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你的名字。》之後,《天氣之子》為什麼繼續由RADWIMPS負責音樂?主題歌為什麼又找來一位女歌手參與演唱?當事人們講述音樂背後的故事。
在《你的名字。》上映一年後,RADWIMPS 的主唱野田洋次郎突然在 LINE 上收到了新海誠的一條消息:「我想知道洋次郎你讀了這個有什麼想法。如果可能的話,想聽帶歌詞的。」一同發來的,還有一部新的劇本,也就是後來的《天氣之子》。
在那之前,新海從來沒有和野田提過「我在寫新作,請你們來負責音樂」。甚至在發劇本給野田的時候,他也並沒有委託 RADWIMPS 製作音樂的意思,只是想要徵求一下野田用音樂表達出的對劇本的意見而已。然而,在聽過野田用 3 個月時間寫出的《愛にできることはまだあるかい》(為了愛,我還能做些什麼)和《大丈夫》(沒關係)樣曲之後,新海確信:「這部電影應該做。」
於是,繼《你的名字。》之後,RADWIMPS 再度和新海誠攜手,為新作《天氣之子》創作起了音樂。
前作《你的名字。》,是 RADWIMPS 首次擔任配樂。這給他們帶來了許多新鮮的體驗。樂隊音樂的精妙之處,在於怎樣用有限的幾種樂器構築出有趣的聲音;而電影音樂,一首樂曲不要說可以用上十幾二十種樂器,甚至還能請動交響樂團來錄音。這是就算搞 10 年樂隊也很難實現的。
另外,樂隊音樂總是要顧及能否在演唱會上重現,而製作配樂時便不需要考慮這一點,發揮空間更大。況且,配樂還能帶來「幕後者的快感」,用音樂改變作品的氛圍,用屏幕上看不到的部分抓住觀眾的內心……這都是平常難以體會的樂趣。
在《天氣之子》裡,RADWIMPS 製作了 5 首帶人聲演唱的歌曲,比《你的名字。》還要多出一首。在最初的 PV 裡使用的《愛にできることはまだあるかい》,副歌的歌詞和曲名相同,過耳難忘。在野田看來,作中主人公帆高和陽菜帶著很高的純度,誠切地與重要的東西對峙,這種態度,是新海想要描繪的世界的核心。他們「這還不是結束,還有什麼可以做」的感情,和 RADWIMPS 自己對做音樂「還能再做,還有想要傳達的東西」的情感滿溢而出,便形成了這樣的歌詞。
在近期的巡演裡,RADWIMPS 也演唱了《愛にできることはまだあるかい》。當唱到這首歌的時候,觀眾的反應就會特別強烈,野田能夠感受到,觀眾生怕錯過了一字一句,集中了注意力在聆聽。自己已經習以為常了的東西,能夠給觀眾帶來如此強烈的衝擊,令他深受感動。
另一首被用在預告片中的歌曲《グランドエスケープ》(大逃亡)則唱道:「我不是不害怕,只是不停下。」在聽到這句歌詞時,新海感受到了自己和野田之間奇妙的同步感。他正是想要把帆高描寫成歌詞中這種「不回頭的少年」。
其實,樂曲中原本是沒有這一部分的。是野田在和新海交流的過程中,產生了「再上一層臺階吧」的想法。這一幕原本是很柔和地解決的,但野田想要做出全力突破衝到另一個宇宙的感覺,才成了現在的編曲。他把編曲版發給新海時,說:「我感覺自己穿透了一層大氣層。」而新海聽後,也心想:「啊,我也正是這種心情。」他把這種心情,也反映到了動態分鏡裡。看到動態分鏡時,野田確信:「好,這首歌沒問題了。」
新加編曲的部分,是三浦透子和野田洋次郎一起演唱的。新海表示,光是能讓觀眾在影院裡體驗這個瞬間,他做《天氣之子》就值了。
野田還透露,《グランドエスケープ》最初的曲名,是《夏♯マイナー》(升夏小調),就像吉他和弦的「G♯m」「GM7」一樣,很炫酷。可是,這個名字完全沒有得到其他成員和製作組的理解,大家都只稱呼它「夏」,就連新海都是如此。不得已,野田只好另想一個名字。因為天氣之子的歌曲全都是日語歌詞,他就想要一個片假名標題、格局又大的曲名,便為這首歌命名為《グランドエスケープ》了。
野田認為,很少有電影導演像新海這樣重視音樂。如此注重「音」,體現了他想要給觀眾帶來「體驗」。這和精心描繪細節的畫面一樣,讓他感受到了新海強烈的信念:想讓觀眾享受到平常生活中體會不到的壓倒性的感觀。
新海則表示,就像人們所說的一樣,電影是「影院體驗」,「體驗」才是電影的本質。要看一部電影,人們不會像看電視那樣單方面地接受,而必須主動去買票、坐車去電影院才行。這種體驗感覺和去遊樂園坐過山車是一樣的。而要給觀眾帶來這樣的體驗,光有畫面、光有故事、光有聲音,都是不夠的。必須把這些加到一起才行。也就是說,為了提升在電影院觀賞電影這一行為的體驗,音樂是必不可少的。
新海稱讚,RADWIMPS 的樂曲,雖然只有音樂,卻也足以成為一種體驗。光是聽一首樂曲,就能產生彷佛看了一部電影一般的感觸。比如說,在弦樂響起的時候,就會讓人感受到「啊,現在戀心萌生了」,可以讓人產生到從生到死的感觸。這是超越了聽音樂這種行為的體驗。在製作《天氣之子》這一年半裡,他越發喜歡 RADWIMPS 了。
野田則說,從他第一次和新海合作起到現在,新海一點都沒變,始終都無比直率地、純粹地、頑固地、有時候甚至笨拙地面對著作品,所以才值得信賴。他感到新海和自己有非常同步的地方,確信這一次可以實現更高水平的交流,孕育出什麼東西。他下定決心竭盡所能,把自己接收新海的故事後心中產生的一切都交付出來。這一次合作,就是這樣的工作。
在《天氣之子》裡,除了野田洋次郎之外,還有一位女演員三浦透子也參加了歌曲演唱。這是因為,野田有意想要讓新作的音樂和《你的名字。》有所差別;再加上《你的名字。》的音樂有被野田的聲音蓋過去的地方,他想希望新作的細節能有所提升。
野田聽了各種各樣的音樂作品,其中包括三浦過去曾經發售的翻唱專輯《かくしてわたしは、透明からはじめることにした》(就這樣,我決定從透明開始),便將三浦列入了候補名單。而三浦收到聯絡,很快就發去了樣帶。雙方開始了長達一年的試音。三浦收到完成的樂曲,聽過之後演唱,發給野田,野田又發來樂曲……
除此之外,就像演戲時要閱讀臺本加以理解一樣,三浦還收到了新海配音的動態分鏡,用作演唱的參考。雖然不是正式成片,但是動態分鏡又有畫面,又能看懂劇情,作為演唱的提示已經非常充分了。她思考歌詞的含義、會出現在故事的什麼地方、配上什麼樣的畫面、自己該怎麼理解歌曲,並展開想像。她覺得,不管是唱歌,還是自己的本行表演,都是一樣的,所以她盡了自己的全力,僅此而已。
直到一年之後正式錄音時,三浦才第一次見到了野田和新海。雖然打招呼說是「初次見面」,卻完全沒有「初次見面」的感覺,非常奇妙。
錄音時,野田也並沒有給三浦具體的要求,只讓她「就這麼唱」。三浦原本不是歌手,而是演戲的人,便帶著和平時一樣的心態,走進了錄音室。野田自己在音樂之外也會演戲,和三浦一樣,會涉足與平時不一樣的領域。或許這也是讓三浦感到放鬆的原因之一。做和平時不一樣的事,雖然會很難,但也正因如此才能表現出最自然的自己。
三浦的歌聲得到了野田和新海的盛讚。野田說她「明明是透明無色的,卻無比地強有力;明明沒有強加於人,卻能讓人聽進去」「擁有壓倒性的奇妙力量,不管是什麼樣的天氣都能放晴」。新海則曾對野田說過:「要讓透子的歌聲發光的瞬間,成為這部電影發光的瞬間。」
在《天氣之子》的預告片公開之後,網絡上對三浦更是不乏稱讚之詞。三浦對這些誇獎當然十分高興,她說,被別人用語言表現自己的聲音,是非常難得的經歷,或許今後的人生再不會有第二次。不過,平時的她,並不像歌聲這麼純潔,倒是更偏向現實主義者,有自信破壞大家對她的想像。所以,或許自己還是少說話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