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莎貝拉湖位於加利福尼亞州的南部,靠近洛杉磯和貝克斯菲爾德(Lake Bakersfield),湖本身位於海拔約2500英尺的低山中。伊莎貝拉湖是加州南部最受歡迎的度假勝地也是美國西部電影最愛的外景場地。此外,伊莎貝拉湖也是莓鱸的家鄉以及全國最大的莓鱸繁殖地之一。最令人嚮往的還是這裡的野生風情和令人嘆為觀止的景色。
伊莎貝拉湖,就像她的名字充滿了夢幻的氣息,而且這裡只有一條可以直達伊莎貝拉湖的公路。公路的兩旁渺無人煙,只有在即將靠近湖邊的山壑間,散落著些許人家,這些人家的房屋大多小而別致。
由於地理位置的原因,伊莎貝拉湖的前湖灣和後湖灣形成了強烈的對比,前湖灣的湖面波瀾壯闊,銜接著陸地上的湖邊人家和環湖的山巒。後湖灣的湖面猶如一面銅鏡,將岸邊的山水刻畫在湖面。
位於山谷中的伊莎貝拉湖,被延綿不絕的群山擁抱著,像是銀光閃爍的聚寶盆。
最難能可貴的是這裡沒有商業的氣息,湖岸邊的房屋沒有人工修葺的圍牆,只有低矮的柵欄,房屋四周的花草也任其生長,向四處延伸。
站在湖邊,向山上望去,會看到茂密的叢林中會有成群的黑牛在險峻的山坡吃草嬉戲。我們在來伊莎貝拉湖的路上,也看到了公路邊有提示小心黑牛的告示牌。
伊莎貝拉湖的周遭充滿了狂野的氣息,到處都彰顯著原始的野生風情。
還有在湖中悠然自得的鸕鷀,它們有著高超的撲魚本領,遊泳時頸向上伸得很直、頭微向上傾斜,潛水時首先半躍出水面、再翻身潛入水下。當鸕鷀潛水時也是它們撲魚的時候,它們以長而鉤的嘴捕魚,最有趣的事情是它們生性不畏人。
在沒有遇到危險的時候,湖中的鸕鷀總喜歡在漁人甩出的魚餌附近徘徊,以求用最少的時間抓到最多的魚。不知道它們是不是太性急,居然有一隻鸕鷀咬著了魚鉤,我們趕緊收杆,將咬住魚鉤的鸕鷀弄下來放回到湖裡。僅此一事的鸕鷀不再那麼囂張了,立馬遠離了漁人的魚餌。
夜幕低垂時正是享受湖光夜色的最佳時期,遠處燈火點綴著夜空,湖中倒影也變得隱隱綽綽,唯獨湖中的映月明亮依舊,像是伸手就可以摸到一樣。
山谷中的夜風,在湖面叫囂著,讓平靜的湖面泛起了粼粼波光,這讓我聽見了魚兒在水中嬉戲的聲音,聽到了從湖中傳來的水底梵音。
伊莎貝拉湖(Lake Isabella)是大自然的手筆自帶純淨的氣息,這裡是最好的度假之地,特別是垂釣莓鱸的季節。
因此,在美國暑假的時候,我那經常會看到了美國人家,開著房車,帶著皮艇或者帆船來到這裡露營和野餐。
據說在20世紀初,這裡是美國西部片最愛的外景場地,包括約翰韋恩(John Wayne)1939年經典電影「關山飛渡」(Stagecoach)。
根據資料顯示美國陸軍工兵團(U.S. Army Corps of Engineers)曾於1953年在寇恩河(Kern River)建築的雙子水壩時,把工程師寇恩維爾淹沒在伊莎貝拉湖底。
那些經常在湖邊垂釣的漁人,見證了伊莎貝拉湖的成長,也見證了伊莎貝拉湖的興衰,不過現在正是來伊莎貝拉湖度假的最佳時期。
皎月如同盤中明,星辰落下沒歸程。
忽閃忽閃燈閃爍,魚兒私語不朦朧。
天水一色藍相同,山壑綿延金堆層。
嶺上未見仙子過,疑似神仙上天庭。
山巒起伏峰連峰,湖光碧透如水晶。
欲入蟾宮品鮮味,岸邊甩餌有漁翁。
銀光粼粼水波盈,雲去雲停鑲長空。
天邊何必追斜日,或許神魚正咬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