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者樂團:做音樂與生活的行者

2021-02-08 微音樂

沒音樂不能忍星人請關注我↑↑

旅行者樂團是國內獨立音樂領域最具特色的世界音樂樂團,由舌頭樂隊靈魂人物吳俊德創建於2008年。他們以才華橫溢的想像、浪漫主義的顛覆、詩人化的行吟和遊牧氣息的演奏,歌唱著最令人緬懷又點燃希望的歌謠,鞭笞生命的交響。他們是當今中國最活躍的世界音樂創作演出中堅力量之一。

 


旅行者是一群人的一意孤行。共同的北方遊牧情結,讓他們擁有無比遼闊的陸地板塊和浩瀚的民歌河流,他們跨越時空、地域、國界與種族分類,形成一種持續流動的生命力,勾勒出一幅幅超現實主義的畫面,蕩漾在比音樂更深、比遙遠更遠的地方,從而建構起了一個足以與旅行者所跋涉過的地域空間相對稱的同樣浩瀚、深邃、生生不息的精神世界。

 


旅行者主唱張智出生於新疆依奇克裡克油田,早期創作過大量的民謠和迷幻搖滾樂。他出版的兩張原創世界音樂專輯《尼勒克小鎮》《巴克圖口岸》先後獲得華語音樂傳媒大獎和華語金曲獎兩項大獎。他將西域民族元素與現代民謠嫁接,傳承吸收了新疆,哈薩克斯坦等地域的民間音樂調式,同時將以吉他為主的現代Folk音樂與之進行融合,發展出既根源又具時代性的音樂形態。


旅行者的主唱兼古典吉他&冬不拉&貝斯手的吳俊德也是舌頭樂隊和杭蓋樂隊的貝斯手。他也曾多次應崔健邀請,擔任貝斯手參加各個城市的多場演出。吳俊德起初學習的是古典吉他,因為樂隊需要,他改練貝斯。後來又學習冬不拉,自己摸索了都塔爾、彈撥爾的彈奏,還從杭蓋樂隊的蒙古族歌手那裡學會了呼麥的演唱技巧,用自己的聰穎完成了一次音樂技巧的跨越旅行。


旅行者的鼓手文烽也是舌頭樂隊的鼓手。他是當今南中國最熱門的鼓手,自13歲習鼓伊始,至今20餘年,期間前往美國學習,2005年獲得FM1300音樂臺組織的亞裔搖滾樂BAND SHOW最佳鼓手獎。同年11月參加美國音樂大獎艾美獎Ribbon of Hope頒獎典禮作為現場演奏樂隊鼓手。2008年回國之後,受到各路獨立音樂人熱捧,受邀參加多組著名音樂人現場演出,全面覆蓋國內各個知名音樂節。

 


旅行者足踏蓮花,且行且歌,音樂是他們對自然的感應、對生命的感悟、對心靈的感應。他們不僅是地理位置上的行者和音樂路途上的行者,也是生活和生命的行者,以一種超越日常生活的生命本真狀態,與大自然融和在一起,從一段歲月的深處,走向另一段歲月,那些歲月變成了故事,卻又變成另一個起點。

點擊「閱讀原文」,關注微信音樂人旅行者樂團。

相關焦點

  • 訪談 張智與旅行者樂團
    馬頭琴,呼麥與長調的悠揚不時在一座又一座城市中響起,他們訴說著關於西北的遼闊水土,喚醒著我們那些早已被鋼筋水泥塵封的鄉愁。今天,在昆明Maolivehouse, 我們非常有幸地採訪到了來自旅行者的張智老師與噶瓦,聽他們用歌聲訴說著那自西域的漫漫長詩。
  • 旅行者樂團·時光咖啡即興專場
    旅行者樂團創建於2008年,是一個極具遊牧氣質、土地根源、自由即興與世界音樂跨界組合及獨立音樂廠牌,專注於多元化民族跨界融合音樂創作、製作及演出交流。旅行者致力於以不拘泥於風格形式的音樂探索精神將西域及中亞民族遊牧音樂與現代音樂嫁接融合多種現代的節奏、自由即興和世界音樂等元素跨越了幾個世紀、若干個人種越過了新疆,向歐亞大陸延綿,在廣闊的民族根系之中瀰漫。形成一種持續流動的生命力,以極富滲透力和感染力的彈撥樂演奏,和猶如遊吟詩人般的呢喃淺唱,勾勒出一幅幅超現實主義的畫面,比遠方更遠,遼闊深邃、生生不息……
  • 專訪旅行者樂團 | 與吳俊德&張智的午後
    張:廣州是99年了,也沒有在北京長待,都是陸續去的,因為在北京沒法生活,明顯只能吃包子,多一個都不行。正式在廣州是99年的冬天,待了有五年。那時候廣州做獨立音樂的人也比較多,也不排斥流行音樂,它是一個很包容的城市。它既有很極端的人,也有商人,商業的音樂和搖滾樂是並存的。我就很喜歡這種很輕鬆的氛圍,做音樂不需要太沉重。
  • 旅行者樂團成都北京十年雙專場
    旅行者樂團成立於2008年,2009年張智去廈門錄製節目時邀請文烽吳俊德錄音,後來張智和文烽加入了旅行者樂隊,再後來遇到了馬頭琴嘎瓦,通過機緣巧合與現在的成員組成旅行者樂團
  • 專訪|旅行者:我們的音樂是一場旅途
    願懷自然萬物的靈性帶我們向前👆今日 Music Matters 午間版 阿麗專訪旅行者樂團三位音樂家張智以下為採訪全文:EZFM: 旅行者樂團創建於2008年,成立的初衷是什麼?11年後三位老師相約發行專輯,想傳達怎樣的音樂理念?張智:我是2010年加入的旅行者樂團。當時和吳俊德、文烽等人一起在廈門錄了專輯《尼勒克小鎮》,專輯剛發行完就應吳俊德的邀請加入了「旅行者」的音樂大家庭。當時有四張專輯齊發(吳俊德《旅行者》、張智《尼勒克小鎮》、小舟《在遠方》、王嘯《黑馬河的兒子》)。
  • 「旅行者樂團」吳俊德:融合原生態的古老與前衛
    《原野》冬天的原野鋪著厚厚的雪從上面走過就會留下痕跡馬車和野駱駝,發情的兔子一隻螞蟻都會留下痕跡冬天的原野鋪著厚厚的雪冬天的原野鋪著潔白的雪作詞:吳   吞作曲:吳俊德♪「旅行者樂團▽我從小生活在博格達峰,就在天山腳下。 新疆四季時太陽的起落都特別美,特別遼闊。「旅行者」做的音樂也一直沒有離開過土地給我們的那種感覺、賦予給我們的狀態,我們要做很寬、很飛的音樂,讓你可以感到一望無際的戈壁或者蒼茫雋永的夕陽。
  • 旅行者樂團帶你去場不得不聽的現場盛宴
    ——《沙與微塵》、《六月》和《塔爾圖》,這三張根源來自新疆的專輯,不但是旅行者十年音樂旅程的階段性總結,更是旅行者十年對生命旅程的階段性總結。世界音樂民謠樂團,音樂風格帶有西域遊牧民族元素。將個人化的行吟與民族化的配器融合,相得益彰。他們帶著稟賦中對未知世界的愛戴和悲憫。追尋著如預言般敲響心靈的聲音,古老民族特有的冬不拉、馬頭琴、薩滿鼓,非洲鼓,呼麥,長調與現代音樂的結合。在旅行者樂團的行旅中,他們的音樂不僅是對現代西域音樂的詮釋,更是對自然與生命的熱愛,對靈魂與綠色的呼喚!
  • 演出公告6.25丨旅行者樂團"遷徙的河流"南方巡演泉州專場!
    樂團簡介旅行者樂團  旅行者樂團成立於2008年,由數位來自中國西部與北方地區不同民族的優秀音樂家組成,是一支沿著古絲路融合與發展亞歐大陸多元民族音樂的民謠、迷幻搖滾與世界音樂跨界樂團組合,以其浪漫主義的根源、才華橫溢的想像、詩人化的行吟和民族化的配器而致力成為華語音樂發展的標杆性形態之一
  • 「行者融合樂團」讓光明市民「大飽耳福」
    據了解,此次活動由光明區黨群服務聯盟文體服務分聯盟牽頭舉辦,「行者融合樂團」以文化志願者身份,為轄區居民帶來了一場精彩紛呈的「義演」,現場座無虛席。「疆式世界風音樂進基層活動很有特色」一位社區居民地說道。
  • 「旅行者」的時空迷幻之旅|吳俊德專輯《六月》首發
    旅行者樂團吳俊德這三張唱片分別是吳俊德《六月》、葉爾波利/熱依達《塔爾圖》、張智《沙與微塵》。在算法和水軍編造的流量時代,潛心做唱片的已經是少數,更遑論是概念唱片。對於平均職業音樂生涯二三十年的音樂人而言,展現的是一種對音樂的深入理解,由內而外散發著不斷追求更加真實的力量。與之呼應的是,「旅行者」的英文名稱有了一些小變化:由「Traveler」變成了「Voyagers」,而代表人類和地球探索外層空間文明的空間探測器就叫「Voyager」。旅行者樂團變更英文名稱是否也意味著「生命旅行者」將進化為探索未知領域的「星際航行者」?
  • 吳俊德與「旅行者」的時空迷幻之旅|新專輯發布
    十年前,「旅行者」攜四張原創世界音樂唱片齊發的聲勢,開啟了一段嶄新的世界音樂旅程。十年後,「旅行者」再用三張風格各異的全新概念唱片為這段旅程進行總結,也為下一段旅程拉開序幕。旅行者樂團   吳俊德這三張唱片分別是吳俊德《六月》、葉爾波利/熱依達《塔爾圖》、張智《沙與微塵》。在算法和水軍編造的流量時代,潛心做唱片的已經是少數,更遑論是概念唱片。
  • 低調的實力派-青空樂團專場演出 & 黑虎音樂正式開業
    如果用三個詞來概括青空樂團,我想應該是:實力、專注、低調。
  • 愛崇電臺 | 誰說獨立搖滾樂團都是唱憤世嫉俗的靡靡之音,來聽聽「Switchfoot浪行者」
    今天就為大家介紹這一團—Switchfoot 浪行者!Switchfoot 浪行者是一支來自San Diego,California加州聖地牙哥的美國搖滾樂隊。這也是一個關於改變和行動的詞,換一種不同的方式追尋生活和音樂的美。 樂團早期在基督教搖滾界取得成功之後,Switchfoot 在 2002 年的電影《A Walk to Remember》中,有四首歌出現在這部感人的愛情片中,也首次獲得了主流認可。
  • 奔向銀河系中心的孤獨旅行者
    這就是著名的《暗淡藍點》,由旅行者1號在完成首要任務後拍攝。/ /1977年9月5日,旅行者1號升空。就在它升空半個月前,它的姊妹船旅行者2號剛剛踏上旅程。雖然出發晚,但得益於幾次引力加速,旅行者1號的飛行速度比現有的任何飛行器都快,這讓旅行者2號落在它身後,永遠也追不上它。回顧一下上次發過的視頻,旅行者1號和2號的軌跡因此它也成為了第一個傳回木星和土星的詳細照片的探測器。
  • 為了尋找外星生命,1977年旅行者發射升空,攜帶了1張金唱片?
    1977年8月20號和9月5號,美國的旅行者二號和旅行者一號分別發射升空。其實在很多人的印象當中,旅行者一號之所以被稱作旅行者一號,可能是在時間的發射上,早於旅行者二號,但事實上對於行者二號卻是發射在旅行者一號之前的。
  • 用垃圾做樂器,貧民窟出了一個樂團,普通家庭怎麼做音樂啟蒙
    貧民窟出了樂團 巴拉圭的卡特烏拉小鎮有個貧民窟,那裡終日被垃圾淹沒。 孩子們用垃圾做樂器,練習、演奏,組成了一支交響樂團。
  • 椅子樂團:我們的音樂是一把「柔軟」的利刃
    近日網易娛樂在《樂夏》後臺採訪到椅子樂團三名成員。談到參加《樂夏》的目標時,椅子樂團表示希望能走到最後的賽段,因為他們已經累積了很多作品,想通過節目舞臺將它們展現給大家。對於椅子樂團的風格,他們形容道是一把「柔軟的利刃」,雖然柔軟,但是其中的細節很豐富。「十分適合大家一邊疊衣服一邊單曲循環,也很榮幸自己的音樂能夠成為樂迷生活中的一部分。」
  • 中央民族樂團民族音樂紀實劇《家園》在北京保利劇院上演
    民族音樂紀實劇《家園》於12月7日和12月8日在北京保利劇院上演。《家園》是中央民族樂團在2020年為慶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推出的現實題材大型劇目。全劇以民族管弦樂與合唱為表演主體,以戲劇化的舞臺藝術為特色,通過「音樂行者」們在脫貧攻堅戰中的所見所聞,歌頌「精準扶貧」政策和「決勝小康」的目標,展現在黨的領導下,人民在脫貧致富過程中展現的精神風貌和取得的輝煌成果。全劇包括序和尾聲共分為五部分,分別是:《我們的家園》《甜美的家園》《不舍的家園》《愛的家園》《奮鬥的家園》。
  • 最孤獨的流浪者——旅行者1號
    這取決於你願意生活在多大的宇宙裡,有些人喜歡小宇宙,每天溫飽即認為這就是生活的全部,沒關係,完全可以理解。我把它稱為最孤獨的旅者——旅行者1號。1990年2月14日,情人節,旅行者1號已經飛到了距離地球64億公裡的地方。美國宇航局在天文學家卡爾薩根的建議下,動用了旅行者1號寶貴的電力,指揮它回眸一瞥,給我們的地球家園拍攝了這張照片。地球雖然是主角,但在這張照片所佔的面積只是一個小點,給人的震撼確實前無僅有的。
  • 掌握社·西安 古箏與樂隊《行者》追尋消逝千年的沙漠綠洲
    >移植:毋帥雲 毋帥博指揮:高偉古箏:魏月明協奏:西安音樂學院民族管弦樂團古箏與樂隊《行者》 音樂作品賞析《行者》是一首別具風格的秦箏藝術新作,由西安音樂學院民樂系教授魏軍創作於2015年,高偉高偉 西安音樂學院三弦專業教師,民樂系主任助理,西安音樂學院民族管弦樂團副團長,西安音樂學院少年民族樂團指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