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長曉佳一】用文字記錄農村生活,書寫三農問題,解讀社會焦點!敬請點擊關注!
今年頻率最多的詞大概就是「疫情」,持續了一年之久的「新冠肺炎」至今讓人頭疼不已。全球超過8000萬人感染,死亡過百萬,這些數字並沒有停歇的跡象,反而有越加增長的趨勢。英國病毒發生變異,全國封禁,並且變異病毒已經傳播到不少國家和地區,形勢愈發嚴峻。而日本就是其中之一,日本決定從28號起也要全國封禁,直至到一月底。我國也選擇停飛英國的航班。
雖然國內的控制力完美,但是面對不斷入境的病毒還是有感染者開始出現。最近,遼寧大連也關閉通道,禁止出入,現在北京也拉響「戰時」狀態,讓我們身處其外的人也是心慌慌而有餘,尤其是我們在外面打工的人,面臨著是否要回家還是呆在打工城市的抉擇。
春運是回家的信號槍,每年的春運一到,各地打工的人都開始收拾起行囊,準備回到闊別已久的故鄉,吃上一桌父母、妻子準備的家鄉菜,準備迎接新年的喜慶。而今年的春運已經定下,從1月28號開始到3月8號結束,為期40天,想要回家訂票的最早可在12月30日訂票,春節七天假的可在1月13號訂票。
隨著春運的開始,返鄉潮就正式到來,但是面對如此龐大的人流,面對著新冠病毒的威脅,我們今年還要回家過年嗎?首先我回家要面臨三個難題。
①疫情的威脅,鍾南山院士說過,新冠病毒可以在環境中傳播,而交通工具的選擇上,大多數人都是公共運輸工具,比如公交、的士、火車等等,在這些密閉空間,公共場所的風險要比其他地方要高,那麼如何回家就成了難題。
就算有條件的可以駕車回家,但是回家以後面臨著來自五湖四海的親友,誰又知道別人有接觸了什麼人群,去了哪些地方,回家不可能不和人交流吧,所以這也是很難為人的。
②工作的原因,有些單位應該會有規定春節注意事項,有些甚至是不允許回鄉探親,畢竟在疫情之下公司也要保證所有員工都處在安全之下,再加上有些地方回來可能還要面臨隔離14天的風險,那麼到那時候,工作可能就會丟了,因此要做好被辭退的準備。
③收入的問題,今年許多人的日子都不會好過,復工晚,開工時間短,一年只幹了半年的活,能有多少收入?而過年回家花費的則是不會少了,年貨、紅包、份子錢,零零總總一算計,一年白幹了,還不如趁著過年多賺兩個,給孩子多點壓歲錢,給老人多買些衣服。
但是話說回來,過年不回家,也是不太被人接受的,尤其是家鄉還有老人孩子的情況之下。對於孩子來說,他對於疫情的看法和大人不同,一年只能見父母一面,甚至於期待了一年的時間,每天數著指頭盼著過年,因為過年就有好吃的好穿的,可以看到越來越陌生的父母,聽著與手機裡不一樣的鄉音,但由於父母不能回來而化作滿腔的失望。
而在不可預測的情況之下,萬一實行封城,那麼就要面對突然上漲的物件,和不斷攀升的生活成本,如果回到家鄉則是不比面對吃喝難以解決的問題,家裡的土地和菜園就是最好的保證。
但是無論是回家還是留守在打工城市,保證安全健康才是最重要的,儘量少外出,少去人多之地,既是對自己的負責也是對於家庭的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