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不懂飯圈用語的「流量男團」在冉冉升起。
隨著《中央廣播電視總臺2019主持人大賽》的熱播,在節目中擔任評委的央視名嘴們話題度隨之升高,尤其是由康輝、撒貝寧、朱廣權、尼格買提四位男主持組成的「康撒朱尼」組合,頻繁地出現在文娛新聞和微博熱搜上——12月7日,他們在《主持人大賽》中首度合體同框的相關話題在微博獲得3.2億閱讀量和4.7萬次討論。
#康撒朱尼合體#微博閱讀達3.2億
談起央視名嘴,人們往往想到的就是董卿的知性優雅、白巖松的沉穩深刻,似乎只有「康撒朱尼」最對得上年輕觀眾的「頻道」。
康輝20年前的顏值被網友所熱議,在《主持人大賽》中金句頻出獲封「懟言大師」;撒貝寧畫風多變,在央視新聞節目和網生代綜藝之間遊刃有餘;朱廣權靠主持時的即興段子圈了粉,近日更是主持了B站跨年晚會;83年的尼格買提則是四人中年紀最小的,成長在大娛樂時代的他與年輕受眾幾乎不存在代溝。
會玩梗、與年輕人的話語體系走得很近,讓「康撒朱尼 」受到了相當一部分年輕觀眾的關注和喜愛,有網友甚至為這一「男團」產出了飯制視頻。
一位博主為自己剪輯的視頻寫了這麼一段文案:「央視男團要有排面!頭腦擔當康輝,顏值擔當撒貝寧,手語擔當朱廣權,團欺尼格買提,四人相遇總是互懟為先,即使隔空也要互相cue一下;哪怕撒貝寧一心只想要單飛,但是團魂依舊在我心!」
「康撒朱尼 」頻上熱搜
這支「央視主持男團」能夠躥紅,固然與他們自身鮮明的個人形象息息相關,但在毒眸看來,更重要的原因則在於過去一年當中央視與年輕受眾開啟新對話的嘗試。
「康撒朱尼」的走紅是央視面向網生代觀眾所進行的一項精準營業:康輝拍起了vlog、央視新聞入駐了抖音和B站並官方發布「康撒小劇場」和「康撒朱尼互懟」小視頻……即便是不再關注電視節目的觀眾也能明顯感覺到「央視四子」悄然攀升的存在感。
傳統電視行業的衰落與網生代觀眾數量的增加、聲量的增強是不可逆的趨勢,央視在過去二十年中面對觀眾的流失、收視率的下降和話語權的轉移,一度顯得有些被動;但現如今,從開通抖音帳號、新聞玩梗到自營短視頻平臺,央視看上去重新找到了和年輕人交流的新方式,而「康撒朱尼男團」正是這場「破次元」交互的排頭兵。
為什麼是「康撒朱尼」?
成為團隊的「顏值擔當」之前,撒貝寧就一直活躍在年輕觀眾的視野範圍內。
不俗的外表優勢、北大法學院高材生等光環,讓撒貝寧向來頗具話題性和關注度,而23歲開始主持《今日說法》、24歲拿到「榮事達」杯全國電視主持人大賽冠軍一夜爆紅,則更是令其成為了央視最具國民度的年輕主持人之一——主持人張紹剛曾表示,主持人大賽奪冠時撒貝寧的人氣堪比超女時期的李宇春。
2012年,撒貝寧首次登上春晚舞臺主持,正式宣告其走上了央視的「中心地帶」。而就在同年,他被《南都娛樂周刊》曝光與章子怡交往,同樣使他受到巨大關注——這場戀情雖然次年就以分手告終,但卻令撒貝寧成為了向來以「嚴肅」形象示人的央視主持人中,最早和娛樂場「綁定」的存在,讓大眾開始習慣消費撒貝寧本身而非央視相關的話題。
撒貝寧最早和娛樂場「綁定」
隨後幾年,撒貝寧也的確與娛樂場走得越來越近。
撒貝寧在職業形象上的正式「突破」,始於2015年末。這一年,他與尼格買提在央視戶外綜藝《了不起的挑戰》中擔任常駐MC——這檔節目是韓國國民綜藝《無限挑戰》的版權翻拍版本,而同年早些時候,東方衛視已經「借鑑」《無限挑戰》製作出了大熱綜藝《極限挑戰》。
撒貝寧的轉型期,正是央視流量的一個低谷期,大批用戶開始從電視撤離轉向網絡節目。2014年,央視前主持人馬東打造的《奇葩說》成為初代現象級網絡綜藝,開啟了一個屬於網際網路的新時代。《了不起的挑戰》在臺綜衰落的關口應運而生,是央視綜藝當年做出最為大膽的嘗試之一,也被視作是央視嘗試拉回年輕綜藝觀眾市場的一個信號。
《了不起的挑戰》每周日晚8點在央視一套播出,因此在《新聞聯播》和《焦點訪談》結束後,全國各地的觀眾便會看見「青年才俊」撒貝寧在戶外綜藝裡放飛自我:他隨身帶增高鞋墊、順走酒店的一次性洗漱用品、用化妝品給自己畫出了八塊腹肌都成了當時的熱門話題。
在《了不起的挑戰》放飛自我的撒貝寧
同樣是在這一檔央視「突破自我」的節目中,自帶「CP體質」的尼格買提也因為出色的表現與極強的綜藝感而開始出圈。被觀眾所熟知,和撒貝寧組成的「尼撒CP」就此誕生。
自那之後,撒貝寧的轉型開關就被完全打開:通過幾季《明星大偵探》,這位老司機段子手開始收穫更多觀眾的喜愛,成了全網最具人氣的「芳心縱火犯」;2017年登上《脫口秀大會》,誕生金句「北大也還可以」,從此被網友喊作「北大還行撒貝寧」;他在《開講啦》裡面對馬雲「對錢不感興趣」的言論露出無語凝噎的表情,則被做成了表情包瘋狂出圈。乘著社交網絡快速發展的東風,撒貝寧成為央視主持人中最具偶像氣質的代表。
與在網綜裡突破形象圈粉的撒貝寧不同,朱廣權是坐在央視主播臺上出圈的。2017年春節期間,朱廣權在《共同關注》中的段子式播報頻上熱搜,其中最著名的一則是:「地球不爆炸,我們不放假,宇宙不重啟,我們不休息,風裡雨裡節日裡我們都在這裡等著你,沒有四季,只有兩季,你看就是旺季,你換臺就是淡季。」
段子手朱廣權
因段子走紅後,日常主持工作中隨口說出的押韻段子便成為了朱廣權的招牌,幾乎每隔幾個月就能讓網友攢出新合集刷屏網絡。2018年6月世界盃期間,朱廣權的打油詩式足球解說走紅:「那個人要越過那堵牆、那堵牆偏要擋住那個人,那個人左衝右突、那堵牆高擋低撲,一邊滿眼的內馬爾外馬爾、一邊全是這瓦斯納瓦斯。」
此外,與已經放棄微博的撒貝寧不同,朱廣權的微博更新頻繁且喜歡翻牌網友,則讓他成為了最早的、「可接觸」的央視「網紅」。2017年,朱廣權的段子合集已經在B站擁有了單條視頻400萬播放量的驚人成績;2018年朱廣權被加入B站「2018鬼畜全明星」,B站UP主製作的單條朱廣權鬼畜rap視頻播放量最高超過了800萬——而在B站的超高知名度,則為他帶來主持首屆B站跨年晚會的機會。
如果說撒貝寧、尼格買提、朱廣權的出圈,是因為其自帶的「娛樂」屬性,那作為四人中老大哥的康輝,則是正襟危坐著紅起來的。
康輝
作為《新聞聯播》當家主播,康輝的公眾形象是成熟穩重、不苟言笑的,他並沒有刻意打破自己這一形象,但也正是他所處的位置,讓他在2019年獲得了巨大的關注:去年5月13日晚7點的《新聞聯播》中,康輝播報題為《中國已做好全面應對的準備》的國際銳評,擲地有聲的「談,大門敞開;打,奉陪到底」成為金句。
一個月後《主持人大賽》發布會上,撒貝寧調侃康輝長了一張「奉陪到底的臉」。隨著《主持人大賽》開播,康輝頂著「奉陪到底的臉」,波瀾不驚而又四兩撥千斤地一次次「懟」得撒貝寧啞口無言。很快,這些毒舌語錄便在微博上擴散,康輝20年前的顏值、中分髮型、撞臉松鼠等話題紛紛也引發熱議——自此,央視四子中的最後一位老大哥,也順勢走入了娛樂的輿論場內。
「成團營業」
在社交媒體和網際網路文化高速發展的當下,已經進入年輕網友視野範圍內成為「流量」的「康撒朱尼」四人,自然具有了一定的明星屬性,而他們之間的互動也因此被饒有興味的網際網路觀眾、媒體精準捕捉並且放大傳播,逐漸形成「男團」的雛形。
2019年初,朱廣權與撒貝寧共同主持綜藝《機智過人》,引發了網友的關注,一位微博用戶表示:「主持人居然是朱廣權和撒貝寧,哈哈哈哈做節目累嗎導演?」這條微博被朱廣權翻拍,他@ 出節目官博幫網友問道:「《機智過人》的導演,累嗎?」
正是由此開始,朱廣權便常常和撒貝寧因「段子王」的身份而被綁定在一起,「全場高能!撒貝寧遇上朱廣權,段子手間的較量,節目沒辦法主持了」等剪輯視頻開始在網上瘋傳,甚至還有論壇在進行誰才是「央視第一段子手」的比較。
「尼撒兄弟」的粉絲則更是長情,持續記錄著他們從2016年《了不起的挑戰》、2017年《開門大吉》春節特輯、貫穿三年的《加油!向未來》中所有同框互動。2019年,尼格買提首次擔任節目製片人的《你好生活》,首期便邀請撒貝寧當嘉賓,二人之間互稱「三字哥哥」與「四字弟弟」,還一度成為了微博熱梗。
比起這些,康輝和大家的互動則是另外的畫風。2018年春節期間,朱廣權喊話主管央視播音工作、負責給所有主播排班的康輝:「希望他能給我少排點班,但獎金能翻番。」2019年春節期間,朱廣權調侃康輝的臉適合做表情包,說完又擔憂道:「給我裝獎金的車要翻,今年的獎金要像小河彎彎,工作量像一條大河波浪寬。」
後來康輝「腹黑」地隔空回應道:「真是一個內陸省份出生的孩子,想像力還是太欠缺了,就是小河、大河,我希望他往汪洋大海的方向去想。」
而如果說前兩年的「康撒朱尼」是單打獨鬥、「各自美麗」,那麼從2019年下半年開始,隨著央視加速新媒體布局試圖重獲年輕受眾的認可,四人則被官方「推」上了前臺,正式「成團出道」。
2019年8月24日,央視《新聞聯播》入駐抖音、快手,一天內漲粉超千萬;10月初,央視新聞、央視頻入駐B站,並於11月開始連載官方製作的各類vlog內容;2020年元旦,央視又入駐了喜馬拉雅APP,首日漲粉破百萬。
不過央視並未滿足於入駐各大平臺,2019年 11月20日,央視孵化預熱已久的「央視頻」app在蘋果商店上線了,官方定位是「基於5G+4K/8K+AI等新技術推出的總臺綜合性視聽新媒體平臺」,這也是中國首個國家級5G新媒體平臺。
隨著這些平臺的出現,原先「被動營業」的央視名嘴們也開始畫風大變。2019年8月19日,康輝與歐陽夏丹錄製了一則揭秘主播稿子的短視頻,視頻中康輝頗為活潑地一邊喊著「噔噔蹬蹬」一邊對鏡頭展示講稿,歐陽夏丹甚至用一句英文俏皮地附和正在講解的康輝:「me too。」二人的畫風與平時直播間裡的面貌形成巨大反差,這則短視頻在抖音上獲得600萬點讚、10萬評論和2.5萬轉發。
「被動營業」的央視名嘴們也開始畫風大變
2019年,國慶期間,「康輝的vlog」橫空出世堪稱平地驚雷,網友的轉發語中飽含震撼情緒:「第一次看如此硬核的vlog」、「從此以後vlog分為康輝的vlog和其他vlog兩類」。康輝的第一支vlog在微博獲得4000多萬觀看,在B站突破230萬播放量。
以此為節點,央視新聞、央視頻的B站官方帳號除了正常地發布新聞視頻,也開始投放康輝的vlog、朱廣權的段子、撒貝寧的搞笑日常等內容,普通的新聞內容播放量浮動很大,多則百萬播放、少則幾千點擊,其中康、撒、朱呈現明顯的流量體質,凡是與他們有關的視頻播放量至少也有幾十萬。
在經歷了前期的諸多鋪墊後,隨著《主持人大賽》的熱播,央視名嘴正式「成團出道」。2019年11月19日,央視頻在B站投稿視頻「「央視boys」康輝、撒貝寧、朱廣權在「央視頻」等你!」,這是官方首次以「男團」形式將三人綁定。12月初,尼格買提也終於出現在《主持人大賽》中,「康撒朱尼合體」於12月7日登上了微博熱搜,央視頻的B站相關投稿中把他們稱作「央視F4」。
圖源@芒果綜影
「成團」後是越發密集的「合體營業」。
康輝、撒貝寧二人經常上演「康撒小劇場」,比如聚在一起聊飯圈用語、揭秘央視主持人為什麼要吸氧、甚至「蹭」起了頂級流量易烊千璽的熱度。一次後臺小劇場中,畫外音cue到康、撒的「四字兄弟」時,康輝和撒貝寧故意說道:「四字兄弟?易烊千璽嗎?我就記得臺裡有歐陽夏丹,但那不是兄弟呀。」很快,這次調侃就被送上了微博熱搜。
另一個官方營業主場景是微博。朱廣權轉發了網友發布的「撞臉」康輝的松鼠圖片,並配文「太過分了,怎麼能放生圖呢?! 」,幾天之後便有博主曬出央視主播的微信群聊截圖,圖中康輝艾特朱廣權讓他「值一個禮拜手語班」,朱廣權則回復道「非你莫鼠,論罪當豬」。隨後,朱廣權轉發此博並寫道「正在崗前培訓」。
朱廣權微博
每一次的短視頻營業和微博互動,都讓「央視主播」這一曾經頗顯神秘的職業更接地氣了一些:vlog裡能看見樸素的央視大樓辦公室和康輝蓋滿了各國籤證戳的公務護照本,小劇場裡能看見央視名嘴們聚在一塊插科打諢宛如辦公室白領,微信群裡被康輝安排「值班」的朱廣權,則像極了被領導「扼住命運咽喉」的「社畜」。
短短一年時間,央視的畫風便變得既陌生又熟悉。
出圈之後
央視這一切轉變的目的很明確,就是要重獲年輕受眾的關注。正如新聞聯播官方帳號發布的第一條抖音中,康輝面對鏡頭呼籲的那樣:「常聽一些年輕人說,《新聞聯播》那是爺爺奶奶爸爸媽媽才看的節目,但最近真的很多年輕的朋友『粉』了聯播……所以關注《新聞聯播》吧,我們一起抖起來,一起上熱搜。」
但想要重獲網生代受眾的持續關注,「康撒朱尼」的走紅還僅僅是第一步。
央視名嘴們的玩梗出圈,與普通娛樂明星或者衛視、網綜主持人的玩梗出圈本質是不同的:不在於梗有多新,而在於他們的身份——朱廣權調侃康輝「生圖」的互動如果發生在娛樂明星身上,就是司空見慣的正常互動。但作為央視主持人,「康撒朱尼」擁有過硬的專業素質,本身已經構成了令觀眾仰望的前提,而這些以往形象偏嚴肅的名嘴們突然開始玩梗,又構成了形象的巨大反轉。
早幾年前,網友們不會想到能看見康輝錄vlog,也不會想到自己正在觀看的撒貝寧搞笑視頻的UP主是「央視新聞官方帳號」,更想不到能看見央視主持人之間的微信群聊截圖。短短一年之間,這些變化次第發生著,每一次都讓觀眾耳目一新、眼前一亮;央視變化的每一小步,都會引發公眾熱情的歡迎和接納。
撒貝寧搞笑視頻的B站彈幕驚訝於UP主是「央視新聞」
但之所以能構成反差,也是因為過去十餘年央媒和年輕用戶走得並不夠近,從而形成了某種程度的刻板印象——很多從小在各類娛樂綜藝、網生內容中耳濡目染的00後、10後或許不會想到,二三十年以前,央視才是內地電視娛樂創新和改革的先驅者。
90年代,央視通過在電視新聞和綜藝的改革,曾開創過一個站在群眾目光中心的黃金年代:新聞方面打造了《東方時空》《焦點訪談》《新聞調查》等王牌節目,從這一系列節目組走出來白巖松、崔永元、敬一丹、王志等名嘴;綜藝領域則出現了《綜藝大觀》《正大綜藝》《藝術人生》《星光大道》和《幸運52》,都是那些年裡最為火爆的娛樂類節目。
然而,隨著2004年廣電總局發布《關於促進廣播影視產業發展的意見》,正式打開國內電視節目創作的閘門、掀起了娛樂節目的市場化浪潮、央視的位置有了諸多微妙的變化。
這一年,湖南衛視推出選秀綜藝《超級女聲》,拉開地方衛視內容崛起的序幕,到2009年,央視「制霸」收視榜的時代終於完結,根據央視索福瑞 22 城市收視數據顯示,湖南衛視的月收視率首次超過央視升至第一。
2004年《超級女聲》
央視不是沒有想過要做一些改變,但是其官方屬性決定了其很難像一些地方臺一樣完全放開手腳。2006年,央視推出選秀節目《夢想中國》,分區決賽間隙,李詠表示很多好玩的東西沒法呈現:「在選秀過程中,評委與選手之間的對抗確實是好看的環節,但是中央電視臺有自己的標準和限制。我只能說,央視做這樣一檔節目的壓力比任何同類節目的壓力都要大。」
無奈之下,央視迎來了本世紀的第一股離職潮。2013年,崔永元錄製最後一場《謝天謝地,你來啦》,向現場觀眾三鞠躬,離開央視成立「崔永元工作室」;同一年,李詠卸任了《非常6+1》主持人,也終於下定決心離開央視,他說:「我想改變,再不改變就沒意思了。」
崔永元錄製最後一場《謝天謝地,你來啦》
但變革並沒有隨之而結束,如前文所言,就在這批離職潮發生後不久,網際網路行業的快速發展又再度給整個傳統電視行業帶來了巨大的衝擊,受到網絡內容崛起影響,整個電視行業都在衰落。
根據2017《中國綜藝發展現狀及網絡綜藝的發展趨勢》數據,2014年上半年到2017年上半年5年間,實際人均收視時長由163分鐘下降至132分鐘,電視的平均到達率由64.5%下降至52.5%。2019年,網綜反向輸送到臺已經成為了常態,包括《哈哈農夫》《忘不了餐廳》在內的十餘檔網綜成功上星一線衛視。
在這股更洶湧的浪潮中,張泉靈、趙普、郎永淳等央視名嘴也紛紛離開,而在此之後一個更現實的問題擺在了所有電視從業者的面前:行業的青黃不接和主持人的全面沒落——包括湖南衛視在內,很多曾經的娛樂中心平臺,都已經多年沒有產出過國民級主持人了;而在一些熱門網絡綜藝裡,主持人的工作要麼被明星所取代,要麼就乾脆淡化、甚至沒多少機會在正片裡露臉。
臺綜式微、用戶轉移成為不可逆轉的趨勢,觀眾所喜愛的節目形式早已發生了變化,很多在傳統電視媒體時代所建立起來的「法則」也在逐漸失效,以至於「還需不需要主持人」都成為了一個熱門話題。
如今「康撒朱尼」的走紅改變的其實是央視向網生代觀眾傳遞信息的方式,但距離扭轉主流節目內容不受年輕觀眾關注的大趨勢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康撒朱尼」出圈之後,央視依然要解答最核心的問題,即如何打造內容、留住這些為「主持天團」而駐足的年輕觀眾。
「康撒朱尼」大熱更多是因為網生文化,但其「合體亮相」的《主持人大賽》,上次舉辦已經是9年前的事情了。而儘管因為這些「網紅」的出現,以及選手們「神仙打架」,令比賽成為了網絡平臺熱議的話題,可節目之中卻再沒誕生出撒貝寧這樣,熱度堪比大明星的新星。
想要改變這一點,想要真正走進年輕人成為其文化中的一部分,並不只是短期的「營業」和反差就能解決的,出圈之後「央視四子」以及背後希望改變的傳統官媒,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不過好在觀眾願意接受這樣的改變,2019年11月13日,戚薇凌晨轉發康輝vlog並這麼說道:「這樣的vlog喜歡喜歡!明天會更好。」