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日本人可能是這個世界上,除了我們之外,對中國歷史有著最深了解的人了,而這其中,三國的歷史更是他們的心頭最愛。
從吉川英治的三國小說,到橫山光輝的三國志漫畫,從光榮公司的三國題材遊戲,到近年來各種形式的三國題材動畫,日本人用來展現三國題材的藝術形式的豐富性,可能僅次於他們自己的戰國時期歷史了。
那麼說到三國題材的日本動畫,東映版的三國志自然是經典中的經典,而也有一些作品,他們的創作角度算得上是很清奇很有日本人的風格了。
把三國人物都變成女孩子,讓他們在一起戰鬥、交流,最後結為一夥,還時不時發點小福利,這部作品就是我們都熟悉的……《一騎當千》?不是,是《戀姬無雙》系列。
(也不想想,《一騎當千》的福利能叫小福利嗎?)
動畫《戀姬無雙》改編自遊戲《戀姬無雙 ~心跳☆滿是少女的三國演義~》。是在歷史小說《三國演義》的基礎上進行再加工後的作品。2008年初宣布了TV動畫化的決定。電視動畫於2008年7月8日首播,全12集。而2009年4月1日發行的DVD第7卷,則是作為「OVA特典」發售的,收錄有《目標群雄、學生會之座而相爭~》,故事的戰鬥舞臺將從三國時代轉入到現代。續作《真· 戀姬無雙》和《真· 戀姬無雙少女大亂》分別於2009年10月和2010年4月播出。
本作的遊戲原作是十八禁遊戲製作公司NEXTON(是的你沒看錯)旗下的BaseSon開發的美少女遊戲,遊戲中將幾乎所有的三國人物娘化(特例還是有的,比如我都不敢放原圖怕讓你們辣眼睛的《戀姬無雙》版「可愛的」貂蟬姐姐),共有四條結局,可攻略的人物多達數十位,充分滿足各勢力的死宅粉絲。
為了避免一些三國歷史死忠粉們的跳腳,以下人物名字全部採用拼音首字母代替,這樣你也可以把這些美少女角色當作是和原型三國人物無關的新人物,或許接受起來也容易一些。
一襲綠衣、束髮馬尾的少女GY,為了實現心中天下太平的志向,周遊列國進行武者的修行,遇到了山賊蘿莉ZF,不打不相識,兩個人締結了姐妹之約。在少女太守GSZ的家裡遇見了客座的白衣腹黑娘ZY,三人一起再度出發,又碰見了突然衝出來的少女MC,一番打鬥之後,MC和ZF又成為了朋友……
反正就是這種你我都懂的那種的「通過打架和遊歷收集主角團隊友」的套路,除了性轉三國人物這一設定,劇情上的內容乏善可陳。不過你我也都明白,這種作品的市場需求,本來也不是我們這些(表面上的)正常成年人,而是遊戲原作的粉絲和死宅三國迷們。
當然,對有些觀眾來講,本作沒有男主才是它真正成功的臨門一腳(懂的人自然懂)。
女孩子們人設類型足夠豐富、外形足夠可愛,就是作品成功的一半,你再把那些「男人們之間的道義」,轉變成「女孩子之間的羈絆」,那些粉絲的錢就伸手可來了。
事實上也正是如此,《戀姬無雙》系列是動畫工房獨立製作動畫以來,第一部真正意義上為他們賺了大錢的作品,碟片收入比同期的《藥師寺涼子怪奇事件簿》多出了不止一倍,於是他們沿著這個方向,製作了一大批內容和買點相似的作品。經過不斷的深化,動畫工房終於在2011年做出了自己第一部碟片銷量破萬的人氣大作——《搖曳百合》,從此這個廠走上了「萌豚番製作大佬」的道路,且創作方向從來都沒有再改變過,而如今「百合工房」和「幼女工房」的盛名已然天下傳揚。
最後想談一下所謂「魔改娘化三國是國恥」的極端觀點,我們都知道,著名表演藝術家六老師說過,「改編不是亂編,戲說不是胡說」,只是說六老師管不到日本人的腦洞,不然早一個如意金箍棒拍過去了。
換一種角度講,外國人喜歡中國故事、中國歷史,怎麼講也算是一種文化輸出,在對方都保持著基本尊重的態度的前提下,能夠接受人家的重新創作,也是一種文化大國文化自信的表現嘛。
你在「那兔」裡管人家叫雞(不!是鶴了!),人家也沒說不樂意是不是(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