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一博啃指甲被拍:那些愛啃指甲的孩子,為什麼屢禁不改?

2021-02-28 超級育兒師

前些日子,藝人王一博在參加某公眾活動時,被人拍下了啃指甲的一幕:

鏡頭中,王一博坐在席位上,不止一次把右手中指放進嘴裡,然後煞有滋味地啃了起來。當他感覺到被鏡頭拍了,才不好意思地笑笑低下頭來,停止了啃指甲的動作。

有網友驚呼:再啃,指甲都要禿了!

可也有網友提出異議:啃指甲的世界,只是你們不懂而已

事實上,生活中有很多孩子也都有啃指甲的習慣,很多家長一開始不以為意,可等到發現孩子啃得厲害了,想再阻止卻有些來不及。

打也打過,罵也罵了,辣椒水塗過,風油精也上過,孩子哭著保證無數次,可只要家長不留神,孩子又會開始咬上……

無數家長深陷苦惱:真的不懂「啃指甲」的世界!孩子愛啃指甲,到底哪裡出了問題?


對於養育過孩子的家長來說,其實一點都不陌生孩子啃咬手指的行為,幾乎每個孩子都是咬著手指長大,那仿佛是他們天生的本能,不教也會。

雖說咬手指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必經階段,但也只是其中一段特殊時光。不同年齡階段,孩子「啃咬」行為其實有不同成因,父母只有清楚孩子的成長法則,才能幫助孩子及時糾正行為。

一般來說,

★1歲內,寶寶咬手指是因為處於口腔敏感期,吸吮手指能夠促進寶寶智力發展,同時寶寶能夠獲取安全感;

 

★1歲以後,有部分寶寶會自動戒掉咬手指的習慣,但仍有一部分寶寶會繼續啃咬手指;

 

★1-2歲,如果這時候寶寶還在咬手指,那是一種不良的行為習慣了,家長要及時制止,否則很容易造成孩子手指或牙齒變形;

 
★3-4歲,如果孩子仍經常咬手指,其實是孩子為了在心理上尋求嬰兒時期的安全感表現,心理學將其認作為「倒退」現象;


★4歲後,如果孩子依舊改不了咬手指的習慣,這是孩子安全感不足和焦慮狀態持續的體現,家長應該及時幫助孩子找到具體原因,對症解決。

心理學研究顯示,「啃咬」動作,能夠給予孩子心理上的慰藉,是孩子內心抑制焦慮、得到暫時安心的方式。

但如果一個孩子,反覆受到負面情緒,那麼啃指甲就會漸漸成為他減壓的習慣,最終變成無意識行為。一旦負面情緒來襲,就會自動開啟「啃咬模式」。孩子啃咬的時候,連自己都不曾意識到早已把指甲給啃禿,有些人甚至還會啃出血來。

也許有人會質疑,十指連心啊,難道孩子不會因為疼痛而停下來嗎?

其實,對於啃指甲上癮的孩子而言,別人的痛或許就是痛,但在這些孩子的感受中,"痛感會變成快感",這種體驗,無形之中埋伏孩子心理扭曲的隱患。

兒童心理學家佩斯也指出:啃指甲"上癮"的孩子,長大之後會有"自虐傾向"。他們的性格往往偏激、充滿暴力、還會孤僻不合群……這些都不利於孩子健康成長。

家長一定要及時發現,及早糾正,不要等到孩子出現了傷害行為,才開始著急,到處求醫問藥。

事實上,孩子有這樣的行為,不是身體缺了什麼維生素,而是他們的心理缺了營養。

啃指甲的行為,看似不大,其實不小。

據相關調查顯示:寶寶通常在3-4歲後痴迷於啃咬指甲,學齡前兒童咬甲癖的患病率是23%7-10歲的患病率為20-33%,而到青春期則會達到頂峰——45%,啃指甲的習慣,隨著年齡增長而呈上升趨勢,年齡越大越難改掉習慣。

在百度「啃指甲吧」裡,啃甲族們貼出了自己的「血淚傑作」:

啃了十二年,從小因為這個動作遭挨打,可還是忍不住。

啃指甲成習慣,不但指甲變形,還隱藏著更多危害。

2018年有新聞報導,20歲的女生Courtney因為啃指甲習慣,差點丟了自己的性命。

Courtney11歲隨家人移居澳大利亞,高中期間因長期遭受校園霸凌,導致她養成了「啃指甲」解壓的習慣,並且頻率越來越高,指甲越啃越嚴重。直到有一天,她在啃指甲的過程中把整個大拇指的指甲蓋給全部啃了下來!

可Courtney並沒有因此戒掉啃指甲的壞習慣,一段時間以後,她發現自己大拇指指甲和底下的肉開始逐漸發黑。

檢查結果顯示Courtney拇指上的黑團是肢端甲下黑色素瘤!是一種罕見的皮膚癌!並且是惡性的。

主治醫生認為是由於她之前咬指甲太多,導致整個甲床嚴重受損且長時間得不到治療,才會惡化為這種罕見的皮膚癌。為了不讓癌細胞繼續擴散,醫生不得不選擇為她做了截掉大拇指的手術處理。

小小啃指甲行為背後,竟然隱藏下如此大的隱患。

家長如果發現自己孩子有啃指甲的習慣時,一定要重視起來,孩子小,自控能力雖差,但可塑性卻高, 家長越早幫助到孩子,孩子能越早擺脫壞習慣。

俗話說「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習慣不是一天養成,那麼糾正之路也需要自然過渡。以下幾個建議,希望幫助大家們。

凡事有因,如果父母發現孩子頻繁啃指甲卻改不了,那麼就要幫助孩子去找一找原因:是父母平時對孩子管教過於嚴厲?還是孩子在學校受到欺負變得委屈?

浙大二院精神科蔡慧中醫生曾經接診過一位13歲女孩,孩子品學兼優,但沒事的時候就喜歡一個人坐在角落啃手指。眼看著女兒十個手指頭的指甲被咬得光禿禿,邊上的皮膚經常潰爛,母親著急得四處打聽求醫,最後找到了精神科室。

在蔡醫生的引導下,女孩道出了心事:她特別害怕別人拿刀砍她。而起源是8歲那年,她親眼目睹父母吵架拿刀相見。

女孩說,從此之後,她一直感覺精神緊繃,整個人變得越來越敏感,越來越內向,也越來越焦慮。晚上睡覺一關燈,她就會聯想到有人拿刀要砍她,而某一次啃指甲之後,讓她發覺是稍稍緩解了情緒,於是越啃越上癮。

女孩的媽媽這才恍然,並無比懊惱。幸虧在醫生的開解,女孩後來漸漸改掉了啃咬的習慣。

對於孩子而言,負面情緒猶如一個吹大的氣球,一旦積累到一定程度就會爆炸。

所以,家長只有找到最根本原因,才能幫助孩子打開心結,把問題解決了,那麼再去糾正習慣,才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兒。

很多家長一旦意識到孩子啃指甲成了心理問題,就會特別想幫他們迅速糾正,不斷提醒,甚至動用粗暴強制手段。

但是,物極必反。一如心理學那個有趣的「粉紅的大象」小實驗,越要求被試者不許想,幾乎所有的受試者第一時間腦海想的都是「粉紅的大象」。

越強調越深刻。因此,家長不要過於激進,多一點耐心給孩子,畢竟「病去如抽絲」,孩子需要時間來調整。

知乎有網友分享了自己的弟弟在媽媽的足智多謀下,終於改掉了啃指甲壞習慣的經歷。原來這位媽媽和孩子來了一場約定,只要孩子一天不啃指甲,他就可以每天多看10分鐘動畫片。

也有些媽媽,會給孩子的手指畫上漂亮的圖案,孩子看了滿心喜歡,一旦要放到嘴裡時,這些圖案就像在對孩子提醒:不能啃!不能啃!

既是提醒,又充滿對圖案的無比喜愛,這種感情,會讓孩子向內產生自制力,從而來克服壞習慣。

所以,找一個孩子喜歡的事來作為目標動力,激發孩子內心的克制力,才是最好的解決力。

《不完美,才美》一書中說:決定孩子健康和幸福的,是他在成長中有沒有感受到愛,有沒有學會愛;父母對孩子最好的教育,是在犯錯時幫他找到解決辦法,而不是指責批評。

被愛包圍的孩子更自信,哪怕是在戰勝自己的壞習慣,因為他們相信:無論遇到什麼困難,背後還有父母隨著會伸出雙手支持他。

本期話題:關於啃指甲,你有哪些妙招?歡迎來分享噢~

編編將會從這篇文章的精選留言中任選6位,送上一本幫助孩子戒掉咬指甲、吃手的神奇的幽默繪本《我不再咬指甲》!

當孩子面對緊張、無聊、不知所措等情緒而想咬指甲的時候,到底什麼才是解決問題的好辦法呢?是和小猴子一起蕩來蕩去?還是和小獅子一起抓抓頭髮?告別咬指甲好的方法竟然是…… 這是一本幫助孩子戒掉咬指甲、吃手的神奇的幽默繪本,讓孩子在哈哈大笑之後,養成好習慣,告別咬指甲!

公布時間:6月15號(周一)下午3點(詳見本文的置頂留言)。

請中獎的親們及時回復收貨信息噢(6月16日前不提供收貨消息視為放棄),記得到時來看噢!

喜歡這套書的麻麻也可以點「閱讀原文」,直接購買~

文中所用圖片等資料版權歸版權所有人所有,因無法一一和版權所有人聯繫,如無意中侵犯了版權所有人的智慧財產權,請及時通知我們,以便我們迅速採取適當措施。

文章轉載:supernannyipcn2018(微信)

文章投稿:supernannyipcn2018(微信)

點個「在看」吧,愛你喲

相關焦點

  • 王一博啃指甲又被拍,長大後孩子仍愛啃指甲,大多是這兩個原因
    其中有不少人就有啃指甲這一壞習慣。而且不只是小孩子有,成年人也有啃指甲的習慣。最近明星王一博就又被拍到了啃指甲的一幕。這已經不是他第一次被抓拍到啃指甲的樣子了。我們都知道在公共場合啃指甲是特別不禮貌的,這會給人留下一個不好的印象。王一博作為偶像明星,收穫了很多粉絲。
  • 王一博被拍到啃手指甲:長大後仍啃指甲的孩子,大多有兩個原因
    前段時間,男神王一博又被拍到「超萌」的一幕,只見他非常專注地盯著自己的手指,然後將手指塞進嘴裡,認真地啃起了手指甲。由於不止一次被抓拍「現形」,疫情期間粉絲都為他操碎了「博崽崽,別再啃指甲了喲!」其實,生活中也有許多小孩啥啥都愛往放嘴裡啃,尤其是啃指甲、吮吸手指又順手,一般家長也沒當成多大個事兒。
  • 孩子有咬指甲癖怎麼辦?幫助孩子「戒」掉啃手指的辦法來了
    前些日子,藝人王一博在參加某活動時被人拍下了啃指甲的一幕。只見王一博非常認真地端詳著自己的手指,然後旁若無人地將手指塞進嘴裡,很認真地啃了起來。其實,這已經不是他第一次如此專注地啃指甲了。之前啃指甲被拍,面對鏡頭,他還特別不好意思。
  • 王一博啃手被偷拍:孩子愛「啃手」,家長該阻止嗎?
    老年裝的王一博,竟然在悄悄啃手!朋友是王一博粉絲,我火速把這張圖片發給了她,朋友見怪不怪告訴我,王一博經常被拍到啃手!參加活動時啃手👇事實上,生活中有很多孩子也都有啃指甲的習慣,很多家長一開始不以為意,可等到發現孩子啃得厲害了,想再阻止卻有些來不及。之前看過一個讓人心驚的新聞,一個女生因為有啃指甲的習慣,差點命都丟了!因為長期遭受校園霸凌,女孩從小養成了「啃指甲」解壓的習慣,這一啃,就是十幾年。
  • 愛啃指甲暗示心理「疾病」,孩子這些毛病,別等晚了才糾正
    於是小王帶著孩子去看了心理醫生,醫生說孩子有焦慮傾向,一緊張就會不自覺的啃指甲,其實孩子心裡也很苦惱。之後孩子每周去看一次心理醫生,加上小王的配合,孩子終於一點點改掉了啃指甲的毛病。根據統計數據,大約有50%的孩子都會啃指甲,因此,很多家長都不拿這當回事,頂多也就是覺得不太衛生。但孩子啃指甲背後的深層原因大家有想過嗎?背後很有可能是孩子情緒的焦慮和壓力。孩子為啥就愛咬指甲?
  • 孩子忍不住啃指甲,是缺乏微量元素?不一定,這3個因素不可忽視
    但最近,貝貝頻繁接到幼兒園老師打來的電話,在電話裡,老師非常無奈,只是一個勁兒地給貝貝說「在家多教育教育妞妞,啃指甲不好,我在學校怎麼說都沒用!」貝貝很疑惑,在她的印象中,在家裡妞妞沒有這個習慣啊,啃指甲?妞妞怎麼會啃指甲呢?貝貝懷疑老師是不是記錯了,可老師一口咬定,愛啃指甲的就是妞妞。
  • 王一博、王俊凱、朱一龍接連被拍下「不雅照」,幼年小習慣透露了明星的大問題
    其實,不只是孩子們愛啃指甲,就連大人乃至明星,都會有控制不住自己啃指甲的時候。據2014年一項針對咬指甲的研究表明,在339名被試中,47.2%的人有過咬指甲的習慣,大概20%左右的人會一直保持這種習慣。
  • 寶寶「啃指甲」的怪癖,再難也得改,視而不見會給性格留隱患
    而且據她的觀察發現,平日裡愛「啃指甲」的寶寶大多喜歡安靜獨處不好動,參與集體活動的熱情也不高,或許啃指甲的小毛病,已經影響到孩子的心性性格了。2)心理饑渴是誘因有些孩子由於啃指甲上癮,會出現不受控制下意識「啃」行的為,多數情況受心理因素影響會有心理狀況的表現,這時候,對啃指甲的渴望已經成為了心理誘因,不啃就難受,不啃就不舒服,對此父母格外注意,確有實情帶孩子去進行心理疏導
  • 孩子經常啃指甲?父母別急著訓斥,三招幫孩子改掉壞毛病
    但姚瑤的媽媽每次答應孩子後都做不到,仍然和她丈夫吵架,讓孩子很緊張,不由自主的開始咬手。一、為什麼孩子經常會啃指甲?1、沒有安全感兒童的情感方面沒有得到充分發展。沒有安全感是很容易的。如果是在陌生的環境中,或者母親不在身邊,寶寶很容易驚慌失措、哭鬧。所以想用自己啃指甲的行為來滿足自己的內心,以求來內心的安全感。
  • 寶寶愛啃手指甲,醫生:父母多長點心,避免出現這兩種結局
    因為手指甲裡邊藏有大量的細菌,也可能是因為孩子心理方面存在一定的問題,應當引起家長的重視。寶寶愛啃手指甲,醫生:父母多長點心,避免出現這兩種結局琳琳從小就有吃手指甲的習慣,因為那個時候琳琳還小媽媽並沒有太在意,也沒有去制止這一行為。但是隨著孩子的不斷長大,直到上了學,這個壞毛病一直沒有被改掉。
  • 從小「啃」指甲的孩子,長大基本逃不出這3種結局,爸媽別不在意
    但是,愛「啃」指甲這個行為,如果家長一開始不明確制止的話,很有可能會「越演越烈」,給孩子造成心理或者是身體的傷害。 而經常咬指甲的孩子似乎已經成為了大概率群體,怎麼解決孩子啃指甲,已經成為了一些家長迫不及待想要知道的答案。
  • 國際公益組織"野生救援"推宣傳大片《啃指甲救犀牛》
    犀牛角公益廣告原標題:國際公益組織「野生救援」再推公益宣傳大片《啃指甲救犀牛》 呼籲公眾停止消費犀牛角國際在線消息(記者 楊寧):日前,國際公益組織野生救援(WildAid)宣布,由李冰冰、陳坤和井柏然出演的最新公益廣告《啃指甲救犀牛》與同名海報在中國內地全面發布。
  • 24歲帥小夥從來不用指甲鉗,對付指甲全靠「啃」!愛咬鉛筆、啃指甲...
    都市快報訊 許多人在思考的時候,便會不自覺地把手指放進嘴裡開始啃咬指甲,仿佛啃咬指甲能帶來靈感。從小父母就告訴我們,手指頭上有大量的細菌,啃咬指甲十分不衛生。不僅如此,長期的啃咬指甲也會造成手指的不美觀。
  • 孩子愛啃指甲,不一定是缺乏微量元素,解決好心理問題是關鍵
    「本文由孕育島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最近朋友頻繁向我哭訴,她家5歲半的女兒恬恬有個壞習慣,特別愛咬指甲。從照片中可以看到,恬恬的指甲已經被咬得很禿很短了,跟正常孩子有明顯區別。朋友說,孩子這個習慣已經持續兩年多了,咬的手指都有些變形了,有時甚至還會把肉咬出血。
  • 摳手、啃指甲停不下來……小動作背後隱藏的是負面情緒
    心理話日常生活中,我們常常看見有人不自覺地摳手、啃指甲。很多人表示,雖然知道這種習慣很不好,但就是控制不住自己,即使把手摳出血還是停不下來。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摳手是不是一種病呢?
  • 寶寶總啃指甲、吃手、咬嘴唇,如何幹預?
    如果觀察到孩子最近總是流口水,出現各種長牙跡象,這時候把手塞在嘴裡磨磨磨,原因也就破案了。這時牙膠、安撫奶嘴等可以作為很好的替代品,對於6個月以上已經添加了輔食的寶寶,還可以給他吃磨牙餅乾。 感到無聊 如果孩子感到無聊,沒什麼事可做,或者肚子餓了,身邊也沒有玩具,就可能會愛啃指甲、吃手等等。
  • 寶寶愛咬指甲是缺鋅?專家:心理情緒是啃指甲首因,別搞錯方向
    晚上趁著老公陪同事吃飯的時間,文文給兒子的十隻小手指都塗上了辣椒油,沒想到兒子啃得更加津津有味。文文忍不住大聲呵斥兒子:「真沒出息!再吃手小心我打你!」兒子的哭聲吸引了幾位同事的注意,了解事情原委後,同事們紛紛說道:「你別怪孩子啦,我家娃原來也經常咬指甲,多補鋅就好啦!
  • 孩子咬指甲是行為習慣?錯了,啃指甲吃手這些事沒那麼簡單
    媽媽並沒有嚴厲批評越越,她不想加大兒子的關注度,只想偶爾提醒一下,但越越上了小學後,媽媽發現他咬指甲的毛病越來越嚴重了,他經常會把手指放在嘴裡啃,每個指甲都凹凸不平。越越這種咬指甲的習慣,讓媽媽非常頭逐漸焦慮起來,對於兒子愛咬指甲的行為習慣,她開始懷疑是不是病態的表現。
  • 喜歡啃指甲、撕嘴皮,孩子這些不起眼的小行為,實則隱藏著大問題
    啃指甲、撕嘴皮,不是健康的行為其實,像朋友家孩子一樣,啃指甲、撕嘴皮的不在少數。有的家長,只是把孩子的這些行為,當成壞習慣處理,並沒有過於放在心上。但是,孩子用手和嘴巴不分時間地點地接觸,會傳播細菌,導致疾病。
  • 那些咬指甲的孩子,後來怎麼樣了? | 精選
    文 | 朱佳來源 | 朱佳的假不正經(ID:mediya1127)有不少媽媽給我留言,說孩子愛啃指甲的事兒。如茉莉:我家姑娘都上初二了,一直咬指甲,手指頭都變形了,無法可施。琳兒:我兒子嚴重時手指頭皮都是破的。清荷:我到現在還啃手指。秋遇見:我兒子咬手指和指甲,從上一年級開始,咬得都一層層脫皮了,不忍直視。我用風油精塗了,給他吃牛軋糖,各種辦法好像效果不怎麼樣。信不信,你周圍咬指甲的人,比左撇子比例高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