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容探索草莓套種甜瓜和辣椒

2020-12-26 鎮江金山網

金山網訊 眼下正是春耕備耕的好時節,在今年的春耕生產中,句容積極探索草莓套種甜瓜、辣椒的模式,助力農民增收,把因疫情造成的損失「搶回來」。

2日下午,在句容白兔鎮照君草莓採摘園裡,草莓種植戶朱照君在鎮江市農科院專家的指導下,正組織工人在草莓田裡套種甜瓜苗。等到三月中旬,農戶還將在草莓田壟的兩邊種上辣椒苗。

鎮江市農科院研究員馬志虎告訴記者:「這種套種模式,主要利用現有的草莓大棚以及草莓生長後期土壤中的肥料,來滿足套種甜瓜和辣椒的營養需求。同一塊田裡,草莓收穫期接近尾聲的時候,甜瓜將『踩點』上市,之後還將再收穫辣椒,進而達到『一耕三收』的效果。」

今年,鎮江市農科院在白兔鎮選擇了幾家草莓種植戶作為示範戶,朱照君就是其中之一。「我家草莓的總面積是8畝,今年套種了5畝。本來草莓到了四月底結束的時候,地膜、地裡剩餘的養分,就全部毀掉了。但是套種模式啟用後,利用剩餘的地膜和肥料,給我們增加了一份額外的收入。」草莓種植戶朱照君介紹說。

馬志虎告訴記者:「由於都是用的現有草莓田,在田間管理的用工、用肥、大棚等方面,成本都可以大大減少,但每畝田卻至少能增收上萬元。」

記者了解到,句容白兔鎮作為遠近聞名的「草莓之鄉」,草莓種植面積達到5000畝。今後這種草莓套種甜瓜、辣椒的「一耕三收」的模式,將逐步向農戶示範推廣,為句容草莓種植戶增收助力。(鄒璇 曲直 朱美娜)

相關焦點

  • 草莓套種甜瓜辣椒 「一耕三收」每畝增收上萬元
    /a/20200303/5e5e0773f3ca626389b17562.shtml   眼下正是春耕備耕的好時節,在今年的春耕生產中,江蘇句容積極探索草莓套種甜瓜
  • 套種苦瓜、豆角,下市再種草莓,郟縣堂街鎮「一村一品」帶動群眾...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李紅汛 通訊員 高鵬程 「現在草莓已經快沒了,這四個棚裡我已經套種了苦瓜,剩下三個棚裡套種了豆角,等到苦瓜和豆角都下市了,就又可以種草莓了!」3月29日,郟縣堂街鎮石橋店村扶貧專幹陳亞鉻站在自己的草莓大棚門口說。
  • 今天,全國各地的草莓齊聚句容打擂臺!
    今天  全國草莓精品擂臺賽在句容開賽  在賽前的察看中,潘群詳細聽取草莓節準備情況介紹,重點了解我市本土草莓參賽情況。得知我市共有21家草莓種植戶、25個草莓品種參與擂臺角逐,他指出,全國草莓精品擂臺賽是草莓屆的「嘉年華」,要通過賽事舉辦學習借鑑其他地區先進種植技術,對標對表、進一步提升本土草莓的種植水平與質量品質,把草莓種植標準和市場定價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同時,進一步擴大句容草莓品牌的知名度、美譽度,提升富民效應。
  • 第19屆中國(句容)草莓文化旅遊節開幕
    「福地句容 莓好未來」,12月22日,第19屆中國(句容)草莓文化旅遊節在「葛洪故裡,秦淮源頭」的句容開幕。農業農村部種植業司二級巡視員李方星,北京市農林科學院副院長王春城,中國園藝學會草莓分會理事長張運濤,省農辦副主任楊天水,市委副書記、組織部部長李健等出席開幕式。
  • 第19屆草莓文化旅遊節在句容開幕 這裡草莓畝均效益超4萬
    此次草莓精品擂臺賽,專家們從640多份草莓樣品中,通過對草莓的果形、大小、色澤、甜度,以及肉質、口感等進行現場打分後,最終選出了10個「特等獎」和10個「金獎」,同時為感謝「時代楷模」趙亞夫為草莓事業發展作出的傑出貢獻,主辦方為其頒發了「終身榮譽獎」。
  • 遇見「莓」好未來 中國草莓文化旅遊節走進江蘇句容
    新華網南京12月23日電(湯靜怡)幸福成熟在果實裡,細數著秋雨和春風。12月22日,第19屆中國(句容)草莓文化旅遊節在江蘇省句容市開幕。本屆旅遊節由中國園藝學會主辦,由中國園藝學會草莓分會、江蘇省草莓協會、句容市人民政府共同承辦。來自國內外的草莓專家、經銷商、種植大戶等嘉賓齊聚句容,共同探討草莓的先進種植技術、文化、學術及商貿。
  • 專家、學者齊聚句容 為中國草莓產業發展注入「智慧力量」
    2020年12月23日,第19屆中國(句容)草莓文化旅遊節論壇啟動,27位專家、學者齊聚句容,為中國草莓產業發展注入「科技的力量、智慧的力量」。論壇特邀北京市農林科學院的趙春江院士,為莓農們做了《數位技術助力園藝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報告。
  • 中國草莓節走進江蘇句容,640多個草莓樣品現場「打擂」
    中國草莓節走進江蘇句容,640多個草莓樣品現場「打擂」 澎湃新聞記者 袁傑 2020-12-23 16:27 來源:澎湃新聞
  • 「院士」助力第19屆中國(句容)草莓文化旅遊節論壇
    中國江蘇網訊 23日,第19屆中國(句容)草莓文化旅遊節論壇27位專家、學者齊聚一堂,為中國草莓產業發展注入「科技的力量、智慧的力量」。北京市農林科學院趙春江院士以《數位技術助力園藝產業高質量發展》為題,重點介紹了數位技術,特別是草莓產業方面信息技術與農業生產關鍵環節的融合趨勢和方法。趙春江介紹,數字科技在提高生產效率、優化涉農資源配置、降低成本、加速社會分工、提升品質、推動農業供應鏈創新的等多個方面有著重要影響。
  • 第19屆中國(句容)草莓文化旅遊節開幕 趙亞夫獲頒「終身榮譽獎」
    人民網馬曉波 攝  人民網鎮江12月22日電 (馬曉波)12月22日,第19屆中國(句容)草莓文化旅遊節開幕,來自國內外的草莓專家、草莓經銷商、種植大戶等嘉賓齊聚句容「草莓城」。在開幕式現場,為感謝「時代楷模」趙亞夫為我國草莓發展作出的傑出貢獻,主辦方為其頒發了「終身榮譽獎」。
  • 全國草莓在句容「打擂臺」,國產品種佔40%以上
    今天(21日)下午,由中國園藝學會主辦的全國草莓精品擂臺賽在句容舉行。白裡透紅的白雪公主、粉中帶白的粉玉、深紅近黑的黑珍珠、細長苗條的香蕉草莓,現場50多個品種640份顏色形態各異的草莓,讓空氣都帶上了甜香。
  • 2021大蒜種植面積不會減,科學套種,合理利用土地,可增產增收
    一直以來科學套種,是最大化利用土地資源,減少光能浪費,提高作物產量,增加收入的好方法。但是作物間作套種講究科學合理,選擇合理的兩種作物可以起到互補的作用,如果選擇不合理則會出現作物間的爭肥、爭水、爭陽光的現象,影響兩種作物的正常生長。那麼大蒜能和什麼作物間作套種,應該怎麼做?
  • 全國草莓盛會,今天在我市開幕!(內附特等獎、金獎草莓名單)
    李健在致辭中指出,句容是鎮江「三農」工作的一方福地,草莓是鎮江特色農業發展的一個縮影,草莓產業經歷了從「沒人種」到「家家種」、從「一株苗」到「一條鏈」、從「辦好節」到「幹好事」的發展歷程,如今草莓已成為農民致富的「金果子」、鄉村振興的「大產業」、福地名城的「新名片」。
  • 甜瓜膨大素什麼時間打?甜瓜用什麼膨大劑好?怎麼施肥又大又甜?
    一、甜瓜提高產量的種植方法甜瓜的品種眾多,可以根據市場需求和環境、土壤的要求進行選擇適宜種植的品種。甜瓜應選擇土層深厚肥沃、透氣性好的沙質土壤。甜瓜耐乾旱,忌水澇,應提前準備好排水系統,育苗前先澆水,保持土壤的溼潤度,施加底肥再進行播種,肥料以有機肥為主。
  • 南京日報社數字報刊-句容摘得2個特等獎、2個金獎
    紅顏草莓。 淡雪草莓。  12月21日下午,由中國園藝學會主辦的全國草莓精品擂臺賽在句容舉行。白裡透紅的白雪公主、粉中帶白的粉玉、深紅近黑的黑珍珠、細長苗條的香蕉草莓……現場50多個品種640份顏色形態各異的草莓一決高下。   鎮江市草莓協會會長唐山遠介紹,參賽的380餘家草莓種植戶、農企,最遠來自新疆、遼寧,涵蓋了全國主要草莓產區。它們都是提前坐飛機、乘高鐵遠道而來參賽的。作為本次賽事的「東道主」,句容有21家農戶、25個品種參與角逐。
  • 【鄉村振興】高效園藝「結果」 「內外兼顧」扶貧 句容白兔做優做...
    依託丘陵山地和自然資源以及地理優勢,近幾年來該鎮緊扣特色農業發展,產業富民、強基興鎮,邁出一行堅實步履。「草莓之鄉」品牌越發閃光說到白兔鎮,眾所周知它是全國聞名的「草莓之鄉」。該鎮擁有全國無公害大棚草莓國家級標準化示範區,草莓種植面積發展到5000畝,種植戶400多戶。
  • 買甜瓜,甜不甜就在「一念之間」!
    仔細觀察這3個方面,保證你挑選又甜水分又多的甜說到水果的時候,真的是每天都必須吃的,因為水果的營養價值非常的高,當然夏天的水果真的是非常的多,眼看夏天就要到來了,相信很多的人也是吃到了自己超級喜歡吃的水果,草莓已經吃過,去了櫻桃也是,正在吃的時候,這個時候的西瓜甜瓜也是叫成熟,所以說很多的人也是開始買很多西瓜,甜瓜來作為家裡面的水果,那是再買甜瓜的時候到底甜不甜呢
  • 近期玉米價格走勢漸穩,辣椒價格持續攀升,草莓價格高位回調!
    然從環比增幅來看,排名前15的農產品品類的市場關注度「十漲五跌」:柑桔、蘋果、雞、羊、牛副產品、豬苗、辣椒、幹玉米、雞蛋和牛肉10個品類的搜索熱度實現增長。辣椒和羊進入銷售旺季,市場關注度快速增長,成為搜索熱度增長最快的兩個品類;甘蔗和橙子是熱度下跌最快的兩個品類。
  • 甜瓜重茬根腐用什麼藥?甜瓜軟腐爛根怎樣防冶?枯萎黃萎的藥劑!
    甜瓜又稱香瓜、哈密瓜等。是葫蘆科一年生蔓性草本植物。中國各地廣泛栽培,甜瓜的茁壯成長需要一個良好的生長環境,且種植者要多加管理。尤其是甜瓜的根,它對於甜瓜整體的生長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甜瓜一、甜瓜根腐病的識別根腐病主要侵害甜瓜的莖基部和根部。
  • 種草莓,AI和頂尖農人誰更厲害?比賽揭曉了
    7月22日開始,4支AI隊伍分別在阿姆斯特丹、北京、南京和昆明,遠程控制位於雲南富民縣國家高原雲果產業園內的智能化溫室,利用尖端數字設備和人工智慧,遠程種植草莓。4支頂尖農人隊伍則親臨比賽現場,依靠種植經驗,與AI隊伍在草莓的品質、產量、投入產出比等指標上展開全面比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