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文帝皇后獨孤伽羅出身名門,知書達理,美麗端莊,才智過人,對隋文帝成就大業貢獻巨大。不過,獨孤皇后也是一個忌妒心極強的女人,不允許老公與第二個女人有任何往來,而貴為天子的老公楊堅居然答應了她的要求,不敢輕易越過紅線。
獨孤皇后不光如此要求自己的丈夫,對下面的臣子和自己的孩子也是如此要求。她讓隋文帝下令,朝中諸臣若有納妾者,尤其是懷了孩子的,一律撤職查辦。在允許一夫多妻的封建時代,獨孤皇后始終堅持一夫一妻制,反對男人納妾,這種性格確實別具一格,對此我們也無可厚非。不過令獨孤皇后沒料到的是,她的這一性格居然斷送了一個朝代。
獨孤伽羅不允許兒子們花心,必須要好好對待自己的妻子,不然會被她狠狠教訓。
太子妃元氏是獨孤皇后為太子楊勇選定的妻子,按照儀制,太子另立昭訓(即太子的妾室),即雲氏。獨孤皇后認為元妃生性溫婉賢淑,端莊有禮,將來可以母儀天下,對她很是喜愛;雲昭訓性格活潑,相貌俏麗,楚楚動人,雖然也很乖巧,但相較而言,獨孤皇后嫌她略顯輕浮,因此希望太子少與雲氏接近。然而,太子與元妃只是相敬如賓,對雲氏則十分寵愛,時時纏綿在一處,獨孤皇后對此大為反感。後來太子妃元氏因不受寵愛生氣暴病而亡,獨孤皇后心生猜忌,疑心太子楊勇與雲氏謀害元氏,雖無證據,但還是在其內心埋下芥蒂。隨後雲昭訓為太子生下長寧王楊儼、平原王楊裕、安成王楊筠;高良娣生安平王楊嶷、襄城王楊烙;王良媛生高陽王楊該、建安王楊韶,成姬生穎川王楊煚;後宮宮女生楊孝實、楊孝範。獨孤皇后只允許元太妃為楊勇生兒育女,現在這麼多妃子為楊勇生下這麼多子女,觸犯獨孤皇后大忌,獨孤皇后更加認定是二人合謀害死太子妃元氏。只是太子坦蕩,認為自己沒有害元氏,不必澄清什麼,反而讓雲氏管理東宮後宮,令她得到正室的待遇。獨孤皇后再也無法容忍,便開始不斷向隋文帝述說太子種種失職,以至於太子在文帝心中形象越來越糕。
太子楊勇生性寬厚,行事直率任性,不會弄虛作假,他曾經裝飾自己來自蜀地的精美鎧甲,文帝見了很不高興。而晉王楊廣很善於偽裝,為了迎合獨孤皇后的禁忌,只和王妃蕭氏住在一起,時常在眾人面前與正室蕭氏出雙入對,側室生了孩子寧願捂死也都不養育,獨孤皇后因此多次稱道楊廣賢德。凡是大臣中握有實權的,楊廣都與他們傾心結交。文帝和獨孤皇后每次派手下到楊廣的住處,來往的婢女僕人無論貴賤,楊廣必定和蕭妃一起到門口迎接,準備豐盛的飲食,贈送厚禮。凡是去見過楊廣的僕人,無不稱讚他的仁孝,文帝和皇后曾經到訪楊廣的府第,楊廣將美姬全都藏到別的房間,屋中只留下老醜的侍女,穿著樸素的衣服,侍奉左右;屏帳改用簡單的布料,故意將樂器的弦弄斷,不讓打掃上面的塵土。文帝見了,認為他不好聲色,對他非常滿意。從此文帝對楊廣的疼愛遠遠超過其他兒子。
楊廣的種種努力收效良好,文帝和皇后從此認為楊廣才是即位的最佳人選,欲廢太子另立他人之念一日勝似一日。楊廣被任命為揚州總管,赴任前特意向母后辭行,暗暗挑撥道:「太子對兒存有異心,屢次派人刺殺,讓兒十分驚恐。」獨孤皇后原本精明厲害,稍微有些理智就能分辨出楊廣的謊言,然而因她對楊勇的成見已深,於是輕信了楊廣的一面之詞,對楊勇越發不滿,忍不住拍案怒罵太子心胸狹隘,竟連親兄弟都要傷害,又見楊廣如此「善良」,心中大為感動,表示楊廣可以放心離去,她可以幫他打點朝中一切事務,絕不讓太子任意妄為。獨孤皇后還坦白地對楊廣說明:「勇兒已不成器,拋開正室,專寵雲氏,有我在,他尚且敢欺負你們兄弟,倘若他成天子之後,太子竟是庶出,你們兄弟難道還得向雲氏俯首稱臣!」楊廣見母后如此說法,心想自己取太子而代之一事已經是指日可待了。此後,以楊素為首的老臣被楊廣收買,開始不斷地在隋文帝面前編排太子,說太子不但生活奢華,而且暗中收買人心,聚斂錢財,意圖謀反。經過多次誣陷,隋文帝開始不再信任太子。後來,太子的一個姬妾被楊廣收買,出面誣陷太子謀反。已對太子失望的隋文帝與早就不滿太子的獨孤皇后一見證據「確鑿」,就不再猶豫,立即廢掉太子楊勇,立楊廣為太子。就這樣,楊廣登上太子位,後來成為有名的亡國之君,隋煬帝。隋煬帝大興土木,三徵高麗無功而返,老百姓的負擔急劇加重,加速了隋朝的滅亡。
在太子楊勇被廢這件事情上,獨孤皇后對於納妾之事的忌諱引發了最初對於太子的惡劣印象,由此逐步發展到廢太子的地步,是由妒忌而生的狹隘導致獨孤皇后雙眼被蒙蔽。這大概是賢明的獨孤皇后一生中最大的錯誤了。據說文帝死前才意識到楊廣虛偽陰險,不足以託負國事,大罵獨孤皇后誤國,但為時已晚,宮中早已被楊廣親信控制,大局已定。試問,如果獨孤皇后泉下有知,意識到自己忌妒心強的性格斷送了隋朝江山會後悔嗎?
作者許山泉2020年4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