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作者:薛菇涼/薛薛小太陽
本文為薛菇涼/薛薛小太陽原創,最先發表在個人公眾號「薛菇涼」上。
若轉載,請聯繫作者。
雖然離婚多年的英達和宋丹丹每隔幾年就要大撕一番,不放過彼此,但當年的他們還是曾被人稱為喜劇界的一對神仙眷侶。
儘管最後以神仙打架、決意離婚收場。
他們的故事已經是老生常談了,薛菇涼不再贅述。
今天要講的演員趙明明和前夫英寧。
他們曾經也是演藝界的一對神仙眷侶,最後卻像堂哥堂嫂一樣慘澹收場,趙明明還為此隱退演藝圈。
如果知道兩人的相戀過程,就會明白薛菇涼為何如此唏噓。
趙明明,一個被譽為「九十年代最美女孩」的女演員,曾經紅極一時,熒幕形象讓人怦然心動。
知道她的人似乎不多,因為她在演藝圈消失了幾乎二十年。
英寧,英達的堂弟。一個或參與編劇,或導演了《我愛我家》《閒人馬大姐》《東北一家人》的才子,被稱為是「成就了英達的男人」。
八十年代末,趙明明和英寧是大學同學,就讀吉林藝術學院時就暗生了情愫,彼此愛慕。
哪怕當時他們的戀愛遭到阻撓,被學校領導叫去談話也不分手。
等到兩人大學一畢業,就立刻領證結婚,篤定要彼此攜手一生,絲毫不給將來分手留有餘地。(可惜,世事難料)
愛得如此義無反顧,哪怕在今天,這樣為愛而生的勇氣也讓人佩服。
結婚後的趙明明為了愛情不顧一切,跟著英寧從東北來到北京發展。
天生麗質的她一入京城,便接到了一個從天而降的大餡餅。
就是在進北京的1992年,趙明明主演了電視劇《女人不是月亮》,一舉成名。
當年該劇播出的時候,掀起一番狂潮。
好多人守著電視機看,電視臺也反反覆覆地重播。
該劇還獲得了當時的權威獎項:全國優秀電視劇飛天獎和金鷹獎優秀長篇連續劇。
儘管此前趙明明已經演了好幾部電影、電視劇,但真正讓她聞名全國的是這部劇。
她在劇中的名字叫扣兒。
一個生動鮮活如牡丹花一樣的姑娘,一個集青春純真、成熟美豔於一體的閃閃發光的角色。
她在劇中的造型明媚多變,一顰一笑獨具風姿,讓很多人魂牽夢繞,名副其實的大眾夢中情人。
那時,她只有22歲,正是女人最芬芳四溢的時候。
她的美大氣自然,面如銀盤,明眸皓齒,頗有古風意味。
可能以現在片面追求錐子臉的畸形審美來看,她有點豐滿、臉蛋太圓了。
但在崇尚自然美的年代,她讓人驚為天人,飽滿的臉龐就是國色天香的寫照。
比如當年的女神陳紅、江珊、倪萍,都是盈盈如月的飽滿臉蛋。
此後幾年,事業與愛情雙豐收的趙明明,和英寧依然愛意濃烈。
英寧和堂哥一起在情景喜劇界搞實驗,全情投入《我愛我家》,趙明明也出演該劇。
在1997年的時候,趙明明迎來了她演藝事業的第二個高峰。
和張鐵林、袁立一起主演了電視劇《漢宮飛燕》。
趙明明版的趙飛燕古典雅致、嫋娜多姿,還多了幾絲古典畫的朦朧美。
一舉驚豔了電視機前的觀眾,直到現在還有很多人說她是「最美趙飛燕」。
不說其他,單說這一部現代劇、一部古裝劇,就足以成就趙明明的大花地位。
從明豔俏麗到雅韻非凡,趙明明美得肆意自由,春風得意。
在九十年代的內地,衡量一個女演員紅不紅,可以看雜誌封面。
九十年代的趙明明,以各種造型出現在不同的刊物封面上,以封面女神的形象吸引著各色目光。
在今天,她享受的就是頂流待遇。
可惜,人間好事不成雙。
事業成功了,趙明明的婚姻卻出現了問題。
在2000年左右,想暫緩事業,回歸家庭的趙明明萬萬沒想到,她夢想中完美如童話的愛情走到了盡頭。
據媒體報導,在趙明明懷孕期間,男方就出軌了。
在趙明明剛剛榮升媽媽之時,新生嬰兒就成為了單親家庭的孩子。
兩人離婚了,英寧走了,趙明明辛苦撫養女兒。
呱呱待哺的孩子離不開媽媽,趙明明只得退出演藝圈。
此後多年,她幾乎銷聲匿跡,媒體也難知她的消息。
直到2013年英達拍《我愛我家》續集,作為前弟媳的趙明明客串了一個角色。
再次露面的她,已經沒有了當年的國色天香,以一個平凡的、疏於保養的四十多歲家庭主婦形象出現在鏡頭前。
讓人恍惚間難以將她和當年風華絕豔的扣兒、趙飛燕聯繫在一起。
不過,她活得淡然從容,漸衰的容顏上,沒有對生活的的怨氣。
似水流年,三十而立。
趙明明的人生就是以30歲為分界線。
30歲之前,她有童話般的愛情和婚姻,有兩部代表作。
30歲之後,她的童話夢碎,以為母則剛的堅韌帶著孩子領略生活的平淡繁瑣。
只是,薛菇涼偶爾會為她覺得可惜。
這麼美的人,在當時讓演藝圈矚目的姑娘,卻因為失敗的婚姻而毀掉了演藝事業,不值得啊。
她本可以留下更多的影視作品,本能塑造更多讓人記憶深刻的角色,卻在想多照拂家庭時,被她所愛的男人一腳踢開。
這有點殘忍。
一個被那麼多男人愛慕的女神,到最後還是敗給了遇人不淑。
愛情、婚姻、家庭、丈夫,一夜之間,離她而去。
有更年輕的女人取代了她的位置。
而她只能獨自一人履行為人母的職責,在日復一日的柴米油鹽裡消磨自己的演技和美貌。
對女人來說,究竟什麼才是最重要的?
不由得想起之前因為怒拒全職主婦捐款而幾番上了熱搜的張桂梅校長。
很多人曲解她,無聊地掀起了女人要不要做全職主婦的討論。
但在張校長的語境和所處環境裡,她的話很有道理。
她是希望那些本來無路可走,只能早早嫁人、生孩子、養豬,一輩子依賴男人而活,一輩子窮苦、一輩子不知道大山之外的世界是什麼樣,一輩子不知道自由自主是什麼的女孩們,能有更多的選擇。
不希望像生育工具一樣活著的女人,在年老色衰後被男人隨便拋棄,卻又無力養活自己。
所以她創建了華坪女中,嚴苛地督促她們讀書考試,讓她們改變自己的命運。
可是,花了那麼多精力培養的學生卻選擇了繼續做生育工具、做家庭保姆,為男人而活,在社會上毫無生存能力,她當然要生氣了。
趙明明也好,讓張校長生氣的全職主婦也好,從側面道出了女人的不易。
家庭、事業、子女、丈夫、愛情,哪一樣都要兼顧,卻又要處處承受挑剔。
只要有一樣沒有處理好,不是家散了,愛情沒了,收入沒了,就是孩子沒了。
可是社會又沒有給予女人足夠的公平和保障,比如無處不在的職場歧視。
未婚未育、已婚未育、已婚已育未有二胎、已婚已育要照顧孩子的,每一種狀態裡的女人都會被以各種理由剝奪公平求職的機會。
女人們只能在夾縫中小心翼翼地尋求平衡。
女人當自立,但自立的土壤在哪裡?
生活不易,女人需要被珍惜。
本文為薛薛小太陽原創,最先發表在個人公眾號「薛菇涼」上。
歡迎分享此文。若轉載,請聯繫作者。
更多薛菇涼原創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