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燒烤簡史: 當胺基酸和還原糖激烈碰撞 | 美拉德反應

2020-12-27 澎湃新聞

人類燒烤簡史: 當胺基酸和還原糖激烈碰撞 | 美拉德反應

2020-07-15 07: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原創 道君 圖圖是道

火的出現帶來了徹底的改變(radical change)經過火烤後肉的口感和牙感一下子俘獲了童年時期的人類燒烤,就在這個時候誕生啦!在燒烤(barbecue)的高溫下食物的胺基酸(amino acid)和還原糖激烈地碰撞和重組產生帶有香味的物質散布在食物和空氣裡這個神奇的過程就是美拉德反應(Maillard reaction)也叫風味反應除了好吃更重要的意義在於燒烤把人類從艱難的咀嚼中解放出來進化出更小的牙齒更窄的下顎而腦容量則逐漸增加有了更強大腦和更多時間人類開始思考更複雜的事比如發明工具(invent tool)研究藝術……當然也包括——想想怎麼烤更好吃!的確,從古至今我們的祖先(ancestor)一直沒有停止對燒烤的追求 漢字「炙」就生動地描繪了一塊肉放在火上烤的場景成語「膾炙人口」就形容文章美得像烤肉一樣讓人根本停不下來《詩經》裡就有說「有兔斯首,燔之炙之。君子有酒,酌言酢之。」

監製 / 柯榮誼 統籌 / 張若瓊 總策劃 / 王曉瑩

主筆 / 楊冉 策劃 / 張周項 梁晨 繪製 / 瓦西李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燒烤,美拉德反應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紅燒肉中的著名化學反應—美拉德反應
    只要溫度不高,如做紅燒肉,這種反應產生的褐色物質無毒,且香氣撲鼻,色澤誘人,是紅燒肉、紅燒魚等成為美食的功臣。不同的胺基酸與不同的糖反應,能產生不同的香味。例如,亮氨酸與葡萄糖在高溫下反應,能夠產生令人愉悅的麵包香。紅燒肉的香味比較複雜,還不知什麼胺基酸與糖反應的,可能是多種胺基酸與多種糖反應的產物。
  • 紅燒肉中的著名化學反應——美拉德反應
    只要溫度不高,如做紅燒肉,這種反應產生的褐色物質無毒,且香氣撲鼻,色澤誘人,是紅燒肉、紅燒魚等成為美食的功臣。  不同的胺基酸與不同的糖反應,能產生不同的香味。例如,亮氨酸與葡萄糖在高溫下反應,能夠產生令人愉悅的麵包香。紅燒肉的香味比較複雜,還不知什麼胺基酸與糖反應的,可能是多種胺基酸與多種糖反應的產物。
  • 潮汕美食錄|美拉德反應下的獨特風味
    致力於尋找中國地域特色美味的紀錄片《風味原產地》將潮汕設為系列的首站,通過短片的形式每集發掘一種「養在深閨人不識」的潮汕獨特食材和味道。第三集的主角——腐乳餅。我們先從餡料的主體說起,南海邊,溼熱的空氣令豆腐中的蛋白質分解出白色的直立菌絲,腐乳的鮮味和香味就來源於此。長滿直立菌絲的豆腐先是用海鹽脫水,再將鹽粒篩出。鹽的加入和篩出可以保證腐乳不至於太鹹,同時也為後期發酵提供了防腐的保障。七天後,向其放入黃酒、紅米、饅頭片並繼續發酵,經過半年的時間便成為了腐乳。
  • 蜜汁叉燒和老娘肥叉的秘密
    美拉德反應是1912年法國化學家美拉德(L.C.Maillard)發現的(看來法國號稱美食大國也不是浪得虛名啊),主要是胺基酸或蛋白質與糖類物質(後來發現主要是還原糖)混合加熱時形成褐色的物質,這類反應不僅會改變食物的顏色,
  • 家裡烤麵包不出饅頭味,深入了解美拉德反應,以後做麵包香味撲鼻
    上次說過麵包香味的由來之一是「美拉德反應」。這個化學反應裡面的東西,我們不需要認識,但我們需要知道這個反應,完美進行的條件及影響因素有哪些。01底物和溫度底物、溫度、反應時間、水分pH等是美拉德反應的主要4因素。
  • 為什麼都知道燒烤對身體不好,每天夜晚還是人山人海不怕得病嗎?
    第一是因為燒烤的危害來源於用炭火烤制食物的過程中,食物中比如肉類串兒裡的胺基酸和核酸在燒烤的過程中會產生」美拉德反應「。多說一句」美拉德反應「。簡單的來說,就是食物中的胺基酸,蛋白質和還原糖類的反應,經過複雜的過程,最終會生成棕色或者是黑色的分子類物質。這些物質是食物色澤和風味的主要來源。
  • 糖的品種,糖在麵包中的作用,麵包店和食品廠用糖的區別
    糖,品種有很多,用處也很多,是我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種甜味劑。糖分很多種:常用的有白砂糖,紅糖 黑糖 綿白糖 木糖醇,轉化糖漿 山梨糖醇 麥芽糖醇 果葡糖漿等等很多種…糖的主要作用:(1)呈現甜味的作用(2)做麵包可以給孝母提供營養(糖是供給孝母營養的主要來源,幾乎所有的糖都可以在酶作用下分解為葡萄糖和果糖
  • 以速凍水餃和牛肉貢丸為例,聊聊肉味香精在速凍食品中的應用
    01、正確認識肉味香精 一、肉味香精的定義和分類 在各種現代先進儀器與設備的幫助下,人們利用相關科學技術和化學反應,如生物酶解技術、美拉德反應等,製作出肉味香精這一產物,並廣泛應用在肉類產品的加工環節中。
  • 抗糖真能抗衰老嗎?你以為的都是錯的!
    糖化,全稱叫做「非酶糖化反應」,指還原糖(如葡萄糖)在沒有酶催化情況下,與蛋白質、脂質或核酸在經過緩慢的反應後,最終生成一系列的晚期糖化終末產物(AGEs)的過程。  糖化反應的產物AGEs會對我們的肌膚和身體都產生影響,帶來的結果就是讓皮膚更容易長皺紋、失去了光澤,暗黃長斑等等衰老表現,所以,一些商家順勢就推出了「抗糖化」的概念,並大作營銷。
  • 糖還有 「毒性」?
    血液裡的糖會和蛋白質結合,這種結合反應叫「美拉德反應」。蛋白質是生命的基礎,絕大多數生理功能都是由蛋白質完成的,蛋白質和血液裡的糖發生「美拉德反應」後就會失去正常的生理功能,原來幹的活就幹不了了。比如在我們的10個手指上都夾一個夾子,手就幹不了活了。血液中的紅細胞上有一種蛋白質叫血紅蛋白,它的作用就是把血液裡從肺呼吸來的氧氣,通過血管壁送到細胞裡,如果過多的血紅蛋白和糖發生美拉德反應,這些血紅蛋白就變成了糖化血紅蛋白,就不能攜帶氧氣了,組織就會缺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