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面藍字關注 拇指龍巖
用心關注本地生活,及時推送最新資訊
來源:新羅TV
攝影:李藝爽 林建德 林豐 林豔 吳佩奇等
1月5日起
一股強大的冷空氣南下
龍巖冷雨也將登峰造極!
跌!
狂跌!
氣溫一路暴跌!
在1月10日
氣溫最低跌至1℃
親們請注意保暖防寒哦!
來看龍巖天氣吧~
↓↓↓
寒潮來襲雖然給新羅帶來了低溫天氣,但卻也帶來了冰花傲霜,壯麗迷人的霧凇奇觀!話不多說,小編為大家奉上近年來龍巖各路攝影師在蓮臺山等地拍攝下的霧淞美景圖!
蓮臺山位於龍巖市雁石鎮境內,海拔1597.3米,因山形似蓮花而得名。蓮臺山上氣候多變,雲霧時而漫山遍野,鋪天蓋地而來;時而綿延千裡,一望無際;時而雲開霧散,峰巒凸現。
氣溫驟降時,更為神奇。整片蓮臺山都換上一襲白衣,遠看就像一朵綻放的玉色蓮花,驚豔至極。
朝天寺藏於白色樹林間時隱時現,寺院晨鐘暮鼓,嫋嫋梵音迴蕩於蓮臺山上空,不絕於耳,給這朵玉蓮花添了幾分聖潔與神秘。
紅尖山,地處博平嶺山脈,雄渾兀立,登頂臨絕,有一覽眾山小之勢。雲霧纏綿,擁躉遮繞,為山增添幾分秀色,無限妖嬈。
一座多情的山,總是雄渾中揉著嫵媚,妖嬈裡透出剛強。
晴時嵐蒸霞蔚,天光雲影共徘徊;雨時雲山霧鎖,仙山化境已無形。風來了,雲嵐像孩子般奔跑,如流沙般傾瀉,似波濤般滾湧,聚散不定,來去自由,水墨丹青任揮毫。
更愛紅尖霧凇,朔風過處,一片銀裝素裹,粉雕玉琢。千枝靜美,萬樹瓊花。那白,是沉默的吶喊,是無瑕的詩章。
紅尖山晶瑩剔透的「冰花」
冬季的紅尖山
姿態又是另一番風景
來到紅尖山
尋到了霧凇
仿佛也尋見了
古人詩裡的千山暮雪
雙髻山,位於新羅大池與上杭蛟洋、溪口交界處,海拔1441米,因山頂兩座山形似二八佳人的雙髻而得名。邑人華達璋(清舉人)遊此山時曾有詩描述:「峻極凌霄漢,雲煙互蕩摩。名山涵萬象,古髻聳雙螺。天氣朝昏異,人遊秋夏多。此山繞勝跡,欲住奈寒何?」早在明代,雙髻山就被列入「閩西勝景名山,杭川古剎音堂」而聞名遐邇。來吧,一起嗨雪的海洋!
天仙碧玉瓊瑤
點點揚花,片片鵝毛
雙髻山
一個仙氣縹緲的地方
冬天的雙髻山
就是這樣銀裝素裹
像極了詩文小說裡的曠世仙山
迎醉面,暮雪飛花,幾點黛愁山暝
披著暮色,撒著飛雪
一樹古松傲然立在群峰之上
這山是線條,樹是筆觸
好一幅雪後江山圖
山間的路
帶一片潔白
逶迤曲折
通向山林最幽處
青山丹崖,層次分明
千峰萬壑,樹彎枝重
整座山如一座冰雕雪塑的藝術銀宮
霧凇非冰非雪,而是由霧中無數零攝氏度以下而尚未凝華的水蒸氣隨風在樹枝等物體上不斷積聚凍粘的結果,表現為白色不透明的粒狀結構沉積物。霧凇形成需要氣溫很低,而且水汽又很充分。同時能具備這兩個形成霧凇的極重要而又相互矛盾的自然條件十分難得。
霧凇俗稱樹掛,是在嚴寒季節裡非常難得的自然奇觀。因美麗皎潔、晶瑩閃爍,像盎然怒放的花兒,被稱為「冰花」;因它盛開在凜冽寒流襲卷大地、萬物失去生機之時,像高山上的雪蓮,凌霜傲雪,韻味濃鬱,被稱為「傲霜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