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行業復工中,我們能為復甦做什麼準備?

2020-12-21 手機鳳凰網

停擺近兩個月後,電影行業終於可以按下「重啟」鍵。

自3月16日新疆一家影院宣布正式營業後,據貓眼數據顯示,截至3月24日全國已有495家影院復工。為保障復工影院正常營業,中影讓利發行《戰狼2》《流浪地球》等五部影片,並宣布第二批將釋出20部經典影片。與此同時,以《哈利·波特與魔法石》為首的海外經典影片也將相繼上線,據媒體報導,4月初或4月中旬會上線文藝類型的新片進入市場。

利好消息頻出,影院復工起點已至,隨之引發思考的,便是行業的未來走向。

我們何時才能看到電影行業全面恢復的轉折點?在疫情影響過後,今年的電影行業會出現何種變化?經歷一番波折的行業,未來還將面對如何挑戰?

復工進行時

從產生想法到實際上映,一部電影會經過內容開發、製作、發行、營銷等多個環節,牽涉上百個工作人員,耗費數年甚至數十年時間。也正是因此,電影行業真正意義上的復工,並非某一方獨立行為,而是整個產業鏈上所有環節的復甦。

作為整個行業的源頭,劇組已經從2月中旬開始逐步復工。包括拍攝活動在內,整個製作環節和製作前期的項目籌備開發工作已逐步進入正常運行狀態,有序恢復的製作進度也將保證未來影片的正常供應。

而現下整個行業的復甦,首先需要供給側率先恢復。

3月17日,中國電影股份有限公司北京電影發行分公司選擇《中國合伙人》《狼圖騰》《戰狼2》《流浪地球》與《何以為家》五部影片,以100%讓利的公益形式免費給予影院放映。據媒體報導,接下來中影還將發布第二批公益影片的片目,預計將釋出近20部經典影片。

在疫情還未完全解除的當下,新片不會貿然上映是情理之中的事,而與此同時,近期海外疫情的加劇使得好萊塢影片全員撤檔,此時正處於恢復期的國內電影市場,只能以重映的經典影片、批片作為支撐。

經典老片的吸引力其實遠超想像。在正常的市場環境裡,重映經典影片也能夠帶動無數觀眾走進影院,獲得票房好成績。例如時隔18年首度登陸內地商業院線的動畫電影《千與千尋》,在2019年6月上線後拿下了4.88億票房,11月上映的《海上鋼琴師》僅用8天時間票房就突破了1億。

對觀眾而言,是否願意為一部影片走進影院與該片新舊與否並無直接的強關聯關係,在高品質和強情懷雙重作用下,老電影始終有著獨一無二的魅力,而這也是華納兄弟宣布近期將重映《哈利·波特與魔法石》後,相關話題就立刻衝上了微博熱搜榜的原因。

據外媒報導,在哈利波特之後,《復仇者聯盟》《指環王》《阿凡達》《盜夢空間》《星際穿越》等經典好萊塢電影也有希望加入重映片行列,這對於特殊時期下的電影市場來說無疑是一劑「強心劑」。

當然,重映片終究是有天花板,電影市場更強的提振還是需要新片上映。雖然短期內商業片不會照常上線,但據媒體報導,電影市場或將有文藝類型的新片和熱門批片上映,如《喬喬的異想世界》《野性的呼喚》,這兩部影片在豆瓣的上映日期已經更新為4月3日。

從產業上遊獲得影片供給後,影院也看到了生存的希望。

自2月起,背負著巨大成本壓力的影院以外賣業務自救,同時實行輪班制進行日常消毒防疫工作,幾乎是在時刻準備著復工。3月16日,新疆中影金棕櫚影城成為了全國第一家復工影院,自此全國影院以4.5%左右的復工率穩步恢復,影院復甦的號角也正式吹響。

對影院來說,恢復營業的首要任務依然是保障環境安全。根據北京、上海等地電影局發布的復工指引,影院要對公共區域做多次消毒工作,影片排片需要延長場間間隔,以此來預留出充分時間進行影廳清潔與消毒。

除了為影院提供復工指南,更多逐步跟進和落地的扶持補貼政策也在為行業復工提振著信心。例如北京、浙江、廣東等省市向影院撥付電影專項資金和補貼,以此來減輕影院成本壓力;上海市宣布壓縮電影審批時限,儘可能幫助提升電影行業上遊的工作效率。

疫情之後

眼看大面積的影院復工潮就要開啟,此時行業內外最關心的,莫過於電影行業未來即將面對何種挑戰、處於何種境況。

事實上,目前影院復工的難度依然很大,在疫情還未完全解除的當下,大眾仍處於恐慌情緒中,影院觀影人數也不會很快回升至正常水準,行業還需經歷一個等待觀眾消費信心恢復、疫情進一步緩解的時間段。

在近期的貓眼線上圓桌上,有業內人士表示,如果疫情按照目前的走勢發展,保守估計電影行業全面復工會在5月初或是5月中旬,五一檔或將是轉折點。因此從行業整體來看,今年電影票房折損一半已是不可避免,最終行業能夠恢復幾分元氣主要看下半年表現。

相比可能還會受制於疫情長尾影響的五一檔,下半年最值得期待是暑期檔和國慶檔。

首先國慶檔不會受到疫情較大影響,將會成為今年至關重要的檔期;其次是國慶假期裡觀眾愛國情緒高漲,「動作+主旋律」類型的影片可以在這一檔期獲得超預期表現。

另外,雖然暑期檔或因暑假縮短而受到影響,但好在這一檔期延續時間較長,必定會有大量影片擠進這一檔期,因此也就容易出現「黑馬」。據貓眼預測,在鍾南山院士預計的4月底能夠結束疫情的前提下,預計6月份開始,尤其是第三季度會出現1部以上高票房電影。

時間減半、檔期減少對片方的影響巨大。在貓眼於今日推出的雲課堂上,貓眼專業版數據分析師劉振飛從數據出發做了一系列分析。

對於片方來說,首先是時間上的壓縮必然將導致競爭的加劇。目前春節檔已經缺失,全年時間也只剩四分之三,而可預見的是影院還將等待一兩個月時間。如果以2019年國產影片551部的體量來看,未來剩餘檔期裡影片的競爭將會非常激烈。

其次,產出中小成本以及腰部影片的片方壓力較大。原本此類影片就十分看重檔期選擇,往往錯開熱門大片才能展現出長尾價值。但在疫情結束後的強競爭環境下,這些影片不得不與頭部影片相遇在同一時期,很難與頭部影片抗衡的腰部影片票房可能會受到較大影響。

還需關注的,是決定影片票房成績的關鍵——觀眾消費習慣和心理。

劉振飛在貓眼雲課堂上表示,除去疫情這個不可抗力影響,近年來觀眾對電影質量識別度逐步提升,數據上的體現即高評分電影的票房佔比正逐年增加。與此同時,觀眾會被絕對優質的頭部內容集中吸引,這一趨勢既是對片方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樣也是在加速影片的優勝劣汰。

關於疫情對觀眾消費習慣和心理的影響,貓眼雲課堂上,貓眼研究院高級研究經理劉德平也給出了一系列跟蹤調研結論。

第一,調研數據顯示大眾「報復性」觀影心態確實存在,有接近七成觀眾在疫情結束後有去電影院觀影的消費意願,半數以上觀眾經歷疫情後去電影院觀影的意願比疫情之前更強烈,並且三成觀眾表示「只要影院營業,就會去電影院觀影」,大眾的觀影意願迫切,社交需求待釋放。

第二,在院線電影撤檔期間,觀眾觀影向線上轉移,雖然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網絡正在搶奪觀眾視線,但積極來看這也讓觀眾始終保持了觀影的積極性。據貓眼數據,在1月21日至2月20日的一個月時間內,觀眾人均觀影數量7部,平均每人每4天左右觀看一部電影,觀眾的觀影需求始終未降低。

第三,貓眼數據顯示,疫情結束後喜劇、動作和科幻等類型片會更受歡迎,這也給片方帶來了一定啟示,即全面復工後率先考慮讓喜劇、動作和科幻片上線。另外,考慮到父母對孩子健康和影院衛生的擔憂,加上疫情期間對學生課業的耽誤,貓眼研究院表示不建議片方在疫情結束後馬上上映少兒類電影。

除了根據當下情況預測未來變化,劉德平也通過2003年非典結束後電影市場的情況,進一步印證了以上多個結論。

例如2003年非典疫情在6月基本結束,電影市場在第二季度經歷票房下滑後於第三季度恢復良好表現;全年票房前十的電影中有九部是在後半年上映,其中有五部來自於第三季度,這也表明了大眾在疫情結束後觀影意願迫切,存在報復性觀影心態。影片類型方面,2003年票房50萬以上電影中喜劇和動作片比例明顯提升,這一現象也與當下貓眼調研數據得出的觀眾類型偏好結論一致。

危機結束之日,也是行業新機遇到來之時。對比非典結束時期,我們可以看到疫情不過是按下了暫停鍵,再次啟動後有優秀作品湧現,行業又一輪優勝劣汰的洗牌也將啟動。

壓力、風險、波動中必定孕育新生機遇,也正是因此,儘早了解行業變化就顯得格外重要。了解變化、擁抱變化,才是行業更快跳出泥沼和抓住新機遇的關鍵。

相關焦點

  • 中泰證券資管:從復工到復甦電影行業距離報復性消費有多遠?
    事實上,自7月16日國家電影局發布低風險地區影院可有序開放的通知後,邀請觀眾回到影院的煽情文案便層出不窮;其中不乏#我想陪你看電影#的神曲cut引來幾十萬轉發。更有樂觀者預言,隨著積壓的優質電影扎堆上映,電影板塊有望迎來遲到的「報復性消費」。電影行業的復甦,真可以如此樂觀?
  • 全國95%的培訓機構即將復工,英語培訓行業復甦增長明顯!
    伴隨著全國各地疫情的有效控制,近段時間,教培行業開始迎來全面複課潮。根據各地教育局最新發布的消息顯示,截止7月下旬,全國已有60%以上的培訓機構複課,預計9月份95%符合條件的機構將能復工複課。不少機構一複課就迎來了業績高峰,甚至還超越了去年的同期收入,這不僅重燃了教培從業者的希望,也堅定了線下機構複課的決心。
  • 動起來了 電影行業正在一步步復甦
    這一天,也是中國影院復工的第34天。10年間,「到北京看世界最好的電影」,是影迷每一年的期待。雖因新冠肺炎疫情延期,但北影節一如既往為觀眾送上光影盛宴,300多部中外佳作在12個放映單元與觀眾見面,影展開票僅10分鐘,72%的票就已售罄。也有一些改變悄然發生。比如,「北京展映」首次設置了線上展映環節。
  • 評 | 從復工到復甦,把電影的「年」
    《八佰》之後,一系列重磅國產電影接連定檔。 中國女排隊員領銜主演的電影《奪冠》定檔9月30日上映。該片導演陳可辛激動發文,感謝大家206天的等待。同時,光線傳媒主導的「神話三部曲」之一、去年爆款電影《哪吒》的姊妹篇《姜子牙》正式定檔,將於10月1日上映。 就在電影《姜子牙》定檔前一天,光線傳媒發布了最差半年報。和很多電影公司一樣,光線傳媒已經太久沒見著「光」了。
  • 影視行業逐漸復甦張藝謀新片開機 趙麗穎、劉詩詩等人新劇也陸續復工
    伴隨著新冠肺炎疫情阻擊戰進入到決戰階段,各行各業都漸漸復工,其中,被一度摁下暫停鍵的影視行業,也開始逐漸復甦。不論是春節檔的集體撤檔,還是目前逐漸恢復營業的院線,都讓人們嗅到了春天的味道。在新派系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創始人唐麗君看來,「當下,在做好劇本創作的同時,還可以對行業展開深度分析,尋找影視行業在經濟調整期和疫情雙重影響下的未來發展方向。總結觀眾疫情期間的電影、電視收視慣性的變化,以及可能出現的行業拐點,及時調整作品創作思路,為觀眾提供符合他們需求的優質作品,幫助企業在未來發展中取得先機」。
  • 復工首周票房破億,提振電影宣發行業的信心
    這樣的結果表明,新片無疑具有強大的票房吸引力,而真正優秀符合觀眾觀影需求的電影,也能通過長線的放映源源不斷吸引觀眾走進影院。電影人的心依舊火熱正在如火如荼舉辦的第二十三屆上海國際電影節上,匯聚的眾多行業大拿們也對中國電影復甦的速度表達了欣慰。
  • 馬上能看電影了?電影院復工可能沒有想像的那麼快
    據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了解,雖然各院線正在忙著準備,但電影院的復工可能沒有想像中那麼快。  喜大普奔忙準備 但影院重開沒有想的那麼快  利好落地,影院在忙啥?  「喜大普奔,好激動,在忙著各種準備。」擁有橙天嘉禾、大地影院等多個品牌的大地影院集團回應稱。
  • 全年票房將達200億 電影行業持續復甦
    自7月20日中國電影行業復工復產以來,僅用了4個月便創造了150億元的電影票房紀錄,這也使得中國首次成為全球票房第一的電影市場。線下娛樂受重創的一年,中國電影票房市場將以怎樣的成績收官?燈塔研究院聯合毒眸發布《2020中國電影市場用戶報告》預測稱,全年票房將達200億元。儘管這一金額僅為去年的30%,但由於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當前電影市場正穩中復甦。
  • 電影院復工了,大片什麼時候上映?
    廣大影迷方面,2020年上半年也是難熬的,《唐人街探案3》、《奪冠》、《緊急救援》、《花木蘭》等很多部優秀電影都不能如期上映,沒有了電影的陪伴,影迷們也覺得生活少了一抹色彩。電影院即將陸續復工的消息,對各大院線而言,就像是一針強心劑,甚至為了影迷們能放心的觀影,很多電影院已經開始為復工做著周全的準備。
  • 電影院、劇院要復工了?業內人士歡欣鼓舞,做好準備等待具體通知
    深晚記者聯繫了深圳幾家影城的經理,他們同樣處於興奮激動中,同時也在等待電影局及深圳市政府相關部門的文件。深影國際嘉之華影城總經理萬玉琴告訴記者:" 這個消息我也是從網上知道的,我特別激動。現在就等相關指導性文件出臺,還有片源了。" 此前他們已經為影城開門做了很多準備:" 停業期間我們也堅持消毒清潔,還通過直播等方式維護我們的會員群體,時刻準備好復工。"
  • 工作人員:為復工準備了兩周,只能退票
    隨著2020年一季度即將結束,電影行業仍處於停滯狀態。面對生存壓力,有影院開始做起「副業」。繼春節期間電影院轉戰「線上電商」賣爆米花、可樂之後,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如今還有影投的人做起了「賣口罩」的生意。「影城是目前疫情傷害最嚴重的行業之一,我們不能坐以待斃。以後不讓雞蛋放進一個籃子。」越幕影城投資人陳霖向毎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
  • 全面復工進行時!維也納「鐵三角」舉措確保復甦提升!
    復工高潮來襲,疫情雖未完全解除,但有所準備的品牌們已經開始了復工後第一波流量的收割。日前,維也納酒店有限公司旗下各品牌酒店的全面復業也在快速推進中,從1月22日緊急啟動疫情防控預案以來,維也納根據錦江國際集團的三確保政策「確保安全、確保崗位、確保利益」把各項工作落實到位,這為維也納當前有序恢復營業夯實了基礎。
  • 《八佰》票房破8.5億,2020年下半年電影行業將復甦?
    ,也扛起了電影行業的復甦大旗。受疫情影響,2020年春節檔電影全部撤檔,各影片攝製組暫停工作,院線復工速度緩慢。2020一季度的票房僅為17.7億。華經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0-2025年中國電影行業市場深度分析及投資戰略研究報告》2020年下半年電影行業逐漸復甦,自7月20日影院正式復工以來,全國電影市場包括單日票房、影院復工數、影院復工率等呈現出積極態勢,其中7月20日至8月20日影院復工首月月度總票房已超10億元,總場次達到474萬場,同時影院復工率也超過83%。
  • 《八佰》點燃影院復業後的第一把火,佛山影視行業正逐步復甦
    《八佰》的強勢歸來,創造了中國電影市場點映票房最高紀錄,這部被寄予厚望的「救市大片」,真正點燃了影院復業後的第一把火。「《八佰》決定要上映的時候,我們都覺得如果能為中國電影做點什麼,那是一種特殊的榮譽。」製片人梁靜還記得,電影宣布定檔那天,眼淚止不住的流下來。
  • 如果電影院全面復工,誰能收穫第一張電影票?
    邁入六月盛夏,經歷疫情期間最早停工、最晚復工的電影行業,終於看到了希望的曙光。今天,我們特別邀請到了《中國電影報》副總編輯張晉鋒,一同聊聊今年「暑期檔」。電影院已準備好了,哪部電影將斬獲第一張電影票呢?
  • 「西街觀察」從復工到復甦,把電影的「年」補上
    《八佰》之後,一系列重磅國產電影接連定檔。中國女排隊員領銜主演的電影《奪冠》定檔9月30日上映。該片導演陳可辛激動發文,感謝大家206天的等待。同時,光線傳媒主導的「神話三部曲」之一、去年爆款電影《哪吒》的姊妹篇《姜子牙》正式定檔,將於10月1日上映。就在電影《姜子牙》定檔前一天,光線傳媒發布了最差半年報。和很多電影公司一樣,光線傳媒已經太久沒見著「光」了。
  • 那些等待影院復工的日子,電影公司在做什麼?
    2020年已過半,被特殊情況危機改寫的2020中國電影行業也進入到復甦與新生的階段。  近來,多部影片宣布開機,如《我和我的家鄉》以及昨日剛剛在上海中共「一大」會址開機的《1921》,也有不少影片已經殺青,包括《懸崖之上》《平原上的摩西》《烈日之寒》等,同時還有更多電影項目計劃浮出水面,隨著越來越多電影發聲,也預示著行業正在逐漸恢復,相信不久也將迎來電影院正式復工的好消息。
  • 電影行業真正復甦很有可能還得再等100天
    後三者都能做到今天官宣,明天就能開張營業收錢。 但電影院線只能驚呼:臣妾做不到。 因此, 《唐人街探案3》《奪冠》《緊急救援》《姜子牙》這四部春節檔大片的重新定檔,將是中國電影行業復甦的裡程碑式事件。
  • 全國部分影院昨日復工 電影產業復甦 九大名導帶「家鄉」約國慶
    昨日,全國部分影院迎來了復工。大銀幕的重啟,也代表著電影行業的復甦。在一些小成本影片陸續宣布定檔後,昨日終於有超大製作來襲。張藝謀領銜國內多位名導一同打造的《我和我的家鄉》,正式宣布定檔國慶。
  • 貓眼宣發能力再升級 為行業復甦按下「快進鍵」
    此次活動是電影頻道、抖音、真樂道、貓眼娛樂共同發起的,旨在影院復業之際,通過多方聯合發聲、資源傾斜、站內活動等方式,攜手扶持院線及影片宣發,以線上線下融合的新模式,提振消費者信心,助力電影行業復工。這次直播也是貓眼直播宣發玩法的一次集中亮相,貓眼在直播場景中的不同功能組合,可根據片方需求打造定製化活動,在抖音上實現了直播、購票、營銷互動一鍵閉環。這意味著貓眼宣發能力的再次升級,以及在抖音直播場景的進一步完善,為行業復甦再次按下了「快進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