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一期《跑男》,100萬啟動資金,無限循環重複環節,集體累癱+崩潰!這不就是我們每天都在過的日子麼?重複的兩點一線,總遇到渣男,過著跟十年前一樣的生活!這一切都來源於我們的童年經歷……
新一期的《奔跑吧》驚現「死循環」,錯一題就回到原點,無限重複
「永遠在重複的故事。」
「什麼意思,無限循環?」
「好詭異,從一開始就很詭異!」
在兄弟團的各種蒙圈中,《奔跑吧》迎來一場大型「死循環」,這可能是《奔跑吧》史上最「詭異」的一期節目,不幸「中招」的飛行嘉賓宋小寶、吳謹言也一起成為了月亮馬戲團員工,他們需要為全國巡演籌集到100萬的啟動資金。
一開始,遊戲還很正常,直到他們第一關挑戰失敗,大家上車轉戰下一場地。李晨發現車上一直在播放《氣球》這首歌,他要求司機停止播放,司機說:不能關。這時大家開始發現本期節目玄機重重……
車停了,打開車門,他們又回到了剛才的場地,遇到了同樣不會倒車的紅衣女孩,遇到了同樣掉安慕希的紅髮女孩,遇到了澆水大爺、甜蜜情侶、拍照母女……這一切都與之前一模一樣!
不出所料,第一關的挑戰也跟上一次一模一樣……慢慢地,大家發現:這遊戲不能有一點錯,錯了就得重頭再來,再經歷一次一模一樣的經歷,如此循環。
每一次都是同一場景,遇到同樣的人和事,挑戰同樣的題目,雖然有些題目已經知道答案,但不會的題仍舊不會,過不了的關卡依然過不了。
在這種氛圍下,兄弟團開始急躁、厭煩、疲倦、一籌莫展……無限次的重複帶來了體力透支和心理疲勞,網友稱:這是嘉賓「黑臉」最多的一期。
然而等他們終於完成最後一關,等待他們的卻不是勝利的結束,而是8萬元的投資缺口,湊不齊100萬,誰也別想結束這個「死循環」……眾人皆崩潰!
終於,他們發現遊園會的「扎氣球項目」可以籌到這八萬元,但200個氣球30秒扎完,這太難了,宋小寶現場瘋狂暴擊氣球,郭麒麟已經不想站著玩兒遊戲了,完全累癱。
最後,通過收割機提示,Angelababy想到了將氣球壓到地上的方式,大家齊心合力終於完成了遊戲,獲得了最後的贊助資金,衝破了這個「死循環」。
無聊的節目設置中暗藏著3大育兒隱喻
雖然網評重複環節過多,很無聊,但這無疑是《奔跑吧》最富哲理和充滿隱喻的一期節目。讓我們來看看節目中都隱藏著哪些隱喻吧:
1、重複的隱喻:
從節目中可以看到很多重複的情景和畫面:一樣的紅色工程車、同樣的站臺、同樣等車的人和玩偶、同樣的倒車情節等等,這一系列的重複正是普通人的生活寫照,它隱喻了一成不變的生活。
你的今天與昨天有什麼不同麼?我們很多人都是在走老路,重複自己以前的生活,毫無進展,沒有突破。就像有些女生會不斷重複愛情中的悲劇一樣,她們一次次遇到渣男,每段戀情都有相似的悲劇結局。
有句話說得好:生活就像聽一張老唱片,重複相同的軌跡,唱出不變的音樂。
這種在自己的圈子裡,難以突破的生活狀態,在心理學中稱之為「心理舒適區」。
心理舒適區是指人們習慣的一些心理模式,是感到熟悉、駕輕就熟時的心理狀態。如果人們的行為超出了這些模式,就會感到不安全、焦慮,甚至恐懼。
人為什麼會在遇到每個路口,每個選擇時,都會做出相似決定呢?其實這就是我們喜歡停留在心理舒適區,這樣能讓我們安心,所以就習慣性地這樣選擇了。這種心理安全慣性,使我們沉浸在重複的軌跡中無法自拔,而這種慣性卻是在童年被養成的。
有些父母喜歡控制孩子,孩子不想被控制就會發展成逆反心理,成年後,他們習慣與同事朋友對著幹,即使看到對自己有利的選擇,也不會去選擇。有些父母喜歡批評打擊孩子,孩子長期得不到肯定就會覺得自己不值得,不值得擁有好的生活,不值得擁有好的伴侶,成年後,他們的選擇都是導致自己越來越慘的。還有些父母不允許孩子犯錯,錯了就大發雷霆,言語暴力,甚至動手打人,孩子成人後就會蝸居在心理舒適區,即使活得痛苦,也不想奮力破圈,因為拼就有錯的可能,不動總不會錯。這些都是父母給孩子設置的牢籠,使得孩子在成人後陷入無限重複的心理怪圈中,難以自拔。
2、八萬元的隱喻:
就在兄弟團抗住了大球暴擊,以為通關成功的時候,「八萬元」的融資缺口出現了。這無疑給了兄弟團一個巨大的打擊。為什麼所有挑戰都獲勝了,還是逃不出這個循環?
這就像我們平時的生活,好像天天都在努力,十年後,卻還過著同樣的生活。想要破圈其實很難,我們必須保持空杯心態,不斷嘗試新事物,不斷激勵自己前行。
劉德華說:不斷重複,只會耗費生命,只有不斷求變,方能找到存在的真諦。然而現實生活中,又有多少人能如華仔般成為歌壇常青樹呢?我們之所以不具備這種能力,是因為我們的童年中沒有「八萬元」。
「八萬元」正隱喻了不斷破圈而出的創新能力。擁有這種能力的人,不會被已有規則套牢,他們會不斷創新,走出一條屬於自己的路。
愛因斯坦在取得狹義相對論的學術成果後,並沒有固步自封,而是用質疑的眼光挑戰牛頓的引力定律,進行了卓有成效的破圈探索,最終建立了廣義相對論理論,同時他也沒有停下來,他又向著更高的山峰攀登。他說:我在量子理論上所花的心思是廣義相對論的一百倍!正是這種不斷突破的創新精神,使愛因斯坦成為繼伽利略、牛頓之後最偉大的物理學家。
然而,創新能力卻不是人人都能擁有的,很多孩子的創新能力都被父母扼殺在了童年。
有些父母有潔癖,孩子在自然環境中不被允許隨意觸摸大樹、泥土、雨雪等自然物體。這樣孩子缺乏對世界的觀察和感受,對世界的認識都是有偏差的,更何況創新。有些父母包辦一切,不讓孩子自己體驗過程,不給孩子犯錯的機會,讓孩子一帆風順。這樣孩子成年後習慣了被安排,沒人安排了就不會生活了。還有些父母禁止孩子自由創作,一切都得按照示例來,孩子亂畫、亂剪紙、亂拼積木都是不被允許的,孩子缺少自由探索,成年後根本就沒有探索的意識。這些都是父母給孩子挖的坑,孩子成人後,即使發現自己陷入重複的生活軌跡,他們也沒有能力破圈而出。
3、氣球的隱喻:
氣球是全集亮點,從一開始的車內音樂《氣球》就提示著大家,有一個東西,可以幫助大家走出「死循環」,到後來八萬元的著落也落在了200個氣球上。
隨時可能飛上天空的氣球,隱喻著我們努力破圈的決心和行動。
在最終破圈環節,兄弟團的成員空前一致的團結協作,每個人都在發揮自己的力量。蔡徐坤找到垃圾,成功獲取扎氣球道具;李晨、鄭愷貢獻體力;Angelababy通過收割機想到扎氣球方法;沙溢、小寶負責搞笑,總之通過大家的努力,兄弟團終於突破「死循環」緊固,成功破圈。
那麼在生活中,我們如何做才能突破固有生活軌跡,創造出屬於自己的精彩人生呢?答案就是:從做父母的那一天開始!
一個小天使,出現在我們的生活裡,他帶著使命而來,孩子就像那個氣球,帶給我們突破自我的決心和動力。
讓我們跟著孩子一起成長吧,在給他們幸福童年的同時,也能解開困住自己的牢籠。
肯定孩子的優點,誇獎他們的行為,這也是在肯定我們自己,肯定我們的付出和愛。允許孩子出錯,錯了之後給予鼓勵與引導,這也是在允許我們在生活中犯錯,汲取經驗教訓就好。帶領孩子挑戰未知,嘗試新項目、新食物,培養兩代人的勇氣和創新精神。制定每天破圈計劃,比如,比昨天早起五分鐘,多跳10個跳繩等等,用小步伐前進鍛鍊孩子的進取精神,跟孩子一起做,我們也能克服拖延症,獲得積極的生活態度。努力突破自己的極限,在生活中為孩子做好創新的榜樣,無論是一道新菜還是一種新的運動,只要你一直在不斷挑戰自己,孩子就會耳濡目染,擁有這種能力。
在孩子的成長中,只要我們能夠這樣做,我們就抓住了關鍵性氣球,就能在教育孩子的同時,完成自我成長,破圈而出,創造更美好的生活。
養育孩子,療愈自己,願我們和孩子都能擁有讓人生越活越精彩的能力!
加油吧,家長們!讓我們跟跑男兄弟團一起,重燃2020,一起破圈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