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畫面的空間,也叫空白或空隙。 「留白」不是單純「空白」。
表現在畫面上的空間可能是天空、水面,也有可能是景物或物面,攝影者只能從現場環境中選擇畫面空間。空間是畫面陪體中的一部分,是為表現主體服務的。空間在畫面上佔據的面積大小,配置在主體四周的空間是否合適,對觀眾的視覺效果有限大影響。所以,學習畫面空間的處理方法,是在攝影構圖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項內容。
1.空間對主體表現的作用
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在攝影中空間對突出和表現主體的作用。
在拍攝時,把拍攝主體放在天空或者開闊的水面上等單一色調的背景空間上,這樣攝影主體的輪廓將會得到突出的顯示,一個簡潔明了的畫面,對欣賞者會造成強的視覺吸引力。
(2)空間在聯繫主體與陪體之間的作用。
表現在畫面中的人與人、人與物、人與景之間的相互呼應或照應關係,都要通過空間來實現。如果畫面沒有了空間,就難以分清主次,相互關係也無法體現,畫面就變成了「鐵板一塊」,視覺上就感到十分彆扭。
(3)空間對表現畫面意境的作用。
2.空白有助於創造畫面的意境
一幅被有形物體塞得滿滿的畫面,會給人以擁擠、沉悶、窒息的感覺,適當的留白能讓畫面生動活潑,有透氣感。如同漫步在海邊行走在草原上一樣,心胸開闊,心情愉快。畫面的空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是有形物體的延伸,空處不空,只有虛實相襯,才會形成不同的聯想和情調。
3.空白是畫面上各個有形體之間呼應關係的條件。
不同空白位置的安排,與拍攝主體之間表達著不一樣的呼應關係。如果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對象緊挨在一起,它們之間難有呼應,處於相對安靜的狀態,彼此間的影響力也就消失。在處理物與人之間的呼應關係處理上,存在著心理學的問題。因此,在考慮畫面中各有形體的呼應關係去安排空白時,要符合人們的正常視覺習慣與心理要求,取得空白布局的理想效果,達到畫面既有變化,而又和諧統一。
4.空白的留取與形體的運動有關。
一些運動的物體由於自身位置的變化而呈現出運動感,此外,要表現的人或物大都具有面向、視向、傾向、趨向畫面某一邊或某一角度的方向性。有的運動具有外在的動勢,有的看似靜上,但在靜中有動,具有一種潛在動勢。在攝影畫面上,無論哪種動勢,都必須在形體動勢前方留有一定的空白。對於具有外在動勢的物體來說,一點空白的留取能使運動中物體有伸展的空間,觀眾欣賞時心理上也通暢,加深了觀眾對畫面中物體的運動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