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神農架首先能讓你聯想到什麼?旅遊勝地?原始森林?野人?以上每一個詞彙都對都足以讓你心馳神往。興奮之餘會有人問問究竟神農架名字是從哪裡起源的嗎?
其實神農架名字由來的故事要從上古傳說中的炎帝說起,炎帝,是中國上古時期姜姓部落的首領尊稱,號神農氏。傳說姜姓部落的首領由於懂得用火而得到王位,所以稱為炎帝。相傳炎帝牛首人身,他親嘗百草,發展用草藥治病;他發明刀耕火種創造了兩種翻土農具,教民墾荒種植糧食作物;他還領導部落人民製造出了飲食用的陶器和炊具。故後世尊稱炎帝為神農氏。
神農架的名字來源於神農嘗百草的神話傳說,上古時候,藥物和百花開在一起,哪些草藥可以治病,誰也分不清。誰要生瘡害病,無醫無藥。老百姓的疾苦,神農氏瞧在眼裡。怎樣為百姓治病?後來他終於想出了一個辦法。他帶著一批臣民,從家鄉隨州歷山出發。他們還是不停地走,來到一個地方。群山環繞高聳入雲險峻無比,只見高山上長滿奇花異草,大老遠就聞到了香氣。這時,臣民們說這裡太險惡,勸神農回去。神農搖搖頭說:「不能回!黎民百姓病了沒醫,我們怎麼能回去呢!」
他說著領頭進了峽谷,來到一座大山腳下。這山半截雲彩裡,四面是筆直的懸崖峭壁,崖上掛著瀑布,長著青苔,看來沒有登天的梯子是上不走的。臣民們又勸他算了吧,還是趁早回去。神農還是搖搖頭。他站在一座小山峰上對著高山想辦法。後來,人們就把他站的這座小山峰叫「望農亭」。後來他看見幾隻金絲猴,順著古藤和崖腰的朽木爬過來。他當下把臣民們喊來,叫他們砍木桿,割藤條,靠著山崖搭成架子,一天搭一層,從春天搭到夏天,從秋天搭到冬天,從來不停工。搭了三百六十層,才搭到山頂。後來人們蓋樓房用的腳手架,就是學習神農的辦法。
神農帶著臣民,攀登木架,上了山頂,山上真是花草的世界,花草密密叢叢。神農他叫臣民們提防著狼蟲虎豹,他親自採摘花草,放到嘴裡嘗。為了在這裡嘗百草,為老百姓找醫藥,神農就叫臣民在山上栽了幾排冷杉,當做城牆防野獸,在牆內蓋茅屋居住。後來,人們就把神農住的地方叫「木城」。
他領著臣民到山上嘗百草,晚上他就著火光把白天嘗百草的經過詳細記錄下來:哪些草苦,哪些熱,哪些涼,哪些能充飢,哪些能醫病。嘗百草的時候他把一棵草放到嘴裡一嘗,一頭栽倒。臣民們慌忙扶他坐起,他明白自己中了毒,用最後一點力氣,指著面前一棵靈芝草,又指指自己的嘴巴。臣民們慌忙把那紅靈芝放到嘴裡嚼嚼,餵到他嘴裡。神農吃了靈芝草,毒氣解了。從此,人們都說靈芝草能起死回生。
臣民們擔心他這樣太危險了,都勸他還是回去。他又搖搖頭接著嘗起了百草。他用搭架的辦法,一座座山的爬上去。踏遍了這裡的群山。他嘗出了麥、稻、穀子、高粱能充飢,就叫臣民把種子帶回去,讓黎民百姓種植,這就是後來的五穀。他嘗出了三百六十五種草藥,寫成《神農本草經》,叫臣民帶回去。
神農嘗完百草回去的路上,途經回生寨,準備下山的時候回頭望去,遍山搭的木架不見了。那些搭架的木桿,落地生根年深月久,竟然長成了一片茫茫林海。神農正在為難,突然空中飛來一群白鶴,把他和護身的幾位臣民,接上天廷去了。為了紀念神農嘗百草老百姓就把這一片茫茫林海,取名為「神農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