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5日,據北京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披露,北京股權交易中心開展股權投資和創業投資(簡稱PE/VC)份額轉讓試點獲批,北京是獲得該項試點的首個地區。
其中,該PE/VC份額轉讓的私募基金份額標的,只能是註冊在北京的基金或者基金的管理人註冊在北京,但對份額受讓方不作地域限制。目前已有多家投資機構與其對接,預計首筆份額轉讓項目將於近期轉讓。
「2015年到2017年是股權基金投資高潮,以最少6年募集加退出時間,明年就要迎來PE/VC退出潮。」一位私募基金人士表示,這些基金如果不能IPO途徑退出,那麼一部分違約的只能打折賣給S基金。
去年末以來,國內外數隻十億級S基金成立或交易達成,將S基金帶到投資者視野之下。但其大規模落地面臨不小難度。對於S交易,除估值體系、交易機制缺失,交易價格不確定性也影響了投資人。
12月15日,據北京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披露,中國證監會12月10日正式批覆同意在北京股權交易中心開展股權投資和創業投資(簡稱PE/VC)份額轉讓試點。北京是獲得該項試點的首個地區。
PE/VC份額轉讓試點依託北京股權交易中心開展,轉讓試點限定轉讓標的基金或基金管理人註冊在京,但對份額受讓方不做地域限制。按照監管要求,北京股權交易中心已配套制定了登記託管、轉讓、客戶適當性、信息披露、風險防控等管理制度。已有多家投資機構與北京股權交易中心對接,預計首筆份額轉讓項目將於近期轉讓。
該局稱,試點建設將有助於拓寬股權投資和創業投資退出渠道,形成行業「募投管退」良性循環的生態體系。
此前,私募基金若要轉讓二手份額退出,多由有限合伙人(LP)私下進行。國內曾有地方股權交易中心有意開展PE/VC二手份額轉讓業務,但四板市場一度處於清理整頓,特別是該領域「私募性」「無序性」風險,監管對其制定了多條限制性政策。
突破口出現在今年。7月,國務院常務會議首次明確提出,在區域性股權市場開展股權投資和創業投資份額轉讓試點。此舉被視為鬆綁PE/VC二手份額這一非標交易,有助於其募資或退出。8月末,國務院批覆同意《深化北京市新一輪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建設國家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示範區工作方案》,提出支持在現行私募基金法律法規框架下,設立私募股權轉讓平臺,拓寬私募股權和創業投資退出渠道。
目前,中國證監會已公示備案三批、總計34家區域性股權市場運營機構,業內常簡稱四板市場。此前,區域性股權交易中心曾多達40家。根據規定,區域性股權市場不得為省外的企業私募證券或股權的融資、轉讓提供服務。由於私募債、定向融資、股權質押、ABS等高風險非標資產盛行,「僑興債」事件後,一些四板市場成為「清理整頓」對象。
「S交易有必要性,但推動起來非常難。」一位華東券商人士坦言,S基金折扣價格購買PE/VC資產。投資人傾向於在A股上市套現,IPO、併購、股權轉讓等仍是GP首選退出方式,普通合伙人(GP)參與意願較低,LP也多觀望。」
其表示,國內LP以散戶居多,這使得大規模交易比較複雜,交易結構也比較複雜。另外,能夠起到完善發展PE二級市場的中介機構較少,系統性做S基金的專業機構少。
在此之前,受資管新規出臺、去槓桿因素影響,特別是不少理財產品進入PE/VC市場後進入退出期,PE/VC曾遭遇「退出潮」。
去年以來,越來越多機構開始布局S基金業務,並且把母基金PSD策略當中的「S」策略逐步加強。所謂PSD,指的是新基金(Primary)、二手份額(Secondary)和直投(Direct Investment)。
其中,S策略看重的是存量市場基金份額的交易機會,俗稱二手份額投資。美國市場的二手份額交易已佔每年1/4以上。我國S交易處於市場摸索期,但嘗試者越來越多。
去年12月,深創投推出了目標規模100億元。今年2月,君聯資本完成2億美元的續期基金交易,昆仲資本將7億元項目出售給TR Capital等機構。6月,歌斐資產宣布第五期S基金首輪關帳,金額超10億元;今年9月,IDG資本一筆6億美元S基金重組交易落地,買方為母基金管理機構HarbourVest主導的財團。同時,今年國外大型S基金也在出現。S基金管理公司Lexington和Ardian先後宣布旗下140億美元和190億美元S基金募集完成。
諾亞財富在其投資策略報告中認為,當下的市場環境讓S基金有更多機會,以更高的折扣抄底違約的機構和個人LP份額。
其認為,一方面,資管新規出臺、政府引導基金降溫使得機構LP違約率上升,為了按原計劃投資,GP只得尋找接替LP,S基金在這時更容易談到合適的折扣,以較低的價格入場。另一方面,新冠肺炎疫情給中小企業和個人企業主的經營活動帶來了極大衝擊,民營企業主為維持自身業務正常運轉,被迫選擇放緩出資進度,個人LP違約風險加大,有較強的PE/VC二手份額轉讓的意願。這時,S基金有機會獲得LP過往不願意出售的稀缺優質資產,交易難度大大降低。
返回21經濟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