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網、南海網客戶端海口8月8日消息(南海網記者 劉麥)8月8日,南海網記者從海南廉政網獲悉,為進一步加大監督執紀問責力度,挺紀在前,層層傳導壓力,用「精準監督」護航「精準扶貧」,日前,海南省紀委對近期查處的7起扶貧領域侵害群眾利益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典型案例發出通報。
這7起典型案例分別是:
一、澄邁縣扶貧辦原主任陳儒成違規採購扶貧物資和收受他人財物問題。2011年8月至2013年12月,澄邁縣扶貧辦批量採購扶貧物資金額在10萬元以上的共計22次,涉及金額570.08萬元,均未按規定申報政府採購,全由陳儒成直接指定供貨商。在採購扶貧物資過程中,陳儒成在指定供貨商、支付採購款等方面為他人謀取利益,收受財物共計22萬元。2016年4月,陳儒成受到開除黨籍、行政開除處分,其涉嫌犯罪問題及線索移送司法機關依法處理。
二、澄邁縣扶貧辦違規安排扶貧專項資金用於非貧困村項目建設問題。澄邁縣扶貧辦在2013年、2014年違規挪用專項財政扶貧資金474.24萬元用於非貧困村基礎設施項目建設,縣扶貧辦副主任陳盈和曾令範明知單位違規挪用專項財政扶貧資金,在縣扶貧辦原主任陳儒成主持領導班子會議討論時仍表示同意,陳儒成負主要責任,陳盈和曾令範負直接責任。2016年6月,陳盈、曾令範均受到黨內警告、行政記過處分(陳儒成已被「雙開」並移送司法機關處理)。分管扶貧工作的時任副縣長王勝,不認真審核把關,還要求縣扶貧辦安排扶貧專項資金用於其家鄉村莊(非貧困村)道路建設,受到黨內嚴重警告、行政記大過處分。縣殘聯理事長王河章,老城經濟開發區管委會財政局局長許鎮明,永發鎮黨委副書記、鎮長洪祊新,縣新華書店有限公司黨支部原書記、經理陳世強給陳儒成、陳盈、曾令範打招呼,要求安排扶貧專項資金用於其家鄉村莊(非貧困村)道路建設,被誡勉談話並予以通報批評。
三、臨高縣新盈鎮彩橋村委會主任王勝輝違規發放並領取扶貧物資問題。2014年,臨高縣扶貧辦在彩橋村實施鵝苗扶持項目,扶貧對象20戶,每戶扶持鵝苗53隻。王勝輝等人擅自決定將20戶扶貧對象鵝苗減為每戶20隻,給沒有列入扶貧對象名單的其他農戶各發放5至10隻鵝苗,其中王勝輝本人領取鵝苗10隻,致使該村20戶扶貧對象沒有足額領取鵝苗。2016年7月,王勝輝受到黨內警告處分。
四、樂東縣千家鎮只文村委會違規收取低保手續費問題。2013年3月至4月期間,樂東縣千家鎮只文村委會在受理群眾申請農村低保有關手續過程中,經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楊文生同意,由各村民小組組長負責向農村低保申請對象收取每戶200元的手續費,共計違規收取24戶農村低保申請對象手續費4800元,用於支付村委會打字、複印費用及墊付冬修水利挖土機費用。2016年3月,楊文生受到黨內嚴重警告處分,村黨支部委員兼報帳員張學良、時任第二村民小組組長張聰、時任第四村民小組副組長張文龍均受到黨內警告處分。違規收取的手續費已退還低保申請對象。
五、海口市秀英區永興鎮永德村委會儒王村民小組組長王志同騙取低保金和多領農村危房改造補貼問題。2012年9月至2013年9月,王志同在擔任儒王村民小組副組長期間,隱瞞實情,騙取低保金,以其子女名義違規領取低保金共計2640元;2013年3月,王志同以低保戶家庭的名義申請農村危房改造補貼資金,多領取農村危房改造資金8000元。2015年12月,秀英區紀委決定取消王志同預備黨員資格,並追繳其騙取的低保金和多領取的農村危房改造補貼款。永德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王鎮秧和村黨支部副書記、村委會副主任陳在和負責低保審核工作不認真,造成不符合低保條件的對象騙取了低保金,分別負主要領導責任和直接責任,均受到黨內警告處分。
六、五指山市南聖鎮政府黨支部原副書記、城管站站長王漢川工作失職致使他人違規領取低保金問題。2009年至2013年,王漢川擔任南聖鎮民政助理期間,在低保覆核工作中不正確履行工作職責,致使該鎮10戶不符合低保條件家庭違規領取低保金共計10.91萬元。2016年6月,王漢川受到撤銷黨內職務和行政降級處分。正在追繳違規領取的低保金。
七、萬寧市後安鎮樂來村委會剋扣水庫浸區移民生活困難補助款問題。2008年至2015年,樂來村委會剋扣市財政撥給該村委會13個村民小組水庫浸區移民生活困難補助款3萬元,作為村委會經費。從2008年實行村財鎮管後,只將其中的1.6萬元存入村帳戶,其餘1.4萬元沒有存入村帳戶。2016年4月,樂來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馮和昌受到黨內警告處分;負有先關責任的林石蠻、楊海虹、林芳仁、吳育良、陳俊青、李起雲等6名村幹部被誡勉談話。
《通報》指出,扶貧開發是重大的民生工程,扶貧資金是貧困群眾的救命錢,一分一釐都不能亂花,更容不得動手腳、玩貓膩。以上7起典型案例,有的借扶貧物資採購從中收受財物,有的剋扣冒領扶貧物資,有的以權謀私、優親厚友,有的雁過拔毛、吃拿卡要,為群眾辦理低保也收手續費,還有的甚至連生活困難補助款也剋扣,目無黨紀政紀,喪失了道德良知,嚴重損害了貧困群眾切身利益,影響黨和政府的形象,侵蝕黨的執政根基,必須嚴肅處理。全省廣大黨員幹部要從上述典型案例中汲取深刻教訓,舉一反三、引以為戒。
《通報》強調,打贏脫貧攻堅戰事關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的如期實現,是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十分重要的政治任務。省紀委六屆六次全會強調指出:要以嚴明的紀律為打贏脫貧攻堅戰提供保障。各級黨組織、各級紀檢監察機關要牢固樹立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進一步增強政治責任感和使命感,將全面從嚴治黨延伸到基層,嚴肅查處扶貧領域腐敗問題。凡是涉及扶貧領域發生的問題,不管層級高低、數額多少,都要通過多輪次、滾動式方式,一級一級進行督辦,對強佔掠奪、虛報冒領、優親厚友、貪汙挪用、層層截留、揮霍浪費等典型問題,一經查實,嚴懲不貸,點名道姓公開曝光。要認真貫徹《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對「兩個責任」落實不力,導致扶貧領域腐敗問題頻發,或者對突出問題整治不力、走過場以及查處問題不認真、責任處理不到位造成嚴重後果等失職失責問題,要嚴肅進行責任追究。
相關評論>>>扶貧物資一分都不能少
-張成林
身為扶貧辦主任,卻借扶貧物資採購的職位便利,在扶貧資金上動手腳,涉及金額竟達百萬元。這是省紀委日前通報的7起扶貧領域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典型案例的其中之一。
當前,隨著扶貧開發的推進,用於扶貧領域的投入越來越多,這些真金白銀能否用得精準、用出實效,直接關係到政策紅利能否充分釋放,因此,對扶貧領域的腐敗案例必須見一例打一例,確保扶貧物資一分一釐都不能丟。
守好扶貧物資,嚴打之外更需嚴防。如何嚴防?就要做好信息公開。扶貧項目是什麼、資金如何分配、項目進展如何……這些扶貧信息都應讓群眾第一時間知曉,同時做好事中與事後的審計與監管。公開與監督無死角,又何愁扶貧物資不能用在刀刃上。
責任編輯:甘晨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