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尋那段英雄記憶 ——瀋陽聯勤保障中心傳承抗美援朝精神紀事

2020-11-24 吉林廣播網

  硝煙滾滾,忠魂烈烈。70年前,中國人民志願軍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用生命和鮮血捍衛了新中國,打勝了抗美援朝戰爭,打出了國威軍威,譜寫了一曲英雄壯歌。

  東北是抗美援朝的重要出發地和後方基地,在抗美援朝戰爭中,志願軍後勤沿主要道路配置兵站、醫院、汽車團、高射炮兵、工兵、鐵道部隊等,修建各種地下倉庫及掩體,在整個戰區後方形成了能打、能防,能運、能儲、能供、能修、能醫的兵站運輸網,為抗美援朝的偉大勝利奠定了後勤基礎,也正是在這場戰爭中,誕生了多支後勤保障力量,使我軍實現了由傳統後勤向現代後勤蛻變的偉大轉折。

  聯勤保障部隊發軔於風雲際會的歷史節點,承載著實現強國夢、強軍夢的偉大重託。今天,白山黑水間的瀋陽聯勤保障中心,傳承抗美援朝精神,著力發展新質保障力量,在轉型重塑的道路上邁出堅實步伐。

  不容忘卻的歷史

  歷史長河,奔流不息,總有幾朵浪花,留在記憶深處。

  瀋陽聯勤保障中心第966醫院坐落在中朝邊境英雄城市丹東,在其院史館裡,一塊刻有洪學智上將手書的石碑格外醒目:「發揚志願軍光榮傳統再立新功」。無疑,70年前那場保家衛國的偉大戰爭,為醫院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寶貴記憶。年復一年,醫院官兵在這裡重溫光榮歷史,傳承抗美援朝精神,而「志願軍總醫院」早已成為這所鴨綠江畔軍隊醫院的響亮符號。

  走進第966醫院院史館,老院長朱勇帶著記者穿越回70年前的烽火戰場……1950年6月,朝鮮內戰爆發,美國悍然進行武裝幹涉,將戰火燒至鴨綠江邊。中國人民志願軍毅然開赴戰場,與朝鮮軍民並肩抗擊侵略者,作為安東(今丹東)唯一一所擔負傷病員分類轉送任務的野戰醫院,東北軍區第6陸軍醫院(第966醫院前身)重任在肩。

  為了適應戰時需要,東北軍區第6陸軍醫院將醫療科室改為野戰所、內科所和重傷所,分別遷至丹東的寬甸、永甸、河口待命,在百餘公裡的邊境線上接收朝鮮戰場運送下來的傷員。

  那一年的朱勇,還只是個16歲的女戰士。前線醫療救援吃緊,她毫不猶豫地咬破手指,用血書請戰上前線。在朝鮮熙川,朱勇和戰友們與死神賽跑,經歷著生死考驗,她們時常連續一兩天不休不眠,冒著敵機轟炸,抬著擔架搶運傷員;在漆黑的夜晚,憑著聽覺尋找傷員,一路把傷員背下陣地;蹚著山洪,深一腳淺一腳地將傷員往高地轉運……

  走進白山黑水間多支保障單位,記者發現像第966醫院這樣經歷過抗美援朝戰爭洗禮的部隊還有許多——

  在某汽車運輸旅,官兵向記者講述當年的汽車兵是如何在敵軍空中轟炸、地面封鎖、毒氣戰的殘酷環境下,全力保障前線戰鬥物資運輸,築起「打不垮、炸不爛的鋼鐵運輸線」的故事。

  在北部戰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官兵向記者介紹當年組建防疫大隊進入朝鮮戰場,開展以粉碎美帝國主義細菌戰為主要內容的衛生防疫工作的故事。

  在北部戰區軍事運輸調度中心,官兵向記者講述著當年東北軍區鐵道軍事運輸司令部組建「軍事運輸處」,最大限度挖掘東北鐵路潛力,源源不斷將兵員、裝備和軍需物資運往前線的戰鬥故事。

  一段段抗美援朝的戰爭記憶,一代講給一代聽,如同草原上的星星之火,點燃官兵的信仰之光。

  紅色基因永續

  人走得再遠,都不能忘記來時的路。

  2016年9月13日,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親授軍旗並致訓詞,標誌著聯勤保障部隊這支新質保障力量的成立。新的歷史條件下,瀋陽聯勤保障中心官兵誓言將抗美援朝精神傳承下去並發揚光大。

  「志願軍戰士在戰場上有三怕,一怕沒飯吃,二怕沒子彈打,三怕負傷後抬不下來,這三怕都跟誰有關?」在某教導大隊新兵營的大課堂上,原瀋陽軍區後勤史館館長徐文濤的發問讓新兵們陷入思考。

  「這三怕都跟我們後勤保障有關。」新兵趙鵬搶先回答。這名大學生士兵當初的願望,是到野戰部隊去,沒想到被分配到大山溝裡守倉庫,一度情緒不高。課後,趙鵬向徐文濤館長敞開心扉:「聽了您這堂《抗美援朝戰爭的後勤保障》,我茅塞頓開,沒想到後勤保障對部隊戰鬥力的生成,對戰爭的勝負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我為自己能夠成為聯勤兵而感到自豪。」

  在瀋陽聯勤保障中心所屬部隊,很多官兵走進軍營的第一課是在後勤史館裡上的。史館裡面陳列最多、介紹最詳實、內容最震撼的,便是抗美援朝戰爭展區。

  「米、面、油、衣、被、車輛,這些看似平常的物品,那時卻在戰場上起到重要的作用。」後勤史館中的一串串數字、一件件文物、一張張圖片、一段段故事,無不震撼著每名前來參觀官兵的心。

  勝利精神長存

  一支軍隊的脊梁,不是武器而是精神。

  70年過去了,某汽車運輸旅從當年的入朝作戰第一支汽車部隊,成長為今天聯勤保障部隊中唯一一支汽車運輸旅,條件發生了巨大變化,但當年「千條萬條,運輸第一條」「築起打不斷、炸不爛的鋼鐵運輸線」的汽車兵之魂沒有變。

  那年,汽車運輸旅接到命令:遠程機動,參加跨區實兵聯演。一路上,官兵頂住悶熱、疲勞和睏倦的襲擾,跨越5省1區,連續機動6000多公裡,準時抵達內蒙古朱日和訓練基地,沒有一輛車掉隊。

  戰鬥打響,車隊在藍軍襲擾下越戰越勇。當行至艱險陡峭的哈爾德勒山地時,重載運輸車由於動力不足,在近70度的大坡前止步。

  「前面就是『上甘嶺』,我們沒有退路!」部隊長的戰鬥動員擲地有聲。緊急作戰會議決定,採取不同車型交叉編組,以動力強勁的自裝卸運輸車牽引其他運輸車的方式分組「登山」。最終,車隊突破天險,成為最快機動到位的參演部隊。

  創新突破的精神在與時俱進中傳承。

  金秋,遼南山區,某聯勤保障旅衛生營正在執行演訓任務。「前沿陣地遭敵遠程火力打擊,15名戰士受重傷,急需血漿藥品。」誰知,橋梁被炸無法通車,數公裡山路,幾十公斤血漿藥品,靠人力短時間不能送到。

  千鈞一髮之際,4架小型無人機掛載儲存箱從天而降,快速精準地將血漿藥品送達「前線」。


相關焦點

  • 戰功赫赫,他用實際行動傳承「神虎精神」
    張俊凱成長在東北抗日聯軍第十一軍軍長祁致中的故鄉,他自幼奔跑在祁致中廣場上,膜拜英雄前輩雕塑,小小年紀便已立下學習先輩、報效祖國的大志。祁致中被稱為"神老虎」,張俊凱便要傳承「神虎精神」,成為祖國的猛將。
  • 讓聯勤保障部隊拉出去就能打仗
    瀋陽聯勤保障中心運輸保障隊駕駛員張濤搓了搓凍僵的手,握緊方向盤發動汽車,帶領車隊衝入一條槍聲四起的賽道。  11月28日至12月2日,聯勤保障部隊「精武聯勤-2020」比武競賽在華中某地拉開序幕。來自各聯勤保障中心、解放軍總醫院和機關直附屬單位的1000餘名官兵,共同角逐指揮機構、保障單元、聯勤尖兵三大類別下的32個比武課目。
  • 聯勤保障部隊:補短板強弱項 練精兵有方向
    「精武聯勤—2020」比武競賽把聯勤支援保障行動細化分解為指揮機構、保障單元、聯勤尖兵3個類別,按照「指揮機構突出謀劃控制、保障單元突出綜合能力、聯勤尖兵突出一專多能」思路,設置「1+10+21」比武課目,即各聯勤保障中心抽組1個指揮所、10個保障隊、21類單兵綜合比拼,實現了指揮、財務、供應等各專業保障單元全覆蓋。天氣分外寒冷,但參賽官兵都搭帳篷駐紮在野外,真實還原了野戰住宿條件。
  • 瀋陽築起抗美援朝堅強後盾
    抗美援朝大後方瀋陽,在抗美援朝戰爭後勤保障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瀋陽市委市政府組織群眾積極投入搶修機場、接待過往部隊、戰勤保障等工作,為抗美援朝戰爭勝利提供了堅實的保障。  美軍第八集團軍司令範弗裡特曾說過:「雖然『聯合國軍』的空、海軍盡了一切力量,企圖切斷共軍的供應,然而共軍卻以難以置信的頑強毅力把物資送到前線,創造了驚人的奇蹟。」
  • 最可愛的人 電影頻道融媒體直播禮讚抗美援朝精神
    重走「雄赳赳、氣昂昂」的英雄之路,探訪《上甘嶺》《英雄兒女》英雄原型,祭掃志願軍烈士陵園,用《金剛川》等新片再現志願軍不朽精神,令一張張修復後的老照片重現老兵青春英姿……全社會崇尚英雄、學習英雄、關愛英雄、大力弘揚英雄精神的當下,經典電影中永不褪色的抗美援朝精神,在電影頻道與新時代中國電影人的見證下依舊閃耀在那些最可愛的人身上
  • 財政部遼寧監管局:傳承偉大抗美援朝精神
    近日,遼寧監管局幹部職工來到位於丹東市鴨綠江畔的抗美援朝紀念館,了解抗美援朝歷史,緬懷志願軍英雄,在追思這段可歌可泣的歷史中深受震撼和鼓舞,汲取精神力量。  一、銘記歷史,弘揚偉大抗美援朝精神  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大會上指出,「偉大抗美援朝精神跨越時空、歷久彌新,必須永續傳承、世代發揚。」  (一)要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
  • 「摘編」專家談《記憶的力量·抗美援朝》的藝術創新(上)
    導讀影視劇彙編特別節目《記憶的力量·抗美援朝》最近在臺網同步播出。作為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特別節目,該節目以「記憶的力量」為主題,對照抗美援朝歷史進程進行架構,開創性地把影視劇片段與真實歷史故事交織融合,藉由經典影像的力量,帶領觀眾重溫歷史,引起強烈反響。
  • 任丘市慰問訪談30位志願軍老兵 追本溯源永續傳承抗美援朝精神
    任丘市慰問訪談30位志願軍老兵 追本溯源永續傳承抗美援朝精神 2020-12-22 17:1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電影頻道融媒體直播禮讚抗美援朝精神
    重走「雄赳赳、氣昂昂」的英雄之路,探訪《上甘嶺》《英雄兒女》英雄原型,祭掃志願軍烈士陵園,用《金剛川》等新片再現志願軍不朽精神,令一張張修復後的老照片重現老兵青春英姿……全社會崇尚英雄、學習英雄、關愛英雄、大力弘揚英雄精神的當下,經典電影中永不褪色的抗美援朝精神,在電影頻道與新時代中國電影人的見證下依舊閃耀在那些最可愛的人身上。
  • 傳承偉大精神 建設偉大祖國
    「在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戰鬥中,邱少雲對黨忠誠、嚴守紀律、勇於犧牲、顧全大局的革命精神,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銅梁兒女砥礪前行。」邱少雲烈士紀念館館長王成金表示,紀念館全體幹部職工將認真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將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融入紀念館解說詞和紀念館組織的巡展、故事會、報告會之中,以紀念大會為契機進一步講好英雄故事,更好地傳承弘揚烈士精神和抗美援朝精神。
  • 聯勤保障部隊,開訓!
    新年伊始,萬象更新  習主席向全軍發布開訓動員令  開年即開訓,開訓即衝鋒  1月4日上午  聯勤保障部隊採取三級聯動方式  組織新年度開訓動員  學習領會習主席和中央軍委的戰略意圖  統一大抓練兵備戰的思想共識  激發投身軍事訓練的政治熱情
  • 抗美援朝70周年傳承中國精神 酷我暢聽《百家講壇》同步《英雄讚歌》
    英雄樂曲又唱出了哪些英雄讚歌?百家講壇最新節目《英雄讚歌》已同步酷我暢聽,進入酷我暢聽《百家講壇》即可隨時聆聽時代的歌聲,體會英雄的故事,傳承不滅的精神。70年前的金秋之際,為了「抗美援朝、保家衛國」,中國人民志願軍「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並從此開始了一段烽火硝煙的徵程。他們捨生忘死無畏強敵,同朝鮮人民一起歷經兩年零九個月的浴血奮戰,用巨大的犧牲捍衛了正義與和平,最終贏得了抗美援朝戰爭的偉大勝利。在這艱苦卓絕的抗美援朝歲月中,誕生了許多響徹朝鮮戰場和祖國大地,撥動著億萬人民的心弦,鼓舞著中華兒女浴血奮戰的歌曲。
  • ...開展「傾聽英雄老兵故事、感受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專題學習活動
    今年是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感受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10月29日下午,中信所青年理論學習小組組織開展「傾聽英雄老兵故事、感受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專題學習活動,通過觀看紀錄短片《尋訪抗美援朝英雄老兵》,共同傾聽老志願軍們講述在異國他鄉浴血奮戰的難忘故事,回顧70年前那場波瀾壯闊、保家衛國的偉大戰爭。
  • 聯勤保障部隊某調度中心協調為西沙退伍老兵提供一站式服務保障
    自小在參加過抗美援朝戰爭的爺爺教育下成長,她對軍人的犧牲奉獻和軍營離別有著更深的理解。一切準備就緒,搭載著百餘名退伍老兵的民航包機起飛升空。爬升至約270米高度時,機身微斜,飛機開始繞島盤旋。「為了更好服務退伍駐島老兵,從去年開始,我們協調地方航空公司,申請調整航行線路,飛機升空後特意繞島飛行,讓老兵們可以從高空視角多看一眼這片自己曾經揮灑青春熱血的地方。」
  • 弘揚偉大抗美援朝精神 為實現民族偉大復興奮勇前進
    抗美援朝戰爭偉大勝利,是中華民族走向偉大復興的重要裡程碑 23日上午,88歲的抗美援朝老兵劉乙煌準時守候在電視機前,收看紀念大會直播。 回憶起那段艱苦卓絕的歲月,劉乙煌老人心情久久不能平靜,「抗美援朝戰爭打出了新中國的國威和人民軍隊的軍威,譜寫了氣壯山河的英雄讚歌。作為一名志願兵,為國家為人民,我從不後悔。」
  • 傳承發揚偉大抗美援朝精神 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凝心聚力
    在波瀾壯闊的抗美援朝戰爭中,英雄的中國人民志願軍鍛造了偉大抗美援朝精神。偉大抗美援朝精神具有深刻內涵和深遠意義,是中華民族彌足珍貴的精神財富。1950年,剛剛成立的新中國百廢待興、百業待舉,中國人民無比渴望和平安寧。然而,美國武裝幹涉朝鮮內戰,把戰火燒到中朝邊境。危急關頭,應朝鮮黨和政府請求,中國黨和政府以非凡氣魄和膽略作出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歷史性決策。
  • 弘揚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
    70周年,為銘記抗美援朝的艱辛歷程和偉大勝利,弘揚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11月12日下午,鐵西區人民檢察院組織全院在家幹警觀看抗美援朝影片《金剛川》。     偉大的抗美援朝戰爭湧現了無數感人肺腑的英雄事跡,是一個民族的精神力量,在長期的歷史進程中不斷沉積和釋放,在緊急關頭、關鍵時刻則會爆發出磅礴偉力,抗美援朝戰爭奏響了一曲氣壯山河的英雄讚歌
  • 聯勤保障部隊組織成立以來最大規模比武競賽
    新華社武漢12月2日電(黃明、付凱)11月28日至12月2日,聯勤保障部隊在華中某地組織「精武聯勤—2020」比武競賽,探索新時代群眾性練兵比武新路子。這是聯勤保障部隊自2016年9月13日成立以來組織的最大規模比武競賽,各聯勤保障中心、解放軍總醫院和機關直附屬單位共1000餘名官兵參加。聯勤保障怎麼保,比武內容就怎麼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