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從最高人民法院傳來喜訊,平定縣法院巨城法庭庭長王科義榮獲「全國法院人民法庭工作先進個人」稱號。自工作以來,王科義始終以「人民法官為人民」為宗旨,忠實履行憲法和法律賦予的職責。從事審判工作27年,堅守基層法庭14年,他用忠誠、敬業詮釋著一名基層法官對審判事業永無止境的追求,用實際行動踐行著「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的神聖使命。
心繫百姓 司法為民
「既然選擇了基層法庭工作,就要時刻把百姓放在第一位,把法律給他們講通講透。只有他們聽明白了、弄懂了,我們的工作才算做到位了。」王科義經常對同事們這樣講。十幾年來,他也把這句話付諸實際行動,在司法為民的道路上砥礪前行。2018年2月的一天,老人張某某在寒風中走進巨城法庭。經了解,老人有3個繼子女、一個親生女兒。妻子去世後,老人辛辛苦苦把4個兒女拉扯長大,又讓他們各自建立了自己的小家庭。如今,老人年邁,身體每況愈下,4個兒女卻對老人不甚關心,老人萬般無奈來到法庭。王科義當即為老人辦理了立案手續,當天就趕到4個兒女家中開展工作,給他們講解有關贍養的法律規定,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最終,4個兒女認識到自己的錯誤,流下悔恨的淚水,此案以調解方式結案。之後,王科義又多次跟進回訪,了解到4個兒女都在按調解協議積極履行贍養義務,老人的晚年生活得到了保障。
多元調解 案結事了
「百姓事,無小事。」這是王科義基層法庭工作十幾年的口頭禪。身處鄉鎮法庭,王科義深知土地、房屋對於老百姓的重要性。在相鄰糾紛中,即使是一條水溝、一堵磚牆,都會成為鄰裡之間矛盾的源頭。2018年7月,某村村民袁某某與董某某因修建房屋發生矛盾,便到法庭尋求幫助。法庭立案後,聯合村民調組織、國土所、司法所等部門有關人員到現場進行實地查看,並對雙方當事人開展疏導、說服、調解工作。王科義從矛盾源頭入手,堅持以人為本、以和為貴的總體思路,讓雙方當事人換位思考,多從對方角度考慮和處理問題,並適時對雙方開展法律宣傳工作,使雙方當事人破除封建迷信思想。經過調解,雙方最終達成一致意見:袁某某房頂上的水泥瓦方向由前低後高改變為前高后低、房上排水流入自家院中,避免對董某某家採光及後牆維護造成影響,同時袁某某將後牆上的多處架眼予以封堵,了卻了董某某多年來的一樁心願,雙方握手言和,本案得到圓滿解決。
傾情奉獻 服務「三農」
「土地是農民賴以生存的保障,若維護不了農民根本利益,談何公平正義?」面對「三農」問題,王科義時常這樣說。近年來,涉農案件逐漸增多,這讓王科義深切感受到土地對農民的重要性。2017年8月,平定縣娘子關鎮某村94戶農民與某農業開發公司就土地承包經營權出租合同糾紛訴至巨城法庭。因該案涉及農戶多、影響大,審理中稍有不慎就會引發更大矛盾。立案前,王科義對土地情況、租賃合同等材料進行了審核。立案後,他帶領法庭幹警放棄休息時間,加班加點整理案件材料,並第一時間通知了被告。當了解到公司現已無力繼續租賃土地致使土地荒廢的情況後,為了減少損失,王科義讓雙方先行解除了承包合同,使土地儘快恢復耕種,而後針對租賃費的給付進行協商。春風化雨,潤物無聲,通過耐心細緻的調解工作,雙方最終達成一致意見,該案得到圓滿解決,也獲得了當地政府及群眾的一致好評。
肩負重擔 不忘初心
基層法庭工作繁瑣複雜,面對重重壓力,王科義沒有絲毫退縮,他對庭室工作進行分工,明確了法庭每一名幹警的工作職責,確保庭室工作有序展開,也為案件高效審理打下堅實的基礎。工作中,王科義把自己所學毫無保留地傳給新人。青年幹警遇到任何疑惑和不懂的地方,王科義都會耐心細緻講解,讓他們在工作中學習,在學習中成長。在他的指導下,即使有再多再難的案件,庭室幹警們依然能用最好的精神狀態優質高效地完成。
正因如此,王科義所在的巨城法庭於2011年3月榮獲陽泉市法院系統集體三等功;2012年4月,山西省高級人民法院授予巨城法庭「青年文明法庭」稱號;2012年12月,山西省高級人民法院授予巨城法庭「審判調解先進集體」稱號;2014年1月8日,最高人民法院授予巨城法庭「全國先進集體」稱號。
王科義始終保持著最初進入法院工作時的工作激情,保持著他對法治事業那顆赤誠的心。時間為他的青絲增添了幾縷白髮,卻始終沒能阻擋他在司法道路上堅毅前行的步伐。(王春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