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有人提問「這都2020了,《陳情令》的坑,為什麼還走不出來?」
既然有人誠心誠意地發問了,也有人回應稱:走不出來就舒舒服服躺在坑底吧,有人嘔心瀝血拍了這麼一部好電視劇,我們入坑又如何?認真的躺平了就好。
是啊,記得《陳情令》結束播出後的那些日子只剩空虛寂寞。其他什麼電視劇也不想看,只能不停地刷抖音看《陳情令》的拍攝花絮,看「忘羨」之間互動的美好,刷到最後抖音一打開除了《陳情令》相關已刷不出來其他內容。
看到肖戰、王一博包括《陳情令》其他演員的動態都要一一點擊反覆觀看。希望在其中找到《陳情令》的影子,仿佛它未曾結束,未曾走遠,一直陪伴著我們。這大概就是追劇的瘋狂模式了,痛苦並快樂著。
這部劇是由墨香銅臭的小說《魔道祖師》改編而來。初識《陳情令》的時候確實忍不住吐槽,覺得溫寧的模樣和想像中不一樣,不是憨是傻吧,藍忘機的造型讓王一博變醜了,很是看不慣,加上改動小說劇情,心裡始終彆扭。
但是!隨著劇集的播出,從抱著好奇看劇的心理變成每周搬個板凳坐等更新。男女情感?不需要!也不感興趣。滿腦子只有忘羨美好的互動,每個鏡頭都不容錯過。
離經叛道的魏無羨古道熱腸。
「小古板」藍忘機在教條嚴苛的雅正世家長大嚴肅清冷。
兩人初見便意外地互生欣賞,冷漠傲嬌的藍忘機自己肯定都很意外平靜的心竟會被歡脫少年魏無羨掀動並自此一發不可收拾。魏嬰的出現像一道光照進了藍湛的生活。
魏無羨活潑的性格偏生就愛招惹藍湛,每次都能成功的擊潰藍忘機的自持。
這些無憂無慮的時光一定是藍忘機在16年間懷念魏嬰的珍貴回憶。魏嬰的離開仿佛抹去了藍忘機世界裡所有的色彩。
「瀟瀟灑灑 歷遍風和浪」,兩人一起掉入寒潭,共同經歷了屠戮玄武,遭遇岐山溫氏的打壓共同反抗,一樁樁一件件的共患難共生死使得兩人的感情迅速升溫,在脆弱的時候有人伸出援手,給予溫暖,應該是所有人想要擁有的。
魏無羨修鬼道之後藍忘機擔憂他的狀態,極度憂心的藍忘機屢次製造機會出現在魏無羨面前進行規勸。甚至直接告知家人:「我想帶一人回雲深不知處,帶回去,藏起來」。他怕魏無羨受到傷害。
當擔憂變成現實,魏無羨鑄成大錯時藍忘機不顧所有人反對想要保護魏無羨,「無關對錯,我都想和他一起承擔」。這是不是就是「就算全世界與你為敵,我也會站在你這邊。」
天不遂人願,魏嬰死在了藍忘機眼前。「問靈十三載,等一不歸人」, 當所有人都覺得魏無羨已經死了的時候,只有藍忘機堅信他還在,他一定還活著。所以在領罰禁閉三年之後「逢亂必出」,每每帶著一把忘機琴下山,希望尋找到那人的魂魄,找回那個人。一種近乎狂熱的執念可能也是讓他能堅挺住的動力。
「逢亂必出」的藍忘機也有一層原因是源於他和魏嬰共同的鋤奸扶弱的心。
大結局的時候有一幅畫面是兩人在曾經起誓過的地方告別。魏無羨是有著赤子之心的少年郎,一直的願望未曾改變:願我魏無羨能夠鋤奸扶弱,無愧於心。「願我藍忘機能夠鋤奸扶弱,無愧於心」。走完一遭兩人不忘初心,看似大相逕庭的兩人在靈魂上確實能產生共鳴。
上天終是沒有辜負藍忘機的深情,十六後將他的魏嬰還了回來。兜兜轉轉這麼多年,魏無羨對藍湛的記憶仍舊鮮明深刻,看到雲紋圖案會立刻想到他。藍忘機不似當年雖然心動表面卻強裝鎮定,現在是毫無掩飾地百般縱容、萬般寵溺。先前的禁止、不許現在統統可以。
魏無羨十六前曾說過:「管它熙熙攘攘陽關道,我非要一條獨木橋走到黑」
藍忘機對於十六年前不夜天一戰中沒有與自始至終與魏嬰並肩作戰一直心生懊悔(也許是懊悔當年沒有和他一起跳下去),終是在十六年後金陵臺上彌補了這個遺憾。藍忘機眼裡此刻根本沒有所謂的名聲,所謂的楷模形象,他只怕再次失去魏嬰這一件事。
「非也,我早已知道他是魏嬰。」金陵臺上的藍忘機堅定不移,像是表決心一般,「魏嬰,一條獨木橋走到黑的感覺,確實不差」。
「藍湛,再給你最後一次機會。要是真和我出了這個門,你的名聲就都毀了。」
「話多。」
大結局出來的時候竟是捨不得看,看了又忍不住落淚。
舅舅江澄對金凌說不要去追魏無羨他們了,他們已經走了。
「你就這麼讓他們走了?」
「不然呢?留下來吃晚飯?說完謝謝再說對不起嗎?」
「咱們回去吧,金凌,各人回各人那裡去。」
江澄獨自回憶起和魏無羨的過往忍不住眼眶泛淚,徒留下一句:「多保重」。讓人心生酸澀,感嘆命運弄人。
緊接著又迎來溫寧和思追的告別。
魏無羨:「不愧是含光君教出來的孩子」,
藍忘機:「也是你教出來的」。
感覺思追就是他們兩人共同的孩子一般。16年前抱著藍湛大腿時三個人溫馨的畫面還歷歷在目。現如今就要各奔東西。
這樣還不夠,讓人無法釋懷的是等待了16年後重逢的魏無羨藍忘機兩人主動告別分離,江湖再見。兩人分別時響起的合奏真的讓人心中酸澀難忍,「是與非 都過往 醒來了 怎能當夢一場」。這一切怎麼能當做一場夢? 16年的等待只為了再次分別?意難平。
「藍湛,下次見面你要想好這首歌的名字啊」
「我早就想好了」
「煮一壺生死悲歡祭少年郎 明月依舊何來悵惘」。可是觀眾心中只剩悵惘。好在劇中還安排了最後的一幕,魏無羨在吹笛時聽到了藍忘機的聲音。回頭,是你,一個回眸就是一世。
該劇勝就勝在氣氛渲染的好,拍出了小說的精髓。雖然有些場面不夠宏大,有些群演略顯粗糙,有些小製作的感覺,但是在很多方面著實能看出劇組和演員的用心。
選角成功大家毋庸置疑。肖戰、王一博、師姐包括一眾《陳情令》男團的演員們出演都沒有違和感,每個角色都深入人心。這種現象級的集體走紅實屬罕見。當然這和演員自身的投入與默契配合也是密不可分。肖戰將魏無羨一張「伶牙俐齒的嘴」演繹的生動活潑。王一博雖然臺詞少但是句句情深撩人。就連「魏嬰,凝神」這般的話語都能時時縈繞在腦海揮之不去。
雲深不知處、蓮花塢等場景氛圍構建也是比較能滿足觀眾的美好幻想。服裝化妝和道具也是儘量在貼近原著。音樂是古風劇的靈魂,《意難平》、《無羈》等歌曲的選用也是恰如其分,獲得了極高的傳唱度。
情節是一部電視劇的核心,《陳情令》內容十分豐滿。除了主線仍有很多看點,甚至連反面角色的愛恨情仇都讓你頗為惋惜,讓你恨不起來。
曉星塵道長在不知情的情況下溫暖了不懂得如何去愛的薛洋,自小受盡欺辱扭轉心性變得殘暴不仁的薛洋對這樣的時光視若珍寶。但非事事如人願。曉星塵自我了斷後,薛洋守著他的殘魂多年,終是未能與他相見。攥著一顆捨不得吃的糖,等著一個回不來的人,最終一場空。可悲可嘆的一個角色。
劇中的大反派金光瑤死前對藍大說:「我這一生撒謊無數害人無數,如你所言,天下的壞事我什麼沒有做過,可我,獨獨沒有想過要要害你。」傻白甜藍曦臣那一刻是心痛的吧。
「君子,正衣冠,阿瑤,帽子不能帶歪了。」自小努力上進的他卻飽受羞辱,轉變成了一個事事隱忍,心狠手辣之人。「可恨之人必有可憐之處」。
轉眼已從那個夏天來到了2020年的初春,《陳情令》是夏日限定,博君一肖是來日方長。《陳情令》中的演員們都在更為廣闊的領域有著更好的發展,未來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