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女子群像 | 她們來自世界各地 為何都要定居柏林?

2021-02-25 Camelia山茶花

Why choose to stay in Berlin?

▼點擊快覽:「柏林女子群像」風格大片

「柏林女子群像」終於來啦 ✨

為了更靠近真實的柏林與柏林女士,我們邀請了 15 位生活在柏林的不同行業甚至不同國家的女性來分享她們的故事,以及對於柏林的感受。

並拍攝了一組風格大片。

從她們豐富的回答裡,也許,我們可以一起窺探出一個更加客觀、立體而又迷人的柏林城。

1

收到 Chiderah Sunny 的成片,大家都非常驚喜,她太酷了。

也許因為是模特,Chiderah Sunny 無論拍攝創意,還是搭配想法都很出彩。對她來說,柏林自由奔放,無需解釋一切。至於為什麼定居這裡,她這樣回答:

向左滑動查看 Chiderah Sunny 採訪片段

🔗 Chiderah Sunny 選擇了 THE MO LAB

浪漫飄帶領印花連衣裙

九分寬鬆毛邊牛仔褲

「很多人來到這裡,努力交朋友,建立友誼,一旦你找到了屬於你的集體,柏林這座城市就充滿了樂趣。」


Pascale Widmer 正在柏林學習傳播管理和市場營銷,並從事這方面的工作,畢業後也決定留在這裡。

對她來說,柏林的自由就是,你可以很盡情地表達自己,過自己喜歡的生活。沒有人會認為「星期二下午在咖啡館無所事事地喝一杯咖啡」是懶惰的表現。

向左滑動查看 Pascale Widmer 採訪片段

🔗 Pascale Widmer 選擇了 THE MO LAB

格紋長襯衫式大衣

高腰闊腿牛仔褲

3

Sabrina Lehmann

家鄉:德國

職業:IT 諮詢顧問 | 模特

Sabrina Lehmann 十幾歲的時候,就開始嘗試不同的穿衣風格:哥特、朋克、搖滾……

柏林這座城市,最令她著迷的,就是可以像現在這樣不受束縛地表達自己。

向左滑動查看 Sabrina Lehmann 採訪片段

🔗 Sabrina Lehmann 選擇了 THE MO LAB

黑白格無袖迷你連衣裙

風格款時髦牛仔褲

4

Maya Schenk

家鄉:德國

職業:鋼琴家 | 畫家

「來柏林的人不是為了賺大錢,想賺大錢去慕尼黑或法蘭克福。這裡的人價值觀會和我更近似,我們當然需要錢,但是享受生活、探索新的東西、認識朋友比僅僅賺錢更有意思。

Maya Schenk 曾在接受採訪時說。

要是好朋友來柏林,一定會帶她去的地方就是 KitKat(柏林最受歡迎的夜店之一)✨作為一位鋼琴家、畫家,Maya 說自己尤其喜歡那些既舒適又別致的衣服,包括好的布料、色彩和剪裁。

🔗 Maya Schenk 選擇了 THE MO LAB

飄帶無袖金蔥罩衫

雙排扣羊毛西裝

九分寬鬆毛邊牛仔褲

5

Veronika Rieger

家鄉:德國

職業:詩人 | 女權主義者

Veronika Rieger 是一位活躍在柏林的詩人,如果你上 YouTube,可以搜到非常多她在各地讀詩的視頻。

內容涵蓋文學詩歌、社會正義、女性.

向左滑動查看 Veronika Rieger 採訪片段

當我們請 Veronika Rieger 用三個詞形容柏林,她覺得這裡是「最自由的地方」、是「家」、是「創造力之源」。

🔗 Veronika Rieger 選擇了 THE MO LAB

格紋長襯衫式大衣

6

Jessica Santos de Trongo

家鄉:德國柏林

職業:音樂電臺主持人 | 社交媒體編輯 | 咖啡師

Jessica 的母親來自德國,父親來自非洲的莫三比克。作為一名德非混血,Jessica 從小生活在東柏林。

二十一歲那年,當一家人搬到西柏林,開放、多元的文化環境才終於將她包裹:

Jessica 說「我搬家的第一天,當我走在西柏林的街道上,沒有任何人因為我的膚色而側目,我才第一次感受到了真正的自由。

向左滑動查看 Jessica Santos de Trongo 採訪片段

🔗 Jessica Santos de Trongo 選擇了 THE MO LAB

格紋長襯衫式大衣

法式直筒牛仔褲

7

馮昱

家鄉:中國北京

職業:攝影師

在柏林,無論男女,只要是不觸碰法律,你愛怎麼活怎麼活,沒人管你。在柏林,性別差異沒有那麼大,在兒童遊樂場,你會看到男孩女孩都一樣登高爬樹。

Photo from 馮昱

因為疫情,馮昱今年是被迫困在柏林 6 個月,作為一位愛聽故事的攝影師,她開始做起「柏林人」項目。找遇到的人聊柏林,聊他們的故事。

這 6 個月,她開始喜歡上這裡.

🔗 馮昱 選擇了 THE MO LAB

人字紋及膝大衣

Heloisa Ascar

家鄉:巴西聖保羅

職業:消費顧問 | 傳媒總監

Heloisa Ascar 是一位從事內容創作超過 15 年的消費顧問和傳媒總監。

因為在充滿各種時尚訊息的環境中出生和成長,Heloisa 對時尚和服裝有很特別的感情。

對她來說,穿著風格更像是自我內在的發掘,而不是跟隨潮流。

選擇柏林,是因為她可以自由地嘗試一種完全不同的生活方式。比起家鄉,柏林女性在「不得不以某一種方式選擇服裝」上,享有更大的自由。

向左滑動查看 Heloisa Ascar 採訪片段


🔗 Heloisa Ascar 選擇了 THE MO LAB

雙排扣羊毛白色大衣

翻邊直筒牛仔褲

9

Hadas Cohen

家鄉:以色列特拉維夫

職業:音樂製作人 | DJ

The Mo Lab:請用三個詞形容柏林~

Hadas Cohen:自由、藝術、性感。

Hadas Cohen 喜歡在自己的工作室裡創作音樂,享受人群跟隨自己的音樂一起跳舞。如果好友來柏林,Hadas 作為 DJ 當然會帶她去夜店,倘若是夏天,她們還要去看柏林的湖泊。

🔗 Hadas Cohen 選擇了 THE MO LAB

黑白格一字開口夾克

八分直筒牛仔褲

10

「每當我離開柏林時,我都會強烈意識到我在這裡是多麼自由。」


Photo from Carmen Wolfschluckner

14 歲的時候,Carmen Wolfschluckner 就夢想成為一名時尚編輯,當時的她還和好朋友一起從服裝搭配到妝發、布景,完成了一次看起來很專業的拍攝,甚至還做了成片設計.潛意識裡的美好記憶和興趣推動,她從事了和專業不同的行業。


向左滑動查看 Carmen Wolfschluckner 採訪片段

從奧地利到柏林,對 Carmen 來說,每座城市都有自己的規則和風格,柏林也不例外。「無處不在的自由感連接著每一個在柏林的人,在這裡你可以成為任何你想成為的人,穿任何讓你感覺愉悅的衣服,愛你想追逐的一切。」

🔗 Carmen Wolfschluckner 選擇了 THE MO LAB

格紋長襯衫式大衣

風格款時髦牛仔褲

Sigalit Feig

家鄉:以色列

職業:歌手 | 舞者 | 演員

以後看到柏林 Komische Oper 歌劇院,應該會想起 Sigalit Feig 來。

這裡是她的「第二個家」。Sigalit Feig 是這裡的一名音樂劇演員。

十歲時她就和父母一起搬來柏林了。

Sigalit 欣賞柏林女性身上的力量,她們穿她們想穿的衣服,大聲地說出自己的觀點,不怕顯得不女性化。她們看起來就是她們想要成為的人。

🔗 Sigalit Feig 選擇了 THE MO LAB

法式直筒闊腿牛仔褲

寶藍壓褶不規則半裙




Najni Gurung

家鄉:尼泊爾

職業:服裝店主管

我曾經遊歷過很多地方,但只有柏林讓我想安居於此。

🔗 Najni Gurung 選擇了 THE MO LAB

疊穿兩件式大衣「可可色售罄」

寶藍壓褶不規則半裙

13

家鄉:德國

職業:時裝攝影師

柏林一直是一座非常自由的城市,『我不在乎』的心態幾乎根深蒂固。

作為女性,在柏林你不會像在其他城市那樣因為外貌而受到評判。你可以穿著睡衣去購物而人們幾乎不會注意到。

這座城市不斷吸引著世界各地有創意的人前來。對 Lina Zangers 來說,「多元化」絕對是她喜歡在柏林工作的重要原因之一。

Photo from Lina Zangers

🔗 Lina Zangers 選擇了 THE MO LAB

幾個月來,在陸續收到的柏林女士郵件裡看到她們愛這座城市的理由,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柏林帶給她們的自由感。
一切的條條框框都不復存在,在這樣的氛圍裡,不想下墜,只要盡情享受。



📷

除 Lina Zangers、馮昱、Carmen Wolfschluckner 外,

圖片均由攝影師 Yao 拍攝。

Ins:maruko_yao

相關焦點

  • 柏林女孩|別試圖定義我
    這位印度尼西亞的模特和設計師,出生於雅加達,卻在全球各地生活過。所有這些地方,只有兩個被她稱為家:峇里島的叢林和柏林寧靜的后街。最終她來到了柏林,最初緣由是探望朋友,但這個城市常常發生這樣的故事,人們來一個周末,然後不知道為什麼就選擇了永遠留下。柏林的自由藝術氛圍通常可與1920年代的巴黎相提並論,這裡融合了來自世界各地的創意人才。因此,它也是一個充滿流浪漢和夢想家的城市。
  • 柏林是一座電影院
    2月20日,第七十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開幕。對很多人而言,柏林電影節並不是個陌生的名字。這個素有「成就了一代中國電影大師」之稱的電影節,因其對社會議題的關注和平易近人的姿態,吸引著世界各地的電影人、媒體人和影迷前往。2015年,我還在英國求學。
  • Moxin | 被擱置的旅行目的地 好想再次飛往柏林
    ▪️ 全城一半以上的人都是單身,80% 的住戶是單身住戶。▪️ 羅列定居柏林的國際藝術家,需要一張超長的名單。▪️ 全球生活方式先鋒雜誌 Monocle 每年評選「全球最宜居城市」,柏林都會上榜而且次次名列前茅。Everyone loves Berlin...Why ?
  • 美之地圖:來自世界各地的她們,都在努力的散發生命活力
    薩米拉安詳的神態給人希望——像她這樣善良的人會讓這個世界變得更好。柏林 德國我遇見莉薩的時候她正在旅行,十一歲那年她被一輛電車撞倒,奇蹟般地活了下來,卻留下了許多傷疤。伊多梅尼難民營 希臘我遇見的大多數難民都談到他們恐懼與希望共存的經歷——他們一邊受難,一邊做夢。這位來自敘利亞的庫德女人也是如此。
  • 柏林:奢華旅程
    從高級菜品到高檔時裝,從時尚演繹到高端文化:柏林始終是來自世界各地的奢侈品愛好者們的天堂。在這座德國的大都會,遊客們得以在高貴完美的氛圍中盡情追逐文化、美食和運動等方方面面的快感。無論是奢華酒店、頂尖設計師精品店,還是歐洲大陸最大的百貨公司——卡迪威百貨公司(KaDeWe Berlin),無一例外都烙印著「柏林」的印記。
  • 柏林的美食博主都在吃什麼?(上)
    柏林地處冷戰前沿長達半個世紀,當存在了38年的柏林圍牆倒塌之後,大量外來的年輕人湧入這座城市,此外還有大量因為歷史原因來到德國的越南,土耳其等國家的移民定居柏林。生活在柏林的50萬來自世界185個國家和地區的外來人口,混合曾經生活在東西德不同意識形態下的德國民眾,讓柏林成為了多文化碰撞的前沿。
  • 從柏林開始,這部電影震蕩了世界
    在電影中,只有5%左右的表演來自導演伊利亞的指導,剩下的95%完全依靠自身即興發揮。 柏林影展將影片選入主競賽單元,是否是同意藝術可以凌駕於道德之上?
  • 新番點評:強襲魔女通往柏林之路
    Hello大家好,今天和大家聊聊這部妹子機戰的原創動畫——強襲魔女通往柏林之路;此次動畫為「強襲魔女」企劃的第三季TV動畫,講述了妹子們徵戰柏林的故事。為了更有效率的對抗野怪,世界各地的少女們聚集在一起,共同禦敵。
  • 世界三大電影節,柏林電影節與華人電影,獲獎推薦
    影片講述了定居在美國的同性戀者高偉同,為了打發逼婚的父母,與非法移民女畫家顧威威假結婚,展開的一連串故事。《香魂女》柏林金熊獎(1993年並列),導演謝飛。影片講述一個英國莊園主去世後,由於遺產法規定家產只傳男不傳女,他的女兒們都面臨著掃地出門的命運,嫁一個好丈夫便成了她們的燃眉之急。大女兒為了全家的幸福她深深藏起自己的兒女私情;小女兒為了追求愛情甘願付出。最終「理智」和「情感」都得到了真愛。
  • 再見,柏林!
    在飛往柏林的途中,女兒會不時走到我們的座位邊看看,還不時送點零食,在女兒的陪伴下,九個多小時的飛行不知不覺就過去了。到達柏林機場時,天下著小雨,從機艙往下看,柏林與我國北方城市有點相象,房屋、街道都是方方正正。機場附近有幾個煙囪冒著白煙,當我把圖片發到微信朋友圈,有的微友提出疑問,工業高度發達的德國怎麼會有大煙囪?對於這個提問我無法答覆。
  • 重磅不能錯過的電音現場:柏林電音先驅Mark Reeder
    , The Pet Shop Boys, New Order合作混音師電子舞曲廠牌MFS創始人Mark Reeder生於曼徹斯特,1978年搬到柏林後,他和Joy Division及其廠牌Factory Records成為朋友,作為他們在德國的代理人。
  • 電影《柏林的女人》
    第一本日記由弗拉基米爾·蓋爾芬德(Vladimir Gelfand)所寫,他是來自烏克蘭的猶太中尉。蓋爾芬德去世後,兒子維塔利(Vitaly)在清理其文件時發現了這本日記。隨著紅軍進入 「法西斯野獸的巢穴」時,蘇聯宣傳軍官掛出一條橫幅鼓勵紅軍的士氣,「士兵:你們現在德國的土地上,報復的時候到了!」
  • 世界著名樂團巨獻|德國柏林交響樂團 2018新年音樂會
    打開世界音樂史,特別是從巴羅克時代到古典主義時代,這是人類音樂史最為輝煌的時代,留下最多不朽音樂篇章的時代,巴赫、亨德爾、貝多芬、舒曼、勃拉姆斯 ……許許多多不朽的音樂名子都來自德國大地。
  • Red Bull 音樂學院二十週年 2018 重返柏林
    Red Bull 音樂學院 – 一個在世界各地巡迴舉辦,包含演唱會、派對、展覽、訪談、講座的國際音樂工作坊,在經過20年之後,將於2018年回到發源地-德國柏林舉行。Red Bull音樂學院 (Red Bull Music Academy)將於2018年9月8日至10月12 日於德國柏林舉辦為期一個月的音樂交流講座及系列活動。
  • 柏林電影節聚焦難民危機
    【法新社柏林2月8日電】題:柏林電影節群星璀璨,移民危機亦為焦點  科林·弗斯、克爾斯滕·鄧斯特和艾瑪·湯普森等大牌影星參演的多部影片將角逐第66屆柏林電影節金熊獎。本屆柏林電影節周四開幕,由梅麗爾·斯特裡普擔任評委會主席。  柏林電影節是每年歐洲三大電影節中舉辦時間最早的電影盛事。
  • 柏林愛樂十二把大提琴
    正因如此,大提琴重奏組合就顯得尤為必要了,其聲音可以充分在音樂廳裡傳播,每把琴的聲音也都清晰可辨。除了寬廣與雄壯之外,大提琴的音色中敏感多情的一面也得以展現在聽眾面前。作為世界上最成功的大提琴重奏組,柏林愛樂12把大提琴在各地都擁有大批擁躉,並帶動了一大批類似的團體爭相效仿,比如知名的"維也納5+1",但十二把大提琴始終是這一領域裡當之無愧的王者。
  • 柏林背後的城市
    1949年9月,在東西方兩大陣營在柏林問題上撕破臉之後,西方世界控制下的西德決定拋開柏林、建都波恩。在長達四十年的冷戰期間,這座不起眼的小城一直是西德這個世界第三或第四經濟強國的正式首都。一躍成為首都的波恩也藉此走上了發展的快車道。
  • 拉特在柏林愛樂都幹了些什麼?
    歐美評論界對這位在柏林愛樂執掌總監工作16年的指揮家進行了評點。  業界人都了解,接手像柏林愛樂這樣的一流樂團,面臨著怎樣的挑戰。拉特之前的幾任指揮家都是泰山級的人物——威廉·富特文格勒、赫伯特·馮·卡拉揚、克勞迪奧·阿巴多,接手這樣一個樂團,肩負的重任可想而知。況且,柏林愛樂的音樂家與歷任總監,幾乎都有磕磕碰碰的歷史故事。
  • 柏林必遊景點推薦!
    它是柏林市中心的一個廣場,位於布蘭登堡門內,菩提樹下大街的西端。戰爭夷平了巴黎廣場的大部分,只有布蘭登堡門倖免於難。之後不斷的資金投入使得廣場慢慢恢復昔日的輝煌。       如今的布蘭登堡門和巴黎廣場每天都有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前來遊覽。廣場上每天都有很多街頭藝人在這裡表演,你可以和全身塗著銅漆的「大兵」合照,讓街頭畫家為你畫上一幅肖像畫。或者也可以坐上馬車遊覽一下整個廣場。
  • 《反骨柏林》Vol.8 柏林很窮 可是柏林很性感
    柏林BIO咖啡館 (圖片來自網絡)這種新與舊的衝撞其實一點也不矛盾---因為柏林人沒有把注意力放在物質享受裡,專注著他們的精神世界,像一個老牌的貴族一樣自得其樂。而反之,就是個暴發戶。Vintage (復古,古著)是柏林整個城市的審美基調。建築上的廢墟美學主義和設計中的貧民窟美學都是這種懷舊主義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