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 21 個項目玩轉深度學習——基於TensorFlow 的實踐詳解 》

2020-12-22 雷鋒網

資料 |《 21 個項目玩轉深度學習——基於TensorFlow 的實踐詳解 》

本文作者:AI研習社 2020-04-02 10:24

導語:《21 個項目玩轉深度學習——基於TensorFlow 的實踐詳解》以實踐為導向,深入介紹了深度學習技術和TensorFlow 框架編程內容。

相關焦點

  • 詳解深度強化學習展現TensorFlow 2.0新特性(代碼)
    因此博主Roman Ring寫了一篇概述性的文章,通過實現深度強化學習算法來具體的展示了TensorFlow 2.0的特性。正所謂實踐出真知。TensorFlow 2.0的特性公布已經有一段時間了,但很多人對此應當還是一頭霧水。
  • 使用Amazon SageMaker 運行基於 TensorFlow 的中文命名實體識別
    二、中文命名實體識別算法NER一直是自然語言處理(NLP)領域中的研究熱點,從早期基於詞典和規則的方法,到傳統機器學習的方法,到近年來基於深度學習的方法,NER研究進展的大概趨勢大致如下圖所示。值得一提的是,由於深度學習在自然語言的廣泛應用,基於深度學習的命名實體識別方法也展現出不錯的效果,此類方法基本還是把命名實體識別當做序列標註任務來做,比較經典的方法是LSTM+CRF、BiLSTM+CRF。我們知道,預訓練模型可以大幅提升計算機視覺的深度學習算法表現,而在NLP領域也是同理,預訓練語言模型可以有效提升文本分類、機器翻譯、命名實體識別等任務的效果。
  • 令人困惑的TensorFlow!
    我叫 Jacob,是 Google AI Resident 項目的研究學者。我是在 2017 年夏天加入該項目的,儘管已經擁有了豐富的編程經驗,並且對機器學習的理解也很深刻,但此前我從未使用過 TensorFlow。當時我覺得憑我的能力應該很快就能上手。但讓我沒想到的是,學習曲線相當的陡峭,甚至在加入該項目幾個月後,我還偶爾對如何使用 TensorFlow 代碼來實現想法感到困惑。
  • 谷歌重磅推出TensorFlow Graphics:為3D圖像任務打造的深度學習利器
    https://colab.sandbox.google.com/github/tensorflow/graphics/blob/master/tensorflow_graphics/notebooks/6dof_alignment.ipynb這項任務是許多應用程式的核心,比如專注於與環境交互的機器人。機器人要用機械臂抓取物體,需要精確地估計物體相對於機械臂的位置。
  • 【致敬周杰倫】基於TensorFlow讓機器生成周董的歌詞(附源碼)
    本文建立的模型就是基於以上原理。2、模型代碼設計要完成機器生成歌詞的工作看上去是一個生成模型,而生成模型一般都是無監督問題,但是我們需要將它轉化成有監督問題,原因是使用有監督學習可以發現數據內在的關聯性,比如上下文的銜接,然後用預測學習來代替無監督學習。
  • TensorFlow2.0-Keras入門
    之前發了一篇《ULMFiT-用於文本分類的通用語言模型微調》後,由於忙其他的事情,公眾號寫作就暫時擱置了,今天登錄公眾號後臺發現有了26個關注者,那一瞬間簡直是滿滿的感動。最近在知乎上寫一些學習tensorflow2.0的筆記心得,整理成中文教程,希望幫助想學習tensorflow2的朋友更好的了解tensorflow2的同時,也是倒逼自己更好的學習。
  • 【TF專輯 1】TensorFlow在Win10上的安裝教程和簡單示例
    5.按照提示,激活之:activate tensorflow 想切換到哪個環境就 activate哪個~ 這篇文章既然是安裝tensorflow的,當然要avtivate tensorflow! ~)進入Anaconda Prompt-python裡面,進入安裝的名叫tensorflow的環境(我們裝的python3.5.4記得嗎?~),鍵入python,然後再鍵入import tensorflow as tf 在這裡可以找到Anaconda Prompt-python:
  • 實戰|基於TensorFlow+Python的文本分類全程詳解
    你可以使用以下python代碼導入Keras:import tensorflow as tffrom tensorflow import kerasimport numpy as npprint(tf.
  • 【TF秘籍】令人困惑的 TensorFlow!(II)
    代碼:import tensorflow as tfa = tf.constant(0.)b = tf.constant(1.)訓練好的神經網絡包括兩個基本組成部分:已經學習過某些任務優化的網絡權重說明如何利用權重獲得結果的網絡圖Tensorflow 將這兩個組件分開,但很明顯它們需要緊密匹配。如果沒有圖結構進行說明,那權重也無用,而帶有隨機權重的圖也效果也不好。事實上,即使僅交換兩個權重矩陣也可能完全破壞模型。這通常會讓 Tensorflow 初學者感覺很挫敗。
  • 令人困惑的 TensorFlow!(II)
    代碼:import tensorflow as tfa = tf.constant(0.)b = tf.constant(1.)保存和加載訓練好的神經網絡包括兩個基本組成部分:已經學習過某些任務優化的網絡權重說明如何利用權重獲得結果的網絡圖Tensorflow 將這兩個組件分開,但很明顯它們需要緊密匹配。
  • 能看破並說破一切的TensorFlow
    目標檢測是深度學習和計算機視覺領域最有趣的概念之一,構建一個能瀏覽圖片並告知圖片中有什麼對象的模型,多麼奇妙的感覺!好消息是,開發目標檢測應用程式比以往更加容易了。如今的方法專注於端到端管道,極大地提高了性能,有助於開發實時用例。
  • mnist tensorflow 預測專題及常見問題 - CSDN
    輸入的維度 16 n_classes = 10 # 標籤的維度,即輸出的個數 17 dropout = 0.75 # Dropout隨機失活率 18 19 # 佔位符 20 x = tf.placeholder(tf.float32, [None, n_input]) 21 y = tf.placeholder(tf.float32, [None, n_classes]) 22 keep_prob
  • TensorFlow 2.1指南:keras模式、渴望模式和圖形模式(附代碼)
    我一直在使用Keras和Tensorflow的1.x(TF1)在工作和我的個人項目,因為我在這個領域開始。我完全喜歡Keras庫的高級方法和Tensorlfow的低級方法,這些方法可以讓我們在需要更多自定義時在後臺進行更改。儘管我一直是Keras-Tensorflow兼容的忠實擁護者,但始終有一個非常具體的缺點:調試功能。
  • TensorFlow 2入門指南,初學者必備!
    英語原文:Getting Started with TensorFlow 2翻譯:雷鋒字幕組(贇瑾和鳴、大表哥)什麼是Tensorflow?TensorFlow是谷歌推出的深度學習框架,於2019年發布了第二版。
  • 如何在PyTorch和TensorFlow中訓練圖像分類模型
    你必須已閱讀很多有關不同深度學習框架(包括TensorFlow,PyTorch,Keras等)之間差異的信息。TensorFlow和PyTorch無疑是業內最受歡迎的框架。我相信你會發現無窮的資源來學習這些深度學習框架之間的異同。在本文中,我們將了解如何在PyTorch和TensorFlow中建立基本的圖像分類模型。
  • TensorFlow 2.1.0-rc2發布
    pip install tensorflow安裝的TF默認也有gpu支持了(windows、linux),pip install tensorflow-gpu仍舊可以用,如果考慮到包的大小,也可以用只支持CPU的:tensorflow-cpuWindows用戶:為了使用新的/d2ReducedOptimizeHugeFunctions
  • 基於Python和Tensorflow構建完整的電影推薦算法
    數據連結:https://grouplens.org/datasets/movielens/下載文件:ml-latest-smallimport pandas as pdimport numpy as npimport tensorflow as tf導入ratings.csv
  • 社交距離檢測器——Tensorflow檢測模型設計
    在隔離期間,我花時間在github上探索Tensorflow的大量預訓練模型。這樣做時,我偶然發現了一個包含25 個帶有性能和速度指標的預訓練對象檢測模型的存儲庫。擁有一些計算機視覺知識並給出了實際的背景知識,我認為使用其中之一來構建社交隔離應用程式可能會很有趣。
  • TensorFlow Recommenders 現已開源,讓推薦系統更上一層樓!
    import tensorflow as tfimport tensorflow_datasets as tfdsimport tensorflow_recommenders as tfrs# Ratings data.
  • TensorFlow 2.X,會是它走下神壇的開始嗎?
    我們再去討論深度學習框架,吐槽它們的體驗,會不會有點過時?並不會,新模型與新算法,總是框架的第一生產力。從 Theano 一代元老,到 TensorFlow 與 PyTorch 的兩元世界,到現在各個國產框架與工具組件的興起。深度學習框架,總是跟隨前沿 DL 技術的進步而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