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凰兮
來源:中國nlp學院
(nlpcn1997)
中學生不雅視頻流出,
未成年的世界,怎麼這樣了?
最近,在網上看到一件事情。
有個不雅視頻在網絡瘋傳,而視頻中的5男1女,竟然都是中學生。
據知情人說,這6個學生,是在某學生家裡拍的視頻,一開始可能是覺得好玩,不小心發到網上。
據聞,校方已經報案,警方正在調查當中。
十幾歲的少年少女,居然在一起做些不可描述的事情,想想都覺得荒唐。
大家對於初中生的認知,還停留在單純、懵懂的印象上。
沒想到現在的小孩,尺度都這麼大了,跳過「早戀」的步驟,直接偷嘗禁果。
不禁想起,不久前曾有個新聞,一名11歲的少女,偶遇38歲中年男人後,被其猥褻、而後帶去賓館發生關係。
自此之後,在父母不知情的情況下,三個多月來,她屢屢給男人發自己身體的照片,並先後17次跟對方發生關係,還曾讓男人來到自己家裡。
如果不是媽媽偶爾發現,女孩手機裡的照片有問題,誰不也不知道,這件事最後會是如何發展。
少女尚未發育完全的身心,未必知道,發生的這一切,對她來說意味著什麼,會給她留下怎樣的影響。
更可怕的是,這些孩子的父母,在事情曝光之前,對此一無所知。
女孩面對侵犯,沒有反抗,也沒有和父母提及。
懵懵懂懂與他人發生關係,幾乎成了如今性教育缺失下的常態。
多少家長總是擔心,如果孩子過早接觸性教育,會導致性行為過早出現。
然而,更多的事例表明,在我們沒有看見的地方,孩子正在以誰也不想看到的代價,飛速「成長」。
性無知帶來的惡果,遠比我們想像更加恐怖。
不要把「性無知」當純潔
曾經看過一則新聞報導。
據全國青少年生殖健康調查報告顯示:22.4%的青少年有過性行為;有性行為女生中,21.3%懷孕過,更有4.9%是多次懷孕。
有婦科醫生稱,高考後的8月份,是女生「墮胎潮」的小高峰。
這是多麼觸目驚心的數據。
而更驚人的,是這些真實發生的案例:
13歲初中生拿壓歲錢打胎;
10歲女童喊人「老公」、「求包養」;
廣西甚至有9歲少女墮胎的案例,對此「負責」的是一個13歲男孩……
性教育的缺失,正是悲劇發生的根源。
因為無知,孩子往往在遇到與性相關的事情時感到驚恐、難以啟齒、不知所措,從而陷入一個糾結的怪圈裡,乃至做出錯誤的選擇。
你知道嗎?
有心理學研究發現,孩子從3歲起,就有了性意識,想要親親、抱抱,對隱私部位產生好奇。
而進入青春期後,更是對異性和性充滿探索的欲望,這是任何個體都要經歷的成長階段。
然而,孩子在成長當中,接受正規性教育的機會,卻少得可憐。
父母避而不談,還不讓別人講。
嫌棄性教育教材尺度太大,要投訴給孩子們普及性教育的班主任……
而諷刺的是,就在舉報事件登上熱搜當天,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布出一組數據:過去3年內,超過4萬人涉嫌性侵未成年人,佔侵害未成年人總人數的近1/3。
正如網上關於「我們的性教育有多麼匱乏」的熱門話題中,一個高贊回覆說的:
生孩子是頭等大事,啪啪卻羞於啟齒;
接吻會懷孕,孩子十七八了還不知道避孕,喝可樂會避免孕;
懷孕了竟然不知道,當胃病在治;
被性侵了還不自知,還以為是在做遊戲;
被性侵了不敢說,太丟人了,是自己不好,自己骯髒;
很多人還在認為同性戀是一種病,還在以不結婚為恥;
家長們談性色變,學校進行性教育還要被埋怨。
面對性,孩子常常問出或作出令人啼笑皆非的事,卻也在衝動和懵懂中,不得不為自己的無知買單。
教育學家馬卡連柯說過:「性教育首先是社會人格的文化教育。」
性教育,並不等於X交教育。
它不僅僅只是身體、性器官等生理層面上教育,還包括了人格教育、價值觀建立以及心理層面上等一系列問題。
北京師範大學兒童性教育專家劉文利教授曾經說過:
「父母是孩子性教育的第一任老師,孩子一生的性教育課要從寶寶一出生就開始,而且,父母對性和性教育的態度,影響著孩子未來對待性的態度。」迴避是解決不了問題的,作為家長,與孩子及時、真誠地談性,才是最正確的應對方式。
家長必須知道的
5個性教育關鍵期
心理學認為:幼兒階段的性別教育比青春期影響更大。
性教育也是一種教育,宜早不宜晚。
那麼,性教育到底該怎麼去做呢?
其實,給孩子進行性教育,一共有5個關鍵時期:
該時期孩子在吸母乳這一行為上,滿足了食慾,也對吮吸所產生的快感獲得滿足。
因此什麼都愛往嘴裡放,還喜歡吮手指、吐泡泡。
所以,在這一時期,家長不應強行制止孩子吮手指的行為,可給他們奶嘴代替手指,並儘量母乳餵養,餵養時給予孩子溫和的撫摸。
此時,孩子開始注意到男生和女生身體上的區別,對上廁所很感興趣。
在該時期,是家長教育孩子正確上廁所的好時機:男女廁的區別、男生和女生上廁所不同的姿勢……
在教導時一定要耐心、溫和。否則,你的不耐煩,會讓孩子認為他的身體是令人厭惡的,這份挫折甚至會被帶到成年後。
個體心理學認為:孩子兩歲時,就應該給孩子樹立一種性別意識。
這個時候,家長就可以教導孩子,如何保護自己的隱私部位、尊重他人身體。
比方說:男生的隱私部位,是生殖器官和臀部;女生的隱私部位,是生殖器官、臀部和胸部。而這些隱私部位,不能當眾暴露,不能隨意去摸等等。
孩子開始產生「戀父」「戀母」情結。
此時,父母最重要的「任務」,就是給予孩子一個溫馨快樂的家庭環境。
同性父母是孩子性別意識的楷模,異性父母是孩子學習如何與異性相處的榜樣。
如父親多陪伴男孩,潛移默化教導孩子男性氣質。
需要注意的是,無論男孩女孩,家長切記不要過度親密,以免造成孩子過度依戀。
這個階段,孩子相對更喜歡和同性孩子一起玩,比如男孩喜歡和男孩追逐打鬧;女孩喜歡和女孩跳橡皮筋等,呈現出一種「假同性戀」現象。
「假性同性戀」,不是說孩子真的對同性產生性與欲,而是他們在發育時,他們內在對自己身份的不確定,使得孩子要在同性團體找一個夥伴作為鏡子來模仿。
此時,父母不能避諱孩子問到的任何關於性的問題。
只有這樣,才能給予孩子一個暗示:和父母談性,不是什麼見不得人的事情。在爸爸媽媽這裡,問題都能得到解決,不需要去找別的途徑。
真正的性教育是……
正如作家羅松所說:「給女兒最好的保護是底線教育,給兒子最好的保護是陽光教育。」
在進行性教育時,除了男女有別、要有邊界意識,不能隨意讓人觸碰隱私部位,要敢於拒絕外。
對於女孩,要著重教導她擁有自保能力,在面對外界誘惑時,並且要守住身體底線,不要輕易出賣自己的身體。
對於男孩,則是著重於尊重女性,學會自我控制和約束,如果不能負責,就不要放肆。
如果你還是覺得和孩子談性,難以啟齒。
那麼,這裡推薦一部豆瓣9.3分的印度小短片——《父與子的性教尬聊》,可以與孩子一起看看。
在這個每集10分鐘、一共5集的小短劇中,7歲的小男孩帕普不停地追問爸爸關於性的知識。
父親在最初同樣感到難以開口,異常窘迫,但他機智地利用各種淺顯的比喻,逐一回答關於自W、懷孕、避Y套,還有同性戀等問題,給兒子揭開「性」的神秘面紗。
性教育不是洪水猛獸。
正如個體心理學的創始人阿德勒所說:「真正的性教育,不僅是向孩子解釋性的生理知識,更是培養他們正確的愛情觀和婚姻觀。」
只有接受過完善性教育的孩子,才能更好地珍視自己的身體,承擔起各種因性而來的後果,尊重自己未來的伴侶。
希望有朝一日,我們和孩子之間,不再「談性色變」。
共勉。
作者:凰兮,一個愛聽故事的撰稿人。來源:本文系中國nlp學院(nlpcn1997)原創,這裡每天分享實用心理學知識和技巧好文好課(婚姻、親子、職場)。轉載請在後臺回復「轉載」。
如何讀懂孩子行為背後的動機?面對孩子叛逆不懂事, 該怎麼處理好……2021年3月17—19日,廣州,我們邀請了國際薩提亞名家林文採博士講授《林文採薩提亞親子關係工作坊》,大量薩提亞技巧,如「冰山原理」、「一次性溝通」……助你出一個健康、快樂、自信的孩子。你會有以下收穫:(諮詢電話:4006009299)4、梳理原生家庭關係,讓孩子在「有愛」的家庭中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