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過得真快,今天已經是農曆十一月二十六日,距離春節還有30多天的時間。隨著新一年馬上就要臨近,關於2021年的新消息也越來越多,聽農村的老人說,明年是沒有立春的寡婦年,在農村有「寡年不見春,地收人不收」的說法,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祖宗的話還有道理嗎?
我們先來看一下什麼是寡婦年。寡婦年是指農曆年中沒有立春的年份,現在我們將農曆新年作為新一年的開始,但是在過去,立春節氣才是新一年的開始,人們認為,沒有立春的年份不適宜結婚,所以慢慢的人們將沒有立春的年份叫做寡婦年。
那麼寡婦年是怎麼來的呢?因為寡婦年是指沒有立春節氣的農曆年,所以我們先來看農曆年的由來。農曆是在陰曆的基礎之上,融入陽曆成分而形成的一種曆法。陰曆是根據也想朔望周期為一個月,陽曆是根據太陽回歸年為一年,月相周期通常在29-30天之間,全年12個月共354天,而回歸年一年的時間有365天,所以將陽曆和陰曆融合後,每年的天數會相差11天,為了減少兩者之間的差距,古人便在農曆年中加入了閏月,每19年中會有7個閏月,有閏月的年份叫做閏年,全年共384天。因為二十四節氣一周的時間是365天,所以在閏年時,就會有兩個立春節氣。
眾所周知,今年2020年是閏四月,所以今年在年初和年末時各有一個立春節氣,所以今年是雙春閏月年。因為2020農曆年把2021年的立春節氣搶先過了,所以在明年的農曆年中就沒有了立春節氣,是沒有立春節氣的寡婦年。
在知道了俗語「寡年不見春」這句俗語的意思後,我們再來看下一句「地收人不收」,這句俗語的意思是在寡婦年糧食會迎來一個好的收成,但是農民分到手的糧食卻不多。由於寡婦年在春節前就已經立春,在立春後不僅氣溫快速回升,降雨天氣也會增多,老農常說「一年之計在於春」,所以人們認為立春時間早,當年會是風調雨順的一年,當年農作物的收成會很好。
農作物收成好並不能代表農民收穫到家的糧食就會很多,在過去由於沒有像現在這麼先進的收割設備,農民在收穫糧食時,往往需要很長一段時間才能將糧食收回家,在糧食收割期間若是遇到降雨天氣,糧食的收成就會受到影響,所以農作物的收成並不能代表農民收到家的糧食就會很多。根據《灶馬頭》中所說,明年是二人六餅,意思是兩個人分六餅,雖然分餅的人不多,但是餅的數量卻不多,所以明年的收成雖然很好,但是農民收穫到家的糧食卻不多,所以明年是「地收人不收」。
新一年馬上就要到了,你還知道關於新一年哪些說法呢?你對「寡年不見春,地收人不收」是如何看待的呢?歡迎大家回復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