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是馬冬梅。」馬麗對記者說。
馬麗被人熟知,當然是因為《夏洛特煩惱》裡的馬冬梅。
身為喜劇演員,她的武器,除了幽默,就是真誠。幽默,或許是一劑興奮劑,而真誠,才是表演中的定心丸。
比如她的馬冬梅,在各種誇張搞怪的表演下,蘊藏的是對男主角始終不渝的無私的愛。能夠碰觸著觀眾內心的柔軟的,是真摯飽滿的情感。
在話劇、小品舞臺,沈騰、馬麗早已是一對合作多年的老搭檔,被觀眾所熟知。但這抵不過《夏洛特煩惱》,它是開心麻花團隊的第一次電影出擊,效果驚人:以小博大,取得了將近15億的票房。連喜劇片大導馮小剛也抱以敬意:「《夏洛特煩惱》能火,是因為開心麻花真的是由衷熱愛他們這部戲。」
藉由大銀幕的光環,很多人給馬麗送來了「喜劇女王」的桂冠,同時,她的電影片約也越來越多,生活節奏變得越來越快。
這幾個月,馬麗像「空中飛人」一樣,奔波於各個城市,以至於她暈倒在飛機上。「工作強度太大了,每天工作十五六個小時,幾乎沒有休息的時間,連吃飯的時間都很少,所以太累了。」
經歷過這樣命懸一線的驚險時刻,馬麗開始休息、調整,「以前工作到很晚,熬夜可以熬一晚上,到早上6點才睡。現在沒事晚上6點就上床躺著,九十點鐘就睡。有朋友笑我,說我比她爺爺上床還早。」
馬麗說,舞臺上的自己會發光,那才是她最自信和驕傲的時刻。拍電影的時候情緒是斷的,一個鏡頭拍第一、第二遍時情感真摯,但無數遍重拍後變得機械。舞臺劇不一樣,人物是完整的,情感是連貫的。
9月,話劇《烏龍山伯爵》將在全國進行一個多月的巡演,這是馬麗為自己布置的「作業」。再多的工作,她也要留出一段這樣的時間,只為享受和話劇的親密接觸。
《烏龍山伯爵》
早在幾年前,她出演的話劇就已突破千場。她承認,同一個話劇反反覆覆演,也會感覺疲憊。
最疲憊的時候,她甚至害怕站在後臺等待開演。「但離開一段時間,重新站在話劇舞臺,那種緊張和興奮完全蓋過了當初所謂的枯燥、厭倦。這一切都太難讓我割捨。」
當年,馬麗第一次站在人藝舞臺上時,她落下了眼淚,因為那個舞臺對她來說太神聖了。
2003年,畢業於中戲表演系的馬麗,選擇了到北京大學林兆華戲劇研修班進修。一開始,她是循著演悲劇的路子發展的,曾在人藝舞臺上與濮存昕、蔣雯麗、陶虹等一起演出《櫻桃園》《建築大師》等大戲。雖然收穫不少,但同樣也很迷茫。「在舞臺上我就是一顆棋子,導演說你過來站著,我就像一個釘子釘死在那兒,沒有任何發揮,整個人都是悶的。」
後來機緣巧合,她演了一些輕鬆的小劇場話劇,狀態完全不一樣了。某次開心麻花的導演閆非、彭大魔看到了她的表演,感嘆「這女的太『彪』了,可以去麻花演戲」。「來到開心麻花,和這兩位『不太正常』的導演合作之後,我才發現自己原來還有這樣的一面。」
很快,馬麗就在開心麻花挑起大梁,主演了《江湖學院》《烏龍山伯爵》等話劇。後來,她還出演了很多小品,在《今天的幸福2》《扶不扶》《投其所好》中,分別飾演離婚女老闆、倒地老太太、投機女領導,個性鮮明、喜感十足,大有接棒喜劇女王宋丹丹的架勢。
《今天的幸福2》
《扶不扶》
作為一個東北姑娘,馬麗一開口就自帶幽默感。聲音是她的「秘密武器」,表現力超強。時而霸氣外露,時而清甜軟糯、撒嬌賣萌,尤其是那「魔性」的笑聲,已經成了她的個人標誌。天生的幽默感加舞臺的歷練,有觀眾評價,馬麗的表演即使到了非常誇張的地步也不會讓人不舒服,「如果換了別人,早就顯得做作。」
但曾經,她的演技也有被人詬病的時候,「之前演話劇時,有一次我在售票處,親耳聽到有一對男女朋友在交流,女的說『不買這場,我太討厭馬麗了』,當時我的心像是被針扎了一樣。」
很多喜劇明星私下裡都沉默寡言,馬麗說:「其實就是希望更靜一點,我們在臺前夠瘋了,無論是精神上和體力上,都是超支的。就像很多節目找我去了之後,說叫你來搞笑,你怎麼還哭了。我也是正常人,有七情六慾,這是他們理解不到的。」
人們總是稱呼喜劇演員為「諧星」,稱他們的表演是誇張的小丑式表演。對於一個漂亮的女演員,這並不是很中聽。有一次馬麗見到郭德綱,問他:「『諧星』是不是貶義詞?」郭德綱說:「當然是褒義詞。」
「演喜劇你要放下形象,不能說怎麼醜怎麼來吧,但其實也差不多,」沙發上坐姿優雅、妝容精緻的馬麗對記者說,「你要表現地特別頹、特別邋遢,才會有效果。有時候打扮得講究一些,觀眾就認為『馬麗你變了,變美了,但不搞笑了,我們還是喜歡接地氣的你』。這總是讓我很矛盾,我到底該怎麼樣才好。有一段時間甚至覺得把自己都活丟了,有點抑鬱。」
其實,馬麗拍起時尚大片完全不輸其他女星,尤其是為《男人裝》拍攝的照片中,原來她是這樣滴美!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馬麗說,希望有一天,她也可以在舞臺上美美地搞笑。
環球人物新媒體編輯整理
原文作者:《環球人物》記者趙曉蘭
原創稿件,轉載務經授權,否則維權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