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除夕夜最重要的一項活動,那就是一家人圍坐在電視機前,觀看春節聯歡晚會。其中語言類節目憑藉著幽默風趣的包袱,深受觀眾朋友們的喜愛。在大家談到最喜歡的女性小品演員當中,肯定都會提到蔡明、宋丹丹等但是年紀大一些的朋友一定還記得一位當之無愧的「小品女王」——趙麗蓉。
在趙麗蓉老師的一生當中,可以說為我們帶來了無數幽默、經典的作品。在她為我們帶來的那麼多歡笑當中,她的一位搭檔功不可沒,那就是鞏漢林。
1995年鞏漢林和趙老師,首次在央視春晚的舞臺上,為大家帶來了他們合作的小品《如此包裝》。在鞏漢林的一番「包裝」後,趙老師穿上了一身非常時髦的服飾,並且把評劇改為了RAP。通過說唱的方式將中國的傳統文化表述了出來,這個小品用非常詼諧幽默的方式來諷刺了當時娛樂圈火熱的包裝風潮。
在小品的過程當中,還穿插了一段非常完整的舞蹈,可以說是一次非常大膽的創新。但不得不說這樣的創新也是非常成功的。在表演結束後,大家很快就認識了這兩位首次合作的藝術家。但其實在私底下,兩位老師早已相識多年。
1991年,趙麗蓉老師準備了一個小品,她需要找一位搭檔在節目中扮演她的兒子,而且這個兒子還要會說方言。在朋友的推薦下,這才有了她和鞏漢林的第一次見面。在當時鞏漢林還只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新人,但是趙麗蓉早已成名已久。所以在知道要見到趙老師的時候,鞏漢林分外緊張。
但是趙老師在兩人見面時說的第一句話就是:「你就是兒子吧!」鞏漢林先是驚了一下,但很快他就反應了過來:趙老師在說我角色裡的身份。於是他趕忙向趙麗蓉問好,並喊了一聲趙老師好,但是趙老師卻堅持讓他喊媽。遇到了如此親切並沒有一點架子的前輩,鞏漢林雖然當時嘴上沒說什麼,但是他的心裡是非常溫暖的。
兩人在第一次合作的小品在播出後,收穫了很高的評價。鞏漢林和趙老師的關係也就變得更加親近,在後來趙老師直接把他認作了自己的「乾兒子」。在大家面前鞏漢林會稱呼她為「趙媽」,但是在私底下兩人一直都以母子相稱。
隨後二人也多次在春晚的舞臺上合作,為大家帶來了《打工奇遇》、《功夫令》等經典小品。由於受到觀眾們的喜愛,這些作品也多次獲得了一等獎。兩人在舞臺上的合作非常默契,堪稱春晚的「黃金搭檔」。但是兩人的合作很快就戛然而止了。
在2000年的時候,趙老師因為肺癌醫治無效而去世。聽次噩耗的鞏漢林立馬放下了手中的工作,前去送趙老師最後一程。
自趙老師走後,鞏漢林的最佳搭檔沒有了,他只好和別人組成搭檔表演小品。比如和潘長江老師合作的《同桌的她》,和黃宏老師合作的《花盆》、《裝修》......只要是有他表演的節目,每一個都是評價很高的作品。但是在2010年之後,那個曾上了18年春晚舞臺的「釘子戶」卻突然不見了,而這一消失就是10年。
後來在一次採訪中,他說出了自己退出春晚舞臺的原因。他說,趙老師生前曾非常認真的給他說過一句話,那就是「幹咱們這行要講究,不能將就。」就是這句話讓鞏漢林銘記於心,在沒有合適的作品的時候,他寧可不再上春晚,也不願隨便用一個作品去糊弄,這是對觀眾的大不敬。
也正是憑藉著這樣的職業操守,才讓鞏漢林老師帶給我們的小品,每一部都是那麼的精彩,這和們在背後的仔細打磨是分不開的。讓我們這樣有職業操守的老藝術家們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