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優秀將領,一開始活在父親光環下不被看好,後來卻一鳴驚人

2021-02-06 楊角風發作

明朝優秀將領,一開始活在父親光環下不被看好,後來卻一鳴驚人!

千裡馬如果碰不到伯樂,也只能在荒野中默默無聞,人才同樣如此,即便有經天緯地之才,假如無人提拔,也會埋沒在芸芸眾生之中。

然而,有些人命中注定會成就一番偉業,儘管不被人看好,儘管可能遭人非議,他仍會破除萬難,完成自己使命,今天我們要講的,就是大明悍將李如松的故事。

驕橫跋扈,不可一世

俗話說,虎父無犬子,事實上也的確如此,李成梁鎮守遼東期間,組建了實力強悍的遼東鐵騎,邊界的外族勢力被打得服服帖帖,根本不敢造次。李如松雖然在寧夏和朝鮮立下了舉世戰功,但在此之前,他卻是以紈絝子弟示人,常常是驕縱不可一世。

眾人常說,投胎是個技術活,李如松的運氣就很好,投到了李成梁門下。李成梁是遼東總兵,相當於遼東軍區司令員,所以就算李如松沒有才能,也能混個腦滿腸肥。不過,要想在軍中立足,只靠後臺是不夠的,軍隊是強者的天下,要想成就一番事業,還需要堅實的戰功。

史料記載:

「以父廕為都指揮同知,充寧遠伯勳衛。驍果敢戰,少從父諳兵機。再遷署都督僉事,為神機營右副將。」

在父親的恩蔭下,李如松被任命為都指揮同知,李如松從小就跟著父親學習兵書戰策,親身體驗戰爭的殘酷,他憑藉勇武和戰功,升任神機營右副將。

可是,在重文輕武的明朝,李如松也不會被人重視,如果在和平年代,李如松只得被文官踩在腳下,或許只有戰爭年代,才能凸顯他李如松的才幹。偏偏,李如松還是個不知死的主兒,處處和文官作對,成為眾人眼中的紈絝子弟。

史料記載:

「巡撫許守謙閱操,如松引坐與並。參政王學書卻之,語不相下,幾攘臂。」

擔任宣府總兵期間,巡撫許守謙來視察工作,李如松竟然拉著許守謙一同落座,在以文制武的明朝,這事情可大可小。參政王學書看事情不成體統,就勸李如松坐到一邊去,李如松豈是肯讓人的主?立馬就跟王學書吵吵起來,甚至挽胳膊要上手,好不容易才被旁人勸住。

總而言之,當時李如松名氣不大,但毛病很多,和那些王孫公子如出一轍,在旁人眼中,李如松就是個吃軟不吃硬的混世魔王。但即便李如松如此囂張,他仍然穩居高位,一方面在於李成梁的威懾力,另一方面,萬曆皇帝很看好李如松。

寧夏之役,一舉成名

俗語講得好,是騾子是馬牽出來溜溜,要想證明自己不是慫包,李如松只有一個辦法,那就是打一場打勝仗,用戰功堵住那些人的嘴。

萬曆二十年,哱拜在寧夏叛亂,御史梅國楨推薦李如松前去平叛,李如松被任命為提督陝西討逆軍務總兵官,統領遼東、宣府、大同、山西各路援軍。

李如松到達寧夏,雖說李如松是頭一個擔任提督的武將,但理論上講他仍要服從總督的命令。可是,李如松的脾氣可不管這一套,他根本不管總督的命令,凡事獨斷專行。尚書石星上疏萬曆,參了李如松一本,萬曆皇帝並沒有大發雷霆,而只是下詔警告了一下李如松。

之所以李如松可以囂張跋扈,主要在於萬曆的信任,雖說萬曆經常不上朝,但對於軍國大事他還是要過問的,對於李如松的能力,萬曆持肯定態度。

李如松到來之前,董一元、麻貴等將領,已經率兵攻城多次,但寧夏城巋然不動。李如松命麻貴找來三萬隻麻袋,並裝滿土,麻貴一臉狐疑,不過還是聽命照做了。第二天攻城,李如松下令,在城下堆積麻袋,士兵們踏著麻袋登城。

奈何叛軍防守嚴密,多數麻袋被炮石擊落,麻袋計策失敗。之後,李如松再次派兵猛攻,依舊不見效果,隨後李如松下令修建堤壩,十七天造成,所謂水火無情,為了攻下城池,李如松想到了水攻。

開閘之日,大水衝毀了北關,叛軍以為明軍要從北關攻入,不曾想,李如松來了個聲東擊西,派精銳部隊進攻南城,李如松率先登上城樓,寧夏城被明軍擊破。哱拜一族被屠戮一空,由此一役,李如松名聲大噪,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名將。李如松用戰功堵住了文武大臣的嘴,也證明了強將手下無弱兵。

激戰平壤,悍不畏死

寧夏戰役剛剛平息,李如松再次被調往朝鮮,因為日本企圖以朝鮮為跳板,攻入大明。面對日軍的進攻,朝鮮軍不堪一擊節節敗退,朝鮮國王李昖逃出平壤,全國八道全部落入日軍手中,朝鮮國王隨即向明朝求援。

公元1593年,明廷派李如松率兵四萬援助朝鮮,其中就有遼東鐵騎一萬人,江浙步兵,也就是戚家軍的後裔三千人。雖說明軍數量不算,但都是精銳中的精銳,戰力極為強悍。

不久,明軍開赴平壤城下,日軍嚴陣以待。李如松採取圍師必闕的套路,三面圍城,空出一面。由於日軍向來輕視朝鮮軍,於是李如松命祖承訓率兵換上朝鮮軍裝,偷襲西南門。

接著再命令吳惟忠攻打牡丹峰,李如松親率大軍攻打東門,一時間狼煙四起,戰場上喊殺震天。日軍的火器在城頭上接連起伏地響起,明軍被打得幾乎抬不起頭來。

少數明軍開始後撤,李如松拔出寶劍,砍倒幾名逃兵,止住了逃跑的趨勢。戰事陷入到白熱化,為了攻下城池,李如松立下重賞,招募死士,明軍捨死忘生奮力廝殺。

日軍火器裝備精良,並非一般軍隊可比,吳惟忠胸部中彈,而李如松也被炮火擊中,栽倒在地。李如松從灰土中爬出,才發現馬已經被炸死,之後換了匹馬繼續指揮作戰。

在李如松的指揮下,明軍無不以一當十,在明軍潮水般的攻勢下,日軍終於敗下陣來,平壤城被攻克,日軍大敗。

或許大多數官二代都是紈絝子弟,但李如松是個例外,除了脾氣臭了點,能力可謂出乎其類、拔乎其萃,在萬曆朝為明帝國立下赫赫戰功。

不過名將也終有一死,萬曆二十六年,韃靼土蠻侵犯遼東,李如松率輕騎追擊搗巢,與數萬韃靼騎兵遭遇。雖然李如松率所部三千餘人浴血奮戰,但終究寡不敵眾,亂軍之中陣亡……

二十年後,明軍在薩爾滸戰敗,或許當時的人們都在懷念那個曾經戰無不勝的李如松,如果二十年後的他還活著,老將出馬,或許明軍也不至於敗得如此之慘了。

相關焦點

  • 明朝5位英雄將領排位,抗倭力將戚繼光並不是第一位
    在我國封建古代史上,各個朝代都是有各個朝代的特點的,就明朝來說的話,這個朝代最大的特點就是硬氣。為什麼說他硬氣呢?這個朝代不向別人納貢、也沒有和親,這就是大明王朝的態度。並且在明朝276年的漫漫歷史中,也出現了很多的能人將士,而最為出名的,就是以下這五位了。
  • 活在父親光環下的奇葩王儲-瑪哈·哇集拉隆功
    而將國王的遺體從醫院轉運回行宮的時候,成千上萬的泰國民眾在路邊送別他們心中的「父親」。並且中學畢業後開始接受各種軍事專業訓練,包括駕駛直升機和噴氣式戰鬥機以及跳傘等。從F-5噴氣式戰鬥機到波音的737寬體客機,我們的奇葩王儲都能駕駛,而且還專門為他準備了一架戰鬥機,讓他可以想飛就飛。在70年代,他還曾經親自上前線指揮鎮壓反政府武裝。
  • 為什麼明朝的王爺不讓進京,而清朝的王爺不讓出京
    再加上明朝初定時,元朝舊勢力依舊強大,全國各地小摩擦不斷,也需要有能力的將領鎮守四方和重鎮。 像徐達、李善長、藍玉這種級別的鼎國之臣都接連被殺被貶,難以善終; 其次,對百官還是不放心,於是設立了錦衣衛監察百官。而且猜忌這個毛病老朱家有遺傳,後來的東廠、西廠、內廠都是DNA在作祟。
  • 一開始不被看好,後來卻驚豔觀眾的好劇,《琅琊榜》第二部上榜
    一開始不被看好,後來卻驚豔觀眾的好劇,《琅琊榜》第二部上榜在眾多的影視劇中,有的因為原著小說的人氣,加上強大的演員陣容,還沒開播就受到了無數的期待,但是在開播之後卻反響平平,而有的一開始因為各種原因不被看好,但是播出之後卻驚豔觀眾,現在來介紹幾部這樣的好劇
  • 「哪些電影一開始不被看好,後來卻被譽為經典?」哈哈哈
    在真人版《花木蘭》播出之前,我們都充滿了期待,想著國際大片一定會帶來不一樣的體驗,沒想到真正出品之後,豆瓣評分迅速下跌,這麼大的反轉,讓不少人失望,那麼有沒有什麼電影,一開始大家都不看好,但是後來評分反轉,成為一代經典呢?
  • 她被拉來臨時救場,連導演都不看好,結果卻意外成就了經典
    前言:她被拉來臨時救場,連導演都不看好,結果卻意外成就了經典在娛樂圈中有很多國家一級演員,他們雖然已經不活躍在演藝圈,但是帶給我們的優秀作品至今難以忘懷,說起何賽飛這個名字,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印象呢?,雖然說何賽飛的顏值很高,但是起初並沒有適合她的角色,一直到兩年之後,有導演推薦何賽飛演《紅樓夢》中的「妙玉」角色,才在影視圈中一鳴驚人。
  • 讀書| 讀《明朝那些事兒》有感 人應該怎樣活
    讀書 | 讀《明朝那些事兒》有感 人應該怎樣活 2020-09-25 17:1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衝冠一怒為紅顏的吳三桂,引清軍入關,後來還當了皇帝
    明朝末年,東北部的女真崛起,清太祖努爾哈赤逐漸統一了女真族各部,公元1616年,在遼寧撫順建立後金政權並割據遼東,後經過薩爾滸之戰,努爾哈赤更是席捲整個遼東,攻下明朝七十多城,最後遷都於瀋陽,為後來的清朝打下基礎。
  • 藍玉為明朝創建立下汗馬功勞,為何最後還落了個被剝皮的下場?
    藍玉,明朝開國大將,有勇有謀,驍勇善戰,為明朝的創建立下汗馬功勞,尤其在捕魚兒海一戰中,藍玉率領部隊大破北元,基本摧毀其職官體系,從而名動天下,建國後他被封為「涼國公」。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朱元璋以涼國公藍玉欲圖謀反為由發動臭名昭著的「藍玉案」,命人將藍玉的整張人皮活剝下來,死狀不可謂不恐怖,受到牽連被殺者高達一萬五千多人,實乃「流血千裡」。那麼問題來了——藍玉為明朝立下汗馬功勞,朱元璋明知誅殺這樣的功臣會落得千古罵名,可他為何仍是將藍玉剝皮了呢?
  • 那些不被看好的愛情,後來到底怎樣了
    經濟條件他窮得連去咖啡廳都不知道可以點什麼@懶兔子當時:大三在一起的。第一次和他去咖啡廳,他只點了一杯牛奶。後來才告訴我,遇到我之前他從未進過這種地方,不知道除了牛奶還可以點些什麼。我父母在政府工作,他父母在東北農村種地謀生,父親好喝好抽好賭,學費全靠他申請了特困生補助外加勤工儉學,才勉強捱到畢業。大四畢業我不顧反對去了他的城市,他去過國企,賣過保險,發過傳單,幹過體力活,兩人住在破敗的出租屋。最窮的時候我餓得直哭,他抱著我哭著跟我說對不起。
  • 明朝巔峰時期軍事實力有多恐怖?
    其實明朝的軍事實力之所以那麼強大,應該是從朱元璋開始,在永樂年間到達了頂峰。 明朝是由朱元璋建立起來,這個相信大家應該不陌生。朱元璋算是白手起家的一個草根,從一個乞丐最終坐上皇帝,其一生十分具有傳奇色彩。朱元璋之所以那麼強大,關鍵是在於朱元璋對軍事力量的看重,一心一意的培養著自己的軍隊,讓這支軍隊變得無堅不摧,這也為後來打敗陳友諒等軍閥埋下鋪墊。
  • 活在哥哥姜文光環下的姜武,其實也非常優秀,西瓜視頻帶你了解
    這其實一點也不奇怪,畢竟姜文姜武是親兄弟,哥哥都那麼優秀,弟弟一定也不差。 先來說說姜文,一個不可多得的才子,非常有智慧,既是一名優秀的演員又是一位有名氣的導演,他所導演出來的作品總是讓人刮目相看,因為總是別有一番風味。而姜武與哥哥相比,則稍微有些遜色了,因為兩人實在不一樣。
  • 八歲被抓到蒙古做奴隸,後來竟成為蒙古騎兵夢魔的明朝將軍!
    但這樣一個麻煩,到底讓嘉靖帝給摁下去,南方抗倭打出了戚繼光俞大猷一群英雄,一開始被日本人追著砍,後來追著日本人砍,最後還跨國出擊,終於到嘉靖帝駕崩那年,明軍在越南萬橋山,剿滅了最後一股倭寇團夥。這群肆虐中國海域三個世紀的日本強盜,至此基本覆滅。箇中的光輝事跡,從來史不絕書。其中表現最優良的戚繼光,更被看做民族英雄,能給的榮耀都給了。
  • 在李連杰光環下,謝苗在電影圈不紅,因為他在這個圈子裡紅得發紫
    1995年再次和李連杰合作《給爸爸的信》,人小鬼大武藝高強的鞏固收穫了無數阿姨粉的心可以說在電影中謝苗是最受認可的李連杰「兒子」,在李連杰的光環下,長大之後謝苗電影路卻走得不平坦,有意思的是謝苗在傳統電影中不紅的同時,又在另一個圈子網絡大電影裡紅得發紫最近謝苗主演的《少林寺十八羅漢》播出,很快便登上了網絡電影分帳票房榜首,2天分帳票房破389萬。
  • 《壽司之神》:活在父親的陰影下
    整部紀錄片肯定免不了體現了二郎的匠人精神以及對更高廚藝的不斷追求。但是更讓人尋味的是過於光輝的父親會給兒子帶來怎麼樣的陰影。二郎的大兒子叫做幀一,儘管廚藝也是很優秀,甚至在《壽司之神》的片尾的時候,美食家山本益弘說:聽說米其林評審員第一次去二郎的店裡的時候,吃到的壽司是二郎的兒子幀一做的,而不是二郎。
  • 論如何在孔劉的光環下活出一片天?
    孔劉一出,我等少女眼裡很難有別人。還要不要同劇的其他演員好好活了?? 如何在孔劉的強大光環下怒刷存在感,我們來看看劇中的演員們是怎麼做的! 選手一號李東旭,當年在《我的女孩》裡演的薛功燦很迷人,奈何今年大黑馬孔劉的光環太過強大.
  • 《雪豹》中周衛國的原型有兩個,獨臂將領和富家子弟將領都是誰?
    《雪豹》中周衛國的原型有兩個,獨臂將領和富家子弟將領都是誰?之前有一部關於抗日戰爭的電視劇深受觀眾的喜愛,這部電視劇就是《雪豹》。之所以會這麼讓人喜愛,就是因為它打破了一貫的這種類型的電視劇的沉悶以及嚴肅,是一種整體很青春的氛圍,並且仍舊是保留著那種讓人熱血澎湃的愛國精神,可以說是很優秀了。
  • 這位明朝奇人,為求長壽一輩子不結婚不吃肉,足足活了120歲
    古時候會受到醫療條件的限制,很多人的壽命都不是很長,即使是皇帝也沒能成為例外,特別是明朝的皇帝,基本上壽命維持在30歲左右,努力才能活到40。有人認為或許是因為明朝的利潤,皇帝都非常喜歡求醫問藥,他們總是渴望通過修仙的方式來換取永生,因此吃了不少的仙丹,而這些仙丹裡面還有大量的毒素,所以造成了他們說很年輕的情況下就早早的離世了。但是在明朝也同樣出現了一個很了不起的人物叫做王士寧,他一下子活到了120歲,超越了差不多四位的明朝皇帝是怎麼做到的?
  • 韓雪背景是假,他演遍國軍將領,父親是開國少將,和《亮劍》有關
    提起徐光明你可能一時對不上號,但要說到電影《太行山上》中「在三個雞蛋上跳舞」的閻錫山,你一定清晰地回想起他的面容,徐光明演活了 「閻老西」。徐光明的父親是徐其海,一位戰功卓著的開國少將。徐其海將軍16歲參加安徽金寨的立夏節起義,在遊擊隊中任隊長、大隊長。
  • 唯一死戰不降的軍隊,丈夫戰死妻子頂上,為明朝流盡了最後一滴血
    這是一支作戰能力非常強悍的軍隊,剛開始有三千人左右,可到了崇禎即位後,勇士營和四衛營開始糜爛。眾所周知,崇禎皇帝是一位非常想有所作為的皇帝,即位後開始大力整頓,命令太監曹化淳負責編練勇士營。曹化淳確實有能力,深得崇禎的倚重信任,在他的編練下,勇士營一掃之前的陰霾,再次成為驍勇善戰的一支軍隊。曹化淳深知,一支軍隊能否強大,統兵將領是關鍵,正所謂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