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去一線城市找工作,是去北京好,還是上海好?

2020-12-22 中國職場蛙

終於還是講到了這個話題,大家也知道,這是開放式問題。能問北京好還是上海好的,你想想看,這是要投資北京或者上海,還是要去做市長?

其實不是,主要是這樣的提問,「我馬上畢業了,是去北京好,還是上海好?」「我要去一線城市找工作,是去北京好,還是上海好?」「我馬上回國就業,是去北京好,還是上海好?」「我在老家工資太低了,要出來打工,是去北京好,還是上海好?或者你有沒有什麼推薦的?」......

是的,老家以及目前的城市,能有高工資的好工作,誰還捨近求遠、不遠千裡出來打工呢?

這種實際上就是個人問題,屬於個人求職的第一步,城市選擇問題。本篇所講的內容和方法,全國不會有第二個人講,大家需要的收藏即可。

方法一:距離法

簡單粗暴的方法,叫做「靠近老家的一線城市」。

其實這也是經驗法,因為你的老家師兄學姐分布的最多的,肯定是北上廣深中最靠近你老家的那座城市。師兄學姐走過彎路後淌出來的這條路,總沒有大錯。

都是一線城市,工資水平都已經是國內最高的了,當然是哪個就近選哪個

但這個方法有個難點,就是老家到四個一線城市距離差不多,怎麼辦?

也是,北京、上海、廣深,分別代表著國內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這三大都市圈的核心,從武漢開始,前往這仨核心的距離就差不多了。等距離,意味著你來去所消耗的成本、精力和路費大體相當,你每年能回來的次數也差不多。

所以,該方法不能解決從武漢往西的問題,也就是老家跟武漢類似維度,但從武漢往西的廣大同胞們的子女就業城市選擇問題。比如你家在成都附近100公裡的峨眉,在西寧西面200公裡,在烏魯木齊附近300公裡,等等。

方法二:就業法

我們先看如下群友的提問。

看,TA實際上目標還是明確的,TA只願意去北京和上海。

但是北京跟上海相距1千公裡,TA為何將北京上海四個字放在一起當作一個城市呢?

你要跟美女Linda結婚,還是跟另一個美女Nancy領證,肯定不能倆一起,你告訴別人「親愛的幽哥,我已經打算跟Linda和Nancy結婚了」,這是病句。你這是不倫不類,你想同時娶倆老婆,這國內的婚姻法不允許啊。

這就是騎牆階段,也就是TA內心也是未定的。但是我們看TA後面的描述,TA認為最有用的評估條件是,在北京和上海的同學多寡。對,不過同學在那個城市有幾個,這只是一個小的參考依據。

再說,同學跟你是同齡的,也才剛進入職場,同學對你的就業不會有多大幫助。甚至,你過去後,你和同學實際上是同學歷、同年齡又同城的競爭關係。我都寫了,寧可住賓館也不住同學那裡,見《跨城市換工作,面試期間是住旅館好,還是住同學那裡更好?》。

何況,你的同學大多還在學校裡讀研,也就是還是學生,你說學生能幫你的就業多少?你還是學生思維啊,別搞錯了,我們謀劃的是下一步的事業,可不是為了去某個城市跟你的同學再聚首的旅遊。

所以,同學多少,對於你選擇就業城市已經無足輕重,尤其剛畢業的。

我們還是務實一點吧,比如某人畢業3年了,現在準備去大城市就業,先做個5-10年再說。該如何評估城市,選哪一個呢?

上表,大家看下,這是要素評估法,也是我幽哥一直以來的打分法。

正常來說,不可能判斷不出來對你個人的優劣,也就是即使上海和北京工資水平差不多,你也能得出不同的分數,所有的要素都能量化。

當然,對於女孩和女性來說,打分有點傷腦筋,因為量化思維有待進步。我再提醒下算法,你多算算吧。

【工資】按照我下表來吧。總分20分,給深圳20分,上海20.4分,北京可得21分。

【是否靠近老家】和【是否靠近學校所在地】

都按照本文開頭的第一個表格那個思路來,無非等比分布而已。

大家注意下,「同學和熟人的多少」,這裡已經考慮到了,靠近老家、靠近學校這倆,基本已經決定了你能有的可用關係的絕大多數。你少來,別將打遊戲時的網友,當成了你的「關係」還「人脈」「資源」的。

【主業跳槽空間】

實際上就是就業機會,你將這倆城市的外企500強總部和分公司加下,各有多少。

當然,繼續看另一個指標,央企總計98家,你看下在你的這倆目標城市各有多少家。

可以這麼說,外企500強和央企的多少,直接決定著這個城市就業機會的多少。

這兩類企業主要是過來建立了分公司,提供了大量就業機會,不是在你們城市開了個連鎖店,你就當作是你的工作機會。當然,即使如此,你算算看,哪怕你將肯德基麥當勞也算上,這倆加起來叫一家吧,百勝餐飲?

【副業發展空間】

副業,實際上就是參與別人的主業。一個城市,連主業就業機會都不多,你還發展什麼副業呢?

我們的判斷標準有兩個。

一,你算下你的目標城市網際網路獨角獸的個數。

如果你不會算,我們看下第二個方法。

二,常見崗位的招聘數量。

在之前文章中,我舉例過。以常見崗位「採購」為例,為了便於比較,也不選更小的城市了,就以青島這樣的大學生認為的大城市為例,跟上海做個比較。

上圖你看,在其他一切條件都默認的情況下,前程無憂上搜索關鍵字「採購」,在上海搜到大概2萬4千個職位,同樣你看下圖,在青島搜到1千5個不到的崗位數。

既然都搜了,具體數字大家看下,採購在招崗位之比,青島:上海=1490:24635,大概是1:16

有人說,不對,我們小城市比如青島確實關係林立,所以採購工作一般都關係戶,你用採購做比方,不合適。

那我們找個不需要「關係」就能入職的常見崗位,會計行不行?小會計,也是苦逼的工作,一般不需要關係就能入職的。

這次先看青島的吧,你看下圖右下角。

下圖再看上海的會計關鍵詞搜到的崗位。

總之,具體數字大家看下,會計在招崗位之比,青島:上海=1546:19179,大概是1:12的樣子。

你再搜下北京以及你老家、學校所在地、你老家的省會,每個人的這五個城市如上一搜索,比較下,副業分數就可以打出來了。

比如來個小城市看看,撫州,在前程無憂上選擇城市「撫州」,直接點搜索,其他條件都默認「所有」,即使如此,全部在招聘職位也不過1313個,見下圖右下角。

採購和財務工作各算100個吧,這就是小城市體制外的在招崗位,實際上人事行政、工程和研發再各去掉100個,1313-500=813,是的剩餘大多數職位,基本都是同一類工作,叫「銷售」。也就是,在撫州,基本做不了副業,因為主業工作機會都寥寥無幾。

小城市,是大資本家過來「傾銷」產品、賺取利潤的,填補市場空白、省得被競爭對手先下了手,進入小城市是用來做報告的,主要不是到你這來提供啥就業機會的。

【學歷提升空間】

這個指標更好打分,就看你的目標城市有幾所雙一流大學

如果你不知道什麼是雙一流,甚至你也分不清958和211大學有什麼區別,那你就看可以發放碩士學位的大學個數吧。

倘若你還要更傻,你連哪個大學有沒有碩士學位授予資格,你也不知道,你就按照大學個數來吧,挨個數。該城市有超過15所大學,則給這一項的滿分15分,8所就8分,其他挨個對應打分。

一所大學沒有就0分,也說明你的目標城市已經進入了中國文化的沙漠地帶,不知道你的兒子和女兒長大後會不會埋怨你。我覺得這是肯定的,「打」你都有可能。

總之,用這個就業城市選擇法,北京上海不可能分不出總分的高低,你儘量選擇分數高出10分的那個城市。

方法三:精確法

剛才講的就業城市選擇法,主要側重就業,也就是1-10年內的就業城市。

但有人目標更加明確,TA說,我出來就是為了賺高工資,打工賺錢,社保越繳得少越好,公積金無所謂,工資當然越高越好,企業大小都不是太重要,老子/老娘一人出外賺錢,來了就是為了錢,不在乎什麼未來的養老,買房我也是老家買,出來賺錢主要為了老家房子的還貸,只要不違法,我啥都做。

這種就是目標明確的選擇法了,也叫Offer選擇法。你先同時在2個月內,北京上海這倆城市同時各投遞出去1萬份簡歷,注意,是一萬份,不要厚此薄彼,加起來就是2萬份。

第3-4個月就是倆城市飛過來飛過去面試,第四個月底,從北京上海已經給你發來的比如總計5份具體公司的錄取通知書中,你用下表綜合評估,選一個去上班。

這招比較務實,用具體就業機會來倒逼城市的選擇,因為賺錢是主要甚至唯一目標,且Offer是選擇項,而非理論分析項,務實多了。

方法四:定居法

某人,攜家帶口要在大城市定居,也就是實現國內移民。

更有某人,一直單身,甚至不準備結婚,老家小城市待不下去了,上海、北京、深圳、廣州都成了選擇。

還有某人,急著去大城市找對象,因為試過了,在老家從21試到了33歲,還沒找到合適的對象。

甚至還有某人,當初為了愛情嫁給老公後,一地雞毛,淨身出戶,娘家有弟媳婦,這就回不去,帶娃去北京或者上海,你說選哪個?

以上種種,在剛剛100分滿分的「就業城市選擇」表中,再加入10個考慮項,每個10分,總分200分。

原則還是選擇總分最高的那個城市,尤其高出20分的,或者至少總分高出10分的。

別的不談,無論你婚否,假如你已經超過30歲還要換城市,儘量按照我上表來先打分

有些人未婚,學歷高,30歲才剛畢業,不管,也按照這個來評估。年齡是最大的指標。

接在第一個表格後面,這十個評估項我也依次文字列出來:

7,落戶難易程度;

8,買房難易程度;

9,找對象難易程度;

10,不孤單程度;

11,另一半就業的難易程度;

12,小孩讀書方便性;

13,一個人離異後帶娃的生存難度;

14,子女高考難易程度;

15,贍養父母難易程度;

16,子女婚後你的生存和養老。

是的,以上即使你在老家,也要考慮,但去了大城市,考慮得要更加細緻。何況我們大多數人沒有經歷,你讓她或者他提前去預計,等於白說。她、他連這些看起來簡單的考慮項都想不到,就這麼貿然換城市定居,你說如何過好這一生呢?

我們群友中這兩年大概150位拍了我那個「生活夥伴」,這150人沒有本科以下的,博士碩士佔比超過50%,他們可不是傻瓜啊,只要問,我一般都會仔細幫他們每一個人分析他、她的六個優先順序的城市排名。

好了,以上城市選擇,北京好還是上海好,一般只有我的職場徒弟我才偶爾講下,今天免費分享給各位讀者,幾個表格自己收藏下。

不需要轉發給你的啥同學同事、師兄學姐、學弟師妹的,讓他們年輕時迷茫去、老年時後悔去。

北京好還是上海好?要看哪個對你好。

祝我的讀者和群友,事業發達、城市不再煩惱。

大家還是多看看我的文章,《中國職場寶典5.0(2021年初版)》中,有一個分類,大概35篇文章是講城市選擇的,也可以點開具體看看真人實例。

相關焦點

  • 上海和臺北,去哪裡工作好
    我應該去上海工作還是臺北?Quora評論翻譯:Ervis Micukaj, lives in Shanghai (2013-present)Shanghai.去四處逛逛,我覺得比我去過的大多數歐洲國家,治安都 更好9.上海的交通系統非常發達10.上海組織有序
  • 疫情之後去哪兒?2020旅行推薦地:中國十大必去一線城市
    大家好,我是@吃貨走哥 ,一個喜歡吃的窮遊背包客,每天分享旅行推薦地,帶你玩遍中國大江南北。不做井底之蛙,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用腳步丈量地球,用相機記錄世界。等疫情不在,我們就出發!
  • 2021年想要去一線城市奮鬥的年輕人要三思!常常在崩潰邊緣徘徊……
    如果你是在一線城市打工的人,那麼多多少少會遇到一些想要拿完年終獎,就回老家或者是去二三線城市發展的人。其實很多人都在說,年輕人如果在一線城市待不下去了,就不用再待下去了。其實一開始我是比較鼓勵年輕人去一線城市發展的,當然,也有人將其稱之為「北漂」。
  • 年輕人就業城市如何選擇:「北上廣深」還是新一線城市?
    年輕人新就業或者再就業面臨如何選擇就業城市的問題。本文提出分析建議,供大學畢業生或正在找新工作以及計劃換工作的年輕人參考。1.新一線城市吸引力越來越大。大家常聽說一線城市、二線城市,而新一線城市聽說的較少。一線城市就是「北上廣深」:北京、上海、廣州、深圳。
  • 去一線城市打拼,放低自己,降低期望值,才是真正的生存之道
    快畢業找工作的時候,總覺得自己天不怕地不怕,心裡想著畢業之後一定要去大城市闖一闖,開拓自己的眼界,但是真正面臨工作城市選擇的時候,迫於生存的壓力以及爸媽意見的參考,自己最終還是選擇了在自己老家的一個三線城市工作,安穩且安逸,沒有太大的工作和是生活壓力,過上了普通人的生活。
  • 《親愛的新年好》我要去哪裡,我該留在何地
    「老家不是家,北京也不是家」,這是影片裡最具有感觸的一句話了,電影突出了當代年輕人的一種生活現狀,老家有父母想依靠卻不想回,現在所在的地方高不成低不就,所以在這種情況下慢慢迷失自己,要理想,也要生活,卻越來越不知道該怎麼做。
  • 去男朋友的城市找他,半夜到他是否應該出來接我?
    7、我日我晚點的時候,跟男朋友說十一點到,男朋友晚上十點到車站開始等我一直等到十二點多,每次接我都提前一個小時開始等我,最少提前半個小時,就幹站著等,去哪都接,你男朋友只是不愛你而已,換個心疼你的男朋友吧。8、我去北京,我男友不放心,和我一起買票去北京,定好住房他才走的。車票兩個人都要上千塊錢,他說:「你要是出了事,我一輩子都不會原諒我自己,我送你接你是應該的。」
  • 北京上海念大學,戶口要不要遷過去?三角度分析,考生家長必看!
    尤其是一些學生考進了北京上海這樣的超級城市,大家都知道,北京上海戶口有著許許多多的福利,所以不光孩子就連家長都開始蠢蠢欲動,想要把孩子的戶口遷到學校的集體戶口當中去。那麼,面對這個問題我們究竟該如何選擇呢?看看畢業10年在北京工作的學長怎麼說!
  • 廣州和上海,能擠進世界一線城市嗎?誰的實力更強
    我們國人從小到大都比較熱衷於排名座次,上學考試排名次,工作業績排名次,運動會更要爭名次!這是必須的!城市當然也有排名次,這不大家還吵開了我國的大都市四大一線城市——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北京是國家中心,深圳為南方的特區示範區!
  • 年前找工作好還是年後找工作好?
    又到年底了,年底好找工作嗎?年前找工作好還是年後找工作好?最近很多小夥伴諮詢類似這樣的問題,在這裡告訴大家一些年底找工作需要注意的地方,希望能幫助到需要的小夥伴!在跳槽之前,更要對職場的內外部環境進行分析。首先,我們要清楚年前和年後的就業趨勢是怎樣的。年前找工作&年後找工作:根據歷年年底企業的招聘需求看,年前的招聘職位量沒有年後的多,那麼打算換工作的人來說,年前找工作機會更少,年後找工作機遇更大。
  • 我去了上海最老齡化的社區,看到了城市的另一面
    (來源:身份規劃局)今天,我們不討論這座城市未來將面臨多嚴重的人口結構失衡問題,而是跟隨一個上海居委會大媽的視角,走進上海最普通的那些老小區。透過居委會工作人員的日常工作,看看上海是如何坦然面對老齡化這個事實,通過各種精細溫暖的人性化方式,去解決老年人的生活問題。
  • 北京上海城市包容度引發的爭議:上海像新加坡,北京才更像紐約?
    北京上海城市包容度引發的爭議:上海像新加坡,北京才更像紐約?一種觀點認為,北京上海同為全國最頂尖的兩個城市,在北京可以經常聽見,上海有多好,上海有多現代。北京北京人可以大大方方地說,上海比北京強,上海是全國建設最好的城市。
  • 二、三線城市做心理諮詢師,有哪些一線城市少見困境?
    可以肯定的是,現在要入行,十有八九是要被市場自行勸退的,幹不了幾年,發現賺的錢養不起家,不得已只好從事別的工作。看到這樣的路面,大家可以想像貴陽的經濟,雖說這幾年已有了一些發展,但是與北京、上海、廣州等城市相比,要落後許多。我有一個好友,因為父母生病,從上海辭職回到貴陽,感覺很不適應,在上海有一萬多的收入,回到貴陽只能拿七八千。每當談起此事,內心十分痛苦,都覺得落差太大。
  • 《三十而已》去城市工作的女孩,最後都會成為樊勝美或者王漫妮?
    ,是底層拼搏在一線的典型人物。王漫妮一句話道出自己在這個城市的無奈與艱辛。她每天在固定的早餐點買飯,乘坐固定的地鐵上下班,在既定的軌道單一而簡單的旋轉。穿著筆挺的工作裝,看著光鮮亮麗,動輒賣出幾萬大單,業務能力出色,受到店長好評。
  • 一定要去的四座城市,沒有人陪著去,也要去一趟要不然會有遺憾!
    根據小編的統計,從不同地區選出了四個人氣高、值得一去的城市。毫無疑問,這些城市在風土人情和自然風光方面無可挑剔。不管有沒有結婚,哪怕一個人,沒有人陪著,都要去。首先,第一個城市是我們的首都,北京。作為千年古都,也是我國的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北京不僅是我們祖國的心臟,也是我國優秀的城市代表。
  • 成都:我的城市規劃最像北京了;重慶:那我就像上海!歡喜冤家!
    慢節奏地成都成都最初的名片是生活節奏慢,也因此有了「少不入川」的說法,年輕人嘛,要闖蕩,不能貪圖安逸;但也正是這份安逸使得成都打出了特點,吸引著很多人來成都旅遊、生活和工作。當然,事實上成都有自己的發展思路,作為一個中西部內陸城市,要想把城市經營好,真的太難了;水運交通不發達,很難發展工業和對外貿易,不僅自己不去往這邊想,國家也不會去投資;因此,四川把所有的好政策都用到了成都,有什麼好的項目也投到了成都,成都也成了很多人的「眼中釘、肉中刺」,說成都是吸血城市,是集中全省的力量在發展,犧牲了四川其它城市等等
  • 最有潛力的城市,有望成為世界新一線城市,讓人流連忘返的好地方
    在天津的很多城市裡,經濟發展一直非常迅速,與城市北京、上海相比,自己的經濟價值和重慶更有經濟價值,但與其他直轄市相比,天津還是城市建設的總體經濟發展成績非常好,當地的風景也非常美麗,深受人們的喜愛,所以來到天津玩,但是,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現在越來越多的城市在爭美鬥美,其中最容易超越天津的地方就是城市
  • 去日本留學哪個城市好?
    為全球最重要的經濟中心之一,也是世界領先的城市之一,世界重要的金融、經濟和科技中心,被GaWC評為Alpha+級世界一線城市。二、京都京都是日本最大的城市之一,一千多年來一直是日本的主要城市,長年的歷史積澱使得京都市擁有相當豐富的歷史遺蹟,也是日本傳統文化的重鎮之一。京都被稱為「千年古都」,是日本人的精神故鄉,是日本文化的源點,是日本的文化象徵之地。
  • 為什麼己經回不去臺灣工作?
    要麼大確幸,要麼離開一線城市。我愛批評臺灣的小確幸,但又挺羨慕。就像對我臉書上的臺灣朋友一樣,老像個孩子,沒有認清現實殘酷,但又羨慕他們傻傻天真。我明白了大陸為何快速崛起,明白了所謂人多競爭大的無奈。更明白了臺灣這幾年的「不長進」,以及──原來從前在臺灣,是這麼幸福。
  • 哪個地方是去健身教練學校的好地方?
    隨著人們生活必需品和身心健康觀念的提高,越來越多的人剛開始進入健身俱樂部進行科研訓練,但科研訓練離不開健身房教練的具體指導,因此這裡的健身教練具有核心作用,而健身教練這一職業在國內是一個熱門職業,如果許多體育健身愛好者想當健身教練,應該去哪家健身教練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