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2020年香港小姐冠軍出爐,引發了不少人的關注。
獲得冠軍的謝嘉怡,因長相酷似「混血版李嘉欣」,被封為10年來最美!並一舉奪得「最上鏡小姐」、「港姐第一名」,而成為「雙料冠軍」。
遙想最富傳奇色彩、最令人敬佩的港姐「雙料冠軍」,還是43年前1977年的港姐冠軍、最上鏡小姐——朱玲玲。
朱玲玲可不是只有美貌的花瓶,她的「智美雙全」讓她不僅成為「港姐嫁豪門」的第一位開山鼻祖,更讓她有底氣在47歲時毅然逃離霍氏豪門,年過半百50歲成功再嫁羅氏豪門,坐擁200億家產。
要知道,她的前夫霍震霆和現任羅康瑞,都是香港赫赫有名的人物,說句玩笑話:兩人跺跺腳,香港都要抖一抖。而朱玲玲,卻能接連兩嫁香港百億富豪,她到底有什麼魅力?
看過她的故事,起初我也憤憤然的想:命好唄!普通人怎麼比?
港姐啊!單是這個起點,就已經讓我們普通人望塵莫及了,更何況港姐冠軍,有哪個混得差的?
那普通人真的就只能望洋興嘆,沒機會了嗎?
直到今天看到這樣一本書《你缺的不是努力,而是變現的能力》,讓我徹底改變了之前的想法。
書中,有這樣一段話:
不管哪個階段的人,常常都有個共同的困惑:為什麼我總遇不到機會呢?
事實上我們的一生會遇到諸多機會。可惜大部分的人往往無法判斷機會,即便發現了也無法抓住。
把握機會的能力,其實是一項非常核心的能力。
再回頭重新審視我們之前的思維:
「港姐」是什麼?
「港姐」的評選,不就是平民女孩躍升階級的重要機會嗎?
今年獲得港姐雙料冠軍的謝嘉怡,爸爸是廚師,媽媽也不是什麼大家閨秀,家庭背景並不深厚,自己曾經也只是位醫院手術室裡的護士,就是普通的尋常人家。
更早前,家喻戶曉大明星的袁詠儀、蔡少芬等人,也是當初家境窘迫、為了給家人還債才報名「港姐」,一舉奪魁後進入演藝圈,才改變了命運。
所以,你看,從平民百姓到港姐佳麗;再從港姐冠軍到演藝明星、或豪門貴婦……機會從來都有,只看你發現了沒?
再換個角度來講,從1977年到2020年,43屆港姐評選、如此多佳麗雲集,又出了幾個朱玲玲這樣智慧與美貌並存,接連兩嫁香港百億富豪,而成為「最強豪門貴婦」、「富豪收割機」的傳奇人物呢?
至今,也僅此一人。
正如武俠小說大師古龍所說:
問題並不在有幾成機會,而在於你能否把握機會,若是真的能完全把握機會,一成機會也已足夠。
錢掙得不夠多,真的是缺少機會?還是缺乏把握機會的能力?
事業上沒起色,真的是不夠努力?還是思維固化,沒有變現的能力?
工作太累、薪水太低,中年難道就只有危機、沒有破局?
如果你也被生活中的這些問題而困擾,別著急,其實人生的每個轉折點,都蘊藏著機遇,而每個「危機」,都能化「危」為「機」(機會、機遇)。
今天不妨就從《你缺的不是努力,而是變現的能力》這本書給我的啟發,來解讀「豪門傳奇」朱玲玲的成功路徑,就算不指望成為首富,掌握了變現的思維和能力,普通人也能逆襲!
朱玲玲曾一語道出「全能贏家」的人生真諦,以過來人的身份教育兒子:幸福要自己爭取!
「一入豪門深似海」這是被廣為流傳的真理。
嫁入豪門並不等於「一生無憂」,越是財富聚集的地方,越是暗流洶湧。 是該不斷努力的生孩子,母憑子貴、坐穩正宮?還是等著年老色衰、再無利用價值後就被拋棄?
朱玲玲的智慧在於:主動出擊,絕不坐以待斃。
除了做好兒媳的本分,為豪門開枝散葉,生下3子,並且教育的很好(看看霍啟剛就知道了);同時,她還不忘「主動」工作,參與打理家族事務。
對內,把豪門內務管理得井井有條;對外,積極幫襯夫家,利用自己港姐的名聲和影響力,幫助夫家在國際上拓展體育外交活動,同時不忘積累個人影響力。
她極佳的語言天賦,讓霍老爺子時常能帶著兒媳去會見國家元首、各國使節,撐起了霍家的體面與尊榮。這也是朱玲玲深得公公霍英東喜愛的原因所在。
與我們想像中的豪門闊太不同,朱玲玲的每天不是做做指甲、燙燙頭髮、打扮得美美的出席各種聚會、整日的吃喝玩樂;她作為豪門長媳也是要上班的。
曾有媒體意外的發現,朱玲玲在霍家總部大樓裡,有一間又小又破的辦公室,豪門長媳還要上班?
朱玲玲莞爾一笑,淡淡的說:沒什麼事就幫下忙,不過,我是無薪水的呦。
無薪水,圖什麼?
在《你缺的不是努力,而是變現的能力》這本書中,有一句這樣的話,很值得玩味:
聰明的人,把工作當作展示價值的舞臺;糊塗的人,把公司當作拿錢辦事的工地。
朱玲玲的智慧不得不令人佩服:
零薪水打理豪門事務,但同時可以利用豪門的平臺、資源與關係,在家族事務中學習各種商業運作、投資技巧、人脈拓展……
除了個人的管理能力得到鍛鍊與提升,朱玲玲自身的社會影響力、美譽度也與日俱增。她三十年如一日的堅持做慈善,更被民間譽為「慈善皇后」深受民眾愛戴。
「主動」讓你獲得更多機遇、鍛鍊出更多能力,將來你就有更多掌控力與選擇的餘地。
這也是為什麼朱玲玲在50歲仍能再嫁豪門的秘訣所在——她的個人能力、個人影響力都在不斷升值,她配得起啊!
而不像那些只仗著年輕貌美就坐享其成的姑娘們,孰不知,青春會貶值,被「持有」的時間越長就貶值得越厲害,最終對方為了止損,你只有被拋棄的份兒啊!
所以,當你在一個團隊中工作時,是只認真做好分內事,多的一概不管?
還是在協作出現問題時主動協調,主動鍛鍊自己本職以外的更多職業能力呢?
正像《你缺的不是努力,而是變現的能力》書中建議的那樣:
以前人家說「本分」是句誇人的話,而現在,這兩個字簡直就是罵人的話。如果你不主動去做盤子以外的事,到後來,事情一件一件都被別人做完了,你盤子裡的奶酪只能越來越小。
如果你想更快脫穎而出,就必須拿出「做好分內事,多做分外事」的姿態。
別再以「大家各有分工,我不想多管閒事」為藉口,你的職業變現能力,就藏在「你有多主動」的態度裡!
阿聯為什麼那麼有錢?因為它有豐富的石油礦產資源。
為什麼石油值錢?因為石油是不可替代資源,億萬年才形成,越用就越少。物以稀為貴!
所以,資源就是錢!資源越稀有、越不可替代,就越值錢!
在人滿為患的社會裡,每個人手中的資源都是有限的,包括個人能力、社會閱歷、人際關係……等等,如何儘可能將自身資源匹配社會資源,實現價值最大化,其實就是你個人的「變現能力」。
在《你缺的不是努力,而是變現的能力》一書中,是這樣建議的:
(1)匹配「行業年齡」
很多人說「中年危機」,過了35歲就不好找工作了。那要看你想找什麼樣的工作呀?
就說最勢利的娛樂圈,你做流量明星、做偶像愛豆,25都嫌老;但假如你要做演技派、專業過硬的演員,41歲的章子怡、54歲的鞏俐照樣有國際市場、55歲的張曼玉依然被尊稱為「曼神」。
不談遠的,就說咱普通人:
做行政前臺30歲都嫌老,你要真30歲,你也不願去幹那技術門檻低、工資少的「門面活兒」;換個職業,教師、醫生、高級工程師,經驗就是「無價之寶」、「不可替代資源」,簡直越老越值錢呀!
所以,你得看清「行業年齡」,自己是哪個年齡段,就匹配好合適的「行業年齡」,再做打算。
再比如寧靜,18歲時還在做動畫師,因顏值出眾而獲得電影邀約,有了出演電影的機會,她就開始努力磨練演技,逐漸獲得更多導演賞識,一躍成為電影大咖。
大銀幕站穩腳跟的寧靜,當時被婚姻衝昏了頭腦,激流勇退,當她婚後再次重回演藝界的時候,卻發現電影圈已經沒有了自己的位置,而同時電視劇熱潮興起,於是她積極投身其中,靠一部《孝莊秘史》奠定了自己的「大咖地位」。
隨著時代的變化,電視劇市場不如綜藝火爆,48歲的寧靜又再次活躍在《花兒與少年》、《乘風破浪的姐姐》等各檔綜藝,沒錯,還是那個眾星捧月、穩居「C位」的寧靜。
以前人家說,大銀幕(電影)瞧不起小熒幕(電視劇),小熒幕瞧不起綜藝咖,但寧靜從不在意他人的這些議論和眼光,她有自己的思考和想法。
她每一步都踏得極準,年齡匹配行業轉型,咖位匹配流量話題,所以直到現在她還是「一線」,依舊是話題女王、流量的中心。
而那些只會演國民小媳婦、職業女性、角色受限的中年女演員,只能忍受競爭殘酷、無戲可拍的局面。
正像《你缺的不是努力,而是變現的能力》作者所說的:
雖然很多文章告訴你,從任何時候開始都不晚,但我們有時也沒必要硬碰硬,對吧?
比如,30多歲的我,不會去做「明星夢」,而是計劃腳踏實地的磨練文筆、鍛鍊思考力,筆耕不輟的寫、寫、寫……隨著年齡的增長、閱歷的豐富,說不定老了也能成為暢銷書作家呢?
匹配「行業年齡」去做事,你會事半功倍。
(2)匹配個人優勢
個人優勢包括你的經驗、知識、能力、人脈等等。
還記得共享單車的創始人胡瑋煒嗎?
32歲從一名打工妹,變身「摩拜共享單車」創始人,同年入選《福布斯》雜誌亞洲「25位亞洲新銳女性榜」。2018年12月,她辭去摩拜單車CEO一職套現15億,成為傳奇。
你以為她的事業憑空來的?頭腦一熱就去創業?
你不知道的是,她在創建摩拜之前,先是《每日經濟新聞》經濟部的一名汽車記者,後來又先後供職 《新京報》、《商業價值》和《極客公園》做科技報導。
十年的汽車科技媒體經歷,讓她既了解汽車行業,又了解新媒體,這些都是她創業的個人優勢,在此基礎上再加上敢闖敢幹、人脈資源,才使得她創業成功。
而同樣擅於匹配個人優勢的還有「奶茶妹妹」。
從當年清華園裡手捧奶茶而走紅、紅極一時的虎撲女神,到與自己從小的偶像、知名主持人楊瀾以及聯合國英國大使芭芭拉•伍德沃德夫人合影,從網紅變身名流圈座上賓,她也只用了10年時間。
一場婚姻,讓奶茶妹妹實現了階級跨越,不僅有豐富的物質資源,更有看不見的財富、名望、地位,社會影響力。
婚後她擁有了眾多機會:參與公益項目,各類投資會議,與世界首富比爾蓋茨同框,和劉強東出席英國皇室婚禮,會見加拿大總督……
東哥事發後,很多人為妹妹叫屈,卻只見小天氣定神閒、滿臉甜笑的回覆:一家人團圓就好。
甜美的笑容下,妹妹卻是通透,她明白一時間京東股價縮水,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從來只站在商人的角度看問題,而非婦孺的哭哭啼啼。
從小家境優渥、不愁吃穿的奶茶妹妹,豪宅跑車、奢華生活早已見怪不怪,她目光所及其實是更高層級的突破,譬如見識、閱歷、商道、仕途。
所以你可能誤會了……
奶茶妹妹,年輕、甜美、人氣高、流量大……個人優勢明顯,某東靠著和奶茶秀恩愛,國民喜聞樂見,時刻佔據話題榜首,廣告優勢明顯;而妹妹陪伴東哥左右,享受的不僅是滾滾名利,更是東哥身後的高端人脈資源。
這場婚姻絕非傻白甜嫁霸道總裁的無聊戲碼,而是一場雙方資源的配置優化。
所以,想要真正起飛,你的個人優勢是什麼?值得好好考慮!
《你缺的不是努力,而是變現的能力》提醒我們:
每個行業都有高薪的人,能不能拿到高薪,靠的不是行業,而是本事吧?許多人過分看重「行業」,而忽略了「自己」。
所以,別再抱怨「行業不景氣」,而要首先認識到個人的特點和優勢,在「晴天」的時候,就開始未雨綢繆。
正如你所發現的,這本書給你的最大價值不在於它貼近生活的豐富案例,而是在每個案例的敘述中給你的無限啟發:
「高薪不喜歡」與「低薪很喜歡」的工作,應該選哪一個?
如何開展副業,才能真正實現變現?
門檻太低的錢,最好少掙(我為什麼不建議你做微商?)
賺多少錢,由你的認知層次決定……
這本書的厲害就在於,從心理學的角度,幫你做好了心態的準備;從經濟學的視角,幫你理清了變現的思路。
對於現狀不滿的你,接下去怎麼走?
跳槽還是斜槓、兼職?創業還是培養可以養活自己的興趣愛好?
「變現之路」怎樣走更穩、更好?還不趕緊來讀讀這本讓你受益終身的《你缺的不是努力,而是變現的能力》!
一杯咖啡的價錢,改變人生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