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家人之名》近日迎來大結局,豆瓣評分從最初熱映的8.6分跌至7分。雖然溫馨親情劇變都市言情劇引發吐槽,但兩爸三娃的搭配著實新穎,李海潮的「爸氣」也持續霸屏。
在很多影視劇中,父親是強勢、有力、家長威嚴的代名詞。但也有一些經典「爸爸」,或平凡質樸、回歸溫情,或性格鮮明、充滿喜感,像「好帥好暖」的李爸這樣,逐漸生活化、多元化。
開明型——《家有兒女》夏東海
「夏東海式」的爹,哪個孩子不想擁有?
作為一個兒童劇導演,夏東海性情溫和,深受西方教育的影響,善於發現孩子身上的閃光點。在他的眼裡,每一個孩子都有自己的長處,每一個孩子都可以閃閃發光。
在和劉梅重組家庭以後,面對家裡的三個孩子,他把自己放到了「夥伴」的位置,與孩子打成一片。尊重孩子的隱私、尊重孩子的想法和選擇,勇於承認自己錯誤,通過自己的言傳身教讓孩子成長為更好的娃。
15年過去了,《家有兒女》還這麼火,夏東海,也還是一個不過時的好爸爸。
作精型——《都挺好》蘇大強
去年大熱的《都挺好》中,蘇家三父子被網友戲稱「渣男天團」,而父親蘇大強,更是「打敗」兩個兒子,被網友封為最「作」父親。
劇中由倪大紅飾演的這位不靠譜老爸,將老年人「所有可能的壞品質」都集於一身:窩囊、自私、矯情、愛折騰、欺軟怕硬、貪得無厭、遇到事情就躲、熱衷製造子女間的衝突……
父愛是偉大的,但是某些自私奇葩的父親,就讓人慶幸沒生在這樣的家中。
溫情型——《請回答1988》德善爸爸
《以家人之名》剛開播時,有網友說其堪稱國內版《請回答1988》。韓劇《請回答1988》,可以說是不能超越的神劇,走進其中的任何一個家庭都會被感動,所有的小細節下都藏著深深的愛。
劇中的女主德善,姐姐是優秀且刁蠻的學霸,弟弟不夠聰明卻備受寵愛,排行老二的德善常常處於爹不疼娘不愛的尷尬狀態。日積月累的委屈,終於在再次和姐姐一起過生日時爆發。
後來,德善爸爸深夜等在胡同口,帶著蛋糕向她道歉。「爸爸也是頭一次當爸爸」,這句話不知戳中了多少人的淚點。
體貼型——《以家人之名》李海潮
李海潮應該是史上最「細心」的父親,一個人撫養女兒,當爹又當媽,但是他沒有讓女兒受過任何委屈。每天都有豐盛的飯菜,女兒有了小心思也一定和爸爸分享。有人說,李海潮沒有家產萬貫,卻給了李尖尖最好的童年,和最豐富多彩的精神世界。
而李尖尖所有的安全感,都是爸爸給的。這份溫暖的愛,不僅給予了李尖尖,也同樣分給了凌霄和子秋。對於同樣缺少親情的凌霄和子秋,李海潮像親生孩子一樣撫養,給予他們儘可能完整的愛。
以前人們常說「男主外女主內」、「虎爸貓媽」,認為大部分父親都在家裡扮黑臉,不近人情,不願和孩子多交流,不會關心孩子。但其實,父親的愛一點也不大意,只是因為不善言辭,有些父愛「細節」被我們忽略了。
父親的愛,像是一種源自陌生卻點燃了寒冷的真誠,一種無法言表卻刻在心中的永恆。即使不善言辭,但愛都在行動中。
怕孩子上幼兒園不適應,他會花一個月時間製作機器人,變身「大黃蜂」去接寶寶放學,給孩子們帶去歡樂、緩解入園焦慮。
他記得承諾過的事情,會在高考結束時,帶一杯你最愛的奶茶去接你。但是,在你和媽媽吵架時,他也會站在一旁不說話,讓你分不清是敵軍還是友軍。
出門在外,給家裡打電話,總是沒說兩句,他就說「有啥事兒跟你媽說吧」;但他也會偷偷存下你朋友圈的照片,即使每一張角度都一樣,在他眼裡也是「我的女兒真好看」。
即使從來沒說過一句「我愛你」,他的眼裡也總有滿滿的愛意。他是這個世界上最溫柔的人,會對你說:「如果累了就回家,爸養你。」
《以家人之名》中有這樣一個片段:李尖尖跟爸爸說不要發語音,李爸就戴著老花鏡,艱難地打字發消息給她。也就一句簡短的話,一個字一個字打了好幾分鐘。那個時候,忽然覺得父親老了。(文/田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