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線路由器,現在基本家家戶戶都有,即便現在沒有,將來你也跑不了。根據普通用戶的使用場景,大家最關心的需求層級,信號覆蓋能力那必須是排第一的,像傳輸速度、帶機量、延遲等其他性能指標,還得往後靠靠,那麼今天主要談談路由器的穿牆技術,講得比較淺,寫給純小白看的,希望你們看了之後,對目前市面上路由器的穿牆術有個框架性的認知。
如何穿過你的厚牆我的網,這個路由器的老大難問題,經過幾代先輩嘔心瀝血的探索,現在已經有了兩條解決思路,一種是埋頭苦幹,通過技術進步提升硬實力,另一種是語言的藝術,進行營銷優化。小編梳理了一下,現在市面上各種眼花繚亂的穿牆術,目前為止總共分為三大類:單路由多天線、多路由擴展、AC+AP。為大家講述這三者最主要的區別,讓大家能夠選到適合自己的方案,儘量少花點冤枉錢。
先來說第一種,大多數人目前的默認選項——單路由方案,在這個方案裡,大家被營銷最深刻的誤區就是,天線多=信號好,這種營銷謠言之所以廣為流傳,商家就是利用了我們大腦裡的具象思維機制,屢試不爽,畢竟老百姓哪有時間去費勁理解路由器的機制呢?外置天線的數量跟穿牆沒有半毛錢關係,天線的多少只跟傳輸速率和穩定性有關。
那麼一個路由器搞不定,就兩個唄,一個主路由+一個路由,雖然網絡速率的衰減情況堪憂,但是它畢竟解決了一部分信號的覆蓋問題,不過在使用中,這種方案就頭疼的就是,這種橋接方案不支持無縫漫遊,當你處在信號交接的位置,手裡的設備還是和外面那臺主路由器藕斷絲連,得手動切換一下。
華碩AX6600 Mesh完美解決了無縫漫遊的問題,一個SSID無縫漫遊,這款路由器,外觀簡潔大方,沒有礙眼的外置天線,擺在家裡本身也是一個不錯的裝飾品。在Mesh的技術方案裡,用戶也可以選擇使用兩個主路由,或者子母路由,AX6600的Mesh就是屬於兩個主路由方案,單獨拿其中任何一個都是完整的路由器,華碩還給Mesh取了一個非常直白的名字,靈耀Mesh,目的就是儘量的去降低用戶的使用門檻,對於那些沒有專業網絡知識的大眾消費者來說,上手簡單,還有配套的手機APP,只要按照提示完成基本設置,剩下的問題路由器會自動搞定。
雖然Mesh的無線連接體驗對於一般的家用場景來說,已經挺不錯了,但是如果你還想讓網絡更順暢穩定一些,那麼你可以考慮把兩個路由器用網線連接起來,組成有線回程。
最後一種,AC+AP,先做個簡單的名詞解釋,我們日常的家用無線路由器,實際上就是路由器+IP分配機+無線交換機的組合體,而AC+AP就是家用無線路由器的拆分形態,AP就是無線交換機,只是用來發射無線信號的,AC就是管理AP的控制器,AC+AP嚴格來說不是穿牆方式,它是通過房間裡預先埋好的網線,連上AP面板,然後AP將網絡信號轉化成無線信號發射出來,所以這套方案的門檻,是你一定要先埋好網線,然後你最好要要有500平米的三層別墅,這樣才配得上AC+AP。
最後總結一下,家裡面積80平左右的兩居室,選擇單路由方案就行了,追劇、刷淘寶妥妥的,如果家門太幸,面積較大,比如120平以上,建議使用Mesh方案,雖然AC+AP體驗也很棒,但是它的搭建成本和預備工程的門檻有點高,新房子初裝還好,但是日常很多家庭裡,其實網線都沒有埋好,為了上個網,這麼大興土木去開鑿牆面,一般人是真下不去手,走明顯呢,又太醜。而Mesh方案既保留了AC+AP優秀的無縫漫遊體驗,同時又吸收了無線橋接方案的靈活組網方式以及成本優勢。搭載Mesh的路由器從幾百、上千塊,差別從WIFI 5到WIFI 6,從雙頻到三頻。華碩靈耀AX6600就是WIFI 6三頻的。小編推薦這款路由器,倒不是硬體性能,反正都這個價位了,想差也差不到哪裡去,就是饞它身子,真的漂亮,擺在家裡簡潔大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