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回港上市AB面:掉隊與翻盤?

2021-01-11 博客園

  文/葉小安

  來源:松果財經(songguocaijing1)

  2021 年,百度終於要喝下「港股」這枚良藥了?

  近日,多家媒體報導稱,百度計劃最快在 2021 年上半年在香港上市,至少募資 35 億美元。據悉,百度已聘用中信裡昂和高盛來協助香港上市事宜。由此可見,百度此次回港上市或已旗子落定。

  那麼,一直被美股市場低估的百度,喝下「港股」這枚良藥,就能解決歷年來的憂愁嗎?現今,搜索時代已然落幕,而在移動網際網路時代下又「失速」的百度,能否借回港逆勢翻盤呢?

  2021,百度「大回歸」

  回港二次上市是百度的底牌,也是多年來的「夙願」。

  一直以來,有關百度回港二次上市的傳言不斷。2020 年 5 月,就有報導稱百度考慮從納斯達克退市,百度回應是「系謠言」,但隨後百度董事長李彥宏公開表示,「百度考慮赴港二次上市。」同年 7 月,媒體報導稱百度已啟動回港上市計劃;再到 2020 年 10 月,也有報導稱百度計劃在年底前完成上市。

  另外,早在 2018 年,李彥宏就曾表示,「當年去美國上市那是因為政策不允許,但當政策允許百度回來的話,肯定是希望能夠儘早的回來在國內的股市來上。」

  可見,回港是百度一直以來的「夙願」。況且,經過 2020 年中概股回流潮,可以肯定的是回港二次上市的時機早就到來了。

  那麼,市場上對百度回港上市看法如何呢?1 月 7 日傳出百度回港二次消息後,美東時間 1 月 7 日美股收盤,百度股價上漲 1.92%,報 207.890 美元,總市值達 709.062 億美元。可見市場對百度回港這件事是看好的。

  另外,百度回港二次上市也並不是沒有道理,從百度、阿里與騰訊三家公司上市以來股價變動就能看出。百度股價走勢圖呈現滑坡態勢,而阿里與騰訊是明顯的爬坡態勢。可見,百度近年來在美股市場的日子不太好過,一直被華爾街市場低估。


截圖來自:富途牛牛

  而在 2020 年,網易、京東等回港二次上市帶動了中概股回歸浪潮,新年伊始,百度若率先回港或也掀起一股中概股回歸浪潮,如今也有消息稱攜程公司計劃今年回港上市。

  百度的A面

  從 BAT 到 MAT,百度有苦無處訴說。近幾年來,百度頻頻被京東、拼多多、美團、字節跳動等網際網路「後浪」挑戰甚至超越,雖然資本市場依舊會將百度、阿里巴巴、騰訊合稱為 BAT,但百度掉隊已經是「事實」。

  據富途牛牛統計數據顯示,截至 2021 年 1 月 7 日,百度的總市值為 709 億美元,遠不及阿里巴巴、京東、拼多多、騰訊以及同為搜尋引擎谷歌等公司。

  屬於百度的搜索時代早已落幕,在移動網際網路時代下 BAT 已被 MAT 取代。

  那麼,百度為何會掉隊呢?

  百度承受著兩方面的壓力:一方面營收增速放緩;另一方面是成本費用增長的壓力,而在公司實行降本增效計劃後,整體營收狀況依舊處於增長低迷狀態。

  財報數據顯示:百度 2020 年 Q3 營收為 282 億元,同比增長1%;其實,百度從 2005 年上市到 2018 年,百度的營收連年保持 20% 以上的增長速度,最快的時候達到了 170%。

  另外,在營收放緩下,百度在出現首個虧損年,2019 年 Q1,百度虧損 3.27 億元,同比下降 104.89%。而原因主要受成本的持續性和一次性費用的增加,該季度內容成本為 61.57 億元,同比增長 47%,該項成本佔營業成本的比重為 25%。

  進而,百度在 2020 年為提升營收降本績效明顯,2020 年 Q1—Q3,百度的三費(營銷、行政、研發)合計為 82.9 億元、92.6 億元、93 億元,同比增速為 -18.84%、-7.23%、0.92%。但仍舊未緩解營收增速放緩態勢。

  而導致百度掉隊的「真兇」,或在以下幾方面:

  1、在搜索時代的退潮、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的興起整個大環境背景下,百度兩大核心業務搜索和信息流增量逐漸見頂。加上字節跳動成為百度核心業務上的頭號大敵,進一步打壓百度核心業務的增長,而在移動時代流量路徑換道之下,百度沒有跟上時代的節奏,導致嚴重踏空。

  2、在搜索時代下,百度過度商業化也導致品牌形象受損,而百度的廣告收入主要來自搜索的競價排名模式,但該模式下的亂象下,鬧出的醜聞讓百度品牌形象受損,現今陰霾也揮之不去。其中魏則西事件就是一個典型,現今百度搜索競價廣告問題還是存在。

  3、再因為主營搜索業務跟不上時代,百度走向多元化之路,但成效太晚且不足。百度歷年頻繁進行多元化布局,嘗試領域包括電商、支付、社交、遊戲、O2O、人工智慧、自動駕駛等。其中,電商、支付與社交百度都未有成效,更談不上與領域內頭部品牌阿里、騰訊抗衡;而 O2O 領域的也失足,最終賣掉了百度外賣與去哪兒等業務。

  4、另外,百度內部風波也不斷,高管頻繁離職。2020 年 8 月,前百度副總裁吳海鋒、前百度執行總監孫雯玉就已加入字節跳動。高管頻頻變動的消息勢必會影響公司內部的發展,以及下一步戰略的執行。

  由此可見,百度在移動網際網路下已「掉隊」,而之前多業務上的嘗試也落了個空;但是,百度現在有人工智慧與自動駕駛等業務傍身,這是否是百度翻身的契機呢?

  百度的B面

  這些年,百度一直處於「水逆」中,但回顧百度的 2020 年似乎格外沉寂,好像在等待一個翻盤的契機。

  2020 年,除了百度外,阿里、京東與美團等網際網路巨頭們緊盯「菜籃子」之際,百度在做什麼?在做人工智慧、 自動駕駛、新能源汽車等等,它想靠科技技術博一個翻身的機會。

  早在 2016 年 6 月,百度董事長李彥宏在公司聯盟峰會將 AI 確定為公司級戰略,後來在 2017 年挖來「奇兵」陸奇更是提出了「All in AI」口號助力百度變革。

  目前而言,人工智慧已成百度的標籤,百度也是國內 BAT 中最早進行人工智慧轉型的網際網路廠商。現今,百度與谷歌、微軟、亞馬遜已是全球公認的四大 AI 巨頭。

  此外,百度有新能源、自動駕駛技術傍身。其中,百度的自動駕駛技術在全球處於領先地位。根據國際權威機構 Navigant Research 發布的自動駕駛競爭力榜單顯示,百度與 Waymo、Cruise、Ford Autonomous Vehicles 被列入第一梯隊。

  與此同時,百度的 Apollo 自動駕駛業務也在加速落地,2020 年 4 月百度 Apollo Robotaxi 自動駕駛計程車就已落地長沙。截至目前,百度已與全球汽車生態中的近 200 家主要企業建立合作關係,自動駕駛全球專利申請超過 1900 項,排名中國第一。

  現今,在百度深耕科技下或已初見成效,近日還獲得了央視媒體的點讚,而其他網際網路巨頭卻因緊盯人民的「菜籃子」面臨反壟斷風波。

  故而,在 2020 年下半年,百度股價開始「回暖」,也開始被國內外眾多投研機構評為「強烈買入」。這一切歸功於百度移動生態核心業務的開始增長以及人工智慧等業務的加速落地與政策利好。

  但是,在人工智慧與自動駕駛等賽道上,這又是一條漫長的道路。

  眾所周知,人工智慧與自動駕駛等難研發,研發成本也較高且場景不足、落地難。加上 AI 與自動駕駛賽道下競爭同樣激烈,未來誰能霸佔市場還尚未可知。

  例如,在智能音箱領域,百度的智能音箱小度雖然成為國內市場的前三,但網際網路巨頭們都在緊盯這片市場,包括國外的谷歌與蘋果,國內的阿里、小米、京東等;而自動駕駛領域,如今不僅有阿里與騰訊的入局,還有傳統車企與新興車企的摩拳擦掌。

  綜合來看,百度正「暗度陳倉」專注人工智慧,但是這條漫漫長路的終點在哪還尚未可知,但可預見的是百度朝著這方向走,支持者會越來越多。那麼,回港上市能為百度帶來什麼新故事嗎?能幫助百度打一場漂亮的翻身仗嗎?

  回港,就能打一場漂亮的「翻身仗」嗎?

  回港上市或治不了百度的「病」,但也許能救百度的「命」。

  對於中概股公司來說,回港上市好處在兩方面:一方面募集資金投入公司業務,並增加了股票交流的流動性,從而促使回港上市公司股價迅速提升。例如,網易與京東去年回港上市後,股價都有較大幅度的增長。

  另一方面,回港上市可更加貼近本土市場,也有更多人民幣投資者,而這些投資者往往更熟悉中國企業的業務,大家可以從更多維度認識公司的價值和市場地位。

  而在百度重押科技、人工智慧的當下,百度的市值一直是被市場低估了。根據全球市場分析機構 IDC 發布的《2020—2021 中國人工智慧計算力發展評估報告》顯示,2020 年中國人工智慧基礎設施市場規模將達到 39.3 億美元,同比增長 26.8%;預計到 2021 年中國人工智慧市場整體規模約為 63 億美元,2024 年將達到 172 億美元。

  可見,百度發力的賽道本身潛力很好,另外百度自動駕駛技術的實力排在國內第一,也決定其未來有重回網際網路第一梯隊的機會。

  由此可見,百度回港上市是可以享受更高估值溢價,擺脫近年來被美股市場低估的憂愁。另外,在貼近國內投資者上形成的全天候股票流通體系,百度公司股票活躍度也或將大步提升,促進本地業務發展,也同樣為資金回籠不少增益。

  但風險與隱患也存在,離中國市場越近,也意味著輿論環境對百度造成的影響更大。百度的之前魏則西事件帶來的輿論負面影響,以及高管頻繁變動帶來的輿論都將影響股價的波動。

  未來,百度能否端穩港股這碗近水,不讓「水逆」時期下的困境與輿論進一步影響公司,讓多元化發展下的人工智慧與自動駕駛助益公司打一場漂亮的翻身仗,就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相關焦點

  • 市值觀察丨二次上市能否重新定義百度?
    ,準備正式啟動百度回港二次上市,預計年底完成計劃。  不過,這一消息並未得到百度的回應。  對百度而言,回港二次上市究竟意味著什麼?又能給投資者帶來哪些機遇?  1  百度回港二次上市的條件已成熟  首先是,二次上市的回流潮。
  • 回港二次上市能否扭轉愛奇藝的連年虧損?
    回港二次上市能否扭轉愛奇藝的連年虧損?掃描或點擊關注中金在線客服   原標題:港股IPO|回港二次上市能否扭轉愛奇藝的連年虧損
  • 58同城,一個掉隊的網站
    2013年10月31日,58同城在紐交所上市,「類阿里的模式」使其上市當日暴漲42%,最高股價達到89.9美元/股,如今為55.86美元/股,與之前相比差了三分之一。 2019年初,美國做空機構Grizzly Research針對其發布做空報告。加上在瑞幸事件爆發後,中概股更是受到嚴格管制,中概股企業回歸成為現象級事件。
  • 國產電影的AB面:票房登頂VS衍生品掉隊
    原標題:國產電影的AB面:票房登頂VS衍生品掉隊 不止是閒魚,就連百度貼吧和小紅書上也能看到不少出售官方周邊禮盒的帖子,價格不一,真假難辨。 票房一路高漲,官方正版周邊竟有點無處可尋的味道。 在網上刷屏的小紅花貼紙、發箍被電影院當作宣傳或捆綁銷售(與爆米花、飲料捆綁)的工具;稀有的周邊禮盒則被合作的媒體工作室以抽獎轉發或高價轉賣的形式處理。
  • 中概股現回港熱潮,傳遞出什麼信號?
    在經歷了網易、京東等多家公司回港二次上市的2020年之後,新一年伊始,中概股或繼續扎堆回港。 開年不過兩周,已有不少中概股傳出計劃赴港二次上市的消息。 上周,「小破站」嗶哩嗶哩率先被爆即將回港,IFR國際金融評論本周一稱B站已以保密形式入表,向港交所申請在香港第二上市,初步計劃3月招股,籌資金額由20億美元(約156億港元)加碼至25-30億美元(約195-234億港元)。
  • 艾德一站通:2021中概股加速回港上市,B站或將打響第一槍!
    邁入2021年,更有不少具備潛力的知名企業來港上市,嗶哩嗶哩(簡稱「B站」)便是其中一員。 B站將打響2021年中概股回港第一槍 艾德一站通據CNBC報導得知,目前在納斯達克上市、交易代碼為BILI的中國知名彈幕視頻平臺——B站正準備在香港二次上市融資可能超過20億美元,高於去年10億美元的預期。
  • 多家中概股今年回港上市,如何參與港股打新?
    2020年有泡泡瑪特、京東健康等新股上市帶來的打新高收益,而2021有什麼呢?嗶哩嗶哩(BILI)、快手、百度(BIDU)等都在計劃赴港上市,而且招股之日指日可待,預計在春節之後逐步開始招股。在螞蟻集團暫緩上市之後,又給不少尚未擁有港股證券帳戶的投資者提供了更多的時間來做足準備迎接新股打新機會的到來。
  • 一年股價上漲360%,三傳赴港上市的B站何時「回家」?
    在這之前,2020年7月,B站也曾傳出赴港二次上市的消息,當時由於中美關係原因,京東、網易等中概股陸續回港,有知情人士透露,B站也正在考慮出售5%至10%的股份,具體募集資金尚不清楚。2020年年底,B站再次傳出了赴港上市的消息,消息稱B站已委任摩根史坦利、高盛、摩根大通、瑞銀集團四家銀行安排其回港上市,預期籌資10億-15億美元。
  • 百度36 億美元併購 YY 直播:是逆風翻盤,還是遲到入局
    這幾年來,這位 20 年的網際網路老兵的地方十分尷尬,百度作為 BAT 三巨頭,是中國名義上的網際網路三甲。而百度的市值 504 億美元,僅為阿里和騰訊的各自市值的十四分之一。百度不僅在 BAT 行業已經掉隊,也跟不上一些網際網路新貴公司,市值也僅為美團的四分之一。
  • 愛奇藝成功赴美上市,百度長舒一口氣
    原標題:愛奇藝成功赴美上市,百度長舒一口氣 愛奇藝已經正式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IPO發行價定在18美元/ADS,融資金額達22.5億美元,遠超此前計劃募集的15億美元。總市值為110億美元。
  • 百度,計劃上半年在香港上市,募資35億美元
    據媒體透露,百度計劃最快在2021年上半年在港上市,至少募資35億美元,已聘用中信裡昂和高盛協助香港上市事宜。 據悉,百度計劃最快於今年上半年完成香港二次上市,預計將出售5%-9%的股本,按照周二收盤接近700億美元市值計算,此次香港發行籌資規模至少在35億美元以上。考慮到招股日程和募資金額仍有可能發生變化,未來或許會有更多投行加入這一進程。
  • 百度網盤主體公司發生變更,市值翻倍正值拆分上市好時機?
    投稿來源:牛科技近日有網友稱在打開百度網盤App時會彈出網盤升級服務通知。百度網盤表示,稱為了享受更優質、專業的雲存儲服務,百度網盤運營主體將由北京百度網訊科技有限公司遷移至百度旗下的北京度友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度友公司」)。此運營主體遷移工作不會對百度網盤用戶已享受的服務和權益內容產生影響。
  • 疫情打亂港股IPO節奏 京東、百度回流香港上市計劃或推遲
    摘要 【疫情打亂港股IPO節奏 京東、百度回流香港上市計劃或推遲】證券時報記者從香港某金融機構知情人士處獲悉,受新冠病毒影響,原本有意欲在港上市的公司相繼押後上市計劃,國內人臉識別公司曠視科技原本想在本月初招股,但因疫情所累暫緩上市申請,還有在美上市的中概股欲效仿阿里回流香港上市的公司如京東
  • 暴雪魔獸爭霸3重製版團隊解散;百度擬春節後赴港上市;滴滴回應長沙女生乘網約車後失聯
    #百度擬春節後赴港上市# 近日有消息傳出,大批企業將赴港上市。網傳企業包括百度,騰訊音樂、汽車之家、歡聚集團、B站和攜程集團。
  • AB真是個格外出挑的演技垃圾,《摩天大樓》編劇也下場踩她了
    但對於ab,我真的想說:夠了!《摩天大樓》裡面的ab的演技真的有那麼好嗎?這個劇我看完覺得挺好看的,我覺得楊穎這回沒掉隊,起碼沒讓我尷尬出戲,對於她來說這樣已經不錯了,但是因為楊穎的粉絲刷爆彈幕吹彩虹屁的行為害得我關掉了彈幕
  • ...全面加速上市步伐 掉隊20年「老幹部」能否追趕上「主流陣營」?
    據業內人士透露,今年以來,完達山第四次加速了上市進程,意欲重回主流陣營。此次高調更名、提前披露利好業績,是否意味著完達山重整旗鼓,加速上市進程?完達山方面未做說明。而掉隊多年的「老幹部」還能否趕上同業競爭者,尚有待觀察。
  • 新經濟公司批量赴港上市 公募基金積極南下募資
    新年伊始,新經濟公司赴港上市熱度不減,醫渡科技、網上車市、稻草熊等公司跑步入場。業內人士預計,隨著中概股回歸熱潮延續,2021年將有更多新經濟公司赴港上市,其中不乏科技、傳媒、醫藥生物等新興領域的龍頭公司。
  • 百度旗下度小店上線「好物新知節」 開展多輪促銷
    10月21日消息,百度旗下電商平臺度小店今日上線「好物新知節」,並選擇iPhone 12作為雙十一好物大促的開場。據悉,10月23日晚,度小店將聯合中國聯通開啟iPhone 12直播熱銷,並在直播間將派發大額紅包,用戶可用於購買iPhone 12系列產品。
  • 抖音或單獨赴港上市;螞蟻A股定價68.8元,總市值達2.1萬億;百度收購...
    抖音或單獨赴港上市;螞蟻A股定價68.8元,總市值達2.1萬億;百度收購YY國內業務;約7000輛國產Model 3銷往歐洲 2020-10-27 09:30
  • 愛心變現的資本局:水滴籌上市,輕鬆籌掉隊
    此消息一出,業內普遍猜測輕鬆籌或許上市在即。彼時,該輪融資估值同樣引來市場熱議,有業內人士稱輕鬆籌實際估值僅為3—5億美元,此輪融資或是為上市提高估值。接二連三的上市傳聞,讓外界對輕鬆籌的上市報以極高的期待,然而隨著時間流逝,輕鬆籌卻一直沒有進一步動作,反而是身為競爭對手的水滴籌傳來了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