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的電視節目看多了之後,總覺得這個不大的小島上聚集了全世界的靈異事件,幾乎所有演員都在綜藝節目上講述過自己「鬧鬼」的經歷——就好像沒被附身過就不好意思當藝人似的。
因此,在我們美麗的寶島臺灣誕生出了這樣一個門類的綜藝——鬧鬼綜藝。
名字聽起來特別嚇人,但其實內核還是挺簡單的,就是講鬼故事。
最巔峰的時候全臺灣有十幾家這樣的綜藝節目播出,半夜的時候你稍微調幾個臺,就能「見鬼」。
這個播出在深夜的綜藝最常見的方式,就是請明星過來將自己的撞鬼經歷(我也搞不清楚為什麼有那麼多藝人有撞鬼的經歷),還有就是冷不丁的播放「觀眾」寄來的靈異視頻和照片。
開播後期,他們還會派出專門撞鬼的記者去著名的地點現場直播。
在《鬼話連篇》的不斷努力之下,也算是做出了一點成績,誕生出了著名的兩大恐怖事件:人面魚和紅衣小女孩。
先說人面魚
其實人面魚的傳說在臺灣一直都有,甚至有古代人的版本,不過流傳範圍一直都在沿海的小漁村。真正讓「人面魚」家喻戶曉的,是《鬼話連篇》的一期節目。
傳說幾個哥們約好了一起去釣魚,不過到了地方之後收成不好,一天一條魚也沒有釣上來,不過當他們正準備要收拾收拾回家的時候,一個人突然釣到了一條巨大的羅非魚,大家也不知怎麼想的,非要在現場就烤來吃。
幾個哥們吃的正開心,仿佛聽到了一個老婆婆操著臺灣方言慢悠悠的問:
魚肉好吃嗎?
原本大家都覺得是自己耳朵出毛病了,但又好像所有人都聽得見,這時候幾個哥們就有點慌張了。
幾人湊在一起共同尋找聲源,聽著聽著不對勁,聲音居然是那條非羅魚發出來的——更驚悚的是,魚身上竟然浮現著一張老太婆的臉,五官清晰可見。
第二天,親手宰魚的哥們當場去世,其他吃魚的哥們也都紛紛住院。
節目播出之後很快就爆紅,當然除了節目製作人正在笑嘻嘻的數錢之外,臺灣的漁農們對《鬼話連篇》都咬牙切齒。
因為市面上的羅非魚為45新臺幣/公斤,節目播出直接跌到了35新臺幣。
整個羅非魚養殖業的生意也一落千丈,甚至連釣魚場的生意都受到了波及,變得冷冷清清。
而紅衣小女孩則沒有這麼大的威力,但是遠遠要比「人面魚」來的恐怖的多——因為這件事是有「錄像帶」證明的。
本身的錄像帶拍攝於1997年。視頻中的主人公已經因病去世,家人們在悲痛之餘翻找他生前的錄像帶,想懷念一下去世的親人。
沒想到,看著看著大家差點都被嚇尿褲子。
視頻中的故人,突然咧嘴一笑,露出了兩根「鬼牙」。
更讓人慎得慌的,是視頻中出現了一個跟在登山隊伍末尾的小女孩。身著紅衣,面容卻像是一個八旬老嫗。
而當時的現場,並沒有這樣一個人存在。
嚇尿了的一群人急忙將視頻寄給節目組,希望節目組能出一個「靈異大師」幫他們解決一下問題,哪怕解釋一下也行。
但是《鬼話連篇》表示無能為力,這件事實在是有點超出了他們的能力範圍。
不過節目播出之後,好多觀眾紛紛打電話說見過這個小女孩,當然,他們沒錄下來過。
為何臺灣的鬼比較多?
這麼多的鬼節目又是怎麼回事呢?
是因為臺灣鬼太多嗎?No no no。
是人太少,市場太小。總共才2000多萬人的臺灣,卻有100多個電視臺,300多個電視頻道,其中大多數都是自負盈虧的民營廠牌。
狼多肉少,劇烈的競爭導致臺灣電視節目經費和贊助少的可憐。即使是《康熙來了》這樣的 天王級節目,每期的製作費也不過才10萬人民幣。
在經費不足的情況下 ,想要勝過業界同行,就必須靠低成本手段扎流量。
玩鬼,成了臺灣電視臺最經濟實惠的選擇。
從一開始,臺灣的靈異節目就大批量作假。
臺灣靈異節目中,經常會展示各種觀眾寄來的照片投稿,比如人面魚事件中,《鬼話連篇》節目組便收到了數十張相關的照片,佐證事件的真實性。
然而,這些照片其實大多數是人工合成的。
根據日本雜誌Smart FLASH的調查,這些供應商和電視臺一般有長期合作,電視臺會以每張2000元左右的價格批發,一次性能購買幾十張,專門用於靈異節目的拍攝。
照片可以作假 ,那實地走訪的靈異錄像呢?不好意思,也是假的。
只需要選擇看起來比較恐怖的外景地,主持人們到了之後,驚聲尖叫幾下,演的像是真見到鬼那樣就行。至於所謂的鬼,通過工作人員的後期處理便可以實現。
為了能夠營造逼真的恐怖效果,真的引來鬼,製作人會強迫外景女主持人,不準穿紅內衣,不準帶護身符。
有的主持人很害怕,會遭到製片人的呵斥:「你們就是去撞鬼的,怎麼可以闢邪?」
更邪門的是,有些心狠的製作人,會現場請師父做引鬼符。
在他們看來,巴不得這些主持人立馬被鬼附身,搞個大新聞才好。
臺灣網友的評價也許可見一斑:我們就是把這當成可以公開播放的毛片,刺激刺激得了就。
他們的冒險,在觀眾看來不過就是個茶餘飯後的話題罷了。
所以孤魂野鬼可憐嗎?不,為一日三餐奔波的人才可憐。
昨日發送在看截圖用戶,獲得一份獎品。
點擊「在看」,發送微路況後臺,就有機會獲得獎品哦~
你可能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