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漢服之風漸漸興起,穿著漢服上街已經是很多袍子的日常。看到街上穿著漢服仙氣飄飄的袍子們,很多對漢服感興趣的小可愛也想入坑,但是對於漢服還不是很了解,也因為不知道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漢服而猶豫不決。這裡,我就帶大家了解一下漢服常見的一些款式以及不同體型適合什麼款式的漢服。
漢服,全稱是「漢民族傳統服飾」,又稱漢衣冠、漢裝、華服,漢服定型於周超,傳承於秦朝、漢代衣冠直接繼承自秦朝。漢服是自黃帝即位到明末清初,在漢族的主要居住區,以「華夏一漢」文化為背景和主導思想,以華夏禮儀文化為中心,通過自然演化而形成的具有獨特漢民族風貌性格,明顯區別於其他民族的傳統服飾和配飾體系。
對襟襦裙
【對襟襦裙】當代漢服款式之一,也是齊腰襦裙的一種形制。由對襟直領的上襦和下裙組成,上襦內可以穿抹胸,上襦通常束於下裙之內。穿著對襟襦裙亦可搭配披帛,是非常居家的漢服款式。
齊腰襦裙對身材的要求比較高,適合身材比較苗條的女生,上身比較豐滿的女生最好不要穿齊胸襦裙,會顯得整個人比較胖。
褙子
【褙子】當代漢服款式之一,亦為漢服中最常見的罩衣款式。通常對襟直領,領緣貫通至底部,衣身長短均有,兩側開衩,開衩處亦可緣邊,多開襟而穿。宋制的褙子直袖較多,可緣袖緣。而明制的褙子又被稱為披風,廣袖較多,其內多搭配交領或束領襖子。
宋制的褙子一般質地都較為輕薄,適合春夏時穿。宋制的褙子顯瘦顯高,小個子的女生可以儘管入手。
明制的褙子(披風)一般裡面可以搭配襖裙、長襖等,在秋冬季節既保暖又好看。
齊胸襦裙
【齊胸襦裙】當代漢服款式之一,亦是襦裙的一種變化形式,通常定義為衣裳制,齊胸襦裙一般由短上衣和及胸長裙組成,其特點是裙子一般束在胸上面的位置,胸帶可以系在正中間也可以系在胸兩側。齊胸襦裙主要流行在隋、唐至五代時期,現在的款式一般是參照中晚唐的樣式製作。
齊胸襦裙適合上身比較瘦或是全身比較豐滿的女生,上身豐滿下身瘦的女生穿齊胸漢服會顯得整個人都比較胖,不推薦購買。現在大多數齊胸漢服都分為三米擺,四點五米擺和六米擺。「三米成桶,六米成花」,意思是三米擺轉起圈來像桶,但是比較日常也比較輕;六米擺轉起圈來很好看,適合拍照,但是裙擺會很重而且會顯胖。四點五米擺就是二者折中,裙擺不會太重,拍照效果也好看。
長襖
【長襖】當代漢服款式之一,又稱為大襖,帶有襯裡。長襖一般兩側開放,最常見的領制有圓領及交領。長襖之內,上身一般可以搭配交領及束領的襖子、夾襖等,下身可以搭配馬面裙。琵琶袖、廣袖以及寬直袖是最多的三種長襖袖型。
明制是最不挑剔身材的了,無論你是梨形身材還是肉肉較多都可以穿,完全不用擔心顯胖顯壯的問題。與其他仙氣飄飄的版型不同,明制漢服端莊大氣,許多同袍調侃說明制是所有漢服女生的終點,畢竟華貴端莊的大明少女誰不愛呢。
襖裙
【襖裙】當代漢服款式之一,襖解釋為帶襯裡的上襦,單層上襦又稱之為襖,故又有衫裙之稱。襖裙通常上襖穿在下裙之外,其原型最早在魏晉南北朝時期出現,到了明朝,成為漢族女子最常見的服裝搭配。上襖最多見的袖制通常為琵琶袖和直袖,下裙一般會搭配馬面裙及普通褶裙。
上面已經提過,明制是適合所有體型的款式。襖裙相對於長襖來說更顯高,非常適合小個子女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