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之文又名「大衣哥」。
山東菏澤朱樓村的農民,家喻戶曉的明星。
2011年在《星光大道》的舞臺上憑藉一首《滾滾長江東逝水》獲得月賽冠軍,渾厚的嗓音和一身軍大衣的接地氣造型讓他一炮而紅。
後來參加各種電視節目和商演,包括上春晚,《誰不說俺家鄉好》、《沂蒙山小調》、《農民老大哥》、《火火的情懷》、《我要回家》等耳熟能詳的曲目,讓「大衣哥」備受關注。
與「大衣哥」同時期的選秀明星草帽姐、阿寶、王二妮等在實現階層跨越後,在網絡裡幾乎銷聲匿跡了,只有「大衣哥」三個字頻頻刷屏網絡,成為當之無愧的流量明星。
從「大衣哥」給村民修路、捐款、蓋學校、買健身器材反被村民嫌小氣、借條裝滿了一抽屜到期卻收不回借款、到「大衣哥」的生活被全方位圍觀、被剪成15秒連著15秒的網絡小視頻。
最近,大衣哥的兒子結婚一事又霸屏網絡。大衣哥說「兒媳婦小陳的帳號光結婚一天就漲粉近30萬,播放量高達一個億」。
隨後#大衣哥的兒媳開直播#、#大衣哥回星光大道當評委#,一波又一波,話題不斷,熱度不減。
在網絡世界裡,每一次點擊都是人氣,高人氣就是高流量,高流量意味著高收益。
「大衣哥」保持高熱度的秘訣是什麼?
42歲的農民朱之文在星光大道的舞臺上一戰成名,讓全國人民記住了他,但是在沒成名之前的幾十年裡,他在做什麼呢?
在為生計而奔波。
一年的收入,也不足5000塊。
一塊多錢是一周的生活費。
沒有菜吃,用鹽浸幹辣椒下飯。
生病了,妻子把頭髮賣了140塊錢換湯藥。
5毛錢攢一星期不捨得花。
在討生計的間隙裡仍然不忘唱歌。
他從小就喜歡唱歌,走到哪兒都唱兩嗓子。
村民嫌他不務正業,沒人願意聽,朱之文就對著雞唱,在玉米地裡邊薅草邊唱歌。
這些與農村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境況格格不入的表現讓大家都覺得他是神經病。
人送外號「三大嘴」。
這所有的堅持和努力,在2011年3月,在《我是大明星》綜藝節目海選舞臺爆發了。
一頂毛線帽子,一件價值50元的軍大衣,一雙舊皮鞋上還沾泥巴的剛從建築工地上趕來的「0879」號選手一戰成名!
沒錯他就是朱之文,從村民們口中「三大嘴」變成了家喻戶曉的草根明星「大衣哥」。
我們回頭去梳理這些細節,可以把他故事整理成勵志的範本,但是涉身其中,在困頓又無望的生活瑣碎裡,有幾個人能真正做到常懷鬥志,為夢想奮進呢?
網絡時代,人人都可以是自媒體,機緣巧合,一夜爆紅比比皆是,想要常勝,靠的還是實力!
成名之後的「大衣哥」從年入5000元到年收入1600萬,並沒有煥然一新的滿身名牌,也沒有搬家去城裡住豪宅。
從村民直播的視頻和網上的照片裡看,「大衣哥」一家依然生活在村裡,過著春耕秋收的農耕生活,收玉米,種蔬菜,依然是粗布衣裳、粗茶淡飯。
他既是星光熠熠舞臺上的明星,用歌聲徵服了全國人民,是多少人可望不可即的仰望。
又是出了院門就能碰到的一手老繭、滿臉褶皺的隔壁鄰居,他的生活與你我無異。
這是網絡人設裡不用粉飾的好感度。
據傳,「大衣哥」一家沒搬去城裡,是因為有村民威脅,如果搬走了就要扒他家祖墳。
是否真實已無可考證,也不重要。
別人刻意炒作的噱頭,卻是「大衣哥」和圍觀並直播他生活村民們的日常。
「大衣哥」給粉絲買水被哄搶,收割一波網絡圍觀和鄙夷。
有村民去踹「大衣哥」家的門,引起警方通告並依法行政拘留十日一事,又收割一波流量和討伐。
哪裡有道德對比、有圍觀話題、有口水討伐,哪裡就有流量和關注度。
那些靠他直播賺錢的村民們是他在網絡裡長紅不謝的土壤,也是各個平臺爭搶的天然流量。
這「大衣哥」沒有隱私的生活,也是他和村民們相愛相殺的互相成就!
不偷不搶,保持節操,有底線,這樣的「大衣哥」們值得點讚!
圖片來源於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