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忍堂來歷 張百忍的故事

2021-02-13 清涼界

  張公教育家族處處突出和字和忍字,他本身就是「忍」與「和」的楷模。相傳,張公藝以忍治家,九代同堂,共有村民2000餘人,和和睦睦,相安無事。他不但倡導家庭內互相忍讓,對外也胸懷大度,寬洪海量。有人來借錢糧,有則償還,無則作罷,有的借去牲口犁耙和車輛,因困難所迫,用後便給賣掉,張公藝也不許追究,再來求助,仍然救濟他們。

  一次,有人告訴他:「有人罵你。」他聽了笑笑說: 「他又沒提我的名字,你怎麼知道是罵我呢?」又一回有人告訴他「有人提著名字罵你。」他聽了笑笑說: 「我倆向來沒有惡意,他不會罵我的。雖然提了我的名子,恐怕天下同名的多了。」

  又一次,有人給他家點了一把火,被他看見,他競裝作視而不見,並暗暗衷告放火人:我有何做得不當之處,請你直言,你千萬不要做損人不利己的事情,這事我替你保密。以後有什麼難處,請你開誠說話,有求必應。

  還有一次,有人偷他的莊稼,張公看見了,趕忙避開,但還是被小偷發現了,他就誠懇地將小偷的大筐裝滿,放他走了。

  張公藝的這些行為傳到天宮,玉皇大帝也知道了,便派太白金星查閱了張公藝的身世,太白金星經過觀察,發現了別人不能忍,張公藝卻能忍的九十九件事。玉皇大帝心想:如果他再有一忍,我就給他建一座百忍堂。

  一日,張家門前敲鑼打鼓,客人來往,熱鬧非凡,正為一年輕人操辦喜事,一天的忙碌,迎來了全家人的歡笑。輾轉夕陽西下,已到掌燈時分,這時玉皇大帝就將自己的金拐杖化做一位和尚,來到張家門口,說是貧僧要見擅越。有人稟知,張公藝出門相見。這和尚向前打了個問訊,說道:「貧僧遠道而來,到寶莊欲求借宿一晚。」張公藝說:「此事好說,先請師父用飯,然後於客房內安排。」和尚說:「既蒙擅越許諾不勝感激,用飯倒不必了,只是借宿事貧僧還有一說,適見擅越正為兒輩操辦喜事,能否騰出洞房,叫貧僧於新婦房內一 宿」。本來結親的日子和尚進門就不吉利,又聽了這種話,無不氣憤,有的人就要發作,把他趕走。可是張公藝擺手示意制止了家人,便說:「好吧,既是師父有此心願,今日又恰逢寒家子侄結親,洞房已裝飾一新,就請師父洞房一宿吧!」新郎新娘另擇房子,把這和尚安排到新房裡了。一夜易過,第二天早晨日高三竿,和尚還不起床,張公藝推門進去,見和尚還蒙頭沉睡不醒,便說:「師父失曉了,齋飯已備,請起進餐。」連喊幾遍,不見答應,揭開被頭一看,哪裡有什麼和尚,原來是個金人。這時張公藝才想起昨晚做了一夢,夢見玉皇大帝把他的金拐杖賜給了自己,讓建修「百忍堂」,張公藝便用這堆金子蓋起了「百忍堂」,以「忍」為本,教育後人,從此,玉皇大帝也沒有金拐杖了。

  後來「百忍堂」的各宇越傳越遠,很多人都想去看看。他們怎麼個「忍」法。一日有一個神仙路過那裡,也想去看一看。於是便裝成一個乞丐來到百忍堂門口。百忍堂的人看見他,就很客氣地請他進屋,問寒問暖,又拿出飯來給他吃。行乞老人向他們講了自己幾十年來貧病交加的辛酸遭遇,百忍堂的人聽了很同情他的身世,就叫老人先住下來,安心養病,等病好後再走。經過百忍堂的精心照料,老人的身體漸漸恢復了健康。一住不覺半月,老人準備要走了,百忍堂的人說:「過兩日是我們四少爺結婚的日子,你老人家等喝完喜酒再走吧。」

  到了四少爺結婚那天,百忍堂家裡賓客滿堂,遠近的人都來慶賀,非常熱鬧。百忍堂的人對老人也象對待自己的親戚朋友一樣熱情招待,按慣例,結婚第二天早上新婚媳婦要倒水給家公、家婆洗臉。百忍堂的人沒有忘記行乞老人,也叫新媳婦倒水給老人洗臉。由於老人身上和臉上的膿瘡還沒有全好,洗下的水是相當汙穢的,行乞老人就叫新媳婦把這些汙水用罈子裝起來。放茬新房裡。新媳婦也毫無半點怨言照辦了。

  第三天早晨,新媳婦又給老人端去洗臉水,卻不見了老人,只看見臺上放有一張紙條但自己不識字,便拿到家公處。老爺一看,大吃一驚,才知那行乞老人是個神仙,便按照紙條上的吩咐,叫新媳婦拿出昨晚的那壇臭水,揭開蓋子一看,裡面竟是滿滿的一壇金子銀子。

  我國北方人都喜歡吃餃子,這還要從張公藝一家分居說起:就是張家有個人叫張九齡,在朝廷內當過宰相,他早就看出安祿山久後必得叛亂。當時安祿山是範陽節度使,張九齡向唐玄宗進言,要他削安祿山的兵權,可是唐玄宗正迷著楊貴妃,安祿山又認她做乾娘,玄宗對這位宰相的話哪能聽得下去呢?現在安祿山真的叛亂了,但不知這位宰相說的話是否傳到了安祿山的耳朵裡了,如果傳到他耳朵裡,這還了得,安祿山不殺他全家才怪呢!這該怎麼辦呢?全家一商量,只有分家,別無良策。分開以後,留下一部分人,目標小了,大部分人逃到外地去了。一提分家,男女老幼都非常難過,可是,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為了表達在一起生活的意願,臨別吃了一頓餃子,還約定以後每年春節第一頓飯都要吃餃子,是取意念念不忘這個團結的大家庭。另一條,是以包餃子為誡嚴口舌,外逃後不能說與張九齡是一家。這本是張家分居時的統一布署,後來人效仿,外出時亦包餃子餞行,意予口緊,少說閒話,口動神氣散,舌動是非生,以免招來麻煩。至今每年春節或家人外出都亦包餃子為食。包餃子必須邊緣捏緊,不能露餡,現在人們還常比喻說:「口緊」,作手勢捏著,也是這個來歷。

相關焦點

  • 張百忍的故事
    唐百虎也寫了一首《百忍歌》百忍歌,百忍歌,人生不忍將奈何。我今與你歌百忍,汝當拍手笑呵呵。朝也忍,暮也忍,恥也忍,辱也忍,苦也忍,痛也忍,飢也忍,寒也忍,欺也忍,怒也忍,是也忍,非也忍,方寸之間當自省。
  • 故事:煙臺曾有條巷子名叫百忍裡,這裡曾有座「膠東第一私人圖書館」
    「百忍」堂號的來歷據史料記載,「百忍裡藏書樓」鼎盛時藏有圖書四萬多冊,其中不乏珍善孤版本,例如明刊本《初學記》、汲古閣的《十七史》、清刻本的《全唐詩》等等,被譽為「膠東第一座私人圖書館」。而在這座大院的宅門上則鑿刻有一副張桐人親手書寫的對聯,聯語為:張百忍心平氣和桐千秋根深葉茂這明顯是一副家族聯,雖嚴格來說此聯並不合律,語言也比較平直,但其中的「張百忍」和「桐千秋」卻是包含了張氏的家風和歷史,而「心平氣和」和「根深葉茂」則是對族人為人處世的規勸和對家族繁衍的祈願。百忍,歷來多被各地張氏作為自己的堂號。
  • ​張氏重要堂號清河堂、報本堂、百忍堂、蓴鱸堂的由來.
    清河堂張姓得姓始祖張揮,字玉爵,號天祿,為黃帝之子或孫,「觀弧制矢,賜姓張氏」,或「始制弓矢,官為弓正,主祀弧星,世掌其職,賜姓張氏」,或「性長弓矢,善張綱羅,世襲其職百忍堂系唐高宗泰山封禪(665年)經濮陽過壽張(今濮陽市臺前縣)時,登門拜訪張公藝(張良26代孫,生於577至676年,時八十八歲,前李世民在公藝門前小河馬失前蹄遇難,
  • 天仙配:成玉帝之前的張百忍真那麼完美?看他這個舉動就知道了!
    都知道,玉帝原名叫張百忍,夫妻兩人有七個女兒和一個兒子,還有一個乾女兒張巧嘴,一家十口人雖然過得清貧,但也很幸福。因為張百忍是個有名的大善人,所以被赤腳大仙選中去天庭做了玉帝。看到這裡很多人可能就開始思考了,這個張百忍在凡間的時候得有多完美才會被拉去天庭當玉帝呀?但是仔細想想,張百忍真的有那麼完美嗎?我們貌似能從張百忍的一些舉動中得到答案。
  • 天仙配:成玉帝之前的張百忍真那麼完美?看他這個舉動就知道了
    都知道,玉帝原名叫張百忍,夫妻兩人有七個女兒和一個兒子,還有一個乾女兒張巧嘴,一家十口人雖然過得清貧,但也很幸福。但是仔細想想,張百忍真的有那麼完美嗎?我們貌似能從張百忍的一些舉動中得到答案。張百忍在升天的時候,因為實在是捨不得家裡的雞鴨豬狗、桌子板凳這些東西,所以一度不想去當神仙。
  • 吳姓出處及來歷,吳姓的郡望延陵堂、《三讓堂》、《至德堂》——吳氏文化
    2、「吳「字來歷關於「吳」字:它的原始意義表示一個人在奔跑時一邊高聲喊叫,一邊回頭反顧,寓意著原始狩豬者的召喚。吳字的原始象形:奔跑、回頭、高聲喊叫。「吳」是一個會意字,由「矢」和「口」兩個構件組成。大約到東漢以後,漢字規範化。「矢」部已開始改成「天」。
  • 《玉皇大帝》 電影故事內容
    ,名叫張友人,又稱張百忍。太白金星化身為乞丐,四處尋找,後來到了張家灣,發現人稱「張百忍」的張友人將寨內治理得非常和睦,並且為人和善慈悲,因此帶回天庭做了玉皇大帝。後來三界眾神仙紛紛陳請共同推崇張百忍為「終身天帝」,共稱「玉皇」,又因玉皇是三界的總皇帝,因此加稱為「玉皇大帝」或「玉皇上帝」。玉皇大帝居於太微玉清宮,全稱「昊天金闊無上至尊自然妙有彌羅至真玉皇上帝」。
  • 端午節的來歷和習俗,不只是屈原故事、划龍舟和吃粽子,還有更多
    端午節的來歷和習俗,不只是屈原故事、划龍舟和吃粽子,還有更多 文/成長新視點 端午節,是中國傳統節日,歷史悠久,來歷傳說多樣,習俗豐富多彩。最深入人心的來歷,是與屈原有關的故事;流傳最廣泛的習俗,主要是划龍舟、吃粽子、喝雄黃酒和掛艾草。
  • 摩羯座的來歷故事
    摩羯座的來歷故事源自古希臘神話,摩羯座原型是古希臘神話中的牧神潘恩,因為在眾神宴會上搭救了豎琴仙女,從而得到宙斯讚賞,將其形象升到空中成為摩羯座。潘恩是掌管宙斯牛羊的牧神,但是長得十分醜陋,頭上長著羊角和羊耳,腳下長著羊蹄,這種形象被歐洲中世紀時期天主教妖魔化成為惡魔的原形。
  • ♪♪ 小巴說故事 十二生肖的來歷
    公告:兩岸民族童話故事目錄庫已經更新啦!
  • 民間故事~月老紅線來歷的故事
    大家好,我是遊玩老張,看一樣的風景,講不一樣的故事,今天講月老紅線來歷的故事。滕州是三國五邑之地,文化昌明之邦,風景優美,人文薈萃。注:大家好,當時創作故事時,想以遊玩視頻加故事創作形式再現,奈何新型冠狀病毒爆發,不敢出去遊玩,不敢妄寫沒見之景觀,現整理以前和老人聊天時聽到的故事,如本人無意冒犯以前故事的解讀,權作一笑。
  • 湖北孝感的地名來歷,和董永和七仙女的故事有關
    湖北孝感的地名來歷,和董永和七仙女的故事有關!湖北的孝感市,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城市,這裡是楚文化的重要發祥地之一。孝感境內有夏家寨、禹王城、楚王城等460多處古代遺址。總之,這是一座歷史氣息濃厚的古老的城市,今天,筆者帶大家了解一下孝感的地名來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