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樂,現在我們的流行說法叫做肥宅快樂水,而可樂又以美國的可口可樂為最大的可樂生產商,世界上的人們喝的可樂絕大多數都是印著可口可樂公司的名字。可是最近可口可樂宣布裁員,這是什麼情況?
據媒體報導,可口可樂將在全球範圍內削減2200個工作崗位。其中,在美國將通過裁員和買斷來削減1200個工作崗位,約佔其本土市場勞動力的12%。據悉,此次裁員包括自願和非自願離職,可口可樂預計將因此付出3.5億美元至5.5億美元的員工遣散費。除了裁減工作崗位,可口可樂公司還計劃將在美國四個地區的經營部門數量從17個減少至9個。
在唏噓之餘我們也感嘆,可口可樂真的是有錢,遣散2200個崗位的員工,都要支出3.5億美元。也就意味著大概就是被辭退的員工,平均每人15.9萬美元,按當前匯率折算,為103.4萬元人民幣。
可口可樂給員工發了那麼多遣散費,看來是跑不動了。而且從財務報告數據來看,其經營業績非常好。
財務報告顯示,可口可樂2020財年第一季度總收入85.81億美元,同比增長6.93%,淨利潤27.95億美元,同比增長69.81%,每股收益0.71美元,同比增長54.53%。
第二季度總收入71.09億美元,同比下降28.90%,淨利潤17.59億美元,同比下降33.07%,每股收益0.42美元,同比下降33.19%
第三季度總收入86.71億美元,同比下降8.70%,淨利潤17.40億美元,同比下降32.79%,每股收益0.45美元,同比下降35.04%
2020財年第四季度的財報還沒有出來,但可以先看看2019財年第四季度的財報。總收入90.79億美元,比2018年增長29.13%,淨利潤20.65億美元,比2018年增長160.73%。每股收益為0.50美元,比2018年增長44.90%。
2020財年的年度財務報告還沒有出來。我們可以先看看2019財年的年報。總收入372.73億美元,比2018年增長17.59%,淨利潤89.85億美元,比2018年增長33.57%。每股收益為2.34美元,比2018年增長26.30%。特別是,019財年可口可樂公司少數股東權益為6500萬美元,同比2018年增長1028.57%。
但可口可樂對此並不滿意,因為現在時代在進步,迎來了00後的消費時代。然而,全球經濟發展的轉型帶來了人們消費觀念和生活方式的巨大變化,各個年齡段的消費者對健康和營養的關注開始全面衝擊可口可樂百年積累的優勢。早在上世紀下半葉,歐美含糖碳酸飲料的銷售增長逐漸疲軟,關於可樂導致肥胖的輿論升溫,促使政府對飲料公司徵收糖稅或要求對含糖量進行重大認定,甚至對可樂的廣告播放和餐館、學校的供應進行限制。近年來,發展中國家和新興市場的消費升級趨勢越來越明顯,導致傳統含糖飲料業務不可持續。
作為網際網路的原住民,00後/Z一代被認為是個性張揚、包容開放、享受享受、渴望被認可的一代,對灌輸式營銷廣告嗤之以鼻。可口可樂過去輝煌的影響已經不在他們面前,迫切需要建立一種新的產品和營銷方法。可口可樂嘗試了一些方法來改變新興的消費群體和社會消費結構。1982年,他們推出低糖銀色包裝的健怡可樂,迎合80年代新興消費群體「雅皮士」(指有上進心、受過良好教育、懂得享受、購買力強、前衛但不叛逆冒險的都市青年。近幾年西方媒體移植這個名詞來形容中國一二線城市的年輕人)。2005年推出了零度為主的男性群體和黑色包裝。但其中所含的人工甜味劑已被證明有其他致病風險,絕大多數消費者轉向其他更健康的飲料類型,因此這兩種不同於經典可樂口味的無糖碳酸飲料銷售並不理想。
在目前的市場環境下,可口可樂的財務表現並不樂觀。2017年,公司營業收入比去年下降15%,比2012年水平下降了26%。從股市表現來看,公司整體收益低於標準普爾500指數甚至同行(同行集團指數指道瓊食品飲料菸草指數),差距在逐漸拉大。除了來自百事、雀巢、卡夫等跨國飲料品牌的挑戰,可口可樂還受到了各區域市場本土新興品牌的衝擊,這些品牌在滿足消費者口味和調性需求方面具有更多的鄰近優勢。
因此個人推測,可口可樂的裁員是為轉型留足空間,只有裁員才能讓公司輕裝上陣,保證轉型的速度和靈活度,大家對此有什麼看法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