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是我國傳統的七夕情人節,大家是否也參與了俗稱戀愛三件套的逛街、吃飯、看電影?據小夏觀察,逛街、吃飯都較早恢復了往日精彩,熬了許久的影視寒冬也聽到花開的聲音。根據貓眼專業版數據顯示,電影《八佰》上映4天總票房破10億!截止目前,《八佰》已經承包了今年電影界的N項紀錄,包括中國電影市場點映票房最高紀錄、2020年單日票房全球紀錄等等。(數據來源:新京報,2020-08-23)
《八佰》的高票房超乎了很多人的預料,也引發了更多的討論和期待,小夏今天就來跟大家一起聊聊,又一波「報復性消費」要來了嗎?
01
多個信息顯示消費市場加速復甦
都說「春江水暖鴨先知」。從最近一系列數據中,我們已經可以看到這一波消費回暖的端倪。
一是消費品零售數據。國家統計局近日發布的數據顯示,7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為32203億元,同比下降1.1%,但降幅比6月份收窄0.7個百分點。其中商品零售28920億元,年內增速首次由負轉正。有觀點認為,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月度同比增速已經從年初的-20.5%回升至7月份的-1.1%,說明居民消費能力有了較大改善,也反映出消費市場強勁的復甦力,曾受疫情影響較大的餐飲、文娛、旅遊等領域都在日益復甦。(來源:證券日報,2020-08-16)
二是消費者信心指數。該指數也被視為預測經濟走勢和消費趨向的一個先行指標。國際市場研究機構益普索日前公布了最新一期全球消費者信心指數調查,結果顯示,中國消費者信心指數為72.9,在參與調查的24個國家中排名第一,顯示出中國市場活力被進一步激發,消費者重拾消費信心。(上述來源:澎湃新聞,2020-08-19)
02
旺季刺激與經濟回暖共振
而這些,或許僅僅是開始。在消費的回暖路上,有兩股力量正在一起發力。
第一股力量來自於消費旺季的刺激。伴隨著暑假即將結束,一大批返校大軍正在路上,大家期盼已久的中秋、國慶雙節即將來臨,還有「剁手黨」的最愛的「雙十一」也漸行漸近。這些傳統節日、電商新節疊加在一起,帶來的影響不言而喻。小夏發現,很多機構在分析近期消費趨勢時都提到了「中秋國慶旺季」這個詞,包括食品飲料、旅遊、電商在內的消費行業正在迎來下半年消費旺季。
第二股力量來自於中國經濟回暖的共振。中國經濟在全球實現了率先復甦,下半年隨著國民經濟形勢持續向好,擴大內需、助企紓困、穩崗就業等政策進一步落地見效,一系列促進消費的措施不斷發力,將進一步帶動消費市場逐步復甦,消費市場有望回暖並重回增長軌道。(上述來源:同花順財經,2020-08-24;澎湃新聞,2020-08-19;國信證券,2020-08-11)
03
借道績優主題基金把握消費板塊長期機遇
都說股市是經濟的晴雨表,伴隨著居民消費力一步步復甦,A股市場的大消費板塊也備受看好。
從短期來看,很多披露中報的食品飲料公司業績表現超預期,催化板塊上漲。
從中期來看,在海外政治經濟環境面臨不確定性,內循環成為經濟發展重點的背景下,食品飲料等消費板塊的剛需屬性再次受到資金關注。
從長期來看,消費已成為中國經濟增長的核心動力,消費升級過程還將繼續,消費板塊具備長期配置價值。(來源:方正證券,2020-08-23;東興證券,2020-08-06)
那麼,投資者如何借道公募基金挖掘消費板塊的長期機會呢?正好小夏家在消費主題基金領域,主動和被動產品均有布局。
先來說被動指數基金。小夏家的華夏消費行業ETF(代碼:510630)跟蹤的是上證主要消費行業指數,相比其它消費指數行業分布更集中,其中食品飲料行業權重佔比達74.3%。從不同時期來看,上證消費指數均表現優異,今年以來上漲了54%,近三年累計回報126%,自基日以來累計漲幅更是高達578%,不論長短期表現都相當搶眼。(數據來源:Wind,時間截止:2020-08-24;基日為2003年12月31日)
圖表:市場主流消費類指數收益表現
在主動基金中,華夏消費升級(A:001927,C:001928)重點投資受益於中國經濟增長中消費升級驅動的大消費行業,二季報披露的重倉股包括白酒、免稅、家電等消費行業龍頭。難得的是,華夏消費升級基金經理黃文倩專注消費行業研究超過12年,研究領域覆蓋家電、電商、醫療服務等多個消費領域,是目前市場上消費主題基金裡研究經驗較為豐富的基金經理之一。
消費是一個長周期的行業,可以說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會有消費行業存在。在當前消費復甦、消費板塊備受看好的背景下,這兩隻基金各具特色,互相搭配或許還能起到1+1>2的作用。
溫馨提示:1.華夏上證主要消費ETF為股票基金,風險與收益高於混合基金、債券基金與貨幣市場基金,屬於中風險品種;2.華夏消費升級混合屬於混合基金,風險與收益高於債券基金與貨幣市場基金,低於股票基金,屬於中風險品種。具體風險評級結果以基金管理人和銷售機構提供的評級結果為準。3.基金管理人依照恪盡職守、誠實信用、謹慎勤勉的原則管理和運用基金財產,但不保證本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證最低收益。基金不同於銀行儲蓄和債券等能夠提供固定收益預期的金融工具,且不同類型的基金風險收益情況不同。投資者購買基金,既可能按其持有份額分享基金投資所產生的收益,也可能承擔基金投資所帶來的損失。4.基金的過往業績並不預示其未來表現,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業績並不構成基金業績表現的保證。基金管理人的適當性匹配意見不表明其對產品或者服務的風險和收益做出實質性判斷或者保證。5.各銷售機構關於適當性的匹配意見不必然一致,且基金合同中關於基金的風險收益特徵與基金的風險等級因考慮因素不同,存在差異。6.基金管理人提醒投資者基金投資的「買者自負」原則,在投資者做出投資決策後,基金運營狀況、基金份額上市交易價格波動與基金淨值變化引致的投資風險,由投資者自行負責。7.投資者在投資本基金之前,請仔細閱讀本基金的《基金合同》、《招募說明書》等基金法律文件,全面認識本基金的風險收益特徵和產品特性,充分考慮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在了解產品或者服務情況、聽取適當性意見的基礎上,理性判斷市場,根據自身的投資目標、期限、投資經驗、資產狀況等因素謹慎做出投資決策,獨立承擔投資風險。8.本資料中推介的產品由華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發行與管理,代銷機構不承擔產品的投資、兌付和風險管理責任。市場有風險,入市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