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活有一條索狗,舉止乖張,人見人打,他名為A姓編輯。此人不惜在愛活編輯室的一片反對聲中,眾叛親離地在索尼Xperia Z5發布後毅然決然買了iPhone 6s,還美其名曰:「知己知彼,百戰百勝。」
在A編看來,這話確實沒錯啊。在世人眼裡,蘋果iPhone就是要比索尼乃至Android好很多,似乎iPhone從來就是一臺完美、毫無瑕疵的手機。所以A編這才抱著強烈的懷疑態度入手了人生中第一臺iPhone。當時那個百感交集,真是天地為之動容。相信以我的一片赤誠之心,姨夫是不會怪罪我的吧。
3D Touch,仍不完善
每一代s標的iPhone都會有一個開拓性的功能,比如iPhone 4s第一次使用800萬像素攝像頭及Siri,iPhone 5s加入了人見人愛的指紋識別。這些功能將會在下一代iPhone上趨於完善,這似乎成為了一種定律。而到了iPhone 6s這裡,3D Touch、Taptic Engine、1200萬像素攝像頭成為了這一代的新招牌,其中3D Touch則顯得頗為有趣。
3D Touch的核心是在屏幕下方增加一個覆蓋整個顯示屏的壓力傳感器,它能測量屏幕與傳感器之間的距離進而判斷輕觸與按壓的動作。另外再配備Taptic Engine,一種反饋力度更高、驟停延時更短的振動馬達,在通過按壓啟用3D Touch後能用更極速、乾脆的振動給以反饋。我就不再詳細描述這是一種怎樣的振動快感了,想要親身體驗的話去Apple Store摸一摸就知道。反正確實很爽快,沒有拖泥帶水的感覺。
那麼3D Touch究竟有什麼用,它又能解決什麼問題?3D Touch本質上就是一個縱軸向操作。在以往的手機上,我們的點擊、拖拽甚至長按都屬於平面操作。3D Touch的加入,意味著在原有X、Y軸的操作平面上新增加了縱向Z軸,形成三維的操作空間。蘋果利用3D Touch實現類似快捷菜單的做法,為諸多app提供快捷選項,例如對相機app來說就有拍照、錄製慢動作視頻、錄製視頻、自拍等選項。如此可以免去點擊app後再進行選擇的麻煩,其實是一個非常便利的功能。
(部分app的3D Touch菜單)
初期蘋果只為自家的一些app配備了3D Touch菜單,而經過一個多月的醞釀後,越來越多的常用app包括微信、支付寶等都加入了該功能。然而事實上,我卻很少會用到3D Touch。不僅僅是因為沒有培養出使用習慣,更多的原因在於我找不到一定要使用3D Touch的理由。就拿相機來說,我很少自拍,也不常錄視頻,3D Touch便失去了意義。而那些真正喜歡自拍的妹子們,你們又會用iPhone自帶的相機嗎?
3D Touch菜單無法自定義,這是導致其存在感缺失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在一段時間裡,人們迫切地在App Store中緊盯著更多的app加入3D Touch菜單。可是最終,我們也不過是圖個新鮮點開某個app的3D Touch菜單後就再也不曾打開過它。因為app開發者決定了3D Touch菜單中有哪些選項,然而其中大部分都不是我們想要的。微信的四個選項「免打擾一小時、我的二維碼、錄製小視頻、新建聊天」中,只有「錄製小視頻」可能還實用一些,其他那些難道是產品經理拍腦門想出來的嗎?有誰會閒著沒事去使用新建聊天功能,微信是門熟人生意,誰整天沒事和新好友聊天啊。把它換成「查看朋友圈」還更為實際一些。
諸如此類,不經過大腦思考的3D Touch菜單還有很多,幾乎都是將一些可有可無的功能放到3D Touch中,根本沒有照顧到實用性,3D Touch會受到冷落也就沒什麼奇怪了。會導致這樣的現象,根本原因其實還在於蘋果。3D Touch缺乏用戶自定義的機制,導致不得不依賴於app開發者自己的想法。如果用戶自己能夠決定3D Touch中的選項,那麼3D Touch的實用性相信能大幅改善。只是蘋果真的有這樣的打算嗎?就連iPhone控制面板中的快捷開關都還沒能實現自定義呢,Android則早已做到了這點。
(消息和圖片的預覽也可以使用3D Touch)
當然,3D Touch還應用在iPhone的照片、消息預覽中。但還是那句話,我並沒有體會到它給我的操作帶來了多少便利性。至少目前3D Touch還是一個半成品,它還需要真正的創新點,而不只是一個「快捷方式」而已。
屏幕顯示、流暢性,不過如此嘛
蘋果是第一家提出「視網膜屏幕」概念的手機廠商,而且在很長一段時間裡iPhone一直都是屏幕顯示效果最出色的手機。儘管隨著1080p屏幕在Android世界的普及,iPhone拼命維持的326ppi顯示精度已經大幅落後。即便iPhone 6 plus/6s plus也配備了1080p屏幕,但在我們看來也是達到了中等水平而已。
不過iPhone一直有著最舒服、最精準的色彩表現,這與其多年的電腦顯示器調教經驗有關,另外也與iPhone的屏幕始終堅持僅覆蓋100% sRGB色域有不少關係。但這既是優點,也是缺點。優點在於,堅持sRGB色域、不過分追求廣色域可以有更好的色準。畢竟大部分移動平臺的內容還是依賴sRGB色域標準製作的,如此一來就會有更少的色偏。缺點則在於,面對大部分競爭對手開始採用OLED甚至量子點屏幕,iPhone的色彩和對比度難免就有些讓人看不過去了。
(從左至右,索尼Z3、iPhone 6s及三星Galaxy S6 Edge,均為最大亮度)
iPhone其實甚少會在色域上做文章,倒是一直在默默提升屏幕的對比度,比如從iPhone 5s的800:1提升至iPhone 6/6s的1400:1,所以iPhone的黑位可以說是手機用液晶屏幕中表現非常好的。但是遇到三星AMOLED屏幕,iPhone的對比度還是要敗下陣來。雖說對比度一向是OLED的強項,但三星這些年也在不斷改進OLED的色彩準確度,使得顯示效果越來越為人眼所接受,相比之下iPhone的屏幕多年來都沒有什麼明顯進步。就連不爭氣的索尼都開始在屏幕上下功夫,老一代Z3的色彩表現超越iPhone 6s也是顯而易見的事,更不用說還有X-Reality for mobile這樣開掛的圖像技術加持,iPhone真的是原地踏步很多年了。
再說說果粉引以為豪的iOS流暢性吧。從索尼Z3換到iPhone 6s的第一感覺是,所謂如絲般順滑的系統流暢性也不過如此嘛。除了界面滑動確實很順滑以及朋友圈刷新超快無比以外,我找不到Android有任何落後於iOS的地方,更別說我之前用的還是以系統優化差勁出名的索尼。iPhone的厲害之處在於無論你怎麼頻繁打開多個app,它的速度始終不會降低,但這也意味著不會有超出期待的「快」感,仿佛被蘋果嚴格限定死了一樣。我甚至覺得在網頁翻頁時,Android還比iPhone快上許多,前者會更靈活,而後者還是那樣慢條斯理。
iPhone 6s使用了新一代指紋識別傳感器,這使得其指紋識別速度大幅提升。它究竟快到什麼樣的程度?你只需像平常一樣按下Home鍵即鬆開,iPhone就能成功識別並解鎖進入主界面,真可謂一氣呵成,這點值得讚賞。儘管這個速度也不是其他廠商所無法企及的,這等我在Xperia Z5的文章裡再和大家說。
最佳拍照手機?老本都快要吃完了
iPhone已經用了四年的800萬像素,期間Android已經從800萬躍升到了2300萬像素。且不談究竟高像素是否與高畫質成正比的問題,但Android日益進步的畫質表現確實伴隨著不斷增長的像素趨勢。哪怕iPhone 6s此次提升到1200萬像素,但放到Android陣營中依然不夠看。而且說實話,只是增加400萬像素實在是無甚鳥用。
iPhone 6s樣張:
iPhone拍照的優勢很明顯,測光與白平衡是它的看家本領,至今鮮有超越者。可以說iPhone的相機操作如此簡陋與傻瓜,卻依然相當好用,正是得益於在測光以及白平衡算法上的獨到之處。使用iPhone拍照,很少會有極端過曝或欠曝的情況發生,無論你在屏幕上選擇哪個對焦點,最終都能獲得合適的曝光。白平衡也是如此,特別是iPhone 6s加入優化的局部色調映射後,它的白平衡非常準確且討喜。雖然不一定能還原真實場景的白色,但從看著舒服的角度,幾乎沒有手機能夠超過它了。
iPhone 6s(上)與三星Galaxy S6 Edge(下)拍照對比:(點擊可查看大圖)
(最後再放上一張索尼Z3樣張,請原諒我那已經磨花的鏡頭)
而iPhone的弱項也在於兩點,一個是色彩,另一個是暗光拍攝。就像它那塊屏幕那樣,iPhone的色彩永遠只是恰當好處,不會非常豔麗。雖然它的白平衡準確,但也導致缺乏一定的觀賞性。暗光拍攝則始終是iPhone的痛,當Android陣營早已進步到1/2.6、1/2.3英寸乃至1英寸CMOS傳感器時,iPhone 6s還在用著1/3英寸的舊式傳感器尺寸。更別說這次像素還拉到1200萬,單個像素麵積縮減到1.22微米。事實證明在缺乏像Android旗艦那樣成熟的多幀降噪技術以及大尺寸感光元件後,就算是深槽隔離技術也救不了蘋果。iPhone的暗光拍攝能力真可以用「無用」來形容,我甚至都不願意在晚上使用iPhone拍夜景。
(上:iPhone 6s;下:三星Galaxy S6 Edge)
(在面對燈光時,iPhone 6s經常會出現燈光反射)
更加讓人感到費解的是,iPhone一直以來都在鏡頭上投入相當大的功夫。比如加入耐磨、過濾紅光的藍寶石玻璃,其鏡頭抗眩光能力也很強。但這次不知為何在面對燈光時有非常嚴重的反光,這已經嚴重影響到夜晚的拍攝,實在難以理解。
更多iPhone 6s樣張:
不否認iPhone 6s依然是最棒的拍照手機之一,但顯然曾經的「最棒的拍照手機,沒有之一」的讚譽已經不再適用於iPhone了。在相機硬體上的保守,僅靠軟體算法來彌補終究是無用的。如果iPhone 7無法在1/3英寸這一固執的傳感器尺寸上加以改變的話,只會有更多競爭對手超越它。
使用一個月,更多的還是嘆息
我曾經在地鐵上聽到兩個妹子之間的談話,一個人說:「我還是喜歡iPhone。」
另一人則接話道:「是啊,Android發朋友圈不方便。」
天哪,我們是生活在同一顆星球上的嗎?難道你們不知道,Android是可以在拍完照片後直接在相冊裡分享就能髮帶圖朋友圈消息,而不用像iPhone那樣必須打開微信app、點開朋友圈、翻到圖片後才能發的嗎?我實在看不出來,iPhone發朋友圈究竟比Android方便在哪裡。另外諸如設置個性化鈴聲,還要在電腦上剪輯之類的就不想吐槽了。我不想告訴你們Android是直接可以在流媒體音樂軟體裡設置成鈴聲的,我甚至都不用下載音樂,而且微信的提示音也可以自定義。不過這些都是iOS的通病,倒不算是iPhone 6s一臺機子的錯。
總之,在開始使用iPhone 6s的那段日子裡,我是懷著無比沉痛、無比悔恨的心情去用它的。A編其實是一個適應性很強的用戶,哪怕是第一次用iPhone,但很多功能和機制都早已掌握,所以上手不是太困難。只是iPhone的「不友好性」實在出乎我的意料,我也只能不斷告訴自己,既然割了腎,怎麼也得等到腎長回來了再換掉它。幸好,如今我對iPhone的容忍度已經大幅提升了,而且認為它確實是一款非常好用的手機。各方面都很均衡,軟體生態也很優秀,這就是Android所無法比擬的了。
最後,有一個很不幸的消息要告訴大家。在使用一個月後,我的iPhone 6s電源鍵出現了故障。它「彈」不起來了,按下去沒有其他按鍵應有的「啪嗒」聲,雖然鎖屏和喚醒倒是依舊正常。看來要去Apple Store換機去了,也不知道什麼時候能換好,期間我還是用回我的索尼Z3吧。
天了嚕!!!為了買臺像樣的電視 這兩人竟然撕了起來……
音質不錯的Fiil耳機 聽起來就像汪峰把你摟在懷裡對著耳朵吹氣
你知道挑選一款淨水器之前需要考慮些什麼嗎?
這兩個不穿衣服的小男孩 這些年開始往黑科技發展了
這一次搞懂超高清藍光標準 它有哪五大亮點?
想要溼潤空氣,千萬別把空氣淨化器和加溼器一樣用!
真男人!關鍵時刻就要挺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