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匯天眼APP訊:從事外匯交易的人,一定時常聽到這樣的新聞:某某平臺涉嫌詐騙已攜款潛逃。天天都有黑平臺被查,黑平臺跑了一個又一個,但是新的也是一個接著一個。哪來的這麼多黑平臺?
近日,外匯天眼收到一則投訴曝光,通過了解這名投資者的受騙經歷也許能幫助我們回答這一問題。
投資者蘇女士在投資過程中先後入金交易商RIM和UGL,隨後被這兩家平臺合夥詐騙,然而經調查顯示,這兩家平臺背後的團夥打造的黑平臺遠不止這兩家,經查證還有其他多家平臺與該團夥有著密切的關係。
我們都知道外匯黑平臺這種網絡詐騙,破案難度極大。因此黑平臺暴雷之後,許多不法分子仍逍遙法外,他們打造新的黑平臺,換皮之後用相同騙術再次實施詐騙。這便是黑平臺屢禁不止的原因之一。
因此,今天我們來和大家聊聊黑平臺換皮這件事。
一個帳號兩個平臺,什麼妖魔鬼怪?
我們先來了解一下蘇女士受騙經歷。
2020年4月蘇女士經朋友介紹接觸到交易商RIM,起初蘇女士是在RIM平臺進行交易,隨後交易商莫名變更帳號,將蘇女士帳號轉移至交易商UGL。
蘇女士在這個兩個平臺交易時,完全按照平臺給定的時間和方法進行操作,平臺承諾會有高額的盈利,但是到4月底蘇女士想出金時,工作人員卻要求蘇女士繳納佣金、手續費等各種款項,在蘇女士繳納之後,依舊是無法出金,蘇女士這才意識到自己被騙了,時至今日也未能出金。前前後後在這兩個平臺蘇女士共損失67163.45美元。
看完蘇女士的經歷,相信許多人都心裡明白,RIM和UGL根本是同一團夥的兩張皮,是同一伙人所為。但是經過我們的深入調查,我們發現這一團夥換的皮遠不止RIM、UGL這兩張,僅我們找到的就有5家平臺都疑似這同一團夥。
粗製濫造的5張皮
這5家平臺的造假技術實在算不得高明,甚至粗製濫造,但還是讓不少人受騙了。
RIM
在外匯天眼中評分1.13,所宣稱的賽普勒斯CYSEC監管,經外匯天眼查實為套牌,而所持的美國NFA普通金融牌照屬於超範圍經營。
超範圍經營是黑平臺的慣用手法。外匯零售牌照是一種特殊金融牌照,監管再松的國家和地區,多少也是有監管和約束的。而黑平臺一般是遊擊戰法,3-12個月換一次網址、域名、平臺名稱,不可能申請得到正規的外匯零售牌照。
因此退而求其次,通過購買投資諮詢牌照或者其他低標準的普通金融牌照等方式,讓投資者可以查詢到監管號,但實際上沒有外匯零售資質,不能進行外匯交易。
UGL
在外匯天眼中,名為UGL的平臺共有兩家,評分都不高。一家評分1.33,無任何有效監管,而另一家評分也只有1.12,牌照疑似套牌,且都使用非MT4/5軟體。從評分和風險可以看出這兩家平臺大概率都是黑平臺。
現在我們回看這3家黑平臺,它們官網成立時間都不長,分別為2019年6月28日、2019年8月20日、以及時間最長的UGL Exchange Limited為2017年7月20日。
但成立時間最長的這家平臺,早在今年4月份,賽普勒斯證券交易委員會(CySEC)已經全面暫停了UGL Exchange的賽普勒斯投資公司(CIF)許可證。
賽普勒斯監管機構表示,做出這一決定的依據是UGL Exchange的資金和資本充足率可能違反了「審慎監管要求」。該經紀商還被標記為不遵守法律第17(9)條規定的授權條件,該法律主要涉及組織要求和客戶資金的安全性。
除此之外我們還在這三家平臺的投訴中發現一個重要信息。這三個平臺都有投訴,尤其是RIM近3個月內收到的投訴曝光達到了15條。
這些曝光投訴各種各樣,其中就有投資者曝光該平臺經常改名,但是從投訴中我們發現RIM不止改名UGL,還有SROCAPITAL。
更可笑的是不知道是這群人的失誤,還是故意為之,打開RIM官網竟然就是SROCAPITAL的官網。現在我們來看看SROCAPITAL這家平臺。
SROCAPITAL
天眼評分1.02,無任何有效監管。
在曝光欄中,也有客戶投訴SROCAPITAL是RIM詐騙平臺轉入。
通過關係族譜查詢也能看到相關白標中就有RIM。
扒到這我們以為這群團夥就這4個黑平臺,但是我們又發現一個黑平臺也疑似同一團夥。
IFDC
天眼評分1.66,也無任何有效監管,看似和上面三個平臺沒什麼關係,但在客戶的曝光投訴中,你會發現這樣一張圖片。
是不是很眼熟?這不就是UGL的交易平臺,查詢關係族譜,也能發現相關白標中就有RIM,可見IFDC背後的人很可能是同一團夥。
現在我們回到開頭的問題?我們已經有了一個答案,那就是犯罪分子攜款潛逃之後,不斷的換皮,不斷用一個新的平臺來騙取投資者的血汗錢。雖然我們找到了這5家黑平臺,但這群團夥的黑平臺一定遠不止這些,現在不止,未來也不止。
黑平臺的換皮貓膩
好好的正規平臺不做,黑平臺為什麼換皮當鬼?
原因一:之前臉太黑,想換張臉繼續騙人。許多黑平臺在暴雷之後,或者說之前因為什麼事被曝光負面纏身,就需要換個身份,以新面目示人重新騙取投資者的信任,就會通過換皮的方式重新騙錢。當然正規平臺絕不會這麼做,因為正規平臺靠的就是信譽與資歷,換了皮之前積累的品牌資產就蕩然無存了。
原因二:找個背鍋俠轉移責任。有不少黑平臺會玩這個小九九,就是利用自己合法合規的品牌吸引客戶,但是又搞出一身皮,然後將自己正規公司吸引到的客戶導流到換皮公司。而一旦換皮公司暴雷之後,該企業就能將所有責任推給換皮公司,於是投資者投訴無門,而該企業也不會被有關監管部門查處。
原因三:帳戶買賣,平臺方將自己平臺的帳戶打個包,打造成其他的平臺,然後賣給其他的項目方,於是投資者的帳戶就會在官方各種各樣的理由下,出現在一個新平臺中,而在新平臺上,投資者每天穩定分紅,月收益30%-100%不等,收益會非常好看。因此不少人看到收益之後還會推薦給自己的朋友,賺取所謂的佣金,結果自是不用說了,一起被騙。
如何防範換皮公司?
既然有鬼我們就要捉鬼。
一、查詢監管信息
這一點其實有點老生常談,但還是有許多需要注意的點。
1.一定要確保交易商的公司名稱與牌照上的註冊名稱是一樣的。黑平臺經常會拷貝正規平臺的信息,而在牌照名稱上面簡單做一個單詞的改變,然後冒用正規平臺的牌照,這是套牌公司常用套路。
2.要詢問清楚自己的帳戶是在哪個牌照監管之下。有些平臺有多個監管牌照,對外宣傳的時候用的是含金量較高的FCA、NFA什麼的,但實際上暗度陳倉,將你的帳戶放到什麼塞席爾、貝里斯等監管較弱的牌照下面,一旦平臺出了問題,很容易投訴無門。
二、看創建時間
換皮的平臺往往都是剛建立不久的新平臺,創建時間一定不長,就比如這次曝光的黑平臺,時間最長的也就2017年創立,所以只要查詢一下平臺的企業信息或官網信息,看看是否是老牌企業,就能在很大程度上避免黑平臺。
三、查詢交易商最新消息
如果搜索一家交易商,發現一些主流平臺報導過該平臺的負面消息,那麼該平臺有很大的概率是黑平臺。但是如果完全搜不到該平臺的信息,投資者也要小心謹慎,因為該平臺很有可能是一個新搭建的黑平臺!黑平臺由於剛搭建沒什麼名氣,也缺乏資質,所以交易者一般很難從新聞報導中看到他們的動態。
總結
文章最後分享一個新聞給大家:近期,臨沂警方成功抓獲了一夥犯罪團夥,該團夥涉及73起APP投資詐騙案,所有涉案金額共計1688萬元,現有17個犯罪嫌疑人被抓獲,作案電腦、手機、銀行卡等均被扣押。該犯罪集團專門從事於對詐騙APP的研發、維護,距今該團夥共研發了40多個詐騙APP,並將這些詐騙APP出售給柬埔寨、緬甸等境外詐騙團夥,並對其提供遠程技術支撐服務。
黑平臺的換皮現在儼然已經成為了一條產業鏈,做一個黑平臺只需不到兩萬美金。在《資本論》中馬克思說:有300%的利潤,就會使人不怕犯罪,甚至不怕絞首的危險。而一個外匯黑平臺何止300%的利潤。請各位投資者小心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