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可以讓你化身絕地武士,和真人大小的反派西斯戰士一決高下,Mirage 本身也頗具收藏價值。
在漫長的電影史上,能夠擁有長久生命力的影片系列並不多,但《星球大戰》是一個例外。
也許作為《星球大戰》締造者的喬治·盧卡斯本人也沒有想到,它會從 1977 年開始,歷經幾十年,依舊可以受到大家的追捧。
在《星球大戰》為迪士尼所帶來的巨額收益中,除了明面上我們能夠在各大排行榜上看到的票房收入,周邊的延伸產物同樣是其重要的組成部分。
和往年一樣,在《星球大戰:最後的絕地武士》上映之際,已經有不少硬體廠商為了趕上這波熱度,提前推出了擁有星戰元素的新設備。
今年 9 月份召開的 IFA 2017 展會上,聯想聯合迪士尼共同推出了全球首款沉浸式 AR 遊戲設備——聯想 Mirage AR 智能頭盔套裝。
考慮到「感恩節」、「黑色星期五」等消費季以及《星球大戰:最後的絕地武士》的上映檔期,這款設備已經早先一步於北美市場開售。
今天(12 月 20 日),聯想正式將 Mirage 帶到了國內市場。極客公園也在早些時候拿到了這款設備,下面一起來了解下。
聯想 Mirage 的《星球大戰:絕地挑戰》遊戲應用目前包括光劍大戰、策略戰鬥、全息象棋三款星戰遊戲(目前已經在 App Store 和聯想的安卓應用商店上架了),所以用戶買到的 Mirage 套裝會由三個部分組成,包括光劍控制器、增強現實頭顯和追蹤信標。當然,你還需要自己準備一臺智慧型手機。
極客公園搶先在 Mirage 上體驗了以上三款遊戲。其中我們體驗下來,策略戰鬥的難度比較大,它是一個以星戰角色為元素的塔防遊戲,我們強烈推薦玩家們在 AR 設備上感受一下塔防。
演示效果圖
值得一提的是,「星球大戰:絕地挑戰」光劍交戰的最終 Boss 就是下個月即將上映的星球大戰 8 裡大 Boss 的同款,建議影迷們可以先睹為快。
由於 Mirage 是一款增強現實的頭顯,所以戴上之後依然可以看到外界環境的內容,不過在進入遊戲之後環境場景實際上會被玩家忽略,遊戲畫面的沉浸感很強,體驗並不會被環境影響。當然,在我們的體驗過程中,相對暗一些的環境裡體驗還是會更好一些。
它的前方兩側有一組攝像頭作為捕捉環境的傳感器,也是配合光劍和信標的關鍵。進行遊戲時,信標會作為畫面的原點,所以你需要一直正對著發光信標。
Mirage 以信標為原點,理想的遊戲距離是 1.2 米,寬最好能達到 3 米,所以我們不太建議玩家們在一個太狹小的空間裡體驗,最好是稍微空曠一些的場所。
但在玩光劍大戰這款遊戲的時候,一定要注意離家裡的貴重大件物品遠一點,因為在很好的沉浸感幫助下,躲避白兵的子彈時很可能誤傷了家裡的電視機或瓷器。
實際的體驗中,Mirage 對信標的鎖定比較準確,但頭部幅度很大的甩動還是會出現畫面錯位的情況,不過 Mirage 在畫面偏離了之後會通過傳感器進行主動的畫面修正。
對於光劍的識別也是一樣,如果動作幅度過大會出現小幅偏離。針對這一點,聯想專門在光劍上設置了一個手動校準的按鈕,能夠在遊戲時比較快的回到最準確的位置。
另外,Mirage 套裝裡的光劍控制器是經過盧卡斯影業官方認證的。聯想的工作人員告訴我們,為了達到星球大戰官方的要求,他們對外觀、工藝、配重做了很多次修正。
甚至,盧卡斯影業甚至對光劍尾部拉環的阻尼都有明確的要求,最終光劍控制器完全通過了認證,在底部也印上了盧卡斯影業的名字。所以,星球大戰的粉絲們即便是把光劍控制器作為收藏品,也是不為過的。
有關適配方面,Mirage 對 iOS 和 Android 都有不錯的兼容,官方給出了第一批適配機型了除了 iPhone 之外,還有 moto z 2018、三星 S8/S7 edge、S7、華為 P10、P9、榮耀 9、榮耀 8 和小米 6。
當然,佩戴舒適度是此類頭戴設備不可忽略的一點。按照官方給出的數據,聯想 Mirage 的重量為 470克(微軟 Hololens 重量為 579g),實際佩戴起來不會感覺太重。
說完聯想 Mirage 的實際體驗感受,最後來聊下售價。
坦率來講,AR 設備的整體市場表現並不盡如人意,尤其是面向普通消費者的 C 端市場。即便是當初在 AR 設備探索上走的足夠靠前的 Google,也最終不得不宣布,Google Glass 回歸之後,將轉向商用市場。
這其中,除了技術層面上依舊存在不足,導致實際體驗無法做到足夠令人滿意,AR 設備普遍偏高的售價,也使得其很難在 C 端市場去進行普及。
就此而言,聯想 Mirage 1999 元的定價,加之引入了星戰元素,無論是對於想要體驗 AR 設備的普通用戶還是星戰迷們,都是頗具吸引力的。
目前聯想 Mirage 已經在聯想官網商城、京東、聯想 4S 店、Disney 迪士尼官方旗艦店、玩具反鬥城連鎖店、蘇寧、國美、宏圖三胞 Brookstone 等諸多渠道開始現貨發售,感興趣的朋友不妨關注下。
責任編輯:Rubberso
本文由極客公園原創
轉載聯繫 zhuanzai@geekpark.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