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杏花疏影
追了五十多集的《燃燒》,看完大結局時的心情還真就像網友說的那樣:追了這麼久的劇,終究還是錯付了。
好在還有一部高口碑的網劇《隱秘的角落》等著我們去探秘。
開播豆瓣評分9.1,一度升到9.2,之後一直穩居9.0分以上。
不到十天的時間,將近25萬人參與投票,其中超過百分之九十二的網友打分在4星以上。
無論口碑還是熱度,都堪稱年度最佳。
在原著小說的基礎上進行了合理改編,12集的長度,不注水,不拖沓,簡潔明快,酣暢淋漓。
打破國產劇固定時長的規律,一集一個主題,與結尾的配樂呼應,既做到了整個故事的緊密銜接,又保持了每一集的相對完整。
開篇不到兩分鐘,幽靜的景區裡,秦昊飾演的張東升借攝影擺體位之機將嶽父嶽母推下懸崖,創造出了「一起去爬山?」的火爆梗。
好死不死的,這一幕偏偏被對面三個孩子不經意地攝入鏡頭中。
一段暗黑的較量開始了。
張東升是少年宮的一位奧數代課教師,三個孩子之中的主要人物朱朝陽也是一位數學天才,兩個人都喜歡笛卡爾。
張東升在課堂上講了笛卡爾的故事,朱朝陽講給了嚴良和嶽普,問他們相信哪個版本。普普回答說喜歡童話版本,因為童話是美好的。
而這部十二集的懸疑網劇的結尾,其實也是有兩個版本。
如果你喜歡童話的美好,那麼它的結局就是溫馨的,和諧的,是陽光下的廣場舞,是嚴良與陳冠聲坐在臺階上笑談自己的理想,普普與欣欣配型成功,朱朝陽對警方承認了晶晶墜樓時自己在場。
可若你是一個暗黑愛好者,你就會得到一個完全不同的答案。
朱晶晶的死不是因為單純的失足,嚴良與老陳或許已經一起葬身於大海,普普並沒有得到及時的救治,那麼她的弟弟欣欣自然也就無法存活。
另一個「大團圓」版本的結局,是朱朝陽的想像,是他寫在日記本上半真半假的文字。
開學第一天,嚴良也來到了學校的操場上。可是除了朱朝陽,全校師生似乎都沒有注意到他。他就那樣靜靜地站在那裡,與朱朝陽對視了十幾秒,目光中帶著不滿與責備。在朱朝陽躲開了他的視線後,一言不發轉身走了出去。這個場景真的很詭異,現實中,任何一所學校都絕不可能任由一個沒穿統一校服的陌生人來到隊伍中間,如入無人之境。
當嚴良手搭船舷即將掉下去的時候,朱朝陽沒有趕過去拉他,而是就站在那裡呆呆地看著。嚴良最後說了一句:別做第二個張東升。
嚴良墜入大海,老陳趕來救人時間上根本來不及,再加上他自己傷勢也沒好,很有可能兩個人都沒能上岸。
普普在張東升嶽父母家發病之後就再也沒有出現過,而警察在追查中發現了線索,向葉警官臉色凝重地報告:「嶽普找到了」,接著就是去現場搜查的鏡頭。張東升並沒有送普普去醫院,他在急救熱線那端問他詳細地址時選擇了沉默,普普因為近距離接觸小貓誘發哮喘,暴怒中的張東升不允許她用藥,等到發現不對時,她已經無法自行吸入藥物了。
普普在給朱朝陽的信中說:
「少年宮那件事情,我從來沒有跟嚴良哥哥說過,也不會告訴任何人」。而朱晶晶墜樓時她和朱朝陽在現場這件事,兩個人一開始就告訴了嚴良。那麼這句話的意思就是,朱晶晶的死另有隱情,普普是唯一的知情者。
那麼這也就能解釋為什麼朱朝陽要透露複製內存卡的事給張東升了,他要借他的手,除掉普普和嚴良。
嚴良早已看穿了這一切,所以才會在最後一刻對朱朝陽說那句「別做第二個張東升」。
而朱「朝陽」與張「東升」,或許原本就是宿命吧。
他們之間有那麼多的相似之處,而最大的致命共同點是——渴求愛而不得。
感謝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