不難想像他的腦海中總是有很多想法。從後半段的劇情,萬華鏡世界中的皇先生對著夏彥說到:「因為你一直都是醒著也會做夢的人」這句中也可以感受得到。同時,他還是個很有「故事」的人,關於這點,《美少女萬華鏡》的粉絲們應該也都心照不宣。
夏彥所追求的,是那些不平凡的大千世界。不管在哪個面向,包括現實工作、感情等等,虛幻之物一直都是他的心之所向,而蓮華的出現正填補了他心靈的那處漏洞,也是此刻唯一佔據了他心坎的對象。
理的執行人——蓮華
她的出現是由「人偶之間」的人偶們曾經主人的思念、怨念,以及各種感情匯集而成、由混沌中交織誕生的存在,與此同時借著萬華鏡成為了「理的執行人」。在《萬華鏡5》的後半,劇情一直糾結於蓮華想和夏彥一直在一起的心情,為了拯救靈魂殘破不堪的夏彥,蓮華選擇違背常理,奉獻自己,創造奇蹟,挽回悲劇。她的不舍不僅展現了對於夏彥的留戀,無私的奉獻更表達了對於夏彥的眷戀。隨後,劇情的分歧點在於夏彥是否聽取蓮華的話,而為了到真結局,總共得回絕蓮華三次,這三次的回絕同樣飽含了夏彥對於蓮華的愛意。
之後便是兩人轉生的故事。蓮華與夏彥兩人從古至今一直有著難分難捨的關係,這段情緣像極了《七大罪》中梅利奧達斯與伊莉莎白的悲劇,那命運的惡作劇。因此,「轉生」意義,便是新的人生新的考驗、對命運的信心,其中更多的飽含的是兩人對於雙方至死不渝的愛意。理所當然的兩人在轉生後相遇相戀,這便是《美少女萬華鏡》這系列的結尾。
到了這裡,包括本人,相信很多人都頗為不滿這樣的結局,或說心中總有疙瘩存在。結尾的立意確實過於牽強(說實話也有些老套),使得轉生的意義不是那麼明確,也不是那麼站得住腳。而兩人的相遇,也不像《Angel Beats!》與《Summer Pockets》那般浪漫或令人遐想。
拔作原來也能這麼藝術
最後,《美少女萬華鏡》實在說不上是一個完善的結局,可以說還行但收尾就是不盡人意,這是最令人惋惜的一點。當然,還是很慶幸這作品的完結,從2011年到2020年約快10年的時間終於劃下了句點,也實現了忠實粉絲們一直想看蓮花成片的夢想。我很喜歡《美少女萬華鏡》,尤其是第二作《勿忘草與永遠的少女》與第三作《神明所創造的少女們》,其劇情引人入勝、演繹入木三分、伏筆巧奪天工、收尾運斤成風。
綜觀《美少女萬華鏡》1~5,雖然劇情上很多地方是有許多瑕疵存在,但它打破了人們一般對於「拔作」的想法,「拔作原來也能這麼藝術」的思想也由此而生,實在是令人耳目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