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觸不可及》:悲劇的故事內核,演繹出了最強大的生命力

2020-08-29 張沐子的小酒館

文:張沐子

深夜的巴黎,一輛汽車在主幹道上疾馳,車的後面是警察的鳴笛追趕。昏黃的路燈與鏡頭的光交織,打在一個黑人的臉上,車內還有一個虛弱的白人,他們打賭能不能讓後面的警車為他們的車鳴笛開道。汽車疾馳而過的長鏡頭,加上略帶酷感的音樂,讓我們有一種警匪片的錯覺。沒錯,這就是《觸不可及》電影的開頭,想不到的是,影片的發展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先來簡單介紹《觸不可及》這部電影的由來。其實,這部影片是由真人真事改編成的。首先是一位法國富翁寫了一本自傳《第二次呼吸》,然後有一個紀錄片《生死與共》,自傳又有了續篇《護身魔鬼》,最後才有了電影《觸不可及》。這部電影於2011年在法國上映,一經上映,就刷新了法國電影的票房,甚至連當年的法國總統也接見了劇組人員。

電影採取的是倒敘的敘事手法。一般的倒敘會先給我們留下深深的懸念,吸引觀影者的興趣從而揭開懸念。《觸不可及》的故事內核卻非常簡單。開頭就已經告訴我們德裡斯最終成為了菲利普的傭人。菲利普是一個富人,他在一次極限運動中出了事故,只有脖子以上的部位可以動,剩下的部位就算是開水澆在上面也沒有任何反應。德裡斯是一個黑人小混混,一心想要拿到失業救助金,後來成為了菲利普的護工。故事在兩個「觸不可及」的人身上展開。

一個年長,一個年輕;一個癱瘓,一個健康;一個是白人,一個是黑人;一個是主人,一個是護工;一個知識淵博,一個毫無修養。可是,就是這樣觸不可及的兩個人展現了最真實的情感。

故事的情節稍顯俗套,卻意外的得到了眾多人的喜愛。有些情節讓我們啼笑皆非。然而,這部電影最打動人的不是一味的煽情,而是笑著笑著我們就哭了。總之,這是一部令人笑中帶淚的電影。

一、 樂觀、自由的心靈連結起了「觸不可及」的兩人

電影的名字是《觸不可及》這部電影並沒有在膚色問題上深化。除了膚色之外,我們可以看到菲利普和德裡斯之間各個方面的天差地別。菲利普即使摔成全身癱瘓,依舊可以生活的很舒適。而德裡斯的家裡甚至不能容納他好好的洗個澡。菲利普舉止優雅,喜歡寫詩,愛好高雅,而德裡斯舉止粗俗……這樣的兩個人之間能夠架起連結,正是因為他們心靈上的自由和樂觀讓兩人互相吸引。

1、菲利普內心的自由,不被條條框框束縛

菲利普能夠認同德裡斯,除了他是僱主的主導作用之外,更深層次的原因在於他內心與其他富人之間的不同的認知。菲利普具有強烈的冒險精神,他擁有財富,本可以舒適安逸的度過自己的富貴生活。不過,他十分喜歡極限運動,在安逸的生活之外尋求一點不一樣的刺激,這除了是富人的興趣外,還是因為他的冒險精神。極限運動出了問題,他全身癱瘓,這對一個健康人來說是難以接受的,對一個擁有大量財富的人而喪失健康的人更加難以接受。但我們沒有看到菲利普的自怨自艾,他根本不需要別人的同情,足以看出他的豁達。當他的朋友勸他德裡斯是個剛出監獄的小混混,貧民窟裡的人都是沒有同情心的時候。菲利普說他正是看重德裡斯沒有同情心,他不需要別人的同情。

菲利普是一個內心自由的人。正因為如此,他才開始忍受無法行動的身體,因為他的心靈始終翱翔在最喜歡的天空中,無拘無束,他不會感到失落,因為沒有任何外物可以阻擋他心靈的自由。也正是他不被世俗意義上的偏見裹挾,他可以去接納一個小混混,用自己的內心去感知德裡斯的可貴之處,而不是一味的否定,從而收穫了最真實的友誼。

2、德裡斯的樂觀精神,讓我們忘記了他身上的缺點

面試照顧菲利普的人眾多,有的人有著高學歷,有的人有著豐富的經驗,有的人舌燦蓮花。德裡斯直截了當、毫不羞愧的說是希望不要錄用他,給他一份證明就好,他可以領取失業救助金。這樣的人打敗了其他的求職者,被菲利普錄用,我想正是他身上的樂觀精神感染了菲利普。

雖然菲利普是僱主,但德裡斯沒有將菲利普當成一個尊貴的殘疾人看待,時不時的就會忘記菲利普是個殘疾人的事實。他會在給菲利普餵飯時盯著美女出神,也會在菲利普做惡夢時推著他在凌晨四點呼吸新鮮空氣,他會取笑菲利普是個癱子,也會鼓勵菲利普勇敢大膽的告白。他從來沒有用對待一個殘疾人的方式去對待菲利普,而這正是菲利普想要的。在德裡斯的照顧下,菲利普的笑容增多了。

從社會世俗眼光來看,德裡斯一無是處,可這並不讓人生厭,他真實的表達自己的需求,不因為自己的失敗而妄自菲薄,始終保持樂觀的精神,正是他的真實,他的樂觀打動了菲利普。

二、 我們要學會接受對方的差異性 ,要學著接受與自己不同的人。

在我們看來,友誼一般產生相似的人身上,德裡斯和菲利普兩人的教育背景,人生經歷,身份地位都是天差地別的。對於菲利普來說,德裡斯不懂高雅藝術,不懂情調,但這絲毫不影響菲利普對德裡斯的贊同。對於德裡斯來說,菲利普太過無用,太過裝腔作勢,也太過可笑。然而,他們願意去容納對方與自己的不同,也正是因為這樣,才成就了他們之間最美好的友情。

1、菲利普對德裡斯的包容讓這份友誼開花結果。

德裡斯不懂什麼高雅藝術,所以當他看到一幅名畫賣出高價時,直白的說這只是一灘鼻血,他也可以畫出來。德裡斯和菲利普一起去看表演,逗得德裡斯大笑,他不懂怎麼會有人看這玩意,在高雅肅穆的場合下,大家紛紛沉溺在藝術的世界裡,而在這樣的場合下,德裡斯是一個異類。菲利普對此並沒有在意,他沒有覺得德裡斯的行為是丟人的,尷尬的,他面帶微笑地看著德裡斯,聽著德裡斯的那一番與眾不同的見解。

2、德裡斯對菲利普的真誠守候讓這份友誼變得難能可貴

德裡斯與其他人的不同之處在於他從來沒有把菲利普看作是一個殘疾人,一個病人,或者是類似於主人的僱主。他之所以能得到菲利普的厚愛也是因為他對菲利普的真心關懷。晚上菲利普做了噩夢喘不過氣時,德裡斯的第一反應是把菲利普帶出去透氣,這和下一個護工擔心菲利普出事連累自己,一心給菲利普餵藥形成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我們認為的最不匹配的友誼在他們身上卻是如此的契合,如此的完美。近些年來,常常流傳著這樣的說法,愛情需要勢均力敵,友誼亦是。所以,為了可以繼續和對方做朋友,為了不被甩在後面,這成為我們一定要努力的原因之一。

這兩天,許飛和尚雯婕的事情似乎為這個論點提供了一定的論據。不少人批判許飛,很多人的觀點是一個是過氣歌手,一個開了自己公司怎麼可能做朋友。但我想尚雯婕與許飛關係淺淡的原因不在於兩人地位的差異,而是性格方面的不和。不是所有的東西都可以用大眾意義上的價值來衡量。有一種友情叫做勢均力敵,惺惺相惜,也有一種友誼叫做心靈相通。友誼不在於你的身份地位,而在於你是誰,在友情的世界裡,最大的價值不是你身上的附加品,而是你就是你,你的本身就是最大的價值。德裡斯和菲利普就是如此。

三、有一種力量叫做我們都可以變成更好的人

1、在德裡斯的影響下,菲利普擁有了生機和活力

德裡斯雖然是個小混混,但他的身上有很多大家羨慕不來的優點。影片的高潮應該是菲利普的生日宴會,大家聽著高雅的音樂在交談,菲利普也是一副習以為常、鬱鬱寡歡的樣子。德裡斯跳起了舞蹈,這對這些人來說是不入流的,但在德裡斯的帶動下,大家紛紛扭動自己的身軀,加入了舞蹈的行列。這時,所有的地位、界限被人們統統忘掉,大家只是沉浸在歡樂中,這是德裡斯帶給大家的驚喜。

菲利普在癱瘓之後,已經沒有多餘的精力關注自己的女兒,在德裡斯的提醒下,他開始重視女兒的教養問題,這大大拉近了菲利普跟女兒之間的關係,菲利普體會到了難得的親情。

因為癱瘓,菲利普對愛情極度不自信,他不敢打電話給心愛的姑娘,在德裡斯的幫助下,他終於鼓起勇氣在約女孩在餐廳見面,沒想到最後菲利普還是落荒而逃。

電影的最後,在德裡斯的幫助下,菲利普終於和女孩見面了,德裡斯在窗外看著菲利普,眼裡是鼓勵,是欣慰,菲利普在窗內看著德裡斯,眼神裡是感謝,是勇敢,是感動。菲利普在戀愛中經過猜疑、煩惱、恐懼、逃避、絕望各個感受,最終得到了幸福,這是德裡斯教會他的。

2、德裡斯在菲利普的影響下變得柔和

德裡斯在菲利普的影響下也有了改變。德裡斯剛剛出場的時候是一個野蠻人的形象,在菲利普的影響下,他開始變得文明,文雅。第一次看見有人在門口停車,菲利普通過暴力解決爭端,他狠狠的拎起那人的衣領。在菲利普辭退德裡斯的時候,德裡斯又碰見了一個在門口停車的人,此時的德裡斯開始有所改善了,他說對不起,謝謝,可以看出前後的對比。

德裡斯在菲利普的影響下,也能夠聽懂古典音樂和歌劇了,甚至他還自己創作了一幅畫,賣出了一萬一千歐元的高價。

其實,從某種程度上來說,菲利普和德裡斯都不是健全的人。菲利普是身體的殘疾帶來了精神的障礙,在德裡斯的影響下,他得到了治癒。德裡斯是精神上的缺陷造成了行為上的怪異,而他也得到了拯救,他開始理解母親的不易,開始關心弟弟妹妹的生活,這都是在接觸菲利普之後發生的變化。兩個同樣需要拯救的互相取暖,最終得到救贖。最好的關係就是我們可以一起變好。

結語:這部影片的從情節構造來說沒有什麼亮點,最打動人心的無疑是德裡斯和菲利普之間真摯的友情。在這個紛繁複雜的世界,我們將自己蜷縮在自我的小小世界,一方面忍受孤獨,一方面卻給自己的心靈築上厚厚的一堵牆。我更希望通過這個電影每個人都能對找到一生摯友抱有一點信心,生活很難,多點牽掛,多點支撐,會覺得更加幸福。

樂觀和心靈的自由是我們一生的功課,菲利普全身癱瘓,也不需要別人的同情,對一個富有卻少了健康的人來說,更加難以接受,但他沒有喪失「生」的勇氣。德裡斯雖然是一個小混混,但總有人欣賞他。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存在的價值,而你不必著急否定自己的價值。

我們更應該深思的是,健康和財富究竟哪個會讓我們感到快樂。真正的快樂到底是什麼。我們一直向前奔跑,別忘了停下來一會兒,問問自己追求的到底是什麼,別走的太遠,忘了初心……

相關焦點

  • 《觸不可及》:跨越次元壁的人性溫情
    在任何一個國家與地域,都是存在階級性的,即便是在美國也有黑人白人之別,窮人與富人之分,壞人與好人之差,然而在某種特定的條件下,這種階級次元壁又是會被打破的,這種特定條件就是讓一切歸零,回到人之初,才有性本善……電影《觸不可及》便講述了這樣一個打破階級次元壁的故事,它讓一位富人與窮人的世界從觸不可及,到相互依偎。
  • 《空中營救》對陣《觸不可及》
    簡介:《觸不可及》演繹諜海絕戀《觸不可及》由孫紅雷、桂綸鎂、蔡少芬、方中信等明星共同出演。影片以孫紅雷飾演的地下工作者傅經年與桂綸鎂飾演的舞蹈老師寧待的愛情故事為主線,背景跨越70年之久,講述了一段戰爭時期的諜海戀。由王菲獻唱的電影主題曲《愛不可及》也成為本片的一大亮點,也讓人對電影中浪漫的諜戰愛情故事產生無限遐想。
  • 【新片預告】電視劇名導趙寶剛電影處女作《觸不可及》孫紅雷、桂綸鎂共舞亂世探戈!
    作為伴隨了國人三十年的電視劇名導趙寶剛,說了半輩子愛情,最終以一部《觸不可及》圓了自己的電影夢。由趙寶剛執導,孫紅雷、桂綸鎂、方中信聯合主演的電影《觸不可及》將於9月19日公映!  《觸不可及》作為趙寶剛導演籌備多時的重量級電影,講述了一段民國時期的諜海絕戀。影片故事背景跨越70年之久,講述了一段戰爭時期的曠世戀情。《觸不可及》將一位地下工作者與一位舞蹈老師錯綜的戀情詮釋得淋漓盡致,烘託出在戰亂時期中的一段諜戀故事。
  • 豆瓣9.2《觸不可及》:悲傷情緒的喜劇刻畫,感人至深的溫情演繹
    @WOW星星法版《觸不可及》改編自菲利普·波佐·迪·博爾戈的自傳小說《第二次呼吸》,由奧利維·那卡什、艾力克·託蘭達聯合執導,弗朗索瓦·克魯塞、奧馬·希、安樂妮、奧黛麗·弗洛特等主演,講述了一位生活無法自理的白人富翁菲利普與其幫傭黑人青年德裡斯兩人相互幫助、相互救贖的故事。
  • 《觸不可及》:一樣的童話和兩樣的方式
    兩部《觸不可及》故事基本一樣,沒有大的改動,但細細看去,卻可以發現美國電影和法國電影對娛樂的不同認識。這是一個童話故事。一個社會最頂層的人和一個社會最底層的人走到一起,互相幫助而成為莫逆之交。這種事只有在童話裡才會實現,但這卻是一個真實的故事。人生的神奇就在於,現實往往出乎你的任何想像,現實往往比夢想更奇幻。
  • 《觸不可及》: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觸不可及的種族與階級
    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現在兩位主人公是很好的朋友,雖略顯老套,影片卻拍得非常有趣真實感人。音樂很棒,片中的兩人的關係描寫非常成功,尤其是突出了對生命的尊重、還有理解。情感上的循序漸進,鋪墊了整部影片波瀾不驚的情節,《觸不可及》只是把書中的記憶片段用畫面表現出來。菲利普和德利斯的友情是主線,菲利普和筆友,德利斯和母親則是副線,共同構成了整部影片中的飽滿情緒。生活裡的點滴反射出內心的真實波瀾,許多巧妙的雙關語,針砭時政的玩笑,讓法國人忍俊不禁;而兩位好友在深夜的對話,德利斯遠望清潔工母親下班等,都成了觸動觀眾的「淚點」。
  • 現實總是太多難題,觸不可及又何必在意——周深《觸不可及》
    2011年上映的法國電影《無法觸碰》獲得了如潮好評,八年之後,翻拍的美版電影《觸不可及》於2019年11月22日在中國內地上映,講述了不幸遭遇事故而癱瘓的有錢人菲利普跟照顧其生活的貧窮青年戴爾之間發展出一段奇妙的友情的故事。
  • 《觸不可及》的美國版,完全不及原版
    法國電影《觸不可及》(Intouchables)基於富翁菲利普·波佐·博爾戈和他來自阿爾及利亞的的看護阿卜杜勒·塞勞的真實故事改編,在2011年創造了票房奇蹟
  • 評美版《觸不可及》:非常用心的改編,不輸法國版原作
    《觸不可及》是一部法國電影,後來又改編拍攝了美版《觸不可及》。而在近日,美版《觸不可及》上映國內影院,趁此機會來聊一聊這部美版《觸不可及》。應該說,這部電影是被低估了。(一)非常用心的電影,改編而非翻拍說實話,美版《觸不可及》是一部完成度很高的電影,拍得非常用心。
  • 《觸不可及》王菲獻唱新歌 再合作林夕
    如今歸來,趙寶剛執導的電影《觸不可及》,讓王菲、林夕、張亞東三人重新牽手,首次為電影度身打造的歌曲。  三人11年未合作  從1995-2014年,王菲、張亞東、林夕的組合式存在,讓樂壇多了一抹色彩。林夕作詞的《約定》、《浮躁》開啟了張亞東為王菲擔當製作人的序幕。《你快樂所以我快樂》、《償還》、《彼岸花》廣為傳唱。
  • 遇見你,是我最美麗的意外︱電影《觸不可及》
    電影:《觸不可及》導演: 奧利維埃·納卡什
  • 真假之間 ——解讀法國電影《觸不可及》
    這自然引來一串警車的追捕,警燈閃爍,警笛長鳴,貓捉老鼠的遊戲開始了……如果僅就這個片頭而言,《觸不可及》像警匪片,而且是不入流的警匪片。結構主義盛行時,有一種敘事分析方法是專注於作品的首句,認為首句必然包含整個故事的雛形和意義,尤其是能建立一種閱讀契約。
  • 重溫《觸不可及》:一段主僕溫情之旅的背後 蘊含著法國人文之魂
    電影改編自法國富翁的自傳《第二次呼吸》,講述了一次跳傘事故中,主人公不僅痛失愛人且高位截癱,他在招聘全職陪護時出人意料地選擇了剛出獄的黑人德希斯,看似毫不經心的選擇,讓觸不可及的兩位主人公演繹出心有靈犀的救贖。
  • 電影觀察室—一部暖心的喜劇—觸不可及
    《觸不可及》(Intouchables)改編自一名法國富翁的自傳《第二次呼吸》是由尼爾·博格執導,布萊恩·克蘭斯頓、凱文·哈特主演的劇情片,於2017年9月8日在多倫多國際電影節首映;2019年11月22日在中國內地上映。
  • 《觸不可及》:兩個鋼鐵直男跨越種族及階層,不得不說的真情傳奇
    ,而且後者更貼近當下生活,其中的人間煙火氣息也更為濃厚;如果你之前沒看過《綠皮書》的話,那麼《觸不可及》更值得一看,因為若一再錯過佳片著實可惜。《觸不可及》的故事比較簡單:白人富豪菲利普不幸遭遇事故而高位癱瘓,他在招聘私人護工時,有多次犯罪前科且吊兒郎當、玩世不恭的貧窮黑人戴爾前來應聘
  • 深度解析電影《觸不可及》
    《觸不可及》這部電影小編已經刷了不下3遍,並且我經常安利我周圍的朋友前去觀看。為什麼呢?因為它給我們帶來了不一樣的觀感體驗。很多電影都是會帶有批判性的價值觀,但是它並沒有。雖然裡面有種族差異,階級差異,身體差異,卻絲毫不提這些差異。
  • 常規放映 | 觸不可及(美版)
    用的也是頂級卡司——近兩年最炙手可熱的喜劇明星,凱文·哈特。這位從街頭混混一路走上大熒幕的笑星,從來都懂得從屎一般的生活裡掘出黃金。布萊恩·科蘭斯頓,《絕命毒師》裡的「老白」。金球獎艾美獎視帝都拿過,奧斯卡影帝也提過。就連動畫片的安妮獎,都拿過「最佳配音」。妮可·基德曼,更不用多說了。
  • 免費觀影丨一部感人的喜劇電影《觸不可及》
    笑淚相伴,知己難尋一個關於友情和生活的治癒故事 一部搞笑與感動並存的高分治癒喜劇電影
  • 《觸不可及》電影票,觸手可及!
    有粉絲問御姐有關這部電影的信息,下面御姐簡單介紹下:這部戲的導演是誰啊?這部戲的導演是趙寶剛,或許在電影界,他還是位新手,但是如果提到《奮鬥》、《別了,溫哥華》、《北京青年》、《我的青春誰做主》、《編輯部的故事》、《渴望》、《一場風花雪月的事》等,你一定不陌生。所以趙導的電影作品,值得期待。
  • 一切都可以觸手可及:電影《觸不可及》
    整部片子最讓我感動的一句話:我真的殘疾不是坐在輪椅上,而是失去了她。傳說中最好看的法國電影,果然名不虛傳,熊貓一看就不想關掉!每個人都有觸不可及的東西。影片中的菲利普,一個頂級富商,也有觸不可及的東西,是他觸不可及的東西是愛情、正常人的生活、友情等等。一場意外讓他失去了愛人,並導致終身的癱瘓,因為癱瘓,身邊的所有人都對他另眼相待,不是說不尊重,而是把他當作殘疾人看待,這並沒有什麼不對,他確實需要得到特殊的照顧,但他的內心是不接受自己這樣的吧,雖然沒有表現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