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是農曆牛年,「牛馬年,好種田」的說法靠譜嗎?有沒有科學道理?

2020-12-23 騰訊網

就在前幾天,國家統計局發布相關統計數據說,2020年全國糧食總產量為13390億斤,比上年增加113億斤,增長0.9%。也就在國家統計局對外公布這一喜人的消息後,有農民打趣說,2021年一定還是一個豐收年。原因是,我國民間向來就有「牛馬年,好種田」的傳統說法,而2021年正是農曆的辛丑牛年。

鼠年即將過去,牛年也會隨之到來。關於「牛馬年,好種田」的民間說法,我們是該堅信還是應當存疑呢?這種說法靠譜嗎?有沒有什麼科學道理呢?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件事情,順便拉直一下相關的問號。

據說,「牛馬年,好種田」的說法,在我國流傳比較普遍。也曾經有人舉出過,牛和馬原本都是過去農村農民用來耕田播種的好牲畜,是農民開展農業生產的好幫手的說法。並因此推論出,每逢農曆的牛年或馬年,農民也便因此更容易在期待中得到自己希望得到的風調雨順,並在此基礎上迎來沉甸甸的豐收好年景。不過,這種硬生生的推論方法,卻並沒有拿出十足的科學論據,不只是顯得過於主觀,也難以讓人信服。

農民不易,期待相應的風調雨順雖然說是應該的,也是理所當然的。不過,「天有不測風雲」也是不能否定的。天氣的變化儘管有一定的規律可尋,但更多的時候卻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哪怕是農曆的牛年或者馬年也是一樣。農民期待風調雨順的願望可以有,但即便是牛年或者馬年,當我們真正經歷時,是不是真的就能像人們期待的一樣風調雨順也是並不一定的。

我們以2009年來說,當年是農曆的己丑牛年。如果照民間「牛馬年,好種田」的說法,本應該是風調雨順。可偏偏在那一年我國在前期卻發生了嚴重的旱災,而後期又出現了較為嚴重的澇災。前期旱災時,全國有15個省區市不同程度地受到了災害影響,並且是1991年後最嚴重的一次旱情,全國耕地受旱面積達6.32億畝,造成糧食損失348億公斤,經濟作物損失433億元。而後期澇災時又有29個省區市受災,受災農作物面積1.31億畝。無論怎麼說,這好像都是與民間「牛馬年,好種田」的說法是格格不入的。

我們再以2014年來說,那一年是農曆的辛丑馬年。假如說民間「牛馬年,好種田」的說法真的是靠譜的話,那當年就應當是風調雨順無疑的。可偏偏在那一年我國也是有12個省份遭遇了「夏旱」,並且旱情相當嚴重,全國累計有7200多萬畝農作物受到旱災影響,嚴重受旱面積達1453萬畝。其中受旱最嚴重的的河南省還是屬於近63年中最嚴重的「夏旱」,全省秋糧受旱面積2310萬畝,嚴重受旱610萬畝,造成農業損失33.77億元。而這再怎麼講,也是與民間「牛馬年,好種田」的說法是不相符,反而是相駁的。

早前曾經有媒體報導說,我國現代農業專家,曾經依據吉林省長春一帶74年間的氣象資料,對「地支與氣候」的關係進行過相關研究,結果發現丑年和午年,也就是牛年和馬年的降水較多。而降水多,在農業生產上卻並不一定對每一個地方都是有益無害的。多雨年份對西部地區的農業生產相對有利,而中東部地區卻容易因此出現澇災。由此也證明,民間關於「牛馬年,好種田」的說法並不完全靠譜,也沒有科學道理。

所以說,作為農民我們還是把「牛馬年,好種田」的美好願望埋在心底的好。對風調雨順的期待可以有,而想要奪取未來的農業豐收,還是需要依靠現代的科技手段,防澇抗旱才能保證。

相關焦點

  • 2021年是「四馬馱谷,十一牛耕田」,啥意思?牛年年景好嗎
    導讀:2021年是「四馬馱谷,十一牛耕田」,啥意思?牛年年景好嗎?大家應該知道鼠年之後就是牛年了吧,而2021年就是牛年,俗話說「牛馬年,好種田」,看來,2021年將是一個牛多,地多,糧食大豐收的年景了吧,真是希望是這樣的好年景。
  • 2021年是辛丑無春年,「牛馬年廣種田,防備雞猴餓狗年」啥意思?
    導語:2021年是辛丑無春年,「牛馬年廣種田,防備雞猴餓狗年」是啥意思?有道理麼?以我國曆法來看,根據農曆時間,按照幹支紀年法,2021年是辛丑年。從甲子年開始,到癸亥年截止就是60年一個輪迴。根據農曆按照十天幹與十二地支循環組合,如以1984年是甲子年作為「始點」,到2021年天幹地支組合,天幹是「辛」,地支是「醜」,簡稱辛丑年,這來源於幹支紀元法,天幹地支,又稱幹支。分為十天幹和十二地支,它們依次相配,十天幹與十二地支的組合,形成了六十甲子。無春年的由來,是由於陰陽曆法的關係,在2021年農曆沒有立春。所以,2021年才會被人們稱作「辛丑無春年」。
  • 明年是辛丑年,農諺「滑年遇到牛,一年忙到頭」啥意思?有道理嗎
    時間過得真快,一轉眼已經到了農曆十一月的中旬,距離春節的腳步越來越近。年關將近,關於新一年的消息也是越來越多。2021年是辛丑牛年,因為在一整個農曆年中沒有立春節氣,人們將沒有立春的年份的稱為「滑年」,再加上明年又是牛年,在農村還有「滑年遇到牛,一年忙到頭」的說法,那麼這個說法是什麼意思呢?明年的農作物收成會如何呢?
  • 辛丑年將至,農諺「寡年遇到牛,無春也盼頭」啥意思?有道理嗎?
    時間過得真快,一轉眼今天已經是農曆十一月二十,距離2021年春節還有不到40天的時間。隨著新一年的臨近,人們也越來越關注新一年要發生的事情。明年是辛丑牛年,在整個農曆年中沒有立春節氣,是無春年,農村老人說明年是「寡年遇到牛,無春也盼頭」,這是什麼意思呢?老祖宗的話有沒有道理呢?
  • 辛丑無春是滑年,「滑年碰牛年,種啥啥收人如願」,老話有道理?
    辛丑無春是滑年,「滑年碰牛年,種啥啥收人如願」,就是其中之一。明年是農曆辛丑年,在一年當中的前前後後都不會有立春節氣出現。辛丑年是採用幹支紀年,由10個天幹與12個地支輪番相配後輪轉出現的結果。我國現在採用的農曆,屬於一種陰陽合曆,是按地球繞太陽公轉一周的時間確定大月為30天、小月為29天。
  • 2021辛丑年是無春年,「寡年遇到牛,從早忙到黑」,啥意思
    今天是冬月初十了,還有一個多月就要到正月了,到了正月就到了農曆2021年了,在農村,農民還是喜歡記農曆的農事,而農曆2021年是辛丑牛年,俗話說「牛馬年好種田,牛轉乾坤」,說明牛年年景還是不錯的,但是農曆2021年也是一個無春年。什麼是無春年?
  • 農村老話「有馬年多種田」是什麼意思?後面還有一句,你知道嗎?
    大家好,我是河北石家莊晉州農村的容姐,在我們這裡有一句老話叫「牛馬年多種田」,說到這句老話,其實後面還有一句話的,叫做「防備雞猴鬧二年」。那為什麼牛馬年就多種田呢?為什麼還要防備雞猴鬧二年呢?正是因為牛和馬都是拉東西幹活的,因此古代的人們就覺得到了牛馬年,就會時風調雨順,這樣牛馬就可以有東西拉了,因此就有了牛馬年多種田的說法。防備雞猴鬧二年在古代的時候,人們認為雞和猴都是不太安靜的動物,因為雞都是靠找東西吃,即便是給了很多的吃的,雞也會鬧著找吃的,並不會說看到好多吃的,直接吃。
  • 2021年是個「寡婦年」,老農說無春年這幾件事不宜做,為啥?
    導讀:2021年是個「寡婦年」,老農說無春年這幾件事不宜做,為啥?庚子鼠年馬上即將過去,在不遠處牛年正在踏蹄趕來,明年是辛丑年,辛在民間被認為是金,所以明年也將會是一個金牛年。在民間對於牛馬年份,是格外喜歡的。也被叫做牛馬年廣種田,就怕雞猴這兩年。
  • 2021年是辛丑寡婦年,俗語「牛遇寡婦,四馬馱谷」,啥意思?
    今天雖說陽曆已經到2021年1月1號了,但是今天還是農曆的十一月十八,離我們過年春節還有40天時間,農曆2021年也是在正月初一到來。 無春年、寡年、寡婦年,這些你都聽說過嗎?最近大家都在討論關於2021面是無春寡婦年的那些事兒,我們今天也來加深了解一下。
  • 農諺「無春年,好種田」,為啥?2021年好種田嗎?
    最近一些天,有關「寡婦年」和「無春年」的話題,成了網絡上的熱點。因為,我們即將迎來的下一個農曆辛丑年,就是一個「無春年」,或者說是「寡婦年」。「寡婦年」是沒有「立春」的年份,但農村裡卻有農諺說,「無春年,好種田」,這是為啥?2021年好種田嗎?拉直問號,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個問題。
  • 農村俗語:「雞猴年,淚漣漣;牛馬年,笑開顏」,是啥意思?
    時間過得真快,轉眼之間,2020年就要結束了。而隨之而來的,將會是2021年,按照生肖年來講,從2021年的2月12日開始,就會進入到牛年。我國有一個特殊的紀年法,俗稱生肖紀年,又叫做天幹地支紀年法,通過不同的組合【共120種】,每60年循環一次,雖然這種紀年法比較古老,但到了今天還在沿用。因此,2020年為鼠年,2021年就為牛年了。在牛年即將來到的時候,有一句民間俗語開始新鮮出爐,這句俗語就叫做「雞猴年,淚漣漣;牛馬年,笑開顏」。
  • 農村俗語「牛年無春,餓斷人筋」啥意思?明年收成如何?看完懂了
    時間過得實在是太快了,一轉眼今天已經是公曆的12月29日,農曆的十一月十五,距離2021年春節還有44天的時間。對於新一年的到來,人們都滿懷期待,希望在新一年都能有一個好的運氣,但是因為明年是牛年雙春年,在農村卻有「牛年無春,餓斷人筋」的說法,這是什麼意思呢?明年的收成又會如何呢?
  • 2021年有盼頭,農村人說「寡年遇到牛,無春也盼頭」,啥意思
    從陽曆來看,現在已經過了元旦,我們也辭舊迎新迎來了2021年,但是在很多農村人的心目中,只有過了農曆年才算是過去了舊的一年,而新一年才算真正意義上的到來。2020年實屬(鼠)不易,2021年大家都盼望著能在牛年扭轉乾坤。
  • 2021年長工最慘,因為「牛遇無春年,長工不停歇」,啥意思?
    今天是元旦,也是2021年的第一天,很多人都對新的一年充滿了期待,因為整個2020年絕大多數人都是戴著口罩度過的,還有一些人沒有熬得過疫情,所以大家都很期待新的一年到來,但是在這些人裡面,「長工」是最不盼望牛年的了,因為老人們說「牛遇無春年,長工不停歇」,在無春的牛年長工是最慘的了,為啥呢?
  • 辛丑牛年,農村俗語「年無春,起早種田」是啥意思?俗話能信嗎?
    作為傳統的牛年,20021年不設牛年春節。由於鼠年是雙立春,一個年頭,一個年尾,因此,第二個立春出現在鼠年臘月二十二。鄉下無春年曆來有「滑年」「寡年」等種種說法,多少帶著不祥的預兆,後來甚至引申為結婚,說成是「寡年」,其實都是望文生義,毫無科學根據,不可信。
  • 明年辛丑牛年,農俗:「寡春碰到牛,耕牛不停歇」,是啥意思?
    了解了冬天氣溫對於莊稼的影響,下面咱們就來討論下明年的年景會怎樣吧,很多朋友都知道,明年是辛丑牛年,這「牛馬年好種田」的思想一直是農村人比較信奉的,畢竟牛代表著勤勞肯幹的精神,馬代表著忙忙碌碌的意思,所以在這兩個年月裡,莊稼必定會風調雨順,五穀豐登。
  • 農村俗語「年逢雙春雨水多,年逢無春好種田」,明年是什麼年?
    導讀:農村俗語「年逢雙春雨水多,年逢無春好種田」,明年是什麼年?年份的不同,加上農曆的更迭就會出現有的年份有立春節氣,而有的年份則沒有立春節氣,有的年份還會出現兩次立春,所以也就有了單春年、無春年和雙春年。
  • 辭舊迎新,給2021年選一個祝願用語:牛年更牛!
    即將到來的2021年,用一個什麼詞作為祝願用語,反覆思索,覺得「牛年更牛」最恰如其分。即將過去的2020年,是極不平凡的一年。我們的國家和我們每個人,都經歷了突然襲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的嚴峻考驗。這一年,遍觀全球,我們對國家、對生命,有了更深、更新的認知。在大災大難面前,中華民族展現出的聰明智慧和頑強堅定,令世界刮目相看。作為一個中國人,我們驕傲,我們自豪!
  • 2021年是個「寡婦年」,老農說又叫無春年,還說這幾件事不宜做
    大家好,我是和你們一樣愛好星座,每天關注星座運勢的【秋明娛樂】,跟著我帶你們每天看最新資訊。庚鼠馬上就要過了,不遠的牛年正踏蹄而來,明年是辛丑年,辛在民間被視為金,因此明年也將是金牛年。牛馬年貨在民間是特別受歡迎的。又稱牛馬年廣種田,怕雞猴這兩年。
  • 辛丑年將至,農村俗語:「歲醜牛為首,高低好種田」什麼意思?
    不久即將迎來我們期待的2021年,而在今年全面中我們經歷了很多艱難困苦,我們在持續兩年高肉價下生存,同時在今年年初又遭遇疫情。因而不久就要到2021年了,人們根據《地母經》對於辛丑年的描述中就有「歲醜牛為首,高低好種田」,那麼這是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