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司馬的發展歷程幾乎可以稱作一個遊戲主播最標準健康的成長之路,非常具有分析價值。所以我想將它分成三個階段和大家分享一下,分別是蟄伏期、爆發期和平穩期。希望大家通過此文,了解主播的背後,也能借鑑到一些東西。
主播蕪湖大司馬
很多人都喜歡說一個詞,遊戲天賦。有人把成功歸結於有天賦,有人把失敗歸結於沒有天賦。其實,天賦真的有那麼重要嗎?我覺得除非你到了世界級的競技舞臺,去爭奪123,其它時候考驗的應該並不是天賦,而是勤奮。大司馬和很多遊戲玩家一樣,喜歡天天泡在遊戲廳和網吧,與其說是這些經歷挖掘了他的天賦,不如說這些小時候的經歷,讓他從小就積累了大量的遊戲經驗和理念。所以,那些技術不好的主播,你究竟為一款遊戲付出了多少?
我覺得對於大司馬來說至關重要的一個經歷是在CC戰隊做隊員兼教練,因為他不僅僅要發掘有潛力的隊員,還要分析整體戰局、安排戰術,要從整個大局觀去看遊戲、理解整個遊戲,這段經歷,相當於把他以往積累的遊戲經驗和遊戲理念進行了整體的梳理和應用,嗯,更像是一次升華。而且,大家不覺得這段經歷很不凡嗎?試想整個遊戲圈子,有幾個人同時兼具職業玩家、教練、主播三個身份?
就像一個品牌,終究要去放到市場上經受考驗一樣,我認為,大司馬做視頻解說的經歷,更像是一次市場的洗禮。雖然大司馬在視頻教學方面做的比較認真,而且非常高端,無論是兵線處理還是支援時機講解的都非常清晰,但卻無人問津,導致他一度堅持不下去:付不起房租、被迫戒掉了煙、甚至連三餐都得酌情吃些便宜的夥食,吃飯僅僅用一口司馬缸。大家印象最深刻的應該就是那段視頻:大家去光顧一下我的淘寶店吧,我快堅持不下去了。
要知道,任何一款遊戲,中低端玩家都佔了絕大多數。像大司馬這種解說視頻,一廂情願的追求高端,追求價值,是根本不可能抓住用戶需求的。再看看同一時期的小智,以搞笑段子和擦邊梗橫掃解說圈,小莫則憑藉國服第一系列的爽視頻,同樣收穫大量粉絲。市場是不講感情的,誰滿足需求,誰才能活下來。這段經歷,可以說給大司馬後來的成名上了最重要的一課。
主播蕪湖大司馬
注意了,這個階段大司馬的變化,值得每一個主播學習,尤其是遊戲主播。我仔細的想了一下,它的成名,分別運用了三個手段:
大司馬開始以講師的名義,主抓中低端教學,發揚積極遊戲精神。這一定位,終於讓他找到了市場需求的核心,如果你是一個高端玩家,如果你是一個消極遊戲的玩家,如果你是一個人民幣玩家,抱歉,這裡不適合你。這裡只適合那些熱愛遊戲,積極遊戲,渴望提升技術,渴望從遊戲中尋找快樂的人。這一點值得很多主播去思考,你的定位是什麼?你希望抓住這個市場上的哪一類人?你有沒有為這些人提供最良好最貼合的觀賞體驗?
大司馬在這一階段,生產了大量有趣的直播內容和令人印象深刻的形象標籤。例如:二十分鐘極限補刀,三角形中單,正方形打野;例如金牌講師,真皮沙發,小老闆等等等等。這些豐富的小短句就像廣告詞一樣反覆播出,植入觀眾身心,令人難忘。哦,這裡格外提出一個概念:基於遊戲本身的吸睛表現。意思就是玩家圍繞遊戲本身發掘出非常具有觀賞性的玩法。大司馬把這個概念運用的淋漓盡致,例如,十秒打野必死,十分鐘後對方崩盤,挑戰補刀極限等等;後來的韋神也用過這種方法,就是「一夜千人斬」。
主播蕪湖大司馬
大司馬經歷了兩次最有意義的大流量曝光,分別是憑藉一手打野螳螂登陸小漠的國服第一系列,和靠各種花式玩法登陸主播真會玩。酒香真怕巷子深,這個道理在直播領域同樣適用。任何一個主播都一樣,沒有曝光度,沒有流量支持,很難出頭。
成名的大司馬,也在尋求發展尋求突破,這一點也是很多主播接下來應該思考的問題。畢竟一款遊戲終究有自己的壽命,直播行業也不可能永遠如日中天。一切都會逐漸回歸平穩。
發展線下:大司馬和水友一起開起了網吧,有了線下的生意,事業畢竟更加穩定;創建團隊:大司馬一直在招兵買馬,組建自己的直播團隊,並且嘗試帶新人;嘗試新遊戲:大司馬也在不斷嘗試新遊戲,希望給直播間帶來更多新鮮有趣的內容。直播行業還有很長的發展之路要走,大司馬和很多主播也一樣。看了這篇文章的你,通過大司馬的成名之路,得到了什麼呢?
大司馬網吧
最後總結大司馬成名路上必不可少的經典語錄,希望給大家帶來點直播方面的提示以借鑑:
1、他強任他強,我吃我三狼。他吊任他吊,我吃我大鳥。他騷任他騷,我補我的刀。他6任他6,我刷他石頭。
2、皮,裡皮,裡瓜皮,裡真皮沙發。
3、敵方打野第一次在地圖上出現,這場遊戲就已經結束了。
4、他對於力量一無所知。
5、我們吃一波對面的大鳥,哎、舒服。
6、好,這波到我的強勢期了,接下來,我就要展示我的不解釋連招以及邊緣ob大法。
7、他以為他自己很帥,覺的自己很聰明,其實更本不存在!
8、我跟你搞這個東西?唉!沒有用!一點用沒有!唉~別跟我搞這個沒用的東西!
9、想跑?不存在的,你只要出現這把遊戲就結束了。
10、如果我說的你都信,那你情商不高,如果我說的你都不信,那你智商不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