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暴》:港產警匪片嫁接內地水土,場面火爆劇情人物薄弱

2020-11-26 騰訊網

《除暴》是嫁接內地水土的老套港產警匪片,槍戰動作場面火爆精彩,年代質感逼真還原,劇情人物卻很薄弱,禁不起細究,優點和缺點一樣突出。

《除暴》由韓三平監製,劉浩良執導,王千源、吳彥祖領銜主演,春夏、衛詩雅等主演,根據上世紀90年代內地抓捕悍匪張君的真實故事改編,題材足夠生猛,拍得也火爆粗糲,上映5天票房2.56億,成為近期中國內地電影市場的一匹黑馬。

老套港產警匪片嫁接內地水土

《除暴》拍得最好的地方,是對上世紀90年代內地中小城市年代感的逼真還原:充滿那個年代氣息的街景、軍綠色老式警服、街頭宣傳牌、錄像廳、老商店、BP機……連吳彥祖扮演的張隼留的髮型,王千源扮演的鐘誠穿的朱紅色運動衣,都能令人一下子進入影片故事中的情境。

作為一部英皇出品的香港導演團隊拍攝的電影,能將港產警匪片成功嫁接上內地水土,傳神表現出中國內地上世紀90年代的質感,令觀眾在置景、道具和故事背景上毫無出戲感,以監製韓三平為首的內地團隊功不可沒,體現出該片精良的製作。

全片快節奏的動作槍戰戲貫穿始終,劫匪打劫的過程殘忍囂張,暴力血腥。警匪槍戰爆炸場面之激烈,在以往內地背景的警匪片中非常罕見,看得人驚心動魄,心裡卻總有點恍惚:這麼激烈的警匪街頭槍戰,怎麼會在中國內地發生?

《除暴》講的是內地公安抓捕悍匪的故事,還原的是內地的年代環境,骨子裡卻是老套港產警匪片的風格,有對《喋血雙雄》等經典香港警匪片的致敬,有對老港片風格的傳承,在故事橋段和人物刻畫上,卻缺乏新意。

吳彥祖王千源浴池對決是看點

王千源扮演的鐘誠,吳彥祖扮演的張隼,一警一匪,是香港警匪片標準的「雙雄」人物模式設置。兩位都是好演員,在片中的表演都可圈可點。

王千源演出了角色對劫匪團夥「咬住不放」的狠勁,吳彥祖更是演繹出悍匪的殘忍、囂張、狡猾和狠毒,同時也有對妻子和母親柔情的一面。

相比之下,吳彥祖演的張隼這個角色更加豐滿立體,也更有演員發揮的空間。畢竟,導演和編劇除了表現他兇殘狡猾的一面之外,還專門為他設置了妻子和母親兩個配角,以表現角色身上殘留的那點人性。

春夏飾演的張隼妻子並不成功,戲份拖沓而莫名其妙。張隼在自家樓對面默默看著妻子的那場戲,顯得冗長多餘,與全片節奏和氣氛有些格格不入。

鮑起靜扮演的張隼母親,戲份非常少,卻用眼神演繹出本片最好的文戲,撐起了全片不多的情感戲。與鮑起靜相比,春夏的演技還是太稚嫩。

雖然是「雙雄」人物模式,但《除暴》中王千源和吳彥祖面對面的對手戲並不多,除了開頭那場戲之外(吳彥祖還蒙著面),主要就是結尾兩人赤裸上身在浴池的對決大戰。中間有兩人一個在高處、一個在低處遠遠相視的場景,其他時候,則是導演通過蒙太奇的手法,讓兩人在想像中隔空鬥智。

兩人浴池大戰的高潮戲,堪稱全片最大的看點。王千源和吳彥祖都有一身結實的肌肉,難得的好身材,上身赤裸,下身圍著浴巾,展開拳拳到肉的較量,荷爾蒙炸裂。

有影迷糾結於浴巾為何怎麼打都掉不下來,還上升到犯罪題材電影審查的高度,其實這是個偽命題。這個橋段,即使是好萊塢拍,只要不是拍三級片,浴巾都不能掉下來。

劇情人物薄弱,細節不合邏輯

《除暴》最大的問題,是劇情人物薄弱,細節上不合邏輯,禁不起細究。劇情幾乎是一個接著一個搶劫案的描寫,被一些影迷吐槽為「大案紀實」「法治進行時」,場面固然火爆生猛,但是缺乏戲劇內在的張力。

一些細節不合邏輯,禁不起推敲:以張隼團夥的兇殘狠毒,怎麼會在警察鍾誠發現他們搶劫時不一槍擊斃對方?還玩什麼講笑話的遊戲;以張隼的狡猾,怎麼會輕易發一條BP機信息暴露老巢?鍾誠僅憑一句「雨一直下的地方」,就能準確找到張隼所在的浴池,未免太神了。何況,張隼即使想買槍,也不應該約賣家到自己母親工作的地方來啊。

劇情的薄弱和漏洞,還能靠火爆的槍戰動作場面遮掩和彌補,人物的蒼白單薄,則是本片最大的遺憾。全片唯一稱得上有血有肉的立體化人物,只有吳彥祖扮演的張隼和鮑起靜扮演的張隼母親,包括王千源扮演的鐘誠在內的其他角色,幾乎都淪為扁平化的棋子。

劫匪這邊,張隼團夥的其他成員雖然在外形上各有一些特徵,但是形象和性格模糊,基本上都是工具性的紙片人,直到被擊斃,也沒給觀眾留下什麼印象。

警方這邊,王千源扮演的鐘誠,從名字上看就有符號化的意味,在人物形象上更是單薄蒼白,似乎只是正義和勇敢的化身,英勇無畏公安人員的代名詞,從來沒有自己的家庭生活和情感世界。全片唯一表現鍾誠個人生活情感的,是一句有關他孩子數學作業的臺詞,但僅僅提了一句就過去了。

如果把春夏飾演的張隼妻子這個角色的戲份刪掉,換成有關鍾誠妻子或孩子的角色戲份,感覺會更好一些。因為不僅悍匪張隼有對親人柔情的一面,警察更是有血有肉的立體的人,應該適當增加表現他們個人性格、生活情感的戲份。

當然,影片中描寫了一名警察在抓捕劫匪的槍戰中英勇犧牲的場面,尤其是他犧牲前還用最後一口氣拉開劫匪汽車的後門,致使劫匪從銀行搶的幾箱錢全部滾落出來,鍾誠和其他公安幹警含淚懷念他。這場戲比較解氣,也令人感動,拍得不錯。

不過,影片對正能量的宣傳略顯刻意和重複,一些場景和臺詞有比較濃烈的宣教色彩。對於中國內地特色的犯罪題材電影來說,這樣的拍法可以理解。

總體而言,《除暴》作為一部老港片風格的警匪片,比較成功地嫁接上了內地水土,講述了內地公安抓捕悍匪的故事,觀賞性不錯,缺點也很明顯。

【影視風向標】由資深媒體人、中國電影評論學會理事、中國影協理論評論委員會理事、上海電影節傳媒關注單元評委胡建禮主編。涵蓋微信公眾號、人民號、今日頭條、百家號、企鵝號、新浪、微博、搜狐、網易、一點資訊、UC大魚號等自媒體平臺。

相關焦點

  • 年度唯一警匪片《除暴》,劇情非常平庸,唯一亮點依然還是吳彥祖
    首先說說劇情吧,這種類型警匪片劇情其實也沒什麼好說的,無非就是悍匪前面幾十分鐘瘋狂作案,中間幾十分鐘警察展開調查和實施抓捕,最後十多分鐘抓捕成功,電影大結局。這也是我評價《除暴》平庸的原因之一,跟以前的純港產片對比,它要差許多,哪怕是跟劉浩良自己導演的《衝鋒車》對比,《除暴》也是不如《衝鋒車》,同樣都是警匪片,《衝鋒車》有許多反轉,給人眼前一亮的感覺,而《除暴》更加像是一部寫實的紀錄電影。
  • 反英雄的勝利,劉德華攜手邱禮濤,拆掉了港產警匪片的水土不服
    這些亦正亦邪的角色,打破了傳統港產警匪片中正義一方必然「光偉正」、邪惡一方肯定老奸巨猾的面譜化設定,為角色賦予了人性的同時,讓影片更加真實、更能引起共鳴。所以,如果有人問樓主:你覺得這些年港產警匪片最大的進步是什麼?
  • 古天樂、張家輝「承包」港產警匪片
    武俠片、喜劇片、賭片和警匪片曾是港片最為重要的四大類型,但前三大類型漸漸沒落,能夠成功打入內地市場的只有警匪片。《反貪風暴》系列、《使徒行者》系列、《掃毒》系列……港產警匪片很受歡迎,甚至支撐起影市大盤。但不容忽視的是,在漂亮的票房成績背後,卻是港產片口碑下滑、類型雷同的尷尬。
  • 吳彥祖演技炸裂《除暴》火爆超燃警匪片讓你有久違快感
    作為2020年警匪題材影片的獨苗,取材於張君搶劫題材的《除暴》,儘管有很多庸俗的缺陷,但擁有王千源與吳彥祖兩大演技派首度交鋒,驚天連環劫案設定,激烈驚險的正邪對抗,酣暢火爆的槍戰肉搏,都讓人有久違的快感!
  • 《除暴》:走向「現實」的警匪片
    11月份的院線很是清淡,直到下旬,才上來一部有些分量的犯罪題材電影《除暴》。這部警匪片最大的噱頭當屬「吳彥祖大戰王千源」,或者說得更細點,有些人就是去看反派吳彥祖的……滿滿的雄性荷爾蒙味兒,怎麼都遮不住。
  • 繼《毒戰》後最好的警匪片終於出現了!
    文藝的,商業的,和緩的,火爆的。香港電影被形容是「盡皆過火,儘是癲狂」。文藝的香港警匪片我們不提。這麼多年下來,香港警匪商業片是什麼都能拍,什麼火爆場面都能上。以2010年的警匪片過後。內地電影人拍出的警匪片佳作,基本都是反映邊緣人物,偏文藝的作品。
  • 《除暴》:吳彥祖、王千源、韓三平「三王牌」打了一個遺憾
    《除暴》開篇部分即用配樂強行堆砌和營造緊張氛圍,在觀眾對角色和劇情還缺乏了解的基礎上,拔苗助長地用配樂將觀眾帶入劇情,所展現的問題就是劇作不紮實、內容鋪墊不充分。 《除暴》的上半場導演用雙線敘事、快剪輯和強配樂火速發力,後半場的劇情不夠燒腦、不夠高能就讓影片走向平庸。
  • 《除暴》: 吳彥祖、王千源、韓三平「三王牌」打了一個遺憾
    《除暴》開篇部分即用配樂強行堆砌和營造緊張氛圍,在觀眾對角色和劇情還缺乏了解的基礎上,拔苗助長地用配樂將觀眾帶入劇情,所展現的問題就是劇作不紮實、內容鋪墊不充分。《除暴》的上半場導演用雙線敘事、快剪輯和強配樂火速發力,後半場的劇情不夠燒腦、不夠高能就讓影片走向平庸。儘管導演和編劇吊著一口氣自圓其說地將故事講完,但《除暴》被評老套與不好看的命運就在所難免。
  • 90年代連環劫案,2020年首部警匪片《除暴》稀缺在哪?
    然而整個華語電影市場在近幾年發生了極大的轉向,儘管市場上依然歡迎優質港式警匪片,但更本土化的內地警匪片成為了一個大的趨勢。在這個趨勢下「港式」僅僅是類型的基座,故事質感和人物的共鳴只有更能和內地觀眾貼近,才能尋求更大可能的市場突破口。
  • 繼《毒戰》後最好的警匪片終於出現了
    它們就是戰鬥場面十分火爆,電影工業處理非常激烈的。小小的一座香港城,都被香港警匪片折騰遍了。文藝邊緣的內地警匪片內地警匪片歷史也不贅述了。反正因為種種原因,內地是沒有香港那種警匪特效大片的。同樣以2010年的警匪片過後。內地電影人拍出的警匪片佳作,基本都是反映邊緣人物,偏文藝的作品。
  • 年度首部警匪片,吳彥祖與王千源上演赤身肉搏,我看好《除暴》
    在第二版預告片中,出現了悍匪為警察點面的情節,同時也釋出影片中部分節奏明快到的動作場面。從《解救吾先生》中的悍匪到《大人物》中的痞子警察,在收穫票房之外也讓他在商業片市場中獲得了不錯的口碑。在近期上映的影片《八佰》中,他飾演的硬漢老兵羊拐,也是算是影片著重墨塑造的幾位人物中比較出彩的一位。
  • 聚焦90年代內地連環劫案,作為「2020年度首部警匪電影」《除暴》稀缺在哪?
    然而整個華語電影市場在近幾年發生了極大的轉向,儘管市場上依然歡迎優質港式警匪片,但更本土化的內地警匪片成為了一個大的趨勢。在這個趨勢下「港式」僅僅是類型的基座,故事質感和人物的共鳴只有更能和內地觀眾貼近,才能尋求更大可能的市場突破口。
  • 《除暴》2020年度唯一警匪片!
    警匪對決,提前上演由王千源、吳彥祖領銜主演春夏、衛詩雅主演的電影《除暴》宣布提檔至11月20日作為2020年度唯一警匪電影《除暴》講述「90年代內地第一悍匪覆滅記」將上世紀的連環驚天大劫案搬上大銀幕實屬罕見,彼時各種洗劫銀行
  • 聚焦90年代內地連環劫案,作為「2020年度首部警匪電影」《除暴》稀缺在哪?
    在這個趨勢下「港式」僅僅是類型的基座,故事質感和人物的共鳴只有更能和內地觀眾貼近,才能尋求更大可能的市場突破口。 這兩年,在國產警匪片中大放異彩的王千源成為了「類型御用」,其參演的《解救吾先生》成為了警匪片「內容轉向」的一個起點,而同樣是在警匪片中飾演「配角」出身的他也入圍了金馬獎的最佳男配角。
  • 2020年想看部勁爆點的警匪片怎麼這麼難?
    很顯然,本片情節和人物設置均借鑑了好萊塢經典警匪片《盜火線》。王千源的角色與阿爾·帕西諾飾演的洛杉磯重案組探長角色相似。然而,各拎出一場功能相同的戲份,便知《除暴》在人物塑造上的敗筆之處。身為隊長/探長,發生罪案後如何安撫受害者及其家屬,是為人物的點睛之筆。
  • 《除暴》:吳彥祖VS王千源,開年首部警匪片竟如此「基情四射」
    沒有大片上映的十一月實在是涼透了,不僅工作日票房慘不忍睹,連周末票房都連創新低,正是看到這樣的機會,《除暴》宣布提檔一周上映。 事實證明,這次電影的選擇絕對正確,儘管豆瓣3萬多人打出6.6的分數,貓眼8.6的評分都只能說中規中矩,但由於市場實在是太過饑渴,讓《除暴》的首周末成績顯得特別亮眼。
  • 回顧香港電影的警匪片發展歷程
    這一句經典對白,令港產警匪電影進入另一階段。此外,《英雄本色》公映兩個月,打破了香港有史以來的票房紀錄。居功至偉,不得不提到導演吳宇森和周潤發。更甚者開拓其他製作人爭相搶拍另類警匪片、黑道英雄的電影。忠信道義、火爆血腥、人情法理等元素結合,使得電影暴力中升華美學,提升觀眾的共鳴及電影的可觀性。
  • 《除暴》票房即將破5億,2020年最佳警匪片,吳彥祖演技炸裂!
    《除暴》這部電影上映後獲得了很高的評價,雖然是部警匪片,但吸引力還是比較強的,如今票房即將突破5億。這樣的成績確實很不錯!電影的劇情其實蠻一般的,和以往的港味警匪片幾乎無異。不過,這部電影的兩位主角王千源和吳彥祖演技都很棒,讓整部電影看起來確實有些不一樣。
  • 被譽為近年來最爽的警匪片,《除暴》到底「爽」在哪?
    《除暴》票房破2億了!這部由王千源、吳彥祖主演的警匪片上映後帶著極強的衝勁,搶佔票房市場的同時也吸引著觀眾的眼球。《除暴》劇組在宣發海報上寫著「近幾年最爽的警匪片,荷爾蒙爆棚」,在小編看來,劇組所言並不假,這部片子的本質就這一個字:爽!
  • 刪減了半小時,看完吳彥祖的《除暴》,我失望地寫下這篇文章
    11月20日,由吳彥祖和王千源主演的警匪片《除暴》終於揭開「頭套」,登陸院線。電影上映後勢如破竹,儘管有《末日逃生》《海獸之子》等7部電影同時上映,但《除暴》仍毫無懸念地空降榜首。以21.2%的排片,拿下大盤59.4%的票房佔比,首映當天達到了5116萬票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